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的教育管理经验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启示*

2017-04-13 22:46徐绍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西南联大治校教授

徐绍华

(昆明理工大学 学报编辑部,云南 昆明 650500)

西南联大的教育管理经验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启示*

徐绍华

(昆明理工大学 学报编辑部,云南 昆明 650500)

西南联大在8年的联合办学实践中,在行政管理、学术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方面形成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学术自由、百花齐放,严格有序、灵活有余,宽严相济、唯才是举,自主发展、自治管理的独特管理模式。其成功的教育管理经验对促进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启示是:大学自治是前提,教授治校是核心,民主管理是基础,深化改革是出路,大学校长是关键。

西南联大;教育管理模式;经验;现代大学制度

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而成的西南联大尽管诞生于硝烟弥漫的抗战时期,但在国难当头的特殊时期一直筚路蓝缕,弦歌不辍,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在短短8年的联合办学实践中,西南联大积累了许多成功的教育管理经验。在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今天,认真汲取西南联大的成功经验,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西南联大的教育管理模式

(一)行政管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西南联大在8年的联合办学中,因未设校长而实行校务委员会制度,因而形成了特有的行政管理模式,即三足鼎立的常务委员会、校务委员会和教授会管理机制。其中,常务委员会由三校校长组成,但因北大的蒋梦麟和南开的张伯苓两位校长另有公职不常驻校,因而联大的日常工作实由清华的梅贻琦校长主持,主要研讨联大的改革、建设与发展等大事。校务委员会一般由常委委员、教务长、总务长、训导长、各院院长、教授代表及校务秘书主任组成,并由联大常委主席主持召开,主要商定联大的日常管理工作。教授会则由全体教授、副教授组成,主要讨论教学事务工作。在此管理机制中,除3位常委为专职外,其他行政岗位均由教授兼任,且兼职不兼薪,没有任何工作津贴。在梅贻琦主持联大工作期间,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气氛较浓,凡遇重大决策他绝不独断专行,而是广泛征询、虚心听取教授同仁的意见,采取“吾从众”的方针,常常使人“悦服”而非“慑服”[1],因而教授会实际上成了学校的最高权力机关,并也由此充分体现了西南联大“集体领导、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精神。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曾撰文高度评价这一民主制度:“在校内,它有以民主的名义对抗校长独断专权的一面;在校外,它有以学术自主的名义对抗国民党派系势力对教育学术机构的侵入和控制的一面。”[2]这也正是当今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应当汲取的宝贵经验。

(二)学术管理:学术自由,百花齐放

西南联大在和而不同、兼容并包办学理念的影响下,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氛围比较浓郁。学派渊源、治学传统各不相同,甚至政治倾向大不一致的专家学者均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形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百家争鸣局面。为了鼓励学术争鸣、百花齐放,学校对教授讲课的形式并不做统一的硬性规定,而是给予教授充分的自由,同一课程可以自己主讲,亦可由几位教师同时开讲,阐述各自的学术见解。譬如:中国文学系的“楚辞”课,罗庸教授主要从诗经到楚辞的诗歌发展过渡视角来讲授,而闻一多教授却从古代神话的研究视角来讲解;又如,同讲“中国通史”,雷海宗善用横向法来解析历史循环论,而吴晗则善用纵向法来演绎制度变迁史[3]。除了教师授课的自由外,学生亦有选课的自由。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地申请进行任选、退选、改选和转系。比如:朱德熙一年级学的是物理,而二年级却改学中文;杨振宁入学时报考的是化学系,但入学后却转系到了物理系[4]。这种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氛围对于促进学术繁荣、学术创新以及人才培养极为有利。难怪一位专门研究西南联大校史的美国教授认为,联大8年培养出的人才比北大、清华、南开30年培养的人才都多。“为什么?——自由!”[5]为了捍卫学校的自由,联大教授们敢于联合抵制国民党对大学的思想控制以及教育部对大学教育的统一规定。联大教授们的此等风骨,的确值得今天的大学深刻反思。

(三)教学管理:严格有序,灵活有余

西南联大在学术研究上的自由并不意味着教学管理上的无序。相反,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做得非常严格有序。早在西南联大成立初期,学校就制定了《教务通则》,把有关入学登记、课程学习、考试要求、学籍管理、学位授予等教务管理规定得十分详尽,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譬如:在入学方面,学生一律凭考试入学,不仅标准十分严格,而且淘汰率很高,尤其是物理系从入学到毕业淘汰率一般在50%以上,有时甚至高达80%;在课程学习方面,凡不及格的课程不仅不给学分,而且规定不得补考,若必修课不及格则须次年重修,而隔年重修者亦不给学分;在考纪方面规定,严禁考试作弊,而且常由校长亲自巡考,对于因成绩问题直接找他“求情”者,一律严词拒绝。有一次,入学考试的命题被一位教授的子弟偷看并泄露给他的同学(只有1人),这时考生已进入考场,开始作题,梅贻琦得知这一情况后断然决定原题作废,重新命题,延期考试[6]。

