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利益博弈困境及策略探究

2017-04-14 06:21马华文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利益农户土地

马华文

(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利益博弈困境及策略探究

马华文

(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践的不断向前推进,全国各地都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土地流转创新实践,目的在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现代农业集约生产增加农民总体收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成功找到一条符合客观实际的土地道路做出极大贡献。同时,作为土地流转主体的农户和外来工商资本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难免存在利益分歧,双方为了获得各自最大利益,往往以牺牲对方的利益为代价,付出了高昂的合作成本,最终陷入利益博弈困境。文章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换位思考,基于达成土地流转双方合作共赢的目标,从重构利益共同体,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土地流转;利益博弈困境;解决策略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民自行处置土地权利的一种行为,是农户在保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的前提下,将原先通过与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合同形式获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组织耕种,并从中获得相应收益。[1]早在1984年中央1号文件就开始鼓励土地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之后几年中央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和政策进一步推动农村地区的土地流转。[2]此后,土地流转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一些学者认为,土地流转有助于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适度化,从而实现集约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和市场化水平,实现农民增收。同时,土地流转将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推向市场,提高了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土地流转也改变了农民家庭传统的经济生活方式:一方面使完全脱离农业生产活动但仍保留承包地的工商户获得了额外的收入,另一方面也使仍然依赖土地生存的纯农户和兼业户从自耕农转变为雇农。也有学者认为强制性土地流转行为不仅损害了农民的正当利益,而且导致、激化了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降低了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度。诸如此类研究,数量之多可谓汗牛充栋,给笔者以众多启发。本文站在农户和工商资本双向互动的角度重点分析了二者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各自截然不同的利益诉求,并针对博弈困境,从宏观层面提出了几点策略建议,以供参考。

一、土地流转过程中失落的农户

土地流转过程之中,作为弱势一方的广大农户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利益诉求:例如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等等。但是,伴随着土地流转的不断推进,农户的许多利益诉求并没有得到满足,截然相反,农户生活陷入一片困境之中。

(一)就业不稳定性与失业风险增加。随着近年来,城镇化、工业化持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不少远离城市的村庄普遍出现“空心化”现象。[3]阎海军在其《崖边报告》这本书中将仍然坚守村庄的这部分特殊人群,生动的描述为386199部队:即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4]在此背景下,贺雪峰教授提出“老人农业+中农结构”这一观点。[5]伴随着乡村社会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老人务农已成为常态。一方面,对于这批数量庞大的中老年劳动力而言,进城务工、经商已无天然优势,不得不留守村庄;另一方面,他们仍有足够的劳动能力从事小规模的农业生产,而且他们也需要通过代际分工来经营小规模农业生产,以此作为经济收入的来源和稳定就业的保障,从而过上自力更生且体面、光彩的生活。

伴随着土地流转的不断推进,“老人农业”被逐渐消灭,乡村社会大批中老年劳动力将面临失业的风险。虽然,政府在对土地流转的政策宣传中,过于理想化地认为:随着土地大规模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从而会产生大量的农业雇工机会,增加农民的工资收入,进而总体上提高农民的家庭收入水平。但东部平原地区,规模农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随着大中型机械的使用和推广,一些关键性的生产环节如插秧、施肥等已完全由机械来操作或承包给专业的农技服务组织来完成。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愿望化作泡影。

即使在偏远的中西部山区地带,由于地形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发展现代大规模集约农业的条件还不成熟,土地流转规模也远远低于东部平原地区,使得农户返聘成为可能,但仍无济于事。另外,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土地流转相比较,此类土地流转模式在种植结构,操作流程,用工机制等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就种植方面而言,由于地块细碎、分散化,土地流转以单户、成片为主,规模较小。土地受让方在流进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以后,大多以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为主,如鲜花、有机蔬菜、药材等。此类作物对生长条件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然而对于土生土长的中老年劳动力而言,因为缺乏相关的技术和知识,面对工作他们变得无所适从,完成指定任务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轻车熟路,而是变得更加困难,心理承受压力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作物自身生长周期规律限制,部分生长环节在用工强度上具有分散性,在用工时间上具有临时性,因此,并不能形成稳定的雇工需求,只能是不稳定的雇工市场。

基于上述原因,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这批中老年劳动力而言,生活着实让人堪忧。他们不仅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更丢失了长期寄托的精神家园,生活节奏因此被打乱,变得无所适从。这也是值得我们深刻关注的问题。

(二)可支配收入减少与生活质量下降。土地流转以前,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纯农户,家庭收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种植业,二是家庭蓄养业。通过种植业,农户可以自由的在承包地上种植水稻、玉米、大豆、油菜等作物,到了收成的时候,果实主要用于自给,过多盈余,也拿到附近集市售卖,以获得经济收入,补贴家用。通过养殖业,农户可以选择蓄养鸡、鸭、鹅等家禽,另外也蓄养猪牛等牲畜。一方面,满足自身正常生活所需营养,另一方面通过出售肉、蛋、生猪、牛犊等形式获得经济收入。

