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翔
(安庆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以体育专业为例
章 翔
(安庆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为了提高“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采用逻辑分析法对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专题研究.结果表明:对培养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有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学生认知、教学方法和指导服务等.而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实践路径有:课堂学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社团活动和校企合作等.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体系;实践路径
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上缺的不是产品,而是销售产品的人.不难看出,通过互联网销售体育产品,即体育与互联网的融合是今后体育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2015年在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虽然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不断加强,并且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这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一些地方和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并且与专业教育明显结合不紧密,与实践脱节;其次,高校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欠缺,教学方式与方法单一,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另外,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
1.1 高校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明显滞后,并且与专业教育结合得不紧,与实践严重脱节.具体表现在:首先,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基本上都是作为选修课、讲座课和培训课的形式出现,很少按必修课的性质来开设,重视程度不够[1].其次,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没有真正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专业教学体系[2].另外,当前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方面,高校明显投入不足,这直接导致了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严重短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较差.有研究指出:基于课堂教学、实习实践、社团活动、社会服务的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的构建,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型培养模式势在必行[3].
1.2 高校体育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和意识欠缺
高校体育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和意识欠缺,具体表现在:首先,目前不少高校体育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基本上还停留在喊口号阶段.即使开展了一些创新创业教育,那也是被动式的应付,绝大部分都是开几次专题讲座了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其次,由于创新创业教育与自己的职称晋升、工资待遇等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寻求自身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的意识不强,主动性也不足.所以要培养高校体育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他们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是当务之急.
1.3 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不深
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普遍不深刻.具体表现在:首先,对于创新创业,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普遍缺乏正确的认识,主观认为自己的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性不大[4].其次,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还停留在原始阶段,认为创新创业就是开店当老板,缺乏团队意识,更没有认识到互联网在当今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思想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动.由此可见,要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高校体育专业的管理者不但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更重要的是,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2.1 完善体育专业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进行全程的教育与培训,是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其制定的依据是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培养方案也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而“互联网+”,通俗来说,就是互联网加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要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应注意两个方面:
首先,必须要将“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环节纳入到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并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其次,在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将学生开展“互联网+”创新实验等情况折算为学分.最后,在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也要将学生参加“互联网+”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
另外,在“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中,要主动为有潜质、有意愿的学生量身定做“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学生个人“互联网+”创新创业档案与成绩单,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活动的情况做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同时,要在转专业方面,为“互联网+”创新创业的体育专业大学生提供方便.要优先支持他们转入到与“互联网+”创新创业有关的专业学习.在学制方面,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他们调整学业进程,甚至可以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实施弹性学制.
2.2 健全体育专业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落实培养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举措.在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进一步健全“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要求,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在专业教育中有机融入“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尤其要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同时也要完善“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体系.而对于创新创业课程内容,林晓光等[5]提出了以拓宽学生知识结构、掌握创业知识和提高创业技能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另外,要注意开设与“互联网+”创新创业和就业密切相关的、具有行业特点的专业课程.还有也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编写工作等.
2.3 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完善的体育专业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和健全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归根到底要靠教师去组织实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的“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取决于指导教师的“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教师“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指导能力.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培养上,可以采取“培养+引进”的模式.一方面要有意识培养一支“互联网+”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引进一批具备“互联网+”创新创业指导能力的人才.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结构上,可以采取“学校+企业家+校友”的模式[6].即学校的现有师资可以培养成为专职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指导队伍,而企业家和校友资源则可以是引进的兼职“互联网+”创新创业指导人才.