为了适应战时特殊环境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西南联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也为莘莘学子的求学创造必要的便利条件。例如:学生休学期间在外地高校听课取得学分,若事先获得系主任及教务长准许,学分照算;其他高校学生转学到西南联大就读者,学校同样接受,但必须参加转学考试。这其中就包括从浙江大学转学来的李政道和从中央大学转学来的朱光亚等著名学生[7]。

同时,西南联大还实行选课制与学分制相结合的灵活制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自编教材,灵活开课,学生亦可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自由选教等。西南联大的上述做法确有其独特而又人性化的合理之处。

(四)教师管理:宽严相济,唯才是举

在教师选聘方面,从北大、清华、南开到西南联大,历任校长都继承了中国古代“置明师,兴太学”的优良传统,将延聘学有专长的教师放在办好学校的首位。西南联大对教师的选聘极为严格,规定教师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本领,而且须有卓越的科研成果才能被选聘。例如,清华大学曾对教授资格作出如下规定:甲、3年研究院工作,或具有博士学位及有在大学授课2年,或在研究机关研究2年,或执行专门业2年之经验及于所任学科有重要学术贡献者;乙、于所任学科有学术创作与发明者;丙、曾任大学或同等学校教授或在研究机关研究或执行专门职业,具有特殊成绩者。必须具备以上3个条件之一,方可聘为教授[8]。北大、南开亦有类似规定,不过三校在延聘教师时更强调真才实学,“有特殊成绩”并不一定以资历或担任某一职称的长短为据。譬如,在职称晋升方面,只讲教学和科研成效,而与学历、工龄无关,且无人数和比例限制,更无须上级组织批准,学校完全自主决定,尤其对品格良好且有重大学术成就者,完全可以越级聘为教授。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华罗庚虽中学尚未毕业、沈从文亦只上完小学皆因取得公认的特殊学术成就而被直接聘升为教授[9]。

在教师考核方面,“学校依据聘任合同,对教师履行岗位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应以学生的评价为准,对考核不合格因程度不同予以警告、降职或解聘。考核通过者学校则依据岗位类型和绩效发给相应的岗位津贴,拉开不同教师的收入差距使教师薪酬分配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绩效管理’转变,鼓励教师在岗位上创造业绩”[10]。同时,经考核合格的教师,任职满5年后,只要本人提出申请并经教授会同意,还可带薪到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访学。正因为这种宽严相济、唯才是举的管理做法,才使得西南联大长期保持了一支实力雄厚、技艺精湛的师资队伍。

(五)学生管理:自主发展,自治管理

西南联大的学生管理主要由训导处专门负责。在具体管理中,训导处并没有成为禁锢学生思想的牢笼,而是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发展,自治管理。譬如,其训导大纲明确规定:“对于学生之训练与管理,注重自治的启发,与同情的处置。”[11]为便于学生维权及其自治发展,在不违反校规校纪的前提下,联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主要通过学生自治会、学生社团和学生自主活动来进行。例如,学生会领导人的组织选举及学生会开展的社团活动均由学生自行组织。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则全由学生自己管理,甚至连学生伙食也由学生自己操办。除了学生自治会外,联大还自发组织了“群社”“冬青社”“阳光美术社”“新诗社”等数十个学生社团,并聘请知名教授担任指导教师。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社团纷纷出版自己的壁报,或慷慨争议、鞭辟时政,或赋诗作画、陶冶情操,或探索学术、百家争鸣[12]。这些社团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锻炼了学生自我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西南联大的教育管理经验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启示

(一)大学自治是前提

从西南联大的管理模式来看,实施的是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以学术自由为核心,以教授治校为方针,以大学自治为宗旨的教育管理体制。其中,大学自治是其根本前提。若没有大学自治,则教授治校、学术自由的民主管理也就无从保障。当今我国高校提出要构建以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学术自由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但与其说是“构建”,还不如说是重构。因为现代大学制度过去就有,而且已被西南联大的成功实践所证明它是科学而有效的制度。纵观我国现在的大学制度,机构设置不可谓不全,任务不可谓不重,治事不可谓不力。但在实际运行中,它的本职任务——教育和学术却自顾不暇,尤其是《高等教育法》所赋予的大学自治权利却往往有而不在、用而不灵,因为它早已被太多的行政干预、上级检查、评估指标、社会事务所排斥、干扰和淹没,不仅学校无法独立办学,教授无法民主治校,而且往往成为被管理者使唤的对象,本应着力彰显的学术权力在强大的行政权力面前,往往甘拜下风,甚至沦为权谋的奴婢。

