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境视角下《鹿鼎记》中人物江湖绰号的文化意象英译研究

2017-04-14 00:32:12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鹿鼎记绰号江湖

曾 悦

(福州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0)

文化语境视角下《鹿鼎记》中人物江湖绰号的文化意象英译研究

曾 悦

(福州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0)

《鹿鼎记》是金庸的巅峰之作,书中人物个性鲜明,很多人物都被冠以特殊的江湖绰号,江湖绰号能够反映出人物的个性特点。不仅需要理解其表层涵义。还需要更深层的挖掘其中存在的文化意象,并以此为引导,帮助读者更加全面的理解金庸先生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在将其翻译为英语时,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文化语境理论为视角,对《鹿鼎记》中人物的江湖绰号英译进行分析,探究译文绰号的文化意象传递效果,并指出只有完整、准确地传递原语文化意象,才能让读者最大限度地理解原文,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文化语境;绰号翻译;文化意象

提到金庸武侠小说,读者一定会立马想到《鹿鼎记》,而《鹿鼎记》中各式各样的人物江湖绰号也定会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绰号中深层的文化意象是帮助读者完整理解原文人物塑造的一把钥匙。最早的《鹿鼎记》(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英译本于1997问世,由英国汉学家闵福德(John Minford)翻译的。由此,越来越多的西方读者开始接触到中国特有的武侠小说,深受武侠迷的关注。因此,如何翻译好书中人物江湖绰号的文化意象至关重要。本文从文化语境角度,分析探讨《鹿鼎记》英译本中人物江湖绰号的文化意象传递效果。

1.绰号中的文化意象

意象是根据客观物象的理解领悟和情感活动进行加工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很多文学、艺术作品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意象,这与作者对于物象的理解领悟能力及其自身的情感活动有关,其中负载大量的文化信息。在文学作品的翻译当中,需要对符号或单词进行明确、直接的释义,此为本义。而符号或单词的文化意象则象征着更深层的含义,其为引申义。

绰号,也称诨(混)号,是根据人物的个性特点而取的补充名,与人物的生活环境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取名者多为其周围的人,绰号既有指称的功能,又能够对人物性格及形象予以了解。在文学作品当中,绰号的文化意象具有情感表达的作用,增强作品语言的艺术表现力,进而塑造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任务形象。在人物绰号的理解方面,不能局限于表面含义,而是需要了解引申意义即意象,从而理解人物的感情。

文化意象有着多种形式的表达,体现不同民族、风俗习惯、社会背景以及宗教信仰。不同文化意象表达的 “色彩”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多以植物、动物进行表达和描述。《鹿鼎记》中人物的绰号始终贯穿于小说始末,书中出现了大量的人物江湖绰号,不仅对人物的外在特征、内在性格以及武艺进行描述和评价,同时其绰号含有一定的褒贬含义,其描绘词所呈现的意象代表了整部小说的文化意象特征。这也是金庸系列武侠小说人物江湖绰号文化意象的最大特征。《鹿鼎记》中的人物绰号更有别与普通文学小说的人物绰号,武侠小说特有的人物“江湖”色彩首先以多种形式的江湖绰号呈现在读者眼前。这些人物的江湖绰号还多暗示着人物的命运走向以及故事发展,因此,是否完整地将原文中人物江湖绰号的文化意象呈现给目标读者,是衡量译本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2.文化语境与文化意象翻译

除了本义和引申义之外,语言环境也是在影响文化意象翻译的重要因素,其包括语言性的“情景语境”和非语言性的“文化语境”,分别代表语言的前后文对应和语言交流的不同主客观条件。文化语境是与语言交际密切联系的文化背景,其包括风俗习惯以及社会规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文化意象的翻译受到翻译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在理解上存在偏差。不同知识背景、个性特点的翻译者,其相互之间也存在着许多理解异议,难以得出统一的结论。翻译活动一般依赖于语言的文化语境,环境、习俗、习惯、意识以及思维方式这些都会对其翻译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在《鹿鼎记》的这些翻译当中,由于中英两国的文化背景不同,该作品中有着很多独具东方色彩的元素,有着西方的文化语境当中所不具备的文化意象,其翻译者难以将语言诠释准确,尤其是在绰号方面。如果不能将绰号的文化意象予以完整呈现,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也会随之偏离,甚至与之相反,难以呈现原文的文化语境,翻译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3.文化语境下《鹿鼎记》人物绰号的英译

