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育人视域下校园媒体创新的实现路径*
——以太原工业学院为例

2017-04-14 14:51:56李海英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太原学院育人

李海英

(太原工业学院 党委宣传部,山西 太原 030008)



全方位育人视域下校园媒体创新的实现路径*
——以太原工业学院为例

李海英

(太原工业学院 党委宣传部,山西 太原 030008)

高校校园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创新,从而担当起解读方针政策、沟通内事外情、引领思想舆论的职责,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在高校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之际,文章以太原工业学院为例,以全方位育人为视角,认为校园媒体要从管理创新和实体创新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以期最大程度发挥校园媒体的育人功能。

校园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创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高校全方位育人,在于教化和熏陶的结合、教育与引领的统一,需要调动全校所有院系、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坚持课程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协调和整合校园各类育人资源,增强学生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而校园媒体作为高校全方位育人的重要阵地,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在营造思想舆论和文化环境方面,有着特有的优势。

校园媒体在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引领学校新风尚、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具有重要功能。高校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风向标和导向器,在高校广泛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太原工业学院的校园媒体虽然起步晚,但随着信息时代发展,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态势,各种宣传媒体先后涌现,成为学校的喉舌和内外联系的纽带,使得校园育人方式和途径呈现多样化趋势。高校全方位育人需要校园媒体的支撑,但太原工业学院校园媒体在育人功能的发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如何实现校园媒体创新,是新时期太原工业学院育人必须要探讨的一个课题,这既是校园媒体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信息时代的呼唤。

一、推动高校校园媒体管理创新,强化育人功能

(一)重塑校园媒体管理理念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指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个新的函数,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组合后引入生产体系,而这种组合中首要的是观念的更新。”[2]高校育人是传播者与受传者共享信息并进行互动的过程,高校校园媒体想要发挥育人的功能,站位必须要高。要“立足校园、贴近学生、放眼社会”,更新理念、放宽视野,办起高校校园里的“教育报”“教育频道”。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从教育、育人的角度来衡量校园媒体传播内容的价值,思考其对学生是否具有教育价值,能否打造校园“文化代码”,创新“语言方式”,学生能否从中品味出“道理”、汲取到“营养”。如果没有做到这两点,这些媒介就变成了毫无意义的“工作简报”“无趣公众号”和“吵闹小喇叭”。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提出,进一步突出了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和意义。”[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4]可见,高校育人不单单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是思想品德的养成,思维和能力的提升。高校校园媒体是以大学校园为传播范围,主要传播的对象是大学生。因此,校园媒体要以高尚精神为核心,从学生的视角去探讨校园媒体的管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文化为引领,把握和遵循大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征,按照育人工作的规律性,不断更新育人工作的理念和方法,通过典型宣传、访谈、座谈等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多频次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文化引领,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和价值观念。

(二)打造精干专业管理队伍

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非常规思维和创新意识,对于高校宣传媒体工作的参与积极性较高,经常活跃在校园新闻事件的最前沿,他们的新闻报道在校园往往产生集聚效应。且在学校现有专职宣传人员缺少的情况下,吸收业务能力强的学生充实校园媒体队伍,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媒介产品,以满足师生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媒体队伍,加强传播者和传播对象认知的提高,可以切实保证媒体育人作用的发挥。

一要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学生媒体队伍。多年来,太原工业学院把培养学生媒体队伍当作一项重要的育人工程。大学生广泛参与学校的采访编辑、校报排版、播音主持等工作,因此,培养和运用好大学生宣传队伍对于加强学院的宣传工作意义重大。从事校园媒体工作的学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工作中既有较高的新闻传播理论水平,掌握新闻传播规律,又能及时有效的利用新技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使得传播的范围更广、受众群体更多,传播的内容更加深入人心,充分发挥校园媒体育人功能的作用。

二要加强学生媒体队伍的培训管理工作。新闻传播行业对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尤其是新闻传播领域的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对新闻的写作手法技巧要求较高,所以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定期和不定期举办业务培训,聘请专业的社会媒体人担任讲座教师,与当地的新闻单位寻求合作,建立学生实习基地,通过多种手段加强整个学院宣传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高宣传队伍的业务能力,切实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定期开展新闻业务的评比考核,引入竞争意识,提高新闻敏感性。根据学院的特色,创新写作思路,不断更新宣传队伍的新闻知识结构,跟上时代的步伐;制定工作制度,规范学生宣传队伍的工作纪律,建立激励机制,对在宣传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表彰。这些学生毕业时携带在校内外发表的作品和获奖证书,赢得了更多用人单位的青睐,为他们的就业增添了砝码,营造了一种宣传育人的浓厚氛围。

