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2017-04-14 05:22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政治环境思想

何 艳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 天津 301901)

【高职教育教学】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何 艳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 天津 301901)

新媒体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正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教育环境,教育网络化信息化已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之路,是所有院校和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现实课题,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简单说新媒体是一种环境,如何提升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教育网络化信息化已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之路,是所有院校和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现实课题,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简单说新媒体是一种环境,如何提升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状况调查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基本状况的调查是了解高校利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把握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基本信息,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产生的影响,才能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提升工作实效性。为此,课题组对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全日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调查问卷由学生基本情况、新媒体使用情况两个部分构成,共三个量表。一是大学生群体使用新媒体的类型,二是大学生群体使用新媒体的时间,三是大学生群体使用新媒体的目的。随机对1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涵盖学院各年级(大一学生319人,占26.6%,大二学生299人,占24.9%,大三学生292人,占24.3%,大四290学生人,占24.1%)及各专业学生,同时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有效收回问卷1102,有效问卷率为91.9 %,为有效调查。

(二)调查内容和结果

1、大学生群体大多使用新媒体智能手机,主要目的集中在娱乐、社交和获取信息。大学生使用手机新媒体为89.9%,涉及手机报、手机电视等;使用互联网新媒体为9.2%,包括博客、播客、维客 、网络电视、网络广播;使用电视新媒体为2%,有数字电视、IPTV、 移动电视与户外新媒体等;显示获取学习资料 39.9%、娱乐影音52.9%、通信聊天 59.2%、交友 19.2%、获取新闻资讯 49.2%、网络购物 9.2%、游戏29.2%、在线阅读 9.2%,集中在休闲娱乐、社交和学习三大领域。丰富多彩的娱乐节目给予大学生更多的消遣和消费;网络的匿名性有利于更好地交流思想传递情感;海量信息和无时空限制,使大学生更加便利的获取知识信息。

2、大学生群体使用新媒体上网的时间较长,更多关注参与校园和社会事件。关于新媒体上网时间调查结果是:每天上网 1小时以下为9.9%,2-3小时内的学生最多,比例为59.2%,4- 5 小时以上者占比 19.2%,上网6小时以上者为2.2%。大学生群体除了关注校园传统的广播、宣传、公告类等网站外,同时也积极参与使用学校内部各部门自己创立的有关校务教务、生活服务、就业创业、招生报考等各微博、微信公众号;同时有较高知识层次的大学生群体能够对社会网络热点事件更好的“围观”,他们会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各方面的社会热点事件如教育改革、民生生活、主权领土、公众人物等等方面,如在访谈中有很多学生提到雄安新区建立的战略意义、“一路一带”建设问题等等。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的机遇和挑战

参照以上的调研资料,可见新媒体以其特有的魅力如内容丰富、信息及时、检索便捷、方式开放、匿名互动等强烈吸引着大学生群体,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环境,这种新常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迎来了机遇,又面对着挑战。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的机遇

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多元开放、载体更加多样直观。无论是对于思想教育工作者还是大学生群体,新媒体的开放性为我们提供了最广阔的资源共享平台,调研数据下显示92.2%学生每天都会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利用新媒体获取学习资料为39.9%,大学生群体通过网络可快捷地了解交流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信息,来自网络信息里名家指导、经典案例、专题影像等,全方位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同时,新媒体以其直观性和媒介性为受教育者提供了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的画面,使教学载体更加直观、形象,使教学方式方法更现代化、全面和个性。

2、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明显得到提高。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者和受教者突破时空限制,开展网络专题讨论、作业分析,网上谈心等活动,使得教育者及时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从而第一时间实时开展教育、交流、沟通和引导,调研数据显示59.2%大学生群体利用新媒体进行通信聊天,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QQ群、微信群等能够和大学生实现资源共享和思想交流沟通,进行实时互动,紧贴学生的思想发展,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和针对性,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挑战

1、新媒体环境下负面信息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冲击较大。新媒体环境下,海量信息以及虚拟时空,人际关系虚拟化,对那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更容易受到诱惑和盲从,以至于影响到他们理想信念、价值观等,受访的学生中92.2%每天都会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大学生可以接触获取海量信息、发表言论、加强互动、接触多样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如网络环境下的匿名互动性激活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也可能会引起他们个体意识膨胀,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明显;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环境下,人人都可以发布观点,甚至出现无理性的谩骂、诋毁,这些负面的信息会增长大学生个人主义、享受主义、拜金主义的滋生,对大学生价值观、政治素养、理想观念等方面形成较大冲击,甚至加剧了大学生人格的异化。

2、新媒体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应激转型不够全面及时。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沉迷于微信、博客、网络论坛、社区等新媒体形态,“离的开父母和朋友,却离不开网络或手机”,大学生使用手机新媒体为89.9%,严重影响人际交往能力和处理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新媒体知识和信息的便捷性、碎片化,使大学生滋长惰性,以及对知识理解不深入,造成学习研究能力下降。面对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冲击影响,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应激转型不及时,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思想认识,多媒体手段,信息化平台有了长足发展,但是还存在谋篇布局的目光还不够远,教育内容老化,教育队伍媒介素养有待提高,技术落后,制度体制还不健全,经费投入欠缺等方面问题。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提高路径

(一)“因势而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把握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刚性要求和政治教育亲和力,增强教学针对性,一是做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深度与理论高度,引领学生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同时着眼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结合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强化社会引导;二是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互联网新技术、新方法、新思维深度融合,主动利用 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网络教学形式,体现网络新媒体教学的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性。

(二)“因事而化”,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路径,立足学生主体地位。

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发表观点的主要平台,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网络空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客观分析大学生面对的新现象新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索,鼓励大学生在社团活动、第二课堂、校内外实践中运用真知、探索未知,要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倾听学生的诉求,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尊重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兴趣爱好,及时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心理的引导、问题的解决,困惑的破解,做好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双重工作,帮助其塑造健全的人格。

(三)“因时而进”,提升育人队伍媒介素养,夯实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阵地。

媒介素养是指公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思政工作核心队伍要加强培育和提升媒介素养,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跨界的思维,不断加快理念更新、认知更新,打造鲜活生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有关新媒体发展和新闻工作规范等的专项培训,如信息法规,知识产权保护等;另一方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空间、创新教育载体等,如搭建辅导员和思政教师的交流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号、QQ 群,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微阵地”,手机等自媒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创立思政教育工作良性话语环境。

[1] 高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探析——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7(2).

[2] 何艳.网络热点事件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及引导策略探究[J].现代传播.2015(9).

[3] 张兴博.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高教学刊.2017(6).

Underthenewmediaenvironmentofideologicalpoliticaleducationeffectivenessresearch

HEYan

(College of Sports and Culture and Art,Tianj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Tianjin,301901,China)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bring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New problems,new situations are pounding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environment,Education information network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road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Is that all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education workers have to face the reality of the project,New media is a relative concept,Is developed after traditional media such as newspapers and radio and television new media form,Including network media mobile digital TV and other media,how to advancing the actual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how to advancing the actual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new media;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effectiveness

2017-8-10

何艳,(1976-),安徽巢湖人,副教授,法学硕士。在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研究较多,在国家核心、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G641

A

1674-2885(2017)03-25-03

猜你喜欢
政治环境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思想与“剑”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