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刘翠峰
让我们借着央视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余韵,沏一壶茶,一边品味中国诗词的意境,一边体悟其中的养生之道。
养肝早起床,闲散步
花竹幽窗午梦长,
此中与世暂相忘。
华山处士如容见,
不觅仙方觅睡方。
(王安石《无题》)
专家点评:“不觅仙方觅睡方”,可见睡眠在古代养生体系中的重要性。春季宜早睡早起,子时(23:00—1:00)属胆经循行时段,应在此时段之前睡眠,以利于肝的养护。
日常可通过点穴养肝:按摩大敦穴能清肝明目,使头脑清醒,神清气爽。如有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症,多揉行间穴。早上起床后,宜身心放松地散步。白天可适当运动,如慢跑、做操、打太极拳等。(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国医堂主任医师李文汇)
养阳食韭菜,宜增甘
问答乃未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粱。
(杜甫《赠卫八处士》)
专家点评:春季饮食应少酸多甘,多吃大枣、山药、番茄、薏苡仁、草莓、樱桃、五谷杂粮等。补益脾胃时,防止肝气过旺,能让人体顺应春升之气。还可以吃一些韭菜、洋葱、生姜、菠菜等食物,以帮助人体阳气升发。
也可选择一些偏凉的花草类中药泡水或煮水服用,如菊花、桑叶、薄荷等,每次用10~20克。(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国医堂副主任医师赵继红)
健脾少思量,调胃肠
惜气存精更养神,
少思寡欲勿劳心。
食惟半饱无兼味,
酒止三分莫过频。
(龚廷贤《摄养诗》)
专家点评:“少思”“食惟半饱”都是健脾的好方法。这符合中医的传统养生观念——每餐吃饭不宜过饱,这样有助于减少肠胃负担,预防消化道疾病。
中医认为,如果思虑过度,会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气短、疲乏、郁闷等症。要养生,则需尽量做到“少思寡欲”。此外,刺激公孙穴可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胃肠道功能。(赵继红)
防风流感多,勤开窗
春日春风有时好,
春日春风有时恶。
不得春风花不开,
花开又被风吹落。
(王安石《春风》)
专家点评:春天“以风气为主令”。“风邪”通过侵犯呼吸道,让人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引发感冒等疾病。应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同时,要常开窗,使空气保持流通。
户外锻炼,要选择背风的地方,并及时擦汗穿衣。头颈部最易受风邪侵袭,风大时出门,不妨系条丝巾,洗发后应及时吹干。可按摩合谷穴、太阳穴,有调理全身气血、升发阳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