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国产电影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

2017-04-13 22:46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语境价值观

鄢 睿

(山西传媒学院 导演系,山西 晋中 030619)

新媒体语境下国产电影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

鄢 睿

(山西传媒学院 导演系,山西 晋中 030619)

在新媒体时代,电影文化有效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遭遇了三重挑战:电影文化的内容流变及受众转变,电影作品遭遇“网络恶搞”式解构,电影作品的碎片化和符号化。面对这样的现实语境,电影文化要承担起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需要以用户思维转变语态,以及促进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融合。

新媒体语境;电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电影作为独具思想魅力的大众文化艺术,起到了树立价值标杆、传播主流意识、引导大众舆论的重要作用。在当今各种文化思潮相互交融、交锋的形势下,我国应借助国产电影的影响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但是在新媒体语境下,中国电影文化遭遇重重考验和冲击,要让国产电影成为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载体,需要清醒审视当前电影文化所处的现实语境,探寻电影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策略。

一、 新媒体时代下我国电影文化的现实语境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4G手机、平板电脑、户外彩屏等新媒体层出不穷。新媒体的出现对于电影文化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在新媒体语境下,我国电影文化遭遇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电影文化的内容流变及受众转变

当前,新媒体日渐深入到电影的创作生产环节中,直接推动了电影文化的语态更新,也促使其产生内容流变和受众群体的转变,对我国电影的生产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新媒体平台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内容空间。新媒体不仅是传统影视媒体融合传播的平台,其文化也深刻地影响着电影文本的内容生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文化与电影内容生产的合作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基于网络文学作品内容进行改编或创作。从早期互联网文学改编为电影的代表作《第一次亲密接触》,到2015年根据顾漫在晋江原创网上连载小说而改编的电影《何以笙箫默》。电影与网络文学保持着极为“亲密”的联系。

第二种是基于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传播渠道之上,接收终端以PC端、手机客户端、平板电脑等为主的影视剧类型。这类影视剧的创作主体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互联网公司直接打造,俗称网剧,如腾讯视频出品的《探灵档案》、搜狐视频打造的《屌丝男士》;另一类是向大众化方向发展,以微电影为代表的由网友采用自媒体形式创作拍摄上传的电影作品,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为大众所熟知。

第三种则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基于用户数据所生成的文本内容。近年来日趋成熟的“大数据”技术让电影创作者有计划地开发新媒体用户的需求,通过互联网收集大数据的形式推动剧本的内容创作,由用户的参与决定剧情的发展。如2014年上映的《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就在电影创作中使用了大数据技术。2014年1月,制片方通过互联网发布了电影的第一支预告片,不少网友留言表示筷子兄弟之间的对手戏份太少。通过对留言评论进行大数据分析,制片方在后期剪辑时加重了二人对手戏的戏份。电影上映后最终斩获2.1亿元票房,取得了叫好又叫座的成绩。它的成功引发了创作者对于新媒体与电影创作结合的更多期待。

2.新媒体语境下受众的转变。传统电影文化中的受众作为观者,其观影过程是受众的心理意识与电影美学互动的过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则强调受众在观影中积极地表达及互动,受众超越了“自我”视角,以多重身份介入到电影作品的体验过程中。在新媒体语境下,受众的身份发生了如下三重转变。

一是从观众到创作者的转变。新媒体语境下的电影作品,在制作主体上,从专业化的电影制作团队、影视制作机构转向普通大众;在拍摄方式上,由专业化的摄制器材、手段转变为微信小视频、微拍、美拍等自媒体拍摄方式。这极大地拓展了影视创作者的队伍,任何一个受众作为影视爱好者都可凭借有限的影视制作经验参与创作。观众从内容的接受者转变为内容的制作者和传播者。