土地流转以后,这一切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首先,农户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进而依靠种植业和家庭蓄养业所获得的额外家庭收入也被剥夺一空。取而代之的是依靠土地出租所获得的地租收入和农户返聘务工的工资性收入。表面上看来,土地流转的经营拓宽了农户家庭收入的渠道,提高了总体收入水平,实质则不然。

就地租收入而言,根据个人实地调查得知,一亩土地,租期一年400元,而且每家农户出租的土地面积都不甚相同,与东中部平原地区“人均一亩三分,户均不过十亩”相比,偏远的中西部山区,每家每户所承包的土地面积极其有限,能用于出租获取地租的土地则更加有限。假设按照户均三亩来计算,每年仅能获取1200元地租收入。虽然这笔收入的获得不用付出任何劳动,但远远低于之前自己务农的收入。就工资性收入而言,由于地块细碎、分散,大中型机械难以投入使用,使得员工返聘成为可能。通过付出劳动,农户可以获得一部分工资性收入。据实地调查得知,男工平均每天100元,女工平均每天80元。但是,由于用工分散性、临时性的特点,除了在下种、施肥、收成等特殊生产环节之外,用工需求大打折扣。因此,工资性收入具有随意性、不稳定性等特点。

除此之外,农户在退出农业生产活动后,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粮食、肉、蛋等消费品失去了自给自足的条件,均必须从市场中购买。这对于平均仅有1200元租金年收入和不稳定性工资收入的中老年农户而言,明显构成了巨大的货币化压力。为缓解所面临的巨大货币压力,村庄中的中老年人只得尽可能地压缩货币开支,减少对肉、蛋等生活消费品的需求,生活水平和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二、现实困境与外来工商资本的无奈

资本天生具有逐利性。基于此特点,贺雪峰教授在《地权的逻辑》这本书中,强烈反对盲目、偏激、强制的土地流转活动,并且明确指出,在农业GDP所占份额逐年减少的情况之下,资本下乡会与小农争利,从而破坏中国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小农结构,进而影响中国农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合作成本,身份认同等因素的限制,资本的逐利功能大大被削弱,陷入利益博弈的困境之中。

(一)投资大、风险高。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得到回报,必须先有付出,各行各业皆如此。好比经商,要想赚钱,必须先投资。伴随着土地流转的不断向前推进,大量工商资本陆续进入到农村领域。但是与东部平原地区不同,在偏远的中西部山区,往往具有更加昂贵的投资成本。一方面,由于地形和交通的限制,乡村社会处在一个相对落后闭塞的环境之中,村民迫切盼望能获得投资,以求获得发展,改变贫穷落后的生存境遇,但同时,面对外来资本,他们又抱有极大地怀疑和不信任,处处施以刁难,陷入两难之中。另一方面,中西部山区地带,乡村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投资环境比较恶劣,投资成本也相应升高。

此外,在投资过程中也往往面临着极大地风险,简析如下:一般而言,土地受让方在流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后,大多种植鲜花、药材等经济作物,因为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但同时,该类作物对生长环境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与东部平原相比,中西部山区自然环境更加恶劣,技术条件相对落后,作物的正常生长环境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不可控因素增加。另外,物以稀为贵,为追逐高额利润,资本家竞相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从而忽视市场规律,缺乏统一沟通、部署。但与大田作物相比,经济作物在一定时期内,其需求总量是一定的,并不是多多益善,而且市场价格也极易波动。如此大规模进行种植,最终可能导致市场需求饱和甚至供过于求的状态,到了收获的时候,产品滞销卖不出去,或者以远远低于市场正常价格出售,导致血本无归。

(二)集体行动逻辑。土地流转后,广大农户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身份由原来的自耕农转变为雇农,生产方式也相应发生了改变:由分田单干变为集体行动,从而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之中。

农民天生具有自私性,贺雪峰在其著作《地权的逻辑》这本书中提到,自古以来,农民善分不善合。并以兴修水利为利,论证了“怕死的终将会被饿死”的搭便车原理。[6]在现实生活中,相同情景再次重演,分田单干时,能者多劳且多劳多得,劳动者积极性大大提高。集体行动则恰恰相反,劳动者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得过且过,劳动者积极性因此大打折扣,效率也大大降低。根据笔者调查得知,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往往只关心自己的经济利益所得:能拿到多少地租和工资性收入?其他的则漠不关心,实际劳作过程中,磨洋工现象往往十分普遍,这让资本家大为头疼但又无可奈何。

