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绽放越苑飘香

2017-04-14 19:35刘觉
上海戏剧 2017年4期
关键词:唱腔昆曲艺术

刘觉

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将终身成就奖颁发给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三位老师,闻之欣喜,以文敬贺。

傅全香

傅全香老师是越剧傅派创始人,她广学博取、勇于开拓;在新越剧基础上拓展了“写意”风范。傅派唱腔善于真假声的完美结合,誉称“越剧花腔女高音”,开拓了新越剧的声乐艺术。她成功塑造的艺术形象有祝英台、敫桂英、刘兰芝、李亚仙、杜十娘、江姐、李清照等。

她和范瑞娟老师长期合作,《梁祝》成了她们毕生揣摩的艺术精品、上海越剧的经典剧目。上世纪50年代初,她俩领衔的《梁祝》就进入北京、进入中南海,毛主席观看了这新越剧的第一回,又随同《西厢记》等优秀剧目赴欧演出,深受欢迎。六十多年来,俏丽秀美的傅派唱腔的“我家有个小九妹”传唱大江南北,如美丽蝴蝶飞舞不绝。

她请安娥创作《情探》剧本,其中“行路”一折是田汉先生看了地图一夜挥就敫桂英从莱阳到汴京的灵魂飞行。川剧中的敫桂英让她非常钦佩,面对排演中的难点,她特邀川剧名家和昆曲技导协同导演,终于创造出了傅派艺术的精品杰作并拍摄电影。纪念田汉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她献演了“阳告”,心理写实的逼真、唱腔念白的精彩,震撼剧场。“行路”一折,在她开创的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六字调”行路板里,水袖一百余次舞动,边唱、边行、边舞,充分体现了剧作的诗情“写意”。

傅全香老师对《孔雀东南飞》改编的越剧情有独钟。在这个人物的创造中,她更重于表演内敛,使刘兰芝在不露声色中忍受一切。当焦仲卿受母亲逼迫在休书上落笔认可,刘兰芝强忍内心悲愤,在返家途中对丈夫似子规泣血般唱出“一纸休书何以堪”。这一段她以九度跳跃的高音散板演绎,逶迤婉转的长腔深情动人,开创越剧新声。

她和范老师曾领衔奔赴四川学习川剧,移植改编《李娃传》,这部戏成为越剧难得的行当整齐的保留剧目。上世纪80年代,该剧赴港演出前夕,傅老师重症开刀,但她不顾劝阻坚持演出。演出时反响何等热烈,但她水衣底下却渗出血水。

宋代词人李清照是她一直想塑造的人物,为此她长期积累,邀学者讲解李清照诗词,聘名师指教国画梅花。七十一岁后她走南闯北收集史料,自己想法组建剧组,将李清照这一题材拍摄成越剧电视剧《人比黄花瘦》,该片获得了全国电视剧“飞天奖”荣誉奖,电视越剧还在庆贺她舞台生涯六十年的时候由学生搬演上舞台。

徐玉兰老师是越剧徐派创始人。风流倜傥、率真深切的人物塑造,跌宕起伏、高昂激越的优美唱腔,相偕成就了徐派艺术。她成功塑造的艺术形象有贾宝玉、张珙、李梦龙、张珍、刘谌、张继华等。徐老师从组建玉兰剧团始,近七十年间,经历了总政文工团、上海越剧院二团和改革开放時期的红楼剧团,她勇于创造、敢于担当,是越剧界的“帅才”!她的艺术历程镌刻在了新越剧发展的里程碑上。

由经典小说《红楼梦》改编而成的同名越剧是越剧的经典代表作,她和王文娟老师合作演出的戏曲电影《红楼梦》创造了20世纪中国戏曲电影票房最高收入。徐老师扮演的贾宝玉也成了经典,细腻处似柳影涟漪、激情处如骤雨随风,其非凡境界全融合在那唱、念、做、舞之间,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心。

贾宝玉这个人物的创造饱含了徐老师的辛勤艺术劳动,她从剧本的文辞里品味角色情感注入人物灵魂。小说《红楼梦》是她在伤病休养时期阅读的,剧院艺术领导请来红学专家交流探讨,家里儿子天真的习性成了她观察模仿的对象。

越剧《西厢记》是上世纪50年代最早走出国门的古典名著戏曲改编作品之一。徐老师扮演的张珙是一位俊逸洒脱、真诚执着、才情洋溢的书生。这个戏里,特色鲜明、具有诗意的唱腔,不少是先由作曲刘如曾先生创作,然后徐老师在学习过程里磨合出自己的韵味特色。如“酬韵”中“一更后万籁寂无声”唱段为三字、五字、六字组合成句,就如曲牌体的词曲,她成功在其中化入昆曲行腔,别样清新。