二是从观众到粉丝的转变。以基于互联网内容资源改编的电影作品为代表,很多观众因为看过网络小说原著,以剧本的“小说迷”身份开始“粉”上电影作品。比如,《何以笙箫默》作为热门网络小说,其本身就拥有庞大的书迷群体,因而改编的电影尚未推出就备受期待,甫一上映更为“吸粉”,得到众多粉丝的热烈追随。在新媒体时代,“粉丝经济”爆炸式增长,“粉”的方式线上线下虚实相结合。除了观看电影作品,粉丝们还利用新媒体平台帮助电影中的人物增加人气,与电影相关的主题曲、衍生产品甚至片中男女主角所用的饰物也都可能成为新媒体中的热议话题,受到粉丝追捧。

三是从观众到用户的转变。用户意指产品的使用者,这个概念原本用于商品经济,而今“用户”的概念被植入电影制作环节中,把新媒体用户与观众结合起来,使得电影的商品属性被重新认识。新媒体时代,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电影市场开始强调“用户体验”观念,新媒体的核心用户与电影的核心受众间产生高度重合性。通过大数据技术收集到那些在传统媒体时代创作主体无法捕捉的用户观影习惯与意见,把这些用户期待融入电影剧本创作中,满足观众的喜好与期待。这个过程针对性非常强,生产出来的电影产品面向一系列有着共同消费理念和倾向的用户,个体受众的价值与消费能力得以体现。

(二)电影作品遭遇网络恶搞式解构

新媒体时代,随着影视制作设备的购置成本以及技术门槛的逐年降低,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尝试微型影视作品的制作、发布,网友对于影视作品的解构和再创作开始盛行。影视艺术走进平民百姓的生活,而不再是精英人物所拥有的特权。2006年,一位自由职业者胡戈根据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无极》并结合央视法制频道《中国法治报道》栏目制作了一部网络视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其内容重新剪辑了电影及电视栏目中的视频片段,将对白进行改编配音,再把另类广告穿插其中,制造了滑稽搞笑的效果。这部视频短片在互联网上产生轰动效应,其点击率和下载量甚至远远高于电影《无极》本身。在新媒体语境下,这样的网络恶搞将影视作品彻底解构,草根阶层通过这一途径实现了其大众狂欢、表达意见、张扬个性以及参与公众议题的诉求。而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提升和政治环境的宽松,文化的多元化趋势以及公民拥有充分的言论自由都为网络恶搞提供了土壤。

这类“网络恶搞”作品是根据创作者的意图,重构影视作品的语境以及创造出全新的叙事方式,通过剪辑改编、原片配音、角色反串等手法,对电影、电视剧中的人物角色、时空关系和情节发展进行组合拼接,营造矛盾冲突,使其富有极强的喜剧效果。自《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之后,这股恶搞风潮一发不可收拾,包括众多红色经典作品也纷纷“躺枪”。如《闪闪的红星》中的主人公潘冬子在恶搞视频中变身为“房地产巨商子弟”参加“青歌赛”;《地雷战》中抗日斗争的剧情重构为老百姓与手机商贩之间的斗争等等。在这些网络恶搞视频中,英雄人物的革命精神遭遇消解、革命时代的崇高价值观遭遇解构、红色经典中的优良传统遭遇亵渎,而创作者却以此为“创意”和“格调”。网络恶搞是一种亚文化,网友借助已有的成型影视作品,表达自己的文化诉求,缓解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是其颠覆传统、解构经典、展露个性的叛逆性追求,具有浓烈的草根文化色彩。但在新媒体语境下必须对“恶搞”之风坚决抵制,并加强引导与规制。

