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美学看《长生殿》英译本的审美再现

2017-04-14 02:37林瑞榕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戴乃迭长生殿杨宪益

林瑞榕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3)

从翻译美学看《长生殿》英译本的审美再现

林瑞榕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3)

《长生殿》是具有较高文化内涵和中国戏曲魅力的作品。从翻译美学视角对其进行解析不仅能够使其审美价值得到完整而准确的呈现,而且能够帮助译者提升翻译能力。本文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对《长生殿》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翻译技巧进行了研究,进而从基本内涵翻译、戏曲元素翻译、历史专有名词翻译、戏曲韵律翻译四个维度对杨宪益、戴乃迭的《长生殿》英译本的翻译美学价值进行了论述,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翻译美学;《长生殿》;审美

引言

语言翻译并非是一个语言内涵全部呈现或者语言内涵少数呈现。将语言内涵选择性的呈现,在保证语言含义准确的前提下,尽量融合语言文化背景,表现语言意境是为基本的翻译要义。在文学作品以及戏剧、诗歌等艺术形式的语言翻译当中,不仅需要将语言意思呈现,更要将语言艺术呈现,进而将艺术之美传递给读者,这也正是翻译美学在《长生殿》翻译工作当中的审美价值呈现。

一、翻译美学基本内涵

语言翻译在实践过程中含有一定的主观性影响因素,这也正是不同语言翻译水平的分水岭,尤其从美学的角度讲,译者的艺术水平往往决定了最终的译作艺术内涵的呈现。业界对语言翻译的过程也有着一定的共识,认为翻译是新旧知识整合的过程并呈现为三个形式:首先是同化形式,在同化形式当中不改变待译语言的内涵结构也不改变译者的认知结构,使原认知接受新的内涵并将其纳入认知结构当中,形成认知的扩充;第二种语言翻译形式是顺应,就是不改变待译语言的内涵结构,而是将认知结构做出适应性调整进而实现与待译语言的认知融合、实现内涵理解;第三种语言翻译形式是重构形式,将待译语言内涵与原认知结构当中的一些元素进行调整,找到认知重合点,新旧知识在重新整合形成之前都做出适应性调整。通过这三种基本的语言翻译形式能够掌握基本的语言翻译规律,进而能够从审美视角对语言艺术作品进行解读与研究。

二、翻译美学视域下的《长生殿》审美特征

戏曲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是一种形式多样、内涵深远的文学范式。采用任何外国语对其进行翻译都难免出现舍本逐末的显现,难以将戏曲的内涵精髓完整地呈现给外国读者。《长生殿》是我国戏剧历史当中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它文字清晰流畅、抒情色彩浓郁,而且整部作品音律性较强,极富艺术美感。中国传统戏剧翻译既要向外国的读者、观众介绍中国戏曲所表达的丰富的主题思想,更要注重把中国传统戏曲的经典符号,如行当体制、音乐体制和兼具诗、词、赋、散曲等文学样式的戏曲文本特质译介到国外。所以在杨宪益、戴乃迭《长生殿》的英译本当中,译者立足于中国戏曲翻译的基本原则,不仅对原文进行了语言文字层面的翻译,还从翻译美学角度诠释作品内涵,译文呈现出《长生殿》的音律艺术之美,从而使《长生殿》能够将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呈现在外国读者面前,而不至于沦为简单的叙事性故事。但是因为语言文化背景以及语言逻辑的差异性,要想将《长生殿》的戏曲魅力全部呈现是不现实的,所以杨宪益、戴乃迭从原文艺术性的基础上对《长生殿》进行适当调整,模糊东西方文化间的冲突性,将西方文化难以理解的韵白和唱词部分进行内涵提取,进而缩小通过艺术神韵的传递来缩小文化冲突带来的认知差距,使外国读者能够准确认知《长生殿》的艺术内涵。

