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敦荣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
“双一流”建设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新国策,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在有关“双一流”建设的实践和研究中,存在一个值得关注的倾向,即较多地关注学科与科研工作,特别是要投入巨资发展一流学科、产出一流的科研成果,而对于人才培养工作,尤其是本科教育工作,则关注不多,建设资金投入也很不足,毫无疑问,这是“双一流”建设的一个重大误区。就“双一流”建设而言,没有一流本科教育,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将后继无人,长远来看,整个高等教育发展也将根基不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更不可能得到实现。因此,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应当成为“双一流”建设的应有之义,应当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为此,这里将主要围绕一流本科教育的特征与实践走势展开讨论,涉及三个问题:一是一流本科教育的性质与特征;二是国内外一流本科教育的实践动向;三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主要路径。
什么是一流的本科教育?或者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讲,什么是一流的教育?对于这个问题,在一般的理论研究中,研究者往往不会认真地去关注它,也很少有人去细致地研究它,所以,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并没有形成准确的定义。但在生活常识和经验性认识中,人们对这一问题却多有涉及。比如,在民众选择进入什么样的大学或选择接受什么样的本科教育时,会受到“排行榜”效应的影响,很多人将排行榜上名次靠前的院校看作是高水平的院校,这些院校被认定为拥有高水平的教育,所以,很多人以大学排行榜的名次位置为评判一流本科教育的基本依据。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导向,即一流本科教育可能是录取率很低的院校,很多人想去这个学校求学,但实际上这所学校录取的人数比较少,这时我们就说这所学校可能是本科教育水平高的学校。第三种导向是,高水平的大学一定是历史悠久的,只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大学才能提供一流的本科教育。这常常是公众的一种共识。至于这些认识正确与否,还有待深入思考。如果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的话,问题就简单了,只要将那些在排行榜上位置靠前的大学、那些录取率低且小规模的大学、历史悠久的大学等挑选出来,看看它们是如何开展本科教育的,就可以弄清楚一流本科教育的问题了。
可实际情况却没有这么简单。要回答什么是一流大学、什么是一流本科教育,需要把一流大学和一流本科教育与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状况联系起来进行分析,需要从宏观上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历史地看,在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20世纪中期以前是高等教育的精英化时代,20世纪后半期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21世纪以来是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时代。划分这三个时期的标志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全球范围内只有美国一个国家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所以,世界高等教育整体上处于精英化时代。20世纪后半期,所有的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和一部分欠发达国家都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还有20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实现了普及化。这一时期全球高等教育平均毛入学率达到大众化水平,因此,20世纪后半期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为什么说新世纪以来是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时代?整理2001-2013年全球高等教育统计资料发现,在这13年中,又有36个国家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也就是说,20世纪后半期只有20个国家实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但到了新世纪,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加快,前13年就新增36国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由此可以断定,21世纪是世界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的时代。[1]在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的时代,大学的数量增加,办学规模扩大,教育方式创新,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发生了变化,一流大学和一流本科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考察一流大学和一流本科教育,除了需要关注上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背景外,还有必要重视一个现实前提,即我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但现实国情是,无论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还是其它一些大学,在过去所开展的一流大学建设中,极少在本科教育上下功夫,极少重视发展一流本科教育,甚至对什么是一流本科教育都鲜有认知。我国现代大学历史短,底子薄,发展曲折坎坷,教育文化和精神贫乏,按常理,要建设一流大学,必须经过长时间努力。但现代社会不能等待,建设现代化国家,需要跨过发达国家曾经经历的历史阶段,节约时间成本,用更短的时间去实现更大的发展目标。这也是“双一流”建设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
究竟什么是一流本科教育?在考察美欧高等教育发达国家情况的基础上,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与趋势,大致可以勾勒出一流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
