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的契合研究

2017-04-14 05:22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贵州精准基层

刘 黔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 铜仁 554300)

【理论探讨】

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的契合研究

刘 黔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 铜仁 554300)

基层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思想的契合是当前中央政府和省一级政府关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现实课题。贵州基层党建工作引领精准扶贫,源于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农村改革和西部大发展的区域性实践。贵州以党建促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党建载体,在农村突出党建引领作用,探索以党建牵动扶贫和以扶贫融入党建的模式,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内在驱动力。贵州基层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的契合是党的制度性政策和反贫困理论相融合的生动实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得力举措,是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视野下的战略措施。

贵州基层党建;精准扶贫;契合路径

基层党建工作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引领精准扶贫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应有题中之义。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精细化思路,基层党建工作是精准扶贫的组织保证和根本前提。贵州省地处西南地带,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双重限制,经济发展较为滞后自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工作一直受到中央领导和省委的高度重视。当前,贵州省正处在发展机遇期,是扶贫攻坚阶段和基层党建夯实阶段的重要时期,为了确保与全国同步伐踏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基层党建工作和精准扶贫任重而道远。基层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的契合是新时期践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对推进国家政治基础革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贵州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的缘起演进

贵州基层党建工作和扶贫工作的缘起于改革开放时间,主要通过以国家领导重视和省委领导推进的方式开启革新道路。贵州省由于受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基层党建工作和扶贫工作一直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贵州省委根据中央农村改革和区域发展的政策在基层党建工作和扶贫工作上作了大量的具体工作。自改革开放以来,贵州不再以闭塞不通的态度去迎接变化,而是以一种历史责任所肩负的主动性去创造和革新。

(一)中央和省委对贵州党建与扶贫工作的重视

中共中央对人民的使命担当是对贵州基层党建和扶贫工作重视的责任使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贵州基层党建和扶贫工作受到中央领导人的重视和期许。自从新华记者杨锡玲对贵州人民贫苦生活缩影即贵州省瑶山的调查报告后,贵州的扶贫工作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胡耀邦和习仲勋等重要领导人对贵州的发展倾注大量的精力,胡耀邦于1980年至1986年期间三赴贵州调研,足迹踏遍安顺、六盘水、毕节等地区,对党建促进扶贫工作做了重要指示,贵州基层党建和扶贫工作的契合正是始源于此。他指出,中央和省级领导干部要经常到群众中去,到基层去,不仅要形成一种好风气,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实现正确的领导,减少领导工作的失误基层党建工作者对脱贫工作的领导性和重要性在于践行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对于贵州脱贫工作如何全面展开,胡耀邦重点提到,“要从理论上反思贫困地区深层问题。认为中央决策有误,责任在中央。主要从实质上看,在不适宜大规模种粮食的老区、民族地区、边山区中的深山区、森林区、高寒区、北方荒原区,还强调以粮为纲,强人所难。这是违反经济学起码常识的”。基层党建与扶贫工作的契合的践行者从胡锦涛始,1985年7月胡锦涛新任贵州省委书记,他带着习仲勋的批示,针对贵州如何脱贫调研半月有余,提出党建驻村落地谋发展的思路,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减贫的观点。从1986年开始至今,贵州省委对于落实中央关于减贫的重要指示,践行基层干部定位定点定岗专项扶贫的路线,实际上就是基层党建工作与扶贫工作的磨合期。