徐老师演过老生、武生,演武戏时还能从叠桌翻下。她塑造的《北地王》刘谌,自然中透出文武英俊的刚烈气慨。《北地王》的剧本在《囯破山河在》基础上吸取了多个剧种的优点,突出了刘谌的爱国忠诚和对妻儿的深情。最终“哭祖庙”的大段唱腔也是越剧中前所未有的高昂悲壮的曲调。

《红楼梦》中“金玉良缘”和“哭灵”,以及《北地王》的“哭祖庙”,都是不同调式、多种板式的大段唱腔,淋漓尽致地抒发角色悲痛之情,于高亢处激越,于低回处悠扬,成功刻画了悲剧人物的心灵孤独,让人想起哈姆雷特的独白、奥赛罗的忏悔,这也正是徐派成套唱腔的特质。如此丰富的音乐语汇,大多是徐老师的创造。她的曲调创作首先是学习吸收,在徐派丰富多彩的乐曲里,有绍剧、京剧、昆曲、婺剧、评弹等剧种及浙东民间小调的声腔成分,用得不露痕迹,可说是一位睿智的越剧音乐家。

徐老师和王文娟老师长期合作,她们善于把其他剧种的优秀剧目移植为越剧,并且成就了不少越剧保留剧目。如《追鱼》源自湘剧,化成越剧后还拍摄成彩色电影广为流传。她们从朝鲜古典文学名著移植而来的《春香传》,同样脍炙人口。

她曾教我《评雪辨踪》,我一直以为是老师自己创造排演的,数十年后才知道是她向昆曲名家沈传芷老师学了全折而化为越剧的,昆曲的乳汁化成新越剧的艺术财富。

后来年近六旬的她还特邀马科导演改编昆曲《西园记》,并在剧中饰演男主角张继华。

王文娟老师是越剧王派创始人。她刻苦好学、善于创造,在新越剧基础上,成功汲取话剧、电影表演技巧,突出了“心理写实”的表演特点,造就其清纯而有内涵的艺术风格。她的唱腔韵味醇厚、质朴雅致,成功塑造的艺术形象有林黛玉、孟丽君、鲤鱼精、春香、杨开慧等。

从舞台到银幕,《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是王派艺术的经典人物。她对人物的刻画精于细节,这是她成功演活黛玉的关键:初进贾府惊诧的突然止步、见到《西厢记》的喜出望外、在门外闻听呵斥的百感交集、感伤花落花飞的生命咏叹、痛楚于丫头泄密的精神崩溃、卧病焚稿的诗意辞世……一处处人物心理转折的完美呈现,都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黛玉的唱段也是王派唱腔的代表作。撕帕焚稿时她的“弦下调”寄托了林黛玉的悲情哀怨,这段“一生与诗书作了闺中伴”感动了多少观众。

而谁又能想到,为了《红楼梦》,年轻的王文娟还立下“军令状”。在投排前,当艺术领导问王老师:“文娟,你敢演林黛玉吗?”她斩钉截铁地回答:“怎么不敢?演不好,杀我的头!”话语中她何等意气风发,何等激情澎湃。

《再生缘》未能圆满收官,好在她塑造的孟丽君的生动形象已深入人心。王老师的男装小生的“官生”英姿,举手投足尽展才情,细腻刻画了孟丽君女中丈夫的非凡气概,展现了孟丽君的气度、胸襟、智慧、机警,让女性观者过足戏瘾。

依据朝鲜古典文学名著改编成的越剧《春香传》中的女主角春香,是王文娟璀璨艺术的又一颗明珠。她把另一种文化气质融合在越剧的气韵中,细腻地演绎出了春香的纯真少女情怀,成为越剧表演的典范。袁雪芬老院长在为学生分析人物时,也时常以王老师的春香为例推崇赞扬。

越剧《追鱼》中,王老师深情呈现了鲤鱼精这个女性形象,她在人与仙的选择中放弃了修炼千年的道行,宁愿与张珍结成人间伴侣共度一世。为了塑造这个角色,她苦练武功技巧,唱舞结合,为越剧舞台的文武创造了新形式。

猜你喜欢
唱腔昆曲艺术
领略昆曲之美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问天
大运河畔响起昆曲声
纸的艺术
我演“七仙女”
关于秦腔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
浅谈京胡在荆州花鼓戏唱腔音乐伴奏中的运用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