(三)构建灵活可行的运行机制

“互联网+”时代,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正在逐步融合。实现高校校园媒体创新,要从管理体制和机制入手,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基于高校传媒的重要作用,高校应加强对校园媒体思想教育功能的领导,建立校园新闻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互动机制,提高对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视。”[5]太原工业学院要充分发挥媒体育人的功能,需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的约束和工作机制的规范下,学院媒体育人工作才能长效化和有序化。要充分发挥党委在校园媒体建设中的领导和统筹作用,学院党委要给予党委宣传部必要的权限和职能配置,切实实现校园媒体在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综合协调作用,对校园媒体在宣传内容上进行政治把关,在传播形式上进行宏观设计。

一要建立经验交流机制。囿于地域及历史等因素,学院处于相对闭塞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学院的宣传媒体要制定“走出去”的长期战略,定期和其他高校进行学习交流,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和做法,同时向其他高校介绍自己的一些做法,听取其他兄弟院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工作。

二要建立灵活的互动反馈机制。校园宣传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大多为单向性的传播模式,这就导致受众接受信息的形式是被动的,且不能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及时反馈。所以,在现有的传播模式下,建立灵活的互动反馈机制,及时收集老师、同学对所传播信息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传播质量的提高和宣传媒体育人功能的发挥。

二、推动高校校园媒体实体创新,增强育人实效

(一)促进校园媒体资源融合

校园媒体资源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平台整合和内容上的复制,而是从管理观念、制度设计、操作模式到各种资源的系统融合与整合。对于太原工业学院校园媒体而言,一是要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校园媒体传播形式的融合。校园媒体要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回归到“媒体”这个根本属性,并且要按照新闻的规律开展各类活动。在全媒体时代,校园媒体要从育人这个角度出发,深刻认识并把握新闻的特点和舆论环境的“变”与“不变”,注重时间上的相互配合,尽量把最新消息传递给学生,注重时效性和主动性。同时,校园媒体要根据学生差异和媒介属性的差异做好传播内容的细化区分,发挥校园网、校报、校园广播等各自传播方式的优势,做到相互配合与渗透。二是校园媒体融合要根据校园内不同的受众群体,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报道,提高传播效果,增强校园媒体的活力,完成从“媒体整合”向“媒体融合”的转变。在媒体运行上,积极探索以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等作为手段、以校园网为核心、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品牌及内容优势、以新媒体平台为重点突破方向的新的表达方式,强调时效性和深度性相统一,把握受众心理特征,用各自的媒体语言、话语方式表达观点,实现校园媒体的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功能。

(二)推动校园媒体设施建设

校园宣传媒体各具特色、各有所长,以其特有的功能和形式在高校育人工作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是构建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的重要阵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高校媒体工作人员要“术业有专攻”,认真研究各媒体的特点,充分把握各媒体的优势与不足,创造性地做好各媒体时间上的相互配合以及内容上的相互补缺。近年来,太原工业学院充分认识校园媒体对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物质保障上加大对校园媒体建设的投入力度,为校园媒体的发展提供保障,加强校园媒体硬件设施的更新频率,保证校园媒体正常高效运转。着力打造以学校官方微信为核心的平台集群的建设,整合利用校内各种媒体平台,充分运用移动终端,完善院系两级信息的传播体系,构建起涵盖校园网、校报、广播、微信平台等多种媒体的立体式、交互式传播,形成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有机联动的校园媒体“大宣传”格局,为校园媒体发挥育人功能提供保障。

(三)注重校园媒体内涵建设

高校校园媒体应重视新媒体发展,创新校园传播媒体平台,构建校园媒体育人新模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和舆论引导的目的[6]。高校媒体要注重教育内容的整体开发,既要重视发挥“说教”功能,又要注重发挥“引导”功能。针对当前太原工业学院校园媒体传播的缺点,如校报刊登的内容生硬、单薄,学生的关注度不高、流于形式;广播的播出频率高、覆盖面广,但传播速度过快、不易保存、深度报道不够、质量不高,导致其育人功能大打折扣。我们在传播过程中既要从传播媒介的定位又要从内容的遴选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各个传播媒体在前期要精心策划,合理选题,既要在校园网上第一时间出现及时性的消息,又要在校报上对重大事件进行深度报道,要把宣传报道的过程作为师生提高认识、凝聚共识的过程,使师生对新闻事件有感性认识,又可以通过评论及透彻的分析,使师生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在针对性解读报道过程中形成新的话语体系,转化为师生对事件的理性思考。通过各种媒体间的差异化竞争、特色化报道,最终形成多种传播形式相互促进,各有侧重、各具特色,提高传播效率,扩大受众范围,不断拓展育人的内涵,最大程度实现育人功能的发挥。