(三)电影作品的碎片化和符号化

传统的院线电影是在两小时左右的放映过程中,为前来观影的受众讲述一段完整的故事,观众也在光影声营造的氛围中,在影片的片长容量下去感受一段相对完整的叙事体。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完整性,受众通过新媒体终端随时随地观看影片成为常态,使得观影过程成为一种随机开放式的行为,观影的体验呈现出碎片化状态。除此之外,受众成为电影作品的主导者,整个观影过程中受众可以随意调整观看节奏,快进、回放或者随时暂停中断播放,而部分观众甚至只是追求电影作品中某些片段化的刺激,而并非以完整系统观赏整部作品为其观影诉求,依托于碎片化观影体验获得整体性的观感。在这样的新媒体语境下,为了满足受众需求,那些以新媒体为播出平台的影视作品缩短了片长,出现了新媒体电影、微电影等适应碎片化观影体验的全新艺术形态。这类电影的时间短则几分钟长则1小时左右,主题明快,剧情浓缩,甚至有些作品没有完整的文本结构,人物和场景要素也不完备,淡化要素特征,无从建构起一套完整的叙事逻辑。这类无中心化、自我反思、消解深度、折衷主义、解构因果逻辑的做法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叙事风格[1],以随意性反抗传统影视艺术中极富精英意味的结构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特征。

另外,新媒体时代受众快餐式的消费习惯导致观众静下心来去欣赏影视艺术作品精华的可能性降低,他们往往会被作品中表面化、浮夸化的一些标志性符号所吸引,这也造成当前一些电影作品内容的同质化,渐渐形成符号式的叙事。如明星化的演员阵容、奢侈品化的服装道具、土豪化的场景布置等。很多观众观看这些电影不是为了追求艺术上的享受,而是为了追求感官上的刺激,甚至是为了追逐某些符号而关注某些作品,如偶像明星、炫美场景、奢侈炫耀等。观众无需调动想象力对作品进行整体性赏析与意义构建,而满足于符号化片段式的欣赏。也就是说,观众看的不是电影而是一场明星秀或是商品消费指南。如《小时代》系列电影,尽管创作手法稚嫩,人物剧情苍白、单薄,却仍通过片中符号化的载体——俊男靓女、香车豪宅和奢侈服饰,收获不俗的票房。市场经济高度发展与受众的快餐式消费习惯,直接导致了影视剧创作的符号化迎合。

二、 新媒体语境下国产电影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

(一)以用户思维转变语态,实现价值观的建构

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将受众理解为拥有特定需求的用户,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的动机来接触媒介,以达到满足其需求的目的。因此受众是怀着追求感官享受、情感宣泄或是心灵慰藉等动机来选择媒介产品的,只有满足了受众的这些需求,媒介产品才能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从这个角度看,在电影作品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做到与时俱进。近年来在电影中一个贯穿的主题是受众身份的构建和转变的历程,这个历程其实体现的就是电影创作中的用户思维,即确立“受众”和“消费者”的同一,“英雄”与“凡人”的同一。与此同时,这也是电影文化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在新媒体语境下,电影文化开始在产业化平台上建构主流电影作品,抛弃了用视听语言阐释政策性条文的创作手法,将意识形态属性作为内置于影片情节的潜在意义,贯穿到故事情节之中。因此,以用户思维来迎合观众,符合使用与满足理论,进而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在过去的电影作品中,正面人物都是英勇、智慧的化身,而反面人物则是奸诈、残忍、恶毒的代名词。特别是在塑造“时代英雄”时,以弘扬歌颂为基调,把先进人物的形象神圣化,以展现其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但是这些人物的社会地位与普通观众身处的现实境遇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他们所肩负的社会价值也与观众平凡的生活相去甚远,因此造成主流电影中“时代英雄”与受众消费群体之间的认同疏离感。同时这种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二元对立价值观已不适于当下的媒介传播环境。新媒体时代的社会语境已发生变化,脸谱化的叙事方式是将电影当成了时代精神的扩音器和政治口号的传声筒。同时新媒体语境下的受众身份也已发生转变,他们不仅能够自由地选择收看的媒介终端,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媒介的传播形式及内容。如果电影只是充当政治舆论的宣传工具,受众会产生抵触心理。用户思维则让电影作品站在大众立场来迎合消费者的习惯和口味。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以市场为杠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批量化生产,通过大众传媒来传播具有形象化、市场化、世俗化、批量化等特征的、能够集中满足广大受众需求的媒介产品形态[2]。在小说《林海雪原》的原著中,主人公杨子荣是一位有勇有谋、超凡脱俗的完美主义者,而改编的电影《智取威虎山》却在塑造该人物形象时添加了普通凡人身上的行为和气质,使人物更加贴近生活、真实可信,把这位被捧到神坛之上的英雄拉回到现实的人间。只有创作者为影视文本注入一些新鲜的、现实的气息,受众才能喜闻乐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得以真正的传递。