为了扭转这种不正常的现象,理应结合当今的时代发展和教育国情,大力进行制度创新,从政府的简政放权入手,完善高等教育法规,还原学校的本质角色,让大学真正成为大学,教师真正成为办学的主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唯其如此,大学自治才不会成为一句“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落实不到行动上”的标语口号。

(二)教授治校是核心

教授治校是西南联大积极奉行的教育管理模式,也是现代大学的重要办学理念。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实现教育理念的管理手段。大学更多地是一种教学与科研合二为一的特殊单位,而教授既是教学与科研的集中代表,也是大学存在的灵魂所系。大学要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都离不开教授。也就是说,教授的独特作用决定了教授群体在大学建设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自然应该发挥决策核心作用。同时,教授治校还与学术自由密切相关,只有教授有权利治校,才能更好地保证学术自由的正常活动。奇怪的是,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行政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地位往往高于学术权威,而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师群体却无法参与学校的决策管理。虽然一些高校也设有教授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之类的常设机构,但往往也只是虚设门面而较少正常“开门营业”。如何改变这种不正常的管理现状,我们可以借鉴西南联大教授治校的成功经验,制定教授委员会参与学校决策管理的规章制度,突出专家治校地位,强化学术决策权利,约束监督行政权力,科学进行学术管理和学术评价,充分调动那些举足轻重的教授、专家和学者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彰显教授委员会在自主管理高校学术事务和监督高校行政事务上的权威影响,真正使教授治校成为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校决策管理的核心。

(三)民主管理是基础

现在中国大学的会议制度,除了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教代会、工代会、团代会等等。这些会议组织既是所谓的决策机构,也是所谓的民主管理组织。在这些会议组织中,除了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经常会在两周内定期召开,并充分发挥着决策管理作用外,其他的教代会、工代会、团代会等会议组织一般一年也就召开那么一次民主大会,尽管他们被赋予了神圣的代表学校最广大师生员工根本利益的行使主人翁民主权利的代表大会,但这样的大会往往形式多于实质,至于是否真正代表学校最广大师生员工根本利益行使了主人翁的民主权利,每位代表在手提参会礼物匆匆离开后自然心里明白。事实上,学校的教代会、工代会、团代会因其广泛的代表性,理应更多地参与学校重大事项的民主管理和监督工作,但由于信息掌握的不对称以及自身权利地位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在代表学校最广大师生员工根本利益行使主人翁民主权利时,根本无法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影响。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从中国特色的高校校情来看,一方面有待于学校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的决策者既要树立民主管理的理念,更要善于走群众路线,遇事广泛征求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主动把学校管理工作自觉置于师生监督之下,并进一步健全完善教代会、工代会、团代会等组织机构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制度途径,使师生员工真正享有民主管理的实权;另一方面,各职能部门、群团组织和广大师生也要树立与学校荣辱与共的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地为学校的民主管理献计献策。此外,更理想的做法是汲取西南联大校务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做决策、行政机构负责具体落实的成功做法,尤其是校长等行政领导在参与学术事务时,应以教师身份和民主讨论的方式参与其中,尤其是不能用行政手段去干预学术事务,唯其如此,学校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方显得更加科学合理。

(四)深化改革是出路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机构臃肿,行政冗员过多已是不争的事实。上海高校的调查显示:每所拥有万人以上学生的大学,处级单位有100多个(包括校属的院、系、所、中心),处级干部有3O0-400名,处级以下行政人员有1000多名。初步统计,目前上海高校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数量之比平均为1∶20,机关人员与教师之比平均为1∶3[13]。如此庞大的机关群体,不仅极易造成财力、物力、人力的分散和浪费,而且因其导致的高成本、低效益管理更是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扭转局面,兴利除弊,深化改革是根本出路,尤其是高校去行政化的改革思路经过千呼万唤终于浮出水面,并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但问题是如何执行好和落实好高校去行政化的改革举措,恐怕还得认真考量。从外部环境来讲,要让高校摆脱行政化的桎梏,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把办学权力交给学校,让学校按教育规律去自主办学。从学校内部来看,通过发挥董事会、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的作用,使行政权力更多地让位于学术权力,同时淡化行政权力的官本位色彩,使学校的管理干部能够真正地以教师、学生为中心,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当然,去行政化并不是不要行政管理,也不是要排斥行政管理人员,而是要从管理职能上更科学地理顺大学与政府的管理,理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尤其是要从制度和政策上来保证高校去行政化的运行机制。譬如,可以建立管理人员职业化制度,按管理内容设置岗位,取消处、科级行政机构设置,挑选合适的管理职员任职。凡担任管理工作的人员,需经培训、考核,取得相应管理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同时,他们可以像教学、科研系列那样设立新的管理职称系列,包括正高级管理员、副高级管理员、助理管理员、见习管理员四个等级,既不套用行政官员职级系列,也不要套用教师、研究人员职称系列,但其待遇可与同级教师相当。如一级管理人员与一级教授待遇相等,这样既能确保管理队伍的稳定和质量,又能鼓励一部分人专职从事职业性的管理工作。

