重大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2017-04-14 14:51:56辛海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重大事件政治思想

辛海娟

(太原工业学院 思政部与法学系,山西 太原 030008)



重大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辛海娟

(太原工业学院 思政部与法学系,山西 太原 030008)

重大事件对大学生的人生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重大事件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教育中要充分挖掘重大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功能、积极消解重大事件的负功能,从而使学生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思想政治教育;重大事件;正功能;负功能

重大事件指发生在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中,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事件[1]。重大事件发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社会舆论大、影响范围广,对人们心理和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重视重大事件。

一、重大事件的特性

重大事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2],是因为重大事件具有如下特性。

1.重大事件具有客观性。重大事件有正面性重大事件和负面性重大事件[3]。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无论是正面性重大事件还是负面性重大事件,它一旦发生,在几分钟之内就会传播出去。无论是事件发展的过程,还是事件产生的结果,无论事件产生的影响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存在的。这一特性使得重大事件客观地反映了国家当前的发展方向、取得的成绩,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矛盾冲突、存在的问题。

2.重大事件具有时代性。发生在某一时间的重大事件,它总是反映了一段时间一个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或问题,它反映了一个时期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的关系,带着时代的气息,打着时代的烙印。正因为无数个这样的事件,人们对人生、社会、世界的认识才不断深入,正因为无数个这样的事件,推动着国家社会不断前进和发展。

3.重大事件具有影响性。由于网络媒体的普及,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重大事件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事件发生后,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结果;人们还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事件的看法、意见;人们甚至还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事件的后续处理,比如募捐、投票、点赞、发表言论、舆论围观等。总之,重大事件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情感认同、行为方式。

4.重大事件具有教育性。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必然蕴含着事物发展的规律。正所谓真理来源于实践。正面性事件告诉人们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尊重科学所取得的成果,负面性事件告诉人们违背科学和事物发展规律而得到的教训。在成果和教训中,人们总会总结规律,受到教育,提高认识。而且人们对新的事件总是充满新鲜、好奇,人们会自觉自愿地关注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影响,这样重大事件就可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教科书。

二、重大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功能

重大事件的众多特性决定了重大事件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为正功能和负功能[4]。重大事件的正功能表现为正能量的传递,使大学生提高认识,增强信心、振奋精神。无论是正面性重大事件还是负面性重大事件,都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功能。

1.重大事件使学生的认识深化。通过重大事件,大学生认识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认识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对重大事件的分析和评价,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思想认识水平逐渐得到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引导下,由事件的现象思考事件的本质,由事件的结果分析事件的原因,从具体事件升华为理论认识,用理论认识指导现实问题。这个过程是大学生提高能力素质的过程,也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比如“‘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使大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要求和工作方式要求,也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在生活、工作上的行为准则,在修身做人、干事创业上的基本遵循。再比如“十三五”规划设定的“7000万人脱贫目标”,使大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目标和理想,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空中楼阁,是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美好未来,从而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有更深的理解。总之,重大事件让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伟大实践的认识由抽象变得具体形象。

2.重大事件使学生倍受鼓舞,对未来满怀信心。正面性的重大事件,让大学生欢欣鼓舞,激情满怀,使大学生对现实生活、美好未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出来,这种影响对于个体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让大学生找回了中国人的自信,真切体会到中国人的坚韧不拔;让大学生看到执著追求、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和人生态度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坚持理想、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前提和保证。再如“中国杭州G20峰会”“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等事件,展示了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取得的成就,也坚定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念,坚定了中国梦实现的信心,激发大学生凝聚力量,勇于担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3.重大事件使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会反思探究。重大事件的育人反思作用不仅体现在正面事件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上,更体现在负面事件带给社会严重后果的思考上。大学生通过对负面事件的反思,提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学会从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比如“天津滨海爆炸”事件、“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等,大学生不禁会问:危化品为什么没有妥善保管呢?监管部门如何监管的?人们的公共安全意识是不是应该提高呢?在危险到来时,人们应该有哪些自救措施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提高了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4.重大事件给学生行为上有启发导向作用。通过对重大事件的学习了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在无意识中被引导到社会主导的价值方向上来。如很多大学生对未来发展、职业选择、人生理想等方面迷茫困惑,而通过对一些重大事件的剖析使大学生获得启发。比如 “新媒体+”事件,它是经济结构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发展的潮流,也给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机遇和方向,让大学生意识到个人的发展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会取得成功。再如“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她执着传统中医药的研究,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也正是这种坚持成就了她。大学生如何做到文化自信,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大学生的困惑。教学中引入屠呦呦成功的事件,增强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使大学生明白,创新和传承并不矛盾,创新和传承的融合,就是成功的钥匙。