(二)促进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融合,实现价值观的建构

近年来《阿凡达》《复仇者联盟》《速度与激情》等好莱坞大片在国内上映后屡创票房新高。这些影片肯定了自由、民主、博爱、平等的价值观,而美国式的政治价值观也展露无遗。与当下我国主流价值观中倡导个人“中国梦”类似,好莱坞大片也精心编织各类通过个人奋斗获取成功的“美国梦”传奇。观众耳熟能详的《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等影片讲述的都是这类传奇故事。这种渲染个人奋斗的电影充斥着美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为美国民众树立起一个价值标杆。这些电影传递的价值观维护了美国的社会秩序、凝聚了社会共识、强化了美国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电影文化的宣教作用得到有效体现。

当我们探索当下如何通过国产电影作品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妨参考美国大片的一些做法。比较当前中美文化的结构会发现,美国文化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大众文化,二是精英文化。有学者认为美国的大众文化就是其主流文化的代表,同时也代表着它的官方文化[3]。美国的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和官方文化三者合一。当下中国的文化情况却有所不同。有学者把中国文化构成分为官方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部分。官方文化即主导文化,是执政党所倡导、支持的文化。大众文化在我国代表着草根文化,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接地气的文化样态。要实现在大众文化中传递核心价值观,就必须解决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融合问题。我国当前的“主导文化”要义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24字予以表述。它涵盖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同时也具有建立在可行性基础上的引导性,绝大部分公民都能够做到。新媒体正好为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融合创造了媒介环境。新媒体时代,受众对于主导文化的视角由仰视转换为平视,媒体的姿态由精英立场转换为大众立场,追求创新和多元化成为我国电影文化的发展方向。它模糊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艺术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也让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找到了契合点,并可以由点及面地融合。近年来也出现了以《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为代表的颇受市场欢迎的“主旋律”电影。探析这些电影获得“双赢”的原因,不难发现它们都很好地实现了两个“融合”:将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相融合,把严肃的历史革命题材与活泼的青春偶像相融合,成功地将大众文化推崇的魅力偶像、时尚元素与主导文化倡导的重大题材、革命风格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以平实、平易、平视角的表达方式及青春俊逸的风格让受众亲切感倍增。当电影作品在传递主导文化价值的同时又能建构起被大众普遍认同的文化形象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才会收到实效。

新媒体语境对电影文化的影响并非孤立、相对,实际上新媒体文化与电影文化的交融让后者正经历着“重构式”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坚力量,电影文化与主导文化之间的契合度较高,但如果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指导,就如同流水浮萍般,丧失民族魂魄。只有依托国产电影平台,通过动人的故事演绎把抽象的核心价值观具象化,让群众产生认同感,体会其深刻内涵,才能真正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群众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而这些都离不开新媒体语境下国产电影中核心价值观的建构。

[1]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213.

[2] 邹文广,常晋芳.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J].学海,2001(5):69.

[3] 陆绍阳.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众文化是电影大发展大繁荣的底气[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3):6.

[4] 王红叶.从传媒和受众的关系看核心价值观践行下的电影市场[J].当代电影,2016(5):179-181.

[5] 瞿孝军.中国电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电影文学,2012(18):19-21.

[6] 张敏.网络文学改编电影的核心价值观[J].电影文学,2015(9):85-87.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Chinese Films in the New Media Context

YAN Rui

(ScenarioandBroadcastingDepartment,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Shanxi,Jinzhong030619,China)

*2015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像建构与传播研究”(2015338)之阶段性成果。

2016-10-11

鄢 睿(1982-),女,重庆人,山西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电视新闻传播、网络新媒体传播。

10.16396/j.cnki.sxgxskxb.2017.01.026

J90

B

1008-6285(2017)01-0098-04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语境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