第一,一流本科教育具有精英性。对精英性和精英化教育的理解,不同时代的人们有着不同的解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尚未整体推进的时代,上流社会子弟所接受的教育就是精英教育。但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精英教育可能就不只是针对上流社会了,精英教育的对象扩大了。这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这时候的精英概念有了新的内容:精英是知识水平和能力上的优秀者,面对这些人所实施的教育就是精英教育。无论这些人是否出身好、是否属于上流社会,只要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出众,他们就是精英。这个概念也逐步被人们所广泛接受。近年有研究发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学生中来自农村地区的占17%左右,其他都是城市生源。但并没有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城市生源中,他们的家庭背景是怎样的,各社会阶层的生源占多大比例。所以,从现有的研究结果看,一方面说明高水平大学中来自农村的生源在减少,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出高水平大学中生源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但不管怎么说,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时代,精英都是多样化的,或具有多元性,它不再只是单纯的一种性质。由此也可以进一步明确,在早期大学教育中,一流本科教育的精英性的社会阶层指向是明确的,即只针对特定社会阶层。而现时代的精英性具有更宽广的适应性,一流本科教育可以服务于社会各阶层的精英生源。高等教育的性质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发展,除了有其自身变革与发展的影响之外,还得益于现代社会的民主化发展。社会民主化的发展对消除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森严的等级化发挥了重大作用,为不同阶层子弟接受同等的教育创造了必要条件。
第二,一流本科教育具有基础性。一流本科教育着眼于培养基础宽厚且扎实的高素质人才。什么是基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可能认为是学科基础;有人可能认为是多学科或交叉学科基础;还有人可能认为是专业基础;更有人可能超越知识本身,从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来定义基础。不能否认,这些认识都有其合理性,因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的类型变得多种多样了,不同类型高等教育对学生的基础要求是存在差异的。尽管如此,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各种类型的一流本科教育都高度重视学生的基础素质,进而特别重视基础教育。在理论界有一个认识,即高等教育属于专业教育范畴,有人认为高等教育应当以专业教育为主,其他相关教育都应当为专业教育服务;有的人甚至将专业教育看成是高等教育的全部。不管怎么说,就一流本科教育而言,基础性是它的主要特征之一,基础性表现在注重为学生专业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使学生养成优良的基础素质,形成优良的基本修养和基本能力。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和能力。现在,我国大学一些学生一毕业就把书全部扔掉或卖掉,好像书读够了,以后不再需要了,要与书绝缘。就这种行为而言,大学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培养可能是不足的,这样的教育恐怕难言一流。
第三,一流本科教育具有综合性。综合与精英互为表里,是共同构成大学生优良素质和能力的两大表现。什么是综合性?综合性是精英性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在一流本科教育中,综合性首先表现在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上。一流本科教育不排斥专门性或专业性,但专门教育或专业教育是建立在综合性教育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历史的原因,我国大学高度专业化的本科教育模式仍然没有根本突破,即便在一些传统的所谓综合大学,本科教育的综合性仍然是一种奢望。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它使我国精英人才培养存在严重的缺陷。一流本科教育的综合性还表现在聚焦综合素质培养。一流本科教育的各门课程和教育活动都担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要将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为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服务。这是一流本科教育不同于其他本科教育的重要特征。我国大学课程教学的孤立性问题非常突出,每一门课程都只考虑其自身的知识教学,而少与其他课程相联系,这种画地为牢的孤岛性教育除了能够体现知识本身的价值外,对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无补于事。第三表现在教学过程上的贯通性。不管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还是面向社会的综合服务,都应当是相互贯通的。尤其是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二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大学生既能获得理论素养,又能强化实践能力。我国大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张皮”的问题由来已久,而且已经制度化了,管理上形成了不同的机制和体系,融合贯通并非易事。
第四,一流本科教育具有创新性。这是当代本科教育的典型特点。在精英化教育阶段,一流本科教育并不特别重视创新,主要是继承,只要继承好就可以了,因为当时只有少数人能接受高等教育,只要接受了高等教育就是社会上最有学问的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时代,一流本科教育不但是本科教育的明珠,而且是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的基石,造就创新型人才,是对一流本科教育的刚性要求,惟其如此,才能发挥一流本科教育整体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促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双重作用。所以,我国大学现在注重创新创业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在一流本科教育中,创新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是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也好,创业也好,关键不在于大学生在大学教育期间的成功,而在于对他们的创新动机和创业意愿进行培养。第二是高难度的教育。创新不是休闲,在大学教育中,大学生要经历一种高难度的学习,在通过学习和掌握各种科学理论与方法,解决各种具有挑战性的新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创新的奥秘和创造的精神需要。第三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创新方法的训练。在一流本科教育中,大学生接受了创新教育、走向社会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会用科学的方法来思维和处理问题,创新可能成为大学生的一种内在品性。