(四)加强与校外媒体的互动

高校校园媒体在整合自身内部资源,提高自身育人功能的同时,还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兄弟院校和社会媒体的优势互补,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

一要加强与兄弟院校的沟通交流。太原工业学院虽然加入了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但与兄弟院校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欠缺。此外,学校地处省城的北端,虽然距离市中心和大学城相对较远,但是可以寻求与同处北城的大学之间的联系。在日常的业务上可以相互借鉴、互相学习,实现资源共享,对校园或者在本地区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实行协同报道,集中力量做“大文章”。长期的、开放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增强高校媒体之间的优势互补,而且在制作新闻时可以查缺补漏,不断提高校园媒体新闻质量和制作水准,进一步扩大学院宣传媒体在校园内外的影响力,逐步形成高校校园媒体共建、共享的格局,推动校园媒体的育人功能向纵深发展。

二要加强与校友的联系。高校校园媒体尤其是校园网是学校与校友联系的精神纽带。校友虽然离开母校,但是依然时刻关心着学校的发展,关注学校的发展动态,并时刻准备着为母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学校也希望从本校走出去的毕业生能够学有所成,事业蒸蒸日上,成为宣传母校的“名片”。所以,太原工业学院加强了与校友的联系,在校园网醒目的位置可以看到学院官方微信的二维码,校友在了解学院动态的同时,也可以深入了解学院的其他事件和人物风采。太原工业学院通过校园媒体加强与校友的联系,主要做了如下工作:一是在2014年太原工业学院举行60周年校庆时,党委宣传部带领校报编辑部的学生制作了校庆专刊,将学院的发展历程生动呈现,版面的设计既突出了历史的厚重感又展现了新时代学院取得的辉煌成就,获得了校友的一致好评,很多校友将校庆专刊视作珍贵的纪念品收藏。二是在校园网的校友栏目开辟专栏,报道优秀校友的事迹,弘扬正能量,树立榜样,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三是在微信平台上推出校友风采专栏,图文并茂更加活泼生动的进行报道,并且开通评论留言功能,让师生可以自由进行留言。如2016年7月,学院采访了优秀校友徐利杰,深度报道了他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报道经校园网和微信平台同时推出,在学院师生以及社会媒体上获得了较大的反响,激励与导引的育人功能得到了较好发挥。

三要与社会媒体建立稳固的合作。由于校园媒体所在地域的特殊性,每一学期或者每一学年发生的校园事件都有一种相似之感,这就造成了报道模式的固化、报道内容的僵化,缺乏对报道事件的挖掘和审视事件的新视角,以至于报道内容千篇一律,关注度不够,达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和育人效果。所以,校园媒体需要和社会媒体形成长久稳固的合作,关注社会媒体的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关注他们的报道形式和内容取材,走出校园,与社会结合。要主动与社会媒体进行联系,把最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校园新闻传递给社会媒体,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美誉度。要吸取最新的理念,把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就业取向等及时传达于社会媒体,通过社会媒体的报道,及时指导学生的就业规划,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组织校园媒体从业人员包括教师和学生媒体队伍,定期或者不定期去社会媒体进行参观,学习最先进的传播方式和最新的新闻报道方式,同时邀请社会媒体参观校园,建立稳固的长期的交流学习模式。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17-02-28(1).

[2]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郭武军,吕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1):78

[3] 裴学进.新时期高校文化育人研究综述[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4):45

[4] 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7

[5] 言秀华.高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1):129

[6] 王嘉.创新融合与坚守阵地:校园融媒体文化育人平台路径探索[J]. 文史博览(理论),2016(10):24

Paths to the Innovation of Campus Media from An All-round Education Perspective——AcasestudyofTaiyuanInstituteofTechnology

LI Haiying

(PropagandaDepartmentofPartyCommittee,TaiyuanInstituteofTechnology,Taiyuan030008,China)

The campus media,with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merits,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moral education due to their unique functions and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ll-round education pattern, so they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the occasion of study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spirit of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he paper, by taking Tai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ll-round education, discussed that we should make breakthroughs in the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the campus media and the entity innovation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the campus media.

campus media;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ll-round education;innovation

*太原工业学院2016年度院级“大学文化”专项项目(2016RWZX04)之成果。

2017-04-17 [作者简介] 李海英(1987-),女,山西吕梁人,太原工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0.16396/j.cnki.sxgxskxb.2017.06.018

G64

A

1008-6285(2017)06-0074-04

猜你喜欢
太原学院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初等教育学院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太原清廉地图
支部建设(2021年18期)2021-08-20 10:10:30
除夜太原寒甚
学院掠影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6期)2014-02-27 14:13:45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中国火炬(2012年2期)2012-07-24 14: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