从长远看,资本家和农户具有共同利益。但是,唯独缺乏这样一个领导者帮助大家识别这种利益,并带领大家为实现共同利益而努力奋斗。这也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问题,毕竟“各自为政”只会两败俱伤,也不利于双方开展长远合作和实现共同发展。

三、建议

(一)重构利益共同体。人民公社时期,强大的行政权力凌驾于乡村社会之上,乡村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乡村社会由一个统一的整体分裂为一个个单一的家或户,乡村共同体趋于解散。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种撕裂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

在此种背景下,重构乡村社会利益共同体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就农村土地流转而言建构农户和资本双方的利益共同体也势在必行。具体可以分解为如下三个部分:其一,加强沟通交流,获取身份认同。土地流转过程中,大量外来工商资本进入到农村领域。这在广大农户看来,他们非自家人而是外来人,并对之抱有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这对促进双方正常友好合作,获得长远发展起到非常不好的反作用力。作为资本一方,应积极主动构建与广大农户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首先,思想上要“放低身段”,广大农户并不仅是依靠出卖劳动而谋生的雇佣工人,而是土地经营权的所有者和具有共同利益的合作伙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尊重他们。其次,要善于换位思考,了解广大农户最真实、迫切的利益诉求,并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热情地关心他们的生活,融入他们的圈子,并成为圈子中的一员。其二,创新合作方式。传统合作仅仅将合作双方或多方简单捆绑在一起,并没有实现利益的互补和双赢,使得合作最终陷入困境和破产的边缘。因此,必须实现合作方式的创新。土地流转过程中,可以采取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管理和利益分配,成为资本的一员,而不仅仅再是以前单纯依靠出卖劳动和出租土地而获取收入的利益分羹者。从而真正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其三,共同制定规则,夯实合作基础。没有规则的约束,统一行动就会陷入混乱和无序的状态,必须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共同制定规则、共同遵守。

共同的利益是达成统一行动和实现共同愿望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必须识别农户和资本双方的共同、长远利益,避免出现利益短视、分化、对立的想象,并积极推动双方利益共同体建构,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取得长远发展。

(二)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要素的综合,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历史等各种复杂的原因,一直以来我国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供给制度安排不公平,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结构失衡,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供需矛盾异常凸显,与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相比,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7]这大大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和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改善民生,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让城市和广大农村共享改革发展的伟大成果。

(三)建立健全统一的农村居民基本社会保障机制。千百年来,土地一直是中国农民的重要生产生活资料,同时,土地也是广大农民就业和生活的最后保障。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转出承包经营权则加大了农民对社会保障建设的必然需求。因此,在当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保障能力不足,保障水平较低的客观条件下,建立、健全统一的农村居民基本社会保障机制,使土地流转后的农村居民能够享有最低的生活、医疗、养老的保障,是促进农民积极参与土地流转,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增加农民收入的强力后盾。[8]

总体而言,农村土地流转不能搞一言堂,亦不能一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将土地流转与当地实际情况二者有机结合。在土地流转实际运作过程中,要着重、妥善处理好农户与资本二者的利益关系,尽量做到互惠共利,促进土地流转有序、健康发展。

[1]黄增付.土地流转与老年农民土地受益地位变动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5(5):74-80.

[2]张建雷.土地流转与农村中老年劳动力的就业变动[J].北京社会科学,2015(1):11-17.

[3]李洪松.农村土地改革势在必行[J].农业与技术,2013 (10):15-18.

[4]阎海军.崖边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4-15.

[5]贺雪峰.关于“中国式小农经济”几点认识[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6.

[6]贺雪峰.地权的逻辑[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106-108.

[7]温顺生.国内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供给研究述评[J].兰州学刊,2009(2):35-36.

[8]张晗,邵彦敏.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15(3):98-102.

[责任编辑 刘金荣]

The Dilemma of Interest Game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Land Circulation and Its Solution

Ma Huawe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Sichuan 637000)

In recent years,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constantly moving forward,all over the country are actively developing various kinds of land circulation innovation practice.The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realize land moderate scale management,promote modern intensiv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nd increase farmers'overall income.It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and makes a great contribution for our country to conform to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land road.At the same time,in the process of land circulation,there are differences of interest between the farmer and the capital.The two sides,in order to get to maximize the profit,are often at the expense of the other party's interests.It pays a high cost of cooperation,and ultimately into the interests of the game dilemma.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rural infrastructure and social security mechanism construction in rural areas based on the goal of achieving win-win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land transfer;benefit game dilemma;solution strategy

F321.1

A

2095-0438(2017)06-0020-04

2017-02-16

马华文(1991-),男,四川通江人,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利益农户土地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我爱这土地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