(二)贵州基层党建与扶贫工作的发展阶段

基于中央领导人和贵州省委对贵州发展的重视,贵州基层党建工作与扶贫工作的契合主要指党委组织部门对扶贫工作的安排,在党建工作和扶贫工作中开辟的新路线,由党建引扶贫的意指基层党建工作和扶贫工作的专项工程,这项工程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需要说明的是发展阶段的分立实属时间界定的愚昧之举,却利于厘清扶贫思路和发展脉络。一是基层党建引领扶贫的起步阶段,是从1986年2月省委常委会“抽调干部充实基层的决定”到八七攻坚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扶贫开发”,经历了定点挂帮、扶贫工作队、扶贫到村到户等形式,即从1986年到2000年的减贫任务时期。这一时期的减贫思想和实际工作一直践行至今,总体结构和框架上并没有大的变动。党建扶贫工作是历史时期开创的路线,是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对反贫困问题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如摸着石头过河一般。贵州基层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的契合并不是顺自然而为,是顺应时代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自上而下的回应性政策,可谓被动扶持阶段。二是基层党建促扶贫的挑战阶段,总体上这一阶段并没有真正促成党建促扶贫的创想,但对于整合党建促扶贫的政治目标、经济体制改革和生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2001年到2012年,社会经济发展并未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践行于扶贫政策工作,党建扶贫工作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遭遇困境与挑战。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等多种历史因素的影响,加上社会公众效益与市场经济效益的拉锯战,在GDP指标中使得精准扶贫的初衷越拉越远,扶贫工作在这一阶段面临政策倾斜和体制突破的瓶颈期,而党建工作亦不能相持相伴,贫困不仅依然是贵州人民群众心中的痛楚,更是牵绊社会经济发展活力的掣肘,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寻求新的路径与探索势在必行,这一挑战为贵州基层党建与扶贫工作的契合打开了思想之闸。三是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的契合期,对结构性难题和系统性思想的积极回应是这一时期最为显著的特点。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提出精准扶贫思想以来,如何落实扶贫工作要走好“最后一公里”,贵州基层党建工作对建立扶贫开发体制和机制的探索,在农村治理和反贫困治理的道路上开启了新的征程。整体上而言,贵州省以基层治理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基点,在制度上对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进行落实性安排,基层以第一书记和队伍建设的方略加强扶贫入村工作,形成自上而下的工作体系和组织体系,搭建党建促精准扶贫的组织平台。

二、贵州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的阶段性成就

贵州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的契合是基层民主政治和民生建设的政治基础,践行基层党建促扶贫的道路自改革开放始,贵州人民逐步减贫脱贫在党和政府的引领下,逐步走向正规化和制度化。虽然存在基层党建体制不完善、精准扶贫信息不准确、帮扶缺乏合理差异、驻村干部素质有待提高等部分问题,但总体来说,贵州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的契合这样一种区域性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推动贵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贵州基层党建牵动精准扶贫的典型实践

精神扶贫是贵州省全体基层党组织践行精准扶贫的新成果,精神扶贫视域下涌现了万千基层党组织干部,他们的身上具有贵州特色和贵州文化的人文精神,其中尤以冷洞村抗旱精神和“文朝荣精神”为典型。2009年贵州大部分地区遭遇严重旱灾,其中兴义市冷洞村更是连续250多天的严重旱情,使得村里经济命脉——金银花受到严重影响。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冷洞村党支部与村民共奋进,从容淡定应对,村党支部书记朱昌国带领村民攻坚克难,因地制宜地采用矿泉水瓶制成滴灌器,用滴灌技术保住了冷洞村的“命根子”,同时还积极组织村民对抗旱情况进行巡查。冷洞村党支部抗旱精神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赏,温家宝深情谈到,冷洞村的实践彰显了“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精神。打赢了抗旱战争后,冷洞村党支部浇筑的精神力量引领着村民修建基础工程,为未来发展和村社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朝荣精神”是以文朝荣同志带领群众开展反贫困工作的意志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基层党组织干部开展反贫困的意志和造福为民的担当。文朝荣是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化水平不高的他带领着村民开启反贫困的艰辛道途。自1982年当选支部书记,文朝荣以不屈的坚韧毅力将光土坡变为万亩林海,自己身先士卒担任义务护林员,给子孙后代留下了“生态银行”,他以身作则为村民办实事,兴办产业,强抓教育,细控人口,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旅游扶贫是贵州黔西南州探索精准扶贫的新路子,是黔西南州向中国乃至世界诠释反贫困世界性难题的有效路径。旅游扶贫是有效融合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和脱贫减贫的现代化方式,扶贫不应该是简单粗放的帮扶,而是形成体系性的旅游产业带动当地人民脱贫减贫的积极性,实现开发式和产业化的扶贫方式,在培育旅游产业的同时增强扶贫能力的再生功能,在贵州这样的省份开展旅游扶贫,可谓是一种产业结构的变革,旅游是将附加值较低的农业转变为附加值中高的服务业,这不仅能使农民快速脱贫而且将引导人们有效致富。2015年,在以山地旅游为主题的国际性会议上,国家旅游局与贵州共同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黔西南州一直不断探索山地旅游促进脱贫的路径,要知道旅游扶贫是世界证明行之有效的好途径,因此黔西南已经初步建立了深度、中度、初步三个层次的旅游扶贫设计。黔西南州从基层党组织的引导上,其中以贞丰县和晴隆县取得的成就较为突出。贞丰县依托民族文化和山水风光,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其中典型代表是具有布依族风情的纳孔村,通过旅游扶贫到2015年底,全村贫困人口大为减少,从2014年的616人减少到242人,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进步。晴隆县则通过电视剧《二十四道拐》提升了知名度,打出了品牌,此次山地旅游主题会议又作为分场,结合当地彝族火把节等特色文化大力发展旅游。

