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大学”的理想愿景和实践意蕴

2017-04-13 20:07
山东高等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学术学科大学

刘 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北京100875)

在全国高校正值贯彻落实国务院2015年10月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之际,北京大学最近在关于未来的战略思考报告中提出要把北大建设成为“伟大的大学”的发展目标。对“伟大的大学”的提法,赞美者有之,反对之声也不绝于耳。因此,在大学的教育生活中厘清“伟大的大学”所包含的理想愿景和实践意蕴,有助于弥合对于“伟大的大学”教育思想的理解分歧,以利于我国高等教育战线“两个一流”建设的国家战略健康实施。

教育思想是教育家基于教育生活实践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提出的,“伟大的大学”的出现也并非偶然。我国高教战线实施“两个一流”的建设战略方案,是以学科评估为基础展开的。学科评估结果对于各高校来说,不仅意味着学校学术实力在全国的排名地位,更决定着学校在“双一流”建设计划中能争取到多少教育资源。许多高校为迎接学科评估,依据“双一流计划”中提出的“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四项基本原则,开始通过强化优势学科和建制,裁撤若干学科和建制,重新进行学科调整和布局。大学根据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调整学科工作是正常不过的行为。但是,部分高校为了学科评估后的学科排名,撤销排名相对落后的学科,让相关学科都来支持最有希望脱颖而出的学科,“功利主义”的影响相当明显。我们还生活在资本逻辑运行的时代,“什么东西只要一经量化,基本就可以购买”,“上述学术指标,都可以通过花钱引进科学家、培养发文专业户来提高”。[1]然而,“大学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应该有两种目的:一是学术研究,二是造就人才”。[2]10因此,大学从诞生起,无论是古典大学还是现代大学,“文化传承与探索真理”就成为大学的本质特征。大学理应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伟大的文化精神。“伟大的大学”的教育思想就是针对“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落实中违背大学文化精神的功利主义行为现象提出的。

“伟大的大学”的教育思想得到了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从历史和文化哲学角度的积极阐释。胡娟在《光明日报》撰文《什么是“伟大的大学”》指出,[3]1919年的北京大学在许多中国知识人的眼里是一所伟大的大学,因为她提出的“民主”“科学”引领了当时的中国社会,她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感召了近百年的中国大学。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比学术排名靠前的大学更称的上“伟大”,是因为从1848年创建之日起,她就明确了州立大学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推动美国大学形成了社会服务这一职能。因此,“伟大的大学”一般都能满足以下两项条件中的一项或两项:或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文明和民族进步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或是在高等教育的理念发展、模式创新上起到了引领作用。施晓光教授以文化哲学的视角概括出了“伟大的大学”的精神品质和特征:不忘初心,有崇高的理想主义的大学精神;有超强的文化自觉、坚定的守正品质、开放的独立思想、高尚的生活情趣和良好的制度德性;引领时代,肩负社会责任。[4]“伟大的大学”从词汇分析上显得相当干瘪抽象,但针对落实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出现的功利主义问题,便有了大学要有文化自觉的理性主义价值色彩。

“伟大的大学”在认识论分析上的思想价值并没有杜绝反对之声,且反对意见简朴直白。针对北京大学战略思考报告中要在5-10年把北大建设成一所“伟大的学校”,网友疑惑道“5-10年建成,成为一所伟大的学校是砌墙吗”。显而易见,“伟大的大学”的实践可行性或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生活中鲜活呈现没有得到很好的阐释。用学术概念描述把握社会问题,并以形而上学的观念体系提出应然的解决问题方案是学者的学术责任,学者的方案还只是认识世界的思想成果,它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看它是否契合社会生产方式,是否能转化为人们行动的价值指南和程序性知识,在改变世界作用中所起的力量大小。“伟大的大学”是针对我国高校在落实国家“双一流”大学战略建设中出现的功利主义而提出的教育理念,但无论将它作为发展目标的北京大学,还是对它撰文大加称赞的教育学者,都是从“应然”的视角对它进行了抽象的描述,没有看到在高等教育的建设实践中如何实现“伟大的大学”论述的。由此,如果“伟大的大学”的实践意蕴不能在现时代的大学建设发展中呈现,不能成为大学自组织生活的行为特征,那么,“伟大的大学”这个思想理念,也会与“空想社会主义”一样,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乌托邦。

