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虹
(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浙江·湖州 313000)
意象的维度分析与英汉翻译的得失
——以《傲慢与偏见》开篇句的五个译本为例
常 虹
(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浙江·湖州 313000)
语言表达的意义是语言使用者大脑中激活的意象。语法和词汇是意象的体现。描述同一场景所使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手段不同,其传达的意象就一定不同。从意象的维度分析的角度探讨《傲慢与偏见》五个汉译本在开篇句翻译上的得失,以示意象的维度分析对揭示同义句式的细微差异和提高英汉翻译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意象维度; 翻译; 傲慢与偏见
意象是认知语言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认知语言学认为,意义即是概念化,或称心理体验。换言之,意义的构建是一个由语言单位作为提示物来引发一系列概念操作和背景知识调用的心理过程。这里的概念不是直接表示客观真实的外部世界的物体,而是一个心理图像或意象。语言表达的意义就是语言使用者大脑中激活的意象。这些意象或多或少又都是直接以人类身体的、物质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经验为基础和动因的。人类有着相似的基本经验和类似的认知能力,这就使得不同的语言拥有一些共同的概念结构,因此语言之间的交流和翻译成为可能。但由于人类在特定场景下的体验不同,不同语言之间在规约意象上的表达手段(如语法结构等)也会存在差异;由于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手段所反映的意象的维度不同,因此对语言形式所传达的意象场景的识解也就不同。
从认知语法的角度上看,语法是意象的体现,即语法和词汇是传达意象的主要手段。同一种体验,假如使用的语法形式(或词汇)不同,那么其表达的语义就会不同。就是说,语法形式的本身是意义的一部分,选择特定的语法形式必然会给同一种体验带来特定的识解。这是因为意象是多维度的。兰盖克认为,意象是人们 “为了思维或表达之目的,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不同的意象——去识解一个构想情景的能力”。[1]兰盖克把意象的维度归结为刻画、详细度、突显和视角等四大类。刻画是语言表达在基体(一个语言表达所调用的有关认知域构成的一个潜在的概念网络)之上的被突出描述的部分,是概念化的焦点所在;详细度,就是指对某一情景描述的精细度,既可以是词汇上的,也可以是语法上的;突显,既可以是特征性的,也可以是关系性的;视角包括视点、指示以及识解一个个体带有的主观性或客观性。从翻译对等的角度上看,意象的多维度分析对翻译实践和翻译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凡读过《傲慢与偏见》的都知道,小说主要鲜明的特色在于作者通过凝练的语言和幽默讽刺的对话艺术,烘托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其开篇句(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语法结构上看,该开篇句是一个复合句,形式主语It替代句尾的实义主语从句置于句首。主语从句和整句句法结构都是系表结构。该句可还原成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语义上看,该句的整体语义结构是“当事+V+类事”。从语义层级上看,当事(主语从句)是一个降级的事件,在这个降级事件中又分别有两个事件,其中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通过加合方法充当了man的修饰语,与man构成“领事+V+属事”的语义结构,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作为第二个事件,是对第一个事件中的主体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的说明。作为降级事件的主语从句又和主句的谓语部分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构成“当事+V+类事”的语义结构;universally acknowledged也是作为一个事件通过加合关系降级后从属于a truth,充当定语和a truth一起充当类事,与当事(主语从句)一起构成“当事+V+类事”的语义关系。语义结构的层次分析为识解该句的意象提供了逻辑上的参考。
用词上看,该句首先使用了三个严肃的大词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一个举世公认的真理),其次使用了两个名词化possession和 want以及一个名词短语a good fortune等。这些正式的措辞为意象的详细度分析与翻译的选词提供了依据。
修辞角度上看,该句使用的是情景性irony(是指由于事态的发展同某人原来的预料或期待相反而造成的一种嘲弄的修辞格)。irony是对他人所说的话作相反的理解。就是说,irony的隐含意义与字面意义之间往往存在相反的关系。irony以整句或句群为单位,“运用反语使语言形式富于变化,避免呆板,使语言生动活泼,饶有情趣。”[2]开篇句之所以用It充当形式主语,把实义主语从句置于句尾,一是为了平衡句子,二是要突显实义主语从句的内容,让人们在读到“举世公认的真理”后,紧接着想知道这个真理是什么,但在读完之后发现这个所谓的真理不过是平淡无奇的男娶女嫁之事,让读者从开始的严肃认真一下变得后来的轻松搞笑。据此,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断:凡是没钱的人家都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有钱的未婚男子。语用修辞分析为翻译时选择最佳的目的语表达手段提供了参考依据。
《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在中国出现了不同的汉译文,笔者试从意象的维度分析的角度探讨五个汉译本在开篇句翻译上的得失,它们分别是王科一的译文 (V1)、孙致礼的译文(V2)、张玲,张扬的译文(V3)、雷立美的译文(V4)和张经浩的译文(V5)。具体译文如下:
V1: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3]
V2: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4]
V3:饶有家资的单身男子必定想要娶妻室,这是举世公认的真情实理。[5]
V4:一个家财万贯的单身汉,必定需要一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6]