红色革命文化与贵州地方文化融合是遵义基层党组织践行精准扶贫的好法子,通过红色革命文化和酒文化打造了著名的小城镇化建设,其中以茅台镇和土城镇为典型,辐射牵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促民脱贫、精准扶贫的道路具有参考价值。茅台镇位于酒都仁怀,这里是国酒茅台之产地,这里的城镇化建设依托酒文化、盐文化、红色文化及自然山水特色,打造古镇旅游综合体,重现“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繁荣景象。土城镇位于遵义市习水县,是四渡赤水其中一渡,现在的城镇建设不仅完整保留了红军长征时的相关遗址,而且还完善旅游景区景点打造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使古镇的业态布局不断丰富,文化品位显著提升遵义市的有效经验在于深挖文化内涵,将文化的生命力与城镇化建设融为一体,对现代化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就精准扶贫而言,文化品位带动旅游必然推动城镇经济的发展,对于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精准扶贫促进贵州基层党建的理性思考

基层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的契合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抑或自下而上的革新进步,还是党的建设理论和社会学理论的结合。基层党建引领精准扶贫走向,国外关于党建与精准扶贫的思想并没有现实先例可取,不过其中有关反贫困理论、分配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思想值得参考,如罗尔斯关于分配正义思想对于通过政府干预分配,保证分配来源正义性的思想;如哈贝马斯强调交往理论互为主体的政府,对于公共性事业承担构建责任的思想。基层党建理论与精准扶贫思想的契合是对中国政治理论和社会学思想的超越和重新建构,将有益于推动马克思理论对制度的把握和社会机制的构建。精准扶贫思想的定位把握,不仅要有具体的实际操作性,更要将贫困治理原则渗入到机制和政策体系。基层党建工作如何在贫困道路上找到突破口,需要先进的社会科学理论支撑,更需要融合和汲取各种理论的优势。基层党建工作引领精准扶贫,精准扶贫促进基层党建,反贫困理论和党建理论的有效性融合是现实课题。

基层党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自我完善和健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困是世界性难题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的社会责任。社会治理学说和反贫困理论的根本目的具有一致性,而社会治理中涉及区域化治理,地域性治理具有特殊性,而反贫困理论在世界具有普遍性,其中又寓于区域化治理,两种理论的契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实属哲学意义上的统一,即贵州省民族区域化治理的特殊性同世界性难题贫困理论的统一。基层党建引领精准扶贫,是当前中国社会治理的有效经验,其中参与式治理与合作治理的理念,强调党与政府的治理仅仅是一个主导牵引作用,党员同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以及全社会参与的共识和积极性寓于其中。