“伟大的大学”在常人的眼中是应该有的,在教育学者的学术著作中也曾出现过各式各样的“伟大的大学”,那么,又该如何看待有关北京大学提出的建设“伟大的大学”的争论呢。“伟大的大学”就教育自身来说是一个假命题,因为教育是人类文明继承和发展的基础,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就是使人成为“仁”,大学作为教育的塔尖,更应使人善性充盈,潜能溢放,造就自由幸福的生活。“伟大”是大学应然的自组织性质,大学的建设发展不能违背“伟大”,每一所大学都理应是“伟大的大学”。我们只能从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中,以当前正在落实的“双一流”大学战略建设为语境,才能说明“伟大的大学”教育理念提出的现实意义。全球化使国家实力的竞争越来越依靠科技创新和人才的培养教育,20世纪中叶以后,国家主导的“世界一流大学计划”纷纷出台,如德国的“卓越计划”、法国的“卓越大学计划”、日本的“国立大学改革计划”、印度的“创新大学计划”等,目的是关注新兴学科的培育和发展,注重提升大学的创新能力。[5]我国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后,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就是为了根据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需要,着力通过绩效杠杆,充分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通过深化综合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促进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发展。如果说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注重的是大学的硬件建设,那么“双一流”建设侧重的是大学软实力的提升。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逐步建立,大学不再是封闭式的教育组织,“任何教育中都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社会因素近乎天然的介入或加盟”。[6]以市场制度为核心的转型使大学发展有了经济逻辑,各大学之间因各自的利益而有了学术竞争。一方面,国家主导的“双一流”大学建设战略宗旨是通过涵养大学精神促进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满足各行各业国家建设人才需要,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双一流”大学建设战略又以国家项目的形式以市场竞争的方式在大学中实施,大学自身为了生存发展,必须以物化的学术指标通过经济逻辑与其他大学进行竞争。当利益遇到理想,违背大学精神的学术不端行为及大学管理不良行为不可避免。任何教育理念都有现实性和理想超越性,“伟大的大学”的提出也不例外,其现实性就是基于大学发展的资本逻辑对学术逻辑僭越的批判,其理想性就在于警醒大学要不忘初心,涵养大学精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和学术双重责任。

从美学的角度欣赏伟大的事物,给人的感觉是震撼的,能产生直入心底的灵魂触动,伟大的思想要想产生美的意蕴则必须融入人的生产生活活动,否则就会像常人眼中的佛学枯慧,对于日常生活又有何用?“伟大的大学”作为当代的高等教育思想,也只有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中转化为实践理性,在高等教育政策制订、教育管理、教育内容选用、教学方法使用、教育评价等具体教育实践活动中成为行为选择的价值担当,使大学这个社会组织始终走在不忘初心、责任在先的发展道路上,才能实现其理想价值目的。由此,“伟大的大学”教育思想的实践意蕴就在于大学精神的涵养责任行为意识,就在于大学的社会责任和学术责任的担当行为意识,就在于促进人类生命共同体文明创新发展的行为意识。世界上“伟大的大学”的“伟大”各有不同,回归到滋养她们的生活却能发现她们的共同之处:她们都充分了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特别是了解自身特色优势的形成过程,了解大学与国家社会的复杂关系并能很好适应它们的发展变化,能学习领会世界其他优秀大学成功发展经验的神韵。由此,不难归纳出伟大的大学共有的生活实践路向。