三、翻译美学视域下的《长生殿》审美分析

(一)《长生殿》的基本艺术内涵

《长生殿》是我国清代时期戏曲大师洪昇的代表性作品,不仅在戏曲领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戏曲作品。《长生殿》以安史之乱历史时期为宏观背景,生动地描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情感故事,并从戏剧冲突角度呈现出了“臣忠子孝”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念。整部作品结构划分为五十出,而在每一场当中都具有情节曲折而场面壮丽的特征。同时《长生殿》尤以词曲优美、语言刻画细致、人物情感刻画丰富精致而著称。《长生殿》其根本魅力在于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道德情感的诠释,从这一层面上讲远远超越了语言本身的意义。所以对于语言翻译来说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进行准确的呈现难度可见一斑。杨宪益、戴乃迭的《长生殿》英译本不仅将《长生殿》的艺术价值进行了极大呈现,而且较大程度的体现了翻译美学。

(二)对中国传统戏曲元素的翻译

《长生殿》的艺术结构是中国传统的戏曲范式,在翻译过程当中如何保证翻译质量并呈现其艺术内涵,关键就在于如何将中国传统戏曲元素处理得当。这也是《长生殿》翻译有别于其他文学作品翻译的重要因素。戴乃迭、杨宪益的《长生殿》对于艺术性处理的颇为巧妙,而且作品文化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呈现。这是因为戴乃迭、杨宪益的《长生殿》译本已经超越了基本语言翻译范畴,将中国戏曲元素传递给了世界。戴乃迭、杨宪益将中国戏曲元素的名称进行了原汁原味的翻译,并未做任何内涵结构的调整,正是上文所说的语言翻译的第一种形式:同化形式。例如:曲牌名《虞美人》译成“Yu Mei Ren—a name of the tunes to which qu are composed”;“生” 译 成“Sheng—one of the four main rol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这些术语在被译介到英语文化背景国家的初期可能不会被读者所了解,但是这也正是文化传播所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正是这种翻译层面的文化的坚持,才能使得中国文化能够走向世界并逐渐获得世界的认可与融入。这种翻译之美已经超越了基本的语言文字翻译范畴而是一种文化内涵的坚持与传播,是语言翻译的气节之美。

(三)对中国历史专有名字的翻译

我国历史当中一些地名的取义与一定的文化背景有关,而很多人名在历史当中也极具特殊性,所以这些中国历史专有名词不能简单的从字面进行翻译。从翻译美学视角来讲,将这种语言的文化内涵进行最大限度的呈现本身就是一种美。《长生殿》的英译本对专有名词的翻译存在着一定缺陷,如“赵飞燕”用意译的方法翻译成“Lady Swallow of Han”。这种翻译策略使得具有特定含义的“赵飞燕“在英语含义当中变成了一只燕子,不仅没有反映出赵飞燕的人物意义,而且弱化了赵飞燕在历史当中的内涵,甚至容易误导外国读者对中国历史的理解。“梅妃”被直译为“Lady Plum Blossom”则不像是在历史题材戏曲中对一名妃子的称呼,而更像是西方童话故事当中对于一般女性的称呼。这从翻译美学角度来讲削弱了 《长生殿》本身的内涵价值。

但是,杨宪益、戴乃迭的《长生殿》英译本对于一些中国古代成语的翻译不仅较为完整地呈现出了成语的基本语义,而且通过翻译的内涵转化过程将中国成语的意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呈现。从翻译美学的角度上来讲,《长生殿》英译本在这一层面做到了艺术美的呈现。该译本有几个关键中国成语翻译尤为出色,可以作为翻译水平的赏析。如“霓虹衣裳”这一词被巧妙地翻译成为 “the dance of Rainbow and Feathery Garments”、“惊鸿一瞥”被翻译成为“That Frightened Swan Dance”、“梨园”一词翻译为“the conservatory”。《长生殿》英译本虽然在一些特定名词的翻译存在着一定蕴意不完整性,但是对于中国成语以及一些具有艺术性的词语做到了较为完成的意义呈现,这不仅体现了翻译美学的意义而且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四)对《长生殿》词曲韵律的翻译

