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辉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节能环保等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在高中物理学科中有很多的环保节能方面的内容,教师在此时要不失教育时机,将物理学科中的环保节能知识渗透到具体的教学中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环保节能意识,也解决环保问题对人类的困扰。
【关键词】 高中物理 环保节能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3-110-01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要求高中物理教学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重视环保节能教育的渗透,让每一个人从学生时期就养成环保节能的好习惯,提高学生乃至整个全体公民的环保节能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整体素质。
一、在物理课堂中培养环保节能意识
在高中物理学科中有很多的环保节能的素材,学生环保节能意识的培养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并将其在物理课堂中渗透进来。
例如:在学习“能源”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将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能源开发和应用延伸到教学内容中去,并将煤炭、石油能源产生的污染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污染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新能源可以进行开发和利用。再如:在学习“电功率”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引用生活中超大功率的电气设备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造成的能源浪费,如,家用空调与商场用的空调电功率应该有差异,同时教师要可以引导学生用物理知识计算一下一个商场常用空调每天需要消耗多少电费,以此来培养学生节能环保的意识。
二、在作业练习中培养环保节能意识
作业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巩固以学习过的知识,还能够在作业练习中强化学生的素质和思想。如:在学习了能源对环境的污染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练习题,让学生结合现阶段学习到的知识,(能源开发和利用的优势,能源污染对自然的影响,能源过度开发造成的资源消耗等),并据此想一想在现有的新能源开发的基础上,还有哪些新能源是可以利用并且能够实现节能环保的等。笔者认为,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对此内容多加思索,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自己在物理學习培养出的节能环保意识等渗透到自己的生活和以后的工作中去,以此来培养学生环保节能的意识。
再如:在学习《放射能衰变》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首先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放射能带来的污染和资源浪费,然后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习题练习,如:放射性同位素可用来推算文物的“年龄”。的含量每减少一半要经过约5730年。某考古小组挖掘到一块动物骨骼,经测定还剩余1/8,推测该动物生存年代距今约为?一个氡核22286Rn衰变成钋核21884Po并放出一个粒子,其半衰期为3.8天,1g氡经过7.6天衰变掉氡的质量,以及22286Rn衰变成21884Po的过程放出的粒子是?等。在巩固物理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将放射能对污染和灾害等渗透到物理学习的全过程中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环保节能意识。
三、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环保节能意识
高中物理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主的学科,物理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在社会实践中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制作的欲望,在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环保和节能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废品、节能环保的材料等进行物理小实验的设计,也可以制作一些物理小科技,在提高学生探索钻研的同时,将环保节能的理念渗入进去。本文借鉴一件学生科技(节能环保)作品,名字叫“低碳人家”。作者主要以泡沫做成一个二层小楼模型,安装了“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热水器”等小部件,还在底盘上标注了“沼气池”字样。这些小部件都是用塑料和纸片做成的,用料很简单,因为做功精细,创意新颖,我至今印象深刻。可见,环保节能在高中物理学科中是随处可见的,也是当前教育教学必须要时刻关注的问题,在培养学生环保节能意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化,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环保节能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已经到了十分关键的地步。因此,在高中物理日常教学,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好物理课堂、课后作业、社会实践等环节抓住节能环保素材渗透的时机,从而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
[ 参 考 文 献 ]
[1]石君民. 初中物理教学渗透节能减排教育的途径[J]. 基础教育研究,2008,(04):39-40.
[2]谢黎明. 结合高中物理教学进行环保教育 推进素质教育[J]. 学科教育,2001,(02):36-37.
[3]周正平.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环保节能意识的培养[J].教育, 2017(2):00188-00188.
[4]李晓国.浅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环保意识教育[J].快乐学习报:信息教研周刊, 2013(19):12-12.
[5]宋晓丽.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4(5):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