在《鹿鼎记》英译本中,译者理解了作品中的文化语境后,经过翻译,再度构造了新的文化语境,从多角度传递了原著人物绰号的文化意象,但仍有未能完全再现原文意象的情况,现以《鹿鼎记》中人物绰号的英译为例进行分析,如下:

3.1 “小白龙”韦小宝

以《鹿鼎记》中的主角“小白龙”韦小宝为例,其属于动物类文化意象,“小白龙”的绰号源自于其担任神龙教白龙使,该绰号既描述其身份,另外也代表着其机智聪明的个性。另外,“龙”是中国文化当中的神兽,是尊贵的象征,是褒赞的意象。经英文直译后变为“Little White Dragon”,其表达的意思则是“白色的龙”,未能将人物的性格特点、身份予以表现出来。另外,“龙”虽然可以释为“dragon”,但是二者所表达的文化意象并不相同,这与中西方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有关。在西方文化当中,“dragon”为贬义,形容黑暗、邪恶势力。显然与中国文化当中“龙”尊贵的形象不相符,所表达的含义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小白龙”这一绰号是对韦小宝的称赞,但是通过英译后的意思则将其理解为恶势力,无法贴合,容易对读者造成误导。译者虽然重新构建的文化语境,但是由于原有文化语境差别较大,进而在翻译过程出现较大的偏差,其文化意象未能准确、完整的予以表达。

3.2 “黑龙鞭”史松

虽然在中西方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对于“龙”和“dragon”的理解和认知存在差别,但在相同的语境下是可以予以互译的。以“黑龙鞭”史松为例,史松武艺高强,其使用黑色软鞭,江湖人称“黑龙鞭”。“黑龙鞭”这一绰号描述了其武功以及其使用的武器,而“黑”既表达了史所使用的黑色的鞭,同时也代表了邪恶势利,符合其鹰犬的形象。“黑龙鞭”所表达是贬义,与西方的“dragon”所表达的意象接近,则可以直接翻译为“Black Dragon”。读者在阅读中能够对史松的武功进行了解,同时能够分辨其善恶,将原文绰号的文化意象传递给读者。

3.3 “金枪王”武通

又如书中的“金枪王”武通。在,“枪”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是由木质长柄和锋利的金属头制成的锐利武器,也称之为“矛”,这需要与现代武器中 “枪”予以区别。在翻译中需要选择“spear”(长矛,梭镖,矛枪)一词而非“gun”。 译文将“金枪王”翻译为“Gold Spear”,其表达了武通所使用的武器是“金色的长矛”,“金色”在西方是尊贵的象征,能够从中体现出其能力和地位,即使“王”字被省略,仍然不影响其意象的表达,反而言简意赅,便于读者理解,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3.4 “铁掌无敌”瑞栋

掌法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其杀伤力强,修炼掌法者必定武功高强,身怀绝技,在面对敌人和对手时具有威慑性。《鹿鼎记》中,瑞栋作为皇宫御前侍卫副总管,其掌法精湛,掌力无穷,江湖上很难有人能与之抗衡,故称之为“铁掌无敌”。“铁掌无敌”这一绰号褒扬了瑞栋的武艺高强,在翻译当中直译为“the Invincible Iron Palm”,把瑞栋出神入化的掌功言简意赅的展现在了读者眼前,读者能够更容易理解,结合作品中对于瑞栋的介绍,自然会对其绰号予以正确的理解,原文绰号的文化意象基本完整地传递给了读者,可谓直译的佳作。

3.5 “青龙虎”敖彪

在《鹿鼎记》(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英译本当中,“青龙虎”翻译为“the Blue Tiger”,即“蓝色的虎”。这显然看出译者对于我国古代历史文化了解不足,“青龙”和“白虎”所代表的是两种神兽,分别代表东、西方之神,具有神力的象征。《鹿鼎记》中,敖彪武艺高强、威猛阳刚,其胸膛上印有猛虎纹身,因此称之为“青龙虎”。而“the Blue Tiger”所表达的意思令人难以理解,显然偏离了原著,容易产生误解,这是翻译中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差别的重要体现。