第一,清晰的发展方向定位,有序可循的完善制度体系,明确的办学宗旨。世界著名大学都清楚自己积淀下来的优势特色学术资源,有一以贯之的学术传统、求真务实的科学文化价值理念,他们不会为了虚妄的世界排名进行如本世纪初法国的形式上的大学整合改革。2015年,我国某著名大学科研投入和论文发表排名工程类专业全球第一,却仍要对外面对我国航空发动机、数控机床、手机机芯等核心技术大规模依赖西方,对内面对其对中国核心领域的辐射性影响已慢慢被其他兄弟院校接近并超越的局面,这反映了我国建设“伟大的大学”的尴尬处境。究其原因,“真刀真枪做毕设”的工程教育优良传统已被一股重科研、重设计和轻制造、轻工艺的取向所取代。[7]“伟大的大学”都有完善的制度体系,它不是政府法律制度条文的改编,不是模抄其他大学章程文本,而是大学在其长期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价值精神所在,是大学师生充分参与讨论基础上形成的应自觉遵守的大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体系,是大学自组织的上层建筑,每个大学成员的权利和义务都有章可循,是大学有效运行的灵魂机制。

第二,不忘初心,存有卓越的大学教育,大学发展真正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大学的职能内涵不断丰富。知识创新的论文指标化,服务社会的经济项目化,在资本逻辑运行的时代,在国家主导大学教育竞争发展的情势下,大学建设发展的物化趋势使大学作为青年人精神家园这一育人的本真职能内涵被遮蔽了。“不得不承认,当下由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浮躁以及大学内部存在的各种庸俗化现象,使得一些学生急功近利,缺乏自身理想和目标,导致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8]世界著名大学都存有卓越的大学教育,不仅是神圣育人使命的坚守,也是它们生存和发展的宗旨。“本科生使大学充满了朝气,给校园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公众是通过本科教育直接认识大学的,研究型大学的成败与否完全系于本科教育”。[9]这些世界著名大学校长对本科教育是“大学的灵魂”的朴实解释背后的道理有以下几点:一是卓越的大学教育吸引世界各地优秀青年为研究型大学带来稳定而丰厚的经费;二是研究型大学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生源最主要的就是来自自己培养的本科生;三是大学知识的生产与分享会促进教学中的教学相长。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看,本科教育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或有知有觉中传承了“伟大的大学”的文化基因,一代又一代杰出校友和他们的事迹使“伟大的大学”永葆创新活力和可持续发展动力。世界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之所以卓越,在于它们有完善的育人体系,在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内容及方式方法、教学管理与评价方面都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让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获得了大学给予的最直接、最及时的指导。美国著名的高校都有着完备的学生事务管理队伍,提供职业发展、心理咨询、文化交流等全方位的日常生活服务,利用同行评价促进教师教学。美国学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内在价值和健全人格,注重学习的“过程价值”,以学生的学习经历、学习获得感作为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

第三,伴随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实践需要,以科学文化精神为底色,葆有学科建设的世界领先地位。大学的知识传承创新和人才培养是大学的自然生命特征,是以学科为基础呈现的,学科是大学发展的核心基础。我国当前的学科建设是按对学科的静态结构理解进行的。大多数大学设置了学科建设的专门机构,学科建设办公室按高端专家、学位点、国家实验室等学科构成要素分类管理,以SCI论文数、专利数、学术奖项等学术指标作为学科评价的标准。在学科建设上重视实验室、仪器设备、著名人才引进、论文数量发表等物化项目建设。以课题项目申报、论文发表、获得国家奖励项目等为宗旨的学科建设已经产生了诸多弊端,多所大学竞争性的重复建设造成国家资源的大量浪费,见物不见人的量化指标建设的短视行为产生了功利主义的消极影响,学科内的各种资源不能以具体问题导向协同运转,造成国家生产科研的重大实际问题无人解决。世界上“伟大的大学”始终保持特色学科的学术优势,是因为它们的学科建设一直以国家社会生产的重大实际问题为导向,以世界学术发展前沿问题以及发展趋势为依据谋划布局,在学科内部以问题解决凝聚各种资源形成协同发展的运转机制,以对国家社会的实际贡献、对学术的理论创新、对知识积累和科研模式创新的贡献作为评价标准。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是近代科学史上第一个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学科制式的科学实验室,是十九世纪后半叶工业技术对科学发展要求的结果,从1904年到1989年85年一共产生了29位诺贝尔奖得主,占剑桥总数的三分之一,其鼎盛时期甚至获誉“全世界二分之一的物理学发现来自卡文迪许实验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较早重点发展生物原子工程,学校要求机械系、电机系、化工系都要从不同角度配合原子工程的研究,几年下来,促成劳伦斯发明了加速器,学校一下子拿了多项诺贝尔奖,生物原子工程学科成了世界第一,学校也成了世界名校。