2.4 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认识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学生.要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首先要让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另外对于相应的指导服务,在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期间也要予以改进.刘振忠等[7]通过创设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即在专业技术教学全过程中,始终贯穿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确保体育专业大学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另外,还应为优秀创新创业体育专业大学生,在现有相关评优评先项目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创新创业项目,并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以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2.5 改革体育专业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
要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能力,主要还要依靠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方法.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还是以语音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等,很少运用到以实际训练和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如实验法、发现法等.这就要求体育专业的授课教师,要广泛开展如课堂启发式、小组讨论式、实践参与式和项目化研究式教学.另外,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思维方面要注重培养批判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内容方面,要鼓励体育教师融入学术前沿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创新实践经验,以激发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灵感.
2.6 改进体育专业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指导服务
对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指导服务,主要表现在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基地”五到位.即成立“互联网+”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的专门机构,配备“互联网+”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专职指导人员,搭建“互联网+”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交流互动平台,保障“互联网+”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习实践运行经费,建立“互联网+”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习实践基地.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模式、新技术,对自主创业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实行帮扶不断线、指导不断线、服务不断线.
3.1 课堂学习
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课堂学习可以首先学习新点子创意构思、创业商机寻找等;然后学习创新创业计划制定和创新创业团队组建等;最后再学习模拟创新设计、创业融资和创业管理等[8].课堂教学内容可以包括:“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背景及介绍、技术支持、市场分析、营销策略、商业模式、财务分析、风险分析和团队介绍等.
3.2 主办“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兴趣、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高校应该定期主办体育专业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同时也应该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尤其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通过积极主办一些创新创业大赛,发挥了高校在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工作中的作用,促进了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带动了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通过积极参加一些创新创业大赛,提高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3 社团活动
学生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实践、网络模拟创业和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社团或俱乐部,也就是社团活动.实践证明:通过社团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提高他们“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高校社团管理者要有意识地运用社团这个平台,主动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意识、能力和综合素质.
3.4 校企合作
高校的优势在于理论创新,而企业的长处在于实践运用.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即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形成创新创业团队.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凭借专业技能优势,开展专业技术指导工作.同时了解市场需求,发现和把握创新创业机遇.而企业可以让学生接受培训,并以“员工”的身份参与生产、销售或管理工作,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并尽可能地提供项目孵化平台,实现双赢.
当今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创新创业是时代发展的主题,也是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所面临的历史机遇.在“互联网+”背景下,要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应该将“互联网+”创新创业知识纳入到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进课堂.同时也要主动提高体育教师“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指导能力,引导学生重视“互联网+”创新创业.另外也要高度重视体育专业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平台的构建,如主办大赛、社团活动和校企合作等.
[1]王奇.安徽高校体育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31(6):101-105.
[2]刘振忠,周媛,张功.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行为评价体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99-103.
[3]丁建岚.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型培养模式研究——依托创新创业教育平台[J].陕西教育(高教),2016,(8):42-43.
[4]吕吉勇,刘宇飞,陈德明,等.基于社会需求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5,33(2):64-69.
[5]林晓光,刘振忠.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与学习模型设计[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29(4):109-112.
[6]杨玉.体育院校本科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管理,2016,(1):61-63.
[7]刘振忠,高斌,张建哲,等.基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体育专业球类选修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26(2):34-37.
[8]刘振忠,张绰庵,赵智岗.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11):88-90.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quot;Internet Plusquot;:A Case Study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ZHANG Xia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Anqing Normal University,Anqing,Anhui 246011,China)
Using the logic analysis method,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education ofquot;internet plusquot;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ith a view of improving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of PE majors in colleges under thequot;internet plusquot;backgroun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ability ofquot;internet plusquot;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ould be influenced by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s,curriculum system,teaching staff,student cognition,teaching methods,guidance services and so on.Therefore,efforts need to be made from such main practical approaches as classroom learning,the competition ofquot;internet plusquot;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club activities and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internet plus;college student;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theoretical system;practical approach
G807
A 文章标号:1673-1972(2017)06-0147-04
2017-09-10
2016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AHSKY2016D69);2014年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4zy152)
章翔(1974-),男,安徽宿松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运动训练学与学校体育学研究.
(责任编辑 钮效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