三、重大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负功能

重大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负功能指重大事件会给社会产生负效应、负能量,使人们产生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和思想。

1.一叶障目,以偏概全。人们会因为一件或几件负面事件的发生,对一个行业、一个领域、一个群体产生负面的认识和评价,错误地以部分抽象整体,以个别概括普遍。比如“青岛天价大虾”事件后,有些人感叹“无商不奸”, 有些人感叹“旅游景点都是这样”。“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后,人们对新疆人敬而远之,认为应该“远离新疆人,少去新疆”。这样偏激的观念,忽视了个别和整体的关系,违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事物的立场、方法。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建设过程中有一些问题、矛盾是暂时的,是个别情况,切不可以偏概全、以点概面。

2.从众效应,恶性循环。负面事件中人们处理问题的态度、行为方式,会成为人们处理类似事情的模式,使人们产生“从众”的行为。“5·28招远杀人”事件以及“小悦悦”事件中之所以那么多人“冷漠”,部分原因就是旁观者给了人们价值选择的“榜样”,你“冷漠”,我也“冷漠”。在类似的事件中,越来越多的人明哲保身。越来越多旁观者的出现正是事件负效应传播的结果,也是心理学上说的“负强化”的结果。

3.蝴蝶效应。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件或几件负面事件会引起整个系统、整个局面长期、巨大的负面效应。 “一只大虾”在一夜之间将“好客山东”品牌毁于一旦[5],“彭宇案”被称为 “里程碑” 事件,使“好人难做”一定程度上成为好人心中的余悸(笔者注:尽管这不是真相)[6]。这种说法不一定正确,也不是“彭宇案”的真相,但也说明这种负面事件对社会影响的广泛程度。人们的思想观念会因为一件或一类负面事件产生颠覆性的变化,一件事情的“不诚信”行为,如果不及时纠正改变,甚至获得暂时的利益,则会在其他事情、其他方面表现出唯利是图、个人主义,从而会使少数人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四、思想政治教育消解重大事件负功能的路径

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负面事件难以正确认识,容易产生偏激、错误的态度和认识。引导大学生理性地看待负面事件,从中总结教训得到启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所在。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发挥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要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把重大事件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通过对重大事件的解析,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尊重事物的客观性,不夸大、不扭曲事实真相,不受错误舆论的误导;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社会问题,区分个别和一般、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不以偏概全;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理性、发展地看待问题。通过对重大事件的辨析,培养大学生客观、全面、辩证的思维方法,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这是大学生立身处世的基础。

2.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践行力。学校及社会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大学生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坚持在实践中提高认知力、践行力。这种实践既包括课内实践,又包括课外实践。课内实践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组织丰富的课堂活动,开展关于重大事件的讨论、演讲、查资料、评论等。课外实践可以让学生对重大事件进行调查、调研、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等,在实践中加强对我国国情的认识,增强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学生养成知行合一的习惯。

3.加强网络文化的价值引导,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力。互联网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产生着巨大影响。如何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关注重大事件,和学生分享一些专家名家解读,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学生进行同步平等地讨论等。总之,利用互联网的即时性和广泛性,对重大事件正确解读、科学引导,使大学生能够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挖掘其中包含的正能量,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认知力。

重大事件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机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分析重大事件,发挥重大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功能,减少重大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负功能,使重大事件教育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1] 王晓昱.重大社会事件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7):311.

[2] 杜梅,张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会重大事件初探[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8):62.

[3] 谢茜.重大国家事件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7):146.

[4] 李辽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综述[J].求实,2005(1):75.

[5] “好客山东”为何输给一只虾? [EB/OL].[2016-12-26].http:∥bbs1.people.com.cn/post/1/1/2/152043058.html.

[6] 彭宇案的最大教训[EB/OL].[2016-12-26].http:∥www.qiyue.com/zixun/153907.html.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cerning Important Events

XIN Haijuan

(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ndLaw,TaiyuanInstituteofTechnology,Taiyuan030008,China)

Important events have important impact on college students′ life orientation and ways of behavior, so we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them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xcavating the positive function of those events and discarding their negative function, so as to help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world outlook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mportant events;positive function;negative function

*2016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大事件对大学生‘三观’的影响研究”(2016ZSSZ015)之阶段性成果。

2017-02-23 [作者简介] 辛海娟(1978-),女,山西大同人,太原工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0.16396/j.cnki.sxgxskxb.2017.06.019

G641

A

1008-6285(2017)06-0078-03

猜你喜欢
重大事件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本周重大事件
浅析重大事件中的新闻策划
新闻传播(2015年21期)2015-07-18 11: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