3.6 “一剑无血”冯锡范

《鹿鼎记》中,冯锡范的绰号“一剑无血”,在英译本中翻译为“The Bloodless Sword”即“不流血的剑”,其表达与原文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原文的语境当中,点穴是中国武艺中的一种技能,冯锡范以剑尖点人死穴,“由利返钝”,即使对手毙命,也不会留血,故而称之为“一剑无血”,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心狠手辣,阴险至极,而“The Bloodless Sword”无法将以上意象予以准确表达,甚至会存在误解认为该人物是一个慈悲之人,产生与原文相反的看法,“以剑点穴,穴不出血”的信息并未准确传达给读者,这也是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差别造成对意象理解差别的重要体现。

3.7 “圣手居士“苏冈

《鹿鼎记》中,苏冈绰号“圣手居士”,赞扬了其是不趋炎附势且德才兼备的文人雅士,也褒赏了其医术高超,属于职业类文化意象。但是在译文中将其翻译为“Su the Magic Hand”,读者在阅读中只会了解其具有高超的手上功夫,但是很难判断其为医术,人物形象并未充分的表现出来,出现了原文绰号的文化意象丢失的情况。

3.8 “铁丐”吴六奇

《鹿鼎记》中,吴六奇绰号为“铁丐”,其身为天地会洪顺堂的红旗香主,其为官前落魄街头,虽然表面衣裳褴褛,但是其内心怀有“复国”的抱负。其人性格豪爽刚毅,身形魁梧,有铮铮铁骨,故而称之“铁丐”。“丐”并不是说吴六奇是乞丐,而是指其外形酷似乞丐,而“铁”则是形容其刚毅,是褒赞之词。但是在英译本中翻译为“Beggar Wu”,读者仅仅会理解为姓吴的乞丐,而对其傲骨风气、心怀远大无法了解,原文的文化意象缺失。

4.结语

由于原著作者和译者在面对作品时受到文化语境的不同影响,在理解上存在差别,翻译本中的人物江湖绰号无法完全表现其文化意象。译本中,虽然大部分翻译基本完整传递原著人物绰号文化意象,但是也存在着有偏差的翻译,这可能与译者的理解错误有关,也可能受到文化环境差异的影响。为了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需要对原文文化语境,即包括对社会历史、地理环境、习俗风情、宗教信仰的准确理解,避免发生偏离,进而帮助读者准确地理解人物整体构造。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若能做到引领读者走进原著作者精心打造的“侠”文化里,就能更好地帮助读者透彻理解原文。因此,在武侠小说人名和绰号的翻译中,必须将原文所想表达的文化意象考虑进去,尽最大可能再现出原文的文化语境,才能达到预期的翻译效果,带领读者全面完整地理解原著,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1]Peter Newmark.ATextBookof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张春艳,贾德江.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看人物绰号的翻译[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96.

[3]Malinowski,B.Theproblemofmeaninginprimitivelanguages[M].//InOgden,C.K.&Richards,I.A.The meaningo fmeaning.London:Kegan P aul,Trench,Trübner and Company,1923.

[4]Jay,P.An invitation to poetry[M].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87.

[5]张阳.浅析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J].神州(上旬刊),2012(4):11.

J902

A

2095-7327(2017)-10-0174-02

曾悦(1990.4—),女,汉族,福建南平人,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福州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助教,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英语翻译。

猜你喜欢
鹿鼎记绰号江湖
与绰号握手言和
意林彩版(2022年1期)2022-05-03 10:25:07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海峡姐妹(2019年11期)2019-12-23 08:41:54
给别人起令人不快的绰号也算欺凌!
想不到
名字在左,绰号在右
趣味(语文)(2018年1期)2018-05-25 03:09:54
从场域理论看《鹿鼎记》对“江湖”的反叛与再造
华文文学(2018年6期)2018-02-14 02:30:56
爱的江湖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08
相忘于江湖
车迷(2015年11期)2015-08-23 11:48:38
相忘于江湖
浅谈金庸笔下的韦小宝的文学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