(五)大学校长是关键

从西南联大的管理实践来看,杰出的大学校长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所谓杰出的大学校长必须具有蔡元培、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等教育家的视野与功夫,亦即懂教育、会管理、高品质。所谓懂教育,必须深谙教育的本质属性,深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深怀先进的教育理念;会管理,就是要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科学决策,躬行现代大学制度;高品质,就是要身怀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秉持公正廉明的办事风格以及勤修克己奉公的崇高品格等等。以此察之,可惜现在的大学校长和书记,尽管百分之百都实现了高知化,却不得不违心地干着一些与本职工作毫不相干的事情——既像都市里什么都管的村长(或者叫大队书记),又像国有垄断公司的老总,尽管独占很多国家资源,却干不出多少效益[14]。他们的杰出成就,恐怕最好衡量的就是千倾校园、豪华高楼和学生规模了。这样的大学校长自然距离杰出大学校长的标准甚远。

为了培育杰出的大学校长,首先,必须改革大学校长的选拔方式,使大学校长真正地对大学负责,对全体师生员工负责,而不只是对上级领导负责。其次,要下决心着力根除浓厚的官本位色彩,从校长任命开始,废除大学的行政级别,否则,一旦享有正厅级或副部级待遇的校长甫一就任,学校又不得不比照执行弄出一大堆等级分明的衙门官员来。最后,结合中国国情,培育杰出的大学校长还得走职业化的道路,他可以不搞教学科研,但必须昌明学术;他可以不评教授,但必须践行教授治校;他可以没有行政级别,但必须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总之,杰出的大学校长就是学校发展的一面旗帜,是师生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是高校实施科学管理的关键所在。

实践证明,西南联大教授治校、民主管理,学术自由、百花齐放,严格有序、灵活有余,宽严相济、唯才是举,自主发展、自治管理的管理模式对大学的人才培养、学术进步与社会发展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良好的管理效益,实现了大学教育的管理功能。在我国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今天,理应从中汲取其有益的成功经验,结合高校实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着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发挥大学的管理效益,实现大学的教育价值。

[1] 叶通贤,周鸿.西南联大的办学思想及其对我国现代大学改革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8(3):91.

[2] 陈岱孙.三四十年代清华大学校务领导体制和前校长梅贻琦[G]∥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资料选编:第18辑,1983:86-96.

[3] 张剑秋.西南联大的师资管理及历史启示[J].学术探索,2002(2):116.

[4] 袁祖望.西南联大成就辉煌的教育逻辑[J].高等教育研究,2007(3):97.

[5] 汪曾祺.汪曾祺自述[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110.

[6]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人物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12.

[7] 吴秀文.西南联大的管理特点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6(2):46.

[8] 洪成,于洋.创造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奇迹的西南联合大学:理念、措施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20.

[9] 孙进,邢国忠.以西南联大为例看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2009(2):157.

[10] 乔东.西南联大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J].教育科学文摘,2008(3):88.

[11] 黄伟达.西南联大学生管理的特点及启示[J].航海教育研究,2004(4):63-65.

[12] 单敏.解读西南联大:大学校长的视角[J].煤炭高等教育,2007(5):25.

[13] 吴秀文.西南联大的管理特点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6(2):47.

[14] 张鸣:中国大学的大楼事业[EB/OL].( 2008-07-02)[2016-11-20].http://blog.china.com.cn/zhangming/art/278177.html.

Inspirations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Experience of the Southwestern United University on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Modern University

XU Shaohua

(JournalEditorialDepartmentof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Kunming650500,China)

In the eight-year school-running practice, the Southwestern United University formed unique management mode: rule by the professor and democratic management, which is featured academic freedom, all flowers blooming together, strictly order with enough flexibility and severity with leniency,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of meritocracy, self-development and autonomous management in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And the inspirations it gives u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are as follows: university autonomy is the precondition, professor managing is the core, democratic management is the foundation, deepening the reform is the way out, and the university president is the key.

the Southwest United University;educational management mode;experience;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以西南联大为范本”(08XZX013);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校科学目标管理考核机制构建研究”(09Y0098)之成果。

2016-11-21

徐绍华(1971-),男,云南东川人,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10.16396/j.cnki.sxgxskxb.2017.01.017

G640

A

1008-6285(2017)01-0065-05

猜你喜欢
西南联大治校教授
西南联大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二)
由西南联大想到的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我的“二八”治校策略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