V5:有钱的单身汉必定想娶亲,这条真理无人不晓。[7]
通过比较发现,五个译文在语法结构和词汇所传达的意象上都与原文出现了偏差。具体分析如下:
(一)语法形式:
1.五个译文都因汉语里没有对应的形式主语而将实义主语还原至句首,使主语从句变成一个主题,然后用指示代词“这”进行复指,对其进行评说。这与原文想通过反语的修辞格来突显主语从句的内容以达到调侃之目的的意象产生了偏离。
2.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是一个定中结构,V5将其译为主谓结构(这条真理无人不晓),偏离了原文语义重心落在truth上的意象;另外V5将a truth译为“这条真理”,将表示无定的不定冠词a译为有定的定冠词,视角与原文不同。
(二)词汇选择:
1.a single man:V3 将其译为“单身男子”,其余均译为“单身汉”。《现代汉语词典》对“单身”和“单身汉”分别是这样解释的:【单身】没有家属或没有跟家属在一起的生活,如单身宿舍;【单身汉】没有妻子或没有跟妻子一起生活的人,如一个人外出打工,做了两年的单身汉。[8]据此,“单身”和“单身汉”不一定就是指未婚的男人。视“单身”或“单身汉”为未婚的男人,实际代表了汉语民俗知识中包含的一个错误认识。
2.fortune在《朗文英汉双解词典》的释义是:wealth,a large sum of money财富;财产[9]。a good fortune表示程度的量级,意指“很有钱”。五个译文中,V2和V5将其译为“有钱”,其他三个则不同。V1的“有财产”不像“有钱”具有默认值,可以表示“有很多钱”的意思,财产多或财产少都可以说“有财产”,而“有钱的人”只表示“有很多钱的人”,因此“有财产”容易产生歧义,与原文的语义不符;V3“饶有家资”的意思是“有很多的财产”,与“有钱”的概念不尽相同,与原文的意象不完全相符;V4“家财万贯”呈现了一个详细度很高的场景。“贯”是中国旧时的制钱,用绳子串起来,每一千为一贯,“万贯”明显比原文的a good fortune更具体、更精确,改变了原文的意象详细度。
3.must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强调确定不移的推论,V2的“总要”是“总是要”的意思,与原文的推论意思相差甚远,其余四个译文“必定”较忠实原文。
4.in want of a wife是个空间隐喻,in表示心理动词want处在一个持续的状态中,汉语只能借助于虚词“着”来表达,而五个译文都没有译出作者要突显 “贝内特夫人心里一直想着要把女儿嫁给有钱人的迫切心情”的意图;至于want和wife的搭配语义,从语境的关系性表述中可以推定,应该是“有钱的未婚男子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但却没有”的意思,即“想要娶一个妻子”,除V4译为“需要”外,其余四个均译为“娶”,这符合动词是刻画与人类体验相关的两个概念化实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功能;而V5“娶亲”则表示“男子成为合法丈夫”具体的事件,和原文“有钱的未婚男子缺少但想着要娶一个妻子”的视角不同。
5.定语中的两个词(universally acknowledged)都是大词,表达出作者严肃的主观态度,通过严肃和庸俗的对比来达到讽刺的目的,而V5的“无人不晓”较为口语化,与作者的主观意图相悖。
6.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中的 truth,实为“真理”的意思,作者是想运用这样一个高雅庄重的词将读者的期待引向高潮,最后使用一个代表庸俗内容的词wife,将读者的期待降到谷底,以此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除V3将其译为“真情实理”外,其余四个译文均译为“真理”,符合作者的写作意图,另外“真情实理”与“举世公认”在语义上搭配不当,应为病句。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开篇句可试译为“有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有钱的未婚男子必定想着要娶一个妻子。”
英汉语言在语法形式和词汇表达上存在差异,因此译文必须首先要符合目的语的规约语言形式,这样就可能或多或少地改变了原文的意象。比如在该开篇句的两个介词短语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和 in want of a wife中,possession和want都是名词化的形式,这在习惯使用动词来描述事件的汉语中无法找到对应的表达形式,只能分别使用表示“拥有”类的领属动词和表示“思考”类的心态动词。英汉翻译的对等应该是概念内容和意象两个方面上的对等。“当我们使用一种特定的结构或语素时,我们即选择了一种特定的意象来识解概念化情景以达到交际的目的。”[10]因此,翻译时,应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的形式和意义。
[1]Langacher,Ronald W.1987a.Foundations ofCognitive Grammar (vol.1):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Stanfor,CA:Stanfor University Press,1987:46
[2]吕煦.实用英语修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7.
[3]王科一.傲慢与偏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1.
[4]孙致礼.傲慢与偏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1.
[5]张玲,张扬译.傲慢与偏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
[6]雷立美.傲慢与偏见[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1.
[7]张经浩.傲慢与偏见[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9:1.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376-377.
[9]Arley Gray,郑荣成.朗文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出版社,1992:485.
[10]丁国旗.认知语法视角下的意象分析与翻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77.
H314;315.9
A
1009-8534(2017)05-0046-02
常虹,副教授,硕士,从事英汉语对比研究和翻译。
责任编辑:徐向阳
审 稿 人:于吉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