上述四大特征是一流本科教育的主要内在表征,当然,有的我们也可以从外部观察到一些表现。除了内在表征外,一流本科教育的外部表现是什么?根据我们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来考察,包括:高选择性地招生、一流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流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流的教学能力、一流的学习能力、一流的课程教学、一流的教学设施条件、一流的教学质量保障、一流的教学文化以及造就一流的人才。其中,学生一流的学习能力是一流本科教育的关键表现,如果没有一流的学习能力,其他所有的东西都是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的。这十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是一流本科教育不同侧面的反映。如果只有一两个方面突出是不是一流本科教育呢?尽管要做出十分准确的判断是很困难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离一流本科教育还有较大差距。以一流的教学文化为例,它既包含了物质的成分,又包含了精神的成分,是有形与无形的统一体。我们可以说物质文化是有形的,制度化规范也是有形的,但教学氛围以及直接影响教学氛围的理念和价值观则是无形的,它看不见,无影无踪,却实实在在地在那里。当大学生迈进大学的门槛,进到所在的学院,他就进入了一种教学文化中,他对自身所处氛围的第一感觉和第一印象对他大学四年的学习可能带来重大的影响。这就是教学文化的魅力所在。
应该说,一流本科教育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一流本科教育是存在差别的。上面所阐述的一流本科教育的主要特征更多地关照的是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与之相对照,我国一流本科教育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当然,一流本科教育还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期,一流本科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是有所不同的。在国际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高等教育不但面临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而且还面临国际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冲击,所以,国内外大学都在对本科教育进行重要改革,以适应不断变革的需要。
考察美欧诸国高等教育,变革是一个重要标志。就规模而言,除个别国家外,多数美欧诸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各大学也不再以扩大规模为主要办学策略,所以,注重内涵发展,不断提高质量,成为各国大学发展的共同主题。美欧国家一流本科教育尽管超越了其他国家很多,但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根据对各种新要求的判断,进行相应的改革。
1.教学理念的更新
理念是教育的先导,有什么样的理念,就可能有什么样的教育。这样说似乎有意识决定物质之嫌,但意识指导行动,行动改变现实,却是可以成立的。美欧诸国一流本科教育理念的更新主要表现在:
第一是人才观的变化。一流本科教育的人才观正在发生转变,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更加注重学生基础素质和全面素质的养成,更加注重一流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和综合性,而非直接就业能力的培养。二是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这是国外一流本科教育在人才观上的基本共识。三是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国际化素质。很多国家一流本科教育注重把学生送到国外进行交流学习,让学生体验国际性的环境,培养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素养。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文化浸润改造教育”(Transform Education through Cultural Immersion),致力于“培养创新世界的人”,其实质就是用不同国家的文化来改造教育。杜克大学于2009年提出“质量提升计划”(Quality Enhancement Plan),主题是“全球化的杜克大学:提升学生作为世界公民(World Citizenship)的能力”。[2]
第二是开放教学思想。这种教学思想源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改变了高等教育,在国际互联网世界,大学处于世界的中心,大学教育,尤其是一流本科教育担负了新的责任。MOOC的兴起不仅使教学资源电子化、网络化成为现实,更扩大了教育的范围,打破了教育的疆域限制,使本科教育获得了无穷的发展潜力。虚拟大学与校园大学相结合,不仅使校园大学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更使校园大学成为了无边界大学,校园大学教育的开放性将无限放大本科教育的功能,使一流本科教育辐射到更遥远的高等教育受众。
第三是教师发展思想。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美欧国家实现和走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期,为了满足数量急剧增加的大学生的要求,这些国家新增了大量的大学,包括新的大学形式也得到发展,大学生的多样性也随之增加,大学教师的数量增加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难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培训成为必要,美欧大学形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开始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与学生交往能力以及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等进行培训。