第四,涵养科学共同体所应具有的学术自由、批判包容、国际开放的精神气质。学术自由是大学天生的基因,研究大学的文章却几乎没有不提学术自由的,究其原因,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就是大学天然使命的纯粹性与现实生存发展之道的社会性之间张力所致。大学是追求真理和发现新知的地方,它所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所拥有的知名学者、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它对社会实践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都是围绕着学术而展开的。学习和研究的错综复杂性及不可预见性要求高度自由,不受外界的干预与控制,没有学术自由,大学就不能成为新思想的催化剂和庇护所。教师的知识生产和学生的知识学习属于智力劳动,智力劳动的特点需要有利于知识创新者积极自主、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因为,人的自主性与自己的行为指向性、目的性呈现正相关。“如果科学研究受到外界权威的干预和控制,或者过早受到应用目的限制,那么创造力就可能受到损失,甚至完全被窒息”。[10]319从大学生产的对象来说,无论是普遍的真理还是发现的真知,都需要不断的辨明、证实、质疑、反思,学术成果的评价标准只能是科学共同体在科学探索中形成的共识的学术规范。在大学的发展史上,有关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学术自由的思想讨论和行为运动从来没有断过,一个中心的宗旨就是希望知识生产的权利和知识生产的环境得到保障,大学知识生产的规律得到遵循。世界一流大学都有学术自治的悠久传统,得到它们所在社会的认同,有法律的保障,有中介组织的支持。美国基于对学术自由的认识,建立了“终身聘用制”和教师投诉听证等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教师享有学术自由。[11]哈佛大学长盛不衰,就在于具有了世界公认的包容与批判、开放与质疑和不断创新的学术精神气质。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化的到来使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可避免,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它们无不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产物,国际化成了大学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大学的国际化战略一方面通过引进大牌学者、参与国际科研合作提高学校的科研实力;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塑造大学发展的国际视野,来重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造性人才,以提高大学的国际影响力。印度理工学院之所以能够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崛起并成为一所让世界一流大学都不敢小视的著名学府,完全是该校持续开展与世界名校实质性合作交流的结果。[12]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至今不过百年历史,起步晚起步低,要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须努力学习欧美高等教育的理念和模式,选择适合各校实际的国际化战略。

我国正处在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发展的道路上,是我国高教历史上建设产生世界著名大学的最好时期。“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统领,以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指明了我国现时代大学建设发展的方向。一方面,立足国情,遵循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国大学的现代化发展必然具有“中国个性”;另一方面,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也必须具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学术上持续创新,不断产生领先世界的新知,不断培养出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优秀人才。由此,“伟大的大学”教育思想的提出,对于正确认识中国大学现实的生存之道和发展理想,厘清一流大学建设和涵养的不同意蕴,正确落实“双一流”建设的战略布局意义深远。

[1][3]胡娟.什么是“伟大”的大学[N].光明日报,2016-9-20.

[2]黄延复,刘树里.梅贻琦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施晓光.学科评估背景下解读“伟大的大学”[N].中国教育报,2016-9-12.

[5]刘宝存,张伟.国际比较视野下的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6,(6).

[6]吴康宁.教育究竟是什么——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再审思[J].教育研究,2016,(8).

[7]罗燕.全球化与中国大学的转型[J].复旦教育论坛,2016,(3).

[8]邬大光.重视本科教育:一流大学成熟的标志[J].中国高教研究(京),2016,(6).

[9]贺国庆.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百年变迁与省思[J].教育研究,2016,(9).

[10]刘道玉.创造:一流大学之魂[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11]王英杰.以美国为例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

[12]浦琳琳,眭依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退”与“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9-8.

猜你喜欢
学术学科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