三、贵州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的创新路径

习近平同志对贵州基层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曾深刻指出,要“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后经过概括发展精细化为“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基层党建工作精细化以及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界定和具体化,是精神扶贫的建设性落实的必要前提。贵州是西南多民族地区,生产力较落后,因此要带动贵州人民减贫脱贫,基层党建任重而道远,务必要构筑脱贫致富的勇气和信心等主观意愿。树立脱贫信心的精神建设和营造脱贫的社会环境是精神扶贫的首要前提,务必在这一过程中帮助贫困群体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和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基层党建工作务必要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精神城墙的构筑是贵州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思想的战略重点,贵州历来重视精神高地的构筑,贵州精神、红色文化精神等信念力量一直激励着贵州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是基层党员开展精准扶贫的思想动力,精神脱贫为贵州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构筑了思想堡垒。扶贫先扶志,不论造成贵州贫困是由历史条件和现实困境引起的,主观上精神贫困始终是困扰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的首要根源。贵州脱贫攻坚模范姜仕坤在晴隆的先进事迹阐述了一个道理,精神脱贫首先得从基层党建领导班子做起,心中装有百姓,时刻构筑精神城墙是打好脱贫减贫这场战争的关键。

因地制宜发展实业贵州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的物质基础。贵州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省份,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不仅是旅游优势带来的福利,更是带领贵州人民走向富裕的长久之计。基层单位要通过政策福利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也要善于利用市场红利构建具有民族特色和优势产业的发展格局,同时夯实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确立负责人制度并考核之,联动机制地促进扶贫工作取得实际成效。真扶贫,扶真贫,为了在未来反贫困道路上不再艰辛,现在就得下大力气深挖特色资源,实现造血式生长,不再向天向政府向国家开口,而是建立有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民族特色实业。

城乡统筹规划是贵州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的现实路径,城镇化建设是推动扶贫工作的大趋势,城乡统筹规划是基层党建引领精准扶贫的历史机遇。一直以来,城乡二元化结构困扰着农村脱贫工作的开展,以城带乡是扶贫工作的必然趋势,而城乡之间的利益纠葛又是阻碍扶贫工作的现实症结,基层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的契合和城镇化建设速途同归。基层党建务必科学设计扶贫机制,宏观上建立城镇化建设规划,以此为契机糅合党建与扶贫工作,持续推动农民减贫脱贫工程建设。

[1] 孙兆霞,张建,毛刚强:贵州省党建扶贫的缘起演进与历史贡献[J].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2] 刘学洙:两次难忘的随行采访[J].文史天地,2006年第2期.

[3] 刘黔,罗玉达:遵义会议精神与贵州精神的契合[J].乌蒙论坛,2015年第3期.

[4] 唐任伍: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阐释[J].人民论坛,2015年第10期.

IntegratedResearchonthePrimary-levelParty’sConstructionandTargetingPovertyAlleviation

LIUQian

(Department of Primary Education,Tongren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554300,Tongren,Guizhou,China)

The primary-level party constructive work and integration of targeting poverty alleviation are the current central and provincial level governments’critical issues on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social governance of the practical maintenance.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rural refor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the primary-level party construction of Guizhou innovated leading the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The party’s construction of Guizhou promoted the building of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and innovate the party’s constructing carriers by leading prominent roles in rural Party construction to explore the party building into poverty alleviation,which will affect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 and strengthening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Guizhou.The construction work and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is a combining vivid practice of the party’s policies and anti-poverty theory and the completion of a comprehensive well-off society,the effective measures of the new period of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measures.

Guizhou Primary-level Party’s Construction;Targeting Poverty Alleviation;Integrating Accesses

2017-6-10

刘黔(1991-),男,法学硕士,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D252

A

1674-2885(2017)03-07-04

猜你喜欢
贵州精准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基层在线
贵州,有多美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沉醉贵州
精准的打铁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