近年来,美欧国家大学日益重视教师发展,相关理念越来越多样化,各级各类大学都建立了教师发展体系,包括出现了新的教师发展评价理念,教师发展评价已经成为一流本科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另外,教师发展思想还表现在一流本科教育的教学团队理念的普遍落实,教学团队制度成为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系统的教学助理制度,任课教师聘请教学助理组成教学团队,这些助理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上过这门课程的本科生或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与任课教师一起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教学团队制度既是一种工作制度,又是一种教师发展制度,尤其是本科生或硕博士生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师指导下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对于他们观摩教学工作,学习教学方法,训练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这有助于他们将来选择从教的时候缩短适应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2.教学模式的转变
不可否认,美欧国家一流本科教育有很好的传统,很多行之有效的东西渊源流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变革。事实上,它们也很重视进行教育改革,尤其是为适应新的社会需要和新的技术革新,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诸多新的探索。近年来,美欧国家一流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主要表现在:一是更加注重跨学科专业和多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比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根据学科群来组织本科教育课程,不同学科的课程模块交叉融合形成不同的专业,以满足不同学生跨专业学习的需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为了协调和强化跨学科研究与教育,设立了人文学科委员会、科学与技术委员会、普林斯顿国际与地区研究所、普林斯顿神经科学研究所等跨学科组织。跨学科专门机构的设立,增强了跨学科和多学科研究的实力,为本科生教育的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与课程设置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二是实行信息化教学模式。信息化和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外一流本科教育最强劲的变革动力源,为了顺应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国外一流本科教育高度重视互联网和云计算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开发和采用了大量信息化教学手段,改造了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体,建立了基于信息科技和网络系统的新的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本科教学的内涵,而且扩大了本科教学的服务范围,使本科教学从校园和课堂延伸到了社会,本科教学时空发生了重大改变。三是教学方式方法的突破。在国外本科教育中,讲授法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在一门课的完整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会穿插使用答疑、小组工作、读书报告、社会调查、实习、实验等教学方法。此外,国外大学重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尤其是通过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利用国际化的教育资源以拓展教学空间。比如,美国杜克大学为了提高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面向本科生专门开设了独立研究课程(Research Independent Study),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问题研究,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生培养质量一直为世界各国所认同,但它仍然对本科工程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感到不满,便联合瑞典皇家工学院等研制开发了CDIO教学模式,不仅在校内推行,而且在世界各国相关大学推广。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开设了“顶岗实习”(work placement)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学管理的变革
国外一流本科教学管理是比较成熟的,其基本框架往往比较稳定,所以,很少见到整体性改革,但为了增强本科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质量,一些“小改小革”却是不断的。主要表现在:一是注重学生的自我成长与自主发展。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自我负责的事情,怎样让他们自主发展是大学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国外一流本科教育注重重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的制度规范,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与自由空间。此外,教育教学管理呈现出精细化的趋势,越来越注重完善细节,保障师生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的个性化发展。二是注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首先是激励教师的内部动力,关注教师在学校教学生是否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教学、对学生、对知识的热爱,教师是否对教学价值有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比如,国外一流本科教育往往通过保障教师的学术自由权利,使教师享有充分的教学自主权,以激发教师从教的本性和责任感。其次是外部激励,国外大学通过改革教师的评价方式,完善评价标准,推行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改善教学管理,以激发教师的职业归属感。