杨宪益、戴乃迭的《长生殿》英译本在整体上都较为完整地呈现出了《长生殿》的戏曲韵律风格。比如在《长生殿》英译本当中对第三出“贿权”当中的一段戏词的韵律进行了卓越的翻译:“腹垂过膝力千钧”--“Big is my belly and great my strength”,“足智多谋胆绝伦”--“I have masterly tactics and boundless courage”,“谁道孽龙甘蠖屈”--“How long will a fiery dragon lie still”,“翻江搅海便惊人”--“When I stir up the ocean,then let people tremble!”。这些翻译可谓精彩,用精简的用词传递了作品的内涵,同时也赋予了译文艺术韵律。对于这段内容的翻译,首先需要对于《长生殿》当中这段内容以及这段内容至于整部作品的内涵都要进行充分而深入的认知进而能够将作品的内在含蕴进行准确的掌握。这对于中国戏曲翻译尤为重要,因为对戏曲内容进行翻译,其根本就是对其内涵与韵律进行另外一种语言的呈现。在将《长生殿》内涵进行充分理解之后还需要对英语文化背景进行掌握,进而能够使两种语言知识的认知逻辑能够衔接,使外国读者能够体会到《长生殿》英译本的文化和艺术魅力,同时这也是翻译美学魅力的呈现。

《长生殿》当中有一句唱词在英译本当中是这样呈现的,原词“妃子世胄名家,德容兼备,取供内职,深切真心。”被译为“You come of an illustrious family,and are as beautiful as you are virtuous.I am happy to have you serving in the palace.”不仅将原词当中的唐明皇的含蓄性话语特征进行了呈现,同时也对英语用词进性了严谨的选择,这不仅保证了翻译的准确性,而且能够使外国读者对《长生殿》英译本这段唱词的语言环境以及背后的文化因素进行了解,进而将《长生殿》的戏曲魅力与张力准确呈现在外国读者的认知视野当中,不仅帮助了中国戏曲文化向世界的传递,而且使外国读者获得了文化艺术的熏陶。

结语

通过以翻译美学为视角对《长生殿》的英译本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杨宪益、戴乃迭的《长生殿》译本从艺术性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适当调整,模糊东西方文化间的冲突性,将西方文化难以理解的韵白和唱词部分进行内涵提取,进而缩小通过艺术神韵的传递来缩小文化冲突带来的认知差距,使外国读者能够准确认知《长生殿》的艺术内涵。同时,从翻译美学视角提出了对中国戏曲翻译的基本建议,首先对中国戏曲作品内涵进行深入了解;第二在翻译过程当中应对特定专有名词进行准确翻译;第三,对中国戏曲韵律进行准确呈现;第四,对中国戏曲的文化元素进行准确呈现,进而实现从翻译美学角度对中国戏曲进行审美解读,并提升中国戏曲翻译水平的研究目的。

[1][清]洪昇.长生殿[M].徐朔方,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清]洪昇.长生殿[M].杨宪益,戴乃迭.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3]巫元琼,刘晓民,吴庆晏.论传统戏曲的翻译标准——兼评杨宪益、戴乃迭《长生殿》英译本[J].四川戏剧,2009,(04):23-25.

[4]黄丽奇.“译”韵芬芳:从翻译美学视角研究传统戏曲的对外译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01):30-32.

[5]唐珍.关联理论视角下京剧《长生殿》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27-29.

H315.9

A

1009-8534(2017)05-0068-02

林瑞榕,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王俊奇

审 稿 人:于海燕

猜你喜欢
戴乃迭长生殿杨宪益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长恨歌
《金丝小巷忘年交》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发愤抒情,以情译诗——杨宪益、戴乃迭《楚辞选》英译析评
锦袜易生尘 何处觅长生——《长生殿》中“看袜”情节的文化解读
高云连环画 《长生殿》选页
洪和《长生殿》研究的世纪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