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地引入 走向物理教学的深处
——初中物理教学引入策略例谈

2017-04-14 01:24:28李小明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物理思维实验

李小明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单集镇中心中学,江苏 徐州 221100)

科学地引入 走向物理教学的深处
——初中物理教学引入策略例谈

李小明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单集镇中心中学,江苏 徐州 221100)

导入是思维的起点,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样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型学习就会很自然的展现出来,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理解和记忆的质量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

引入;兴趣;思维

课堂教学的引入设计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意想不到的实验现象;悬疑、刺激的视频资料都会让学生为之振奋,为之着迷,也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准备.

1.创设生活情境引入,从生活走入物理

物理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的身边找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景展现出来,归纳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体现出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的重要学习理念,从生活细节走入严谨的物理课堂,让学生明确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2.寻求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探索的欲望

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边较熟悉的物品,并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其工作原理,让学明白物理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并激发学生愿意走进物理,探求物理奥秘的冲动!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物理的《流体压强》时,课前老师准备了四根吸管和一杯矿泉水.

师演示:把一根吸管插入水中,让另一根吸管的一端靠近水中吸管的上端并成90度角,然后匀速大力从上面的吸管吹出气流,看到有大量的水雾从管口喷出.

学生体验:分别找两名同学(男女各一位)模仿老师重复上面的实验.

师展示物品:教师此时拿出从商店购买的小喷雾器,并操作其工作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深深地被实验现象所吸引,迫不及待的想一探究竟,为后面的知识学习埋下了伏笔.

3.三、小游戏、小活动引入,促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

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下,学生学得很苦、很累!其实只有让学生放下包袱,轻松上阵,才能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精神.

4.与时俱进,及时搜集当前生活事件,让学生感受物理无处不在.

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与物理有关的吸引大众眼球的敏感事件,教师如果注意及时发现并呈献给学生,也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致.

神九发射时,刘洋在天空飞船中的直播课堂中就有许多的物理知识,我在教学《重力》这节内容时就首先带着学生一起观看视频资料,把学生从太空带到地球,从失重到重力,让学生对重力的概念有了深入的了解.

5.巧编“怪”题引入,让学生见怪不怪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小怪题,会拔响学生思想的琴弦,激起思维的浪花.

例如:在学习《功率》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出示了一到普通的计算题:一名同学在水平地面上用200 N的力拉动一木块以0.5 m/s的速度匀速前进了1 min,求此过程中该同学对木块做功的功率?学生会很自然地用W=FS=FVt,再用P=W/t算出功率,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尝试用200N*0.5 m/s和刚才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数值上是一样的!师:“难道是巧合”?在学生迷惑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进行推导:P=W/t=F*S/t=FV.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很容易理解并掌握了P=FV这一公式,也为以后的物理学习奠定了“数理结合”的知识基础.

6.利用古诗词、网络素材把学生带进遥远而又神秘的物理世界

例如:在教授《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教师引用李白《望天门山》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句.师:“青山真的会走吗”?学生带着疑惑去探索,将能更好的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时也知道各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互联网上有许多的视频资源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如教学《大气压强》时,让学生观看“大气压油桶”实验——美国学者在物理实验室展示的大气压瘪密闭的圆形铁桶实验,给学生以震撼.

[1]徐伟,李樯.课堂教学中的开课艺术[J].职业,2005(s1):97-98.

[2]温愷.生活情境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DB/OL].百度文库.本科毕业论文,2014(4):30.

[责任编辑:闫久毅]

2017-06-01

李小明(1978.2-),男,本科,中教一级,从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G632

B

1008-0333(2017)20-0060-01

猜你喜欢
物理思维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只因是物理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44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处处留心皆物理
做个怪怪长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