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县韩集初级中学 甘肃 临夏 731800)
前言: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不仅是初中阶段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同时更是基础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其教学宗旨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道德以及法律意识。然而,纵观当下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化,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等问题,依然使教学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初中道德与法制知识折射在现实生活中,且生活中的法制与道德则是该课程的灵感源泉以及基础。只有回归生活,才是该课程的教学真谛。有效开展初中道德与法制生活化教学,就需要教师能够以贴近生活的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常言道,良好的开始预示着成功的一半。在初中道德与法制的课堂教学中,导学阶段是整堂课的重要内容。一些教师在进行新课导入的过程中,只是单一的采取灌输的方式,但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生通常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特征,尽量将学生的实际生活带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利用生活中的事件或者问题,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当课堂教学教学进行到初中道德与法制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关于《友谊与成长同行》一课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些自己和好朋友的合照,按照成长的顺序排列并制作成PPT。教师可以将学生制作的课件进行适当的整理,同时配上一些怀旧性的较强的音乐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这种导学方式不仅贴近学生生活,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感悟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再也不会觉得教学内容枯燥无趣了。
对于初中生而言,其通常缺乏良好的自制能力,极易在课堂上走神溜号。然而,该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表演的方式营造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而得到相应的启示。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编排贴近生活的情景剧,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表演情景剧,能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深入的理解,进而加强对生活的情感体验。
例如,当课堂教学教学进行到初中道德与法制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关于《关爱他人》一课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让每个小组的学生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改编成剧本,同时排成情景剧,反应出帮助他人、关爱他人的一些正确的做法。通过让学生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演绎出来,其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通过表演,许多学生也能够体会到关心以及帮助他人的意义,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将这种精神发挥的更好。活泼且生动的情景剧表演,充分实现了课堂上的生活化教学,同时带动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
将社会中的各种热点时事问题引入课堂上,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中的热点时事问题。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中,法制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不仅能够将基础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使学生成为一名遵法守法的公民。在我党的十九大的报告中,再一次强调了依法治国的新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进而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属于法治大国,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脱离不了法律的制约。
例如,当课堂教学教学进行到初中道德与法制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关于《爱在家人间》一课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一些当下的热点时事问题与学生分享,并让学生针对其中的问题开展探究。近日,网络流传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近百万的房屋拆迁费用被儿女全部瓜分之后,无人赡养老人,老人非常无奈,值得将儿女全部告上法庭。面对这样的案例,学生有怎样的看法?如何有效缓解破裂的家庭关系?通过对这样的热点时事问题进行讨论,就能够引起学生对家庭和孝道两者之间关系的思考。
结论: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离不开实际生活,将生活化的教学素材融入到导学过程中,带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将热点时事问题融入到课堂上,促进教学生活化的实现。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将知识还原在生活中,使学生借助生活案例分析问题,并展开合作探究,进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