教育教学改革一直是我国大学高度重视的工作,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工作中,不曾间断。近年来,在推进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一些高水平大学在本科教育改革方面又提出了诸多新的计划,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梳理“985工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计划和实践,可以发现,它们重点考虑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招生方式改革。国内大学本科招生改革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强调自主性。自主招生本来是各大学运用自主权,选拔优秀新生的重要途径,因此,受到高度重视。但由于个别大学自主招生存在腐败问题,自主招生政策出现了回收的现象,自主性有所弱化。二是强调宽口径。很多大学都在积极探索按照学科大类招生、按大类培养,这一改革的目的在于扩宽本科教育的口径,改变长期以来本科教育过分专业化的弊端。三是强调公平公正。我国大学在本科招生中一直高度重视公平公正,阳光招生便是最好的体现。即使在自主招生中,公平公正也是摆在第一位的。[3]
2.教与学的改革受到重视。从国内大学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看,大都鼓励从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转变,在对传统的教学文化和教学模式进行批评和解构的过程中,在总体上,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同和提倡。对于如何去做,设想的做法也很多。此外,还注重“研究性教学”,注重小班教学。在小班教学方面,很多大学不知是出于什么动机,存在一定程度的“猫腻”现象,即在推行小班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小班化教学”的概念。我们知道,小班教学一般指班额在35人以下,而小班化教学则指只要班级人数比原来有所减少即可。比如,原来班级有100人,现在减为90或80人,就可以称为小班化教学。这种情况在一些大学的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报告中也有反映,自评报告不谈实行小班教学的课程比例有多大,而是说小班化教学的比率有多高。这种“打太极”的做法很有些令人不解。
3.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双创”教育成为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热点,一些大学建立了本科生创新创业学院,其中,有的是学校自主建立的,有的是学校跟企业联合建立的,有的是学校跟政府联合建立的,因为政府部门对推行创新创业教育也负有责任。在全国大学“双创”教育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以“挑战杯”及各类创新创业类竞赛项目为载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二是以创新创业课程为依托,聘请创业家、成功人士等来校讲学指导;三是以创新创业基地为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四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创新创业元素,包括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等。
4.重视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新世纪以来,教学质量保障在我国受到高度重视,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各省市区教育厅(委)直接组织建立了外部质量保障体系,而且借助政府的权威,强化了大学的质量意识,本科教育质量保障受到重视。在外部质量保障的推动下,各大学在本科教育方面建立了自身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校内的质量保障文化逐步建立起来。近年来,部分大学越来越重视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从质量标准入手,建立了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并根据这些标准对教学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近年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织开展的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工程专业认证活动,更强化了内部质量保障的作用,使质量文化深入人心。
概而言之,我国高水平大学重视本科教育改革,这是应当肯定的,但我们也发现有一个问题特别需要引起重视和警觉,即几乎所有的大学在进行本科教学改革的时候,所使用的概念都是一样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非常明显的结果就是本科教育的同质性,表现为概念一致、思路一致、设计一致,在实践层面看不到哪所大学是基于自身的问题来进行本科教育教学建设与改革。在我国大学,培育一流的本科教育文化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也就是说还没有树立基于解决自身问题需要的一流本科教育的价值导向。
一流本科教育不是某一类大学的专属领地,不仅一流大学可以发展一流本科教育,其他大学也可以发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都可以参与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不同,本科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需要,两者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本科教育是基础性和综合性的,造就一流本科人才并不一定要有高精尖的设备和特别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一流本科教育重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和多样化的选择,注重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的充分开发,而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则具有非常明确的专业指向,且要求学生在专业领域内作出创新性的贡献。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本科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那种开设精英班的“圈养”模式,并不真正符合一流本科教育的内涵。[4]一流本科教育是高难度的,这种高难度与研究生教育是不一样的,本科生在大学的四年里,如果没有以真正高难度的培养过程来进行自我发展的话,则其所接受的教育水平不可能是高的,更不可能是一流的。所以,要把学生的所有课程都设计成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
(一)制定和推行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规划
培养一流人才应当成为各级各类大学本科教育的价值所在。有的大学制定了一流人才培养规划和具体要求,但重视硕士、博士生教育的比较多,对本科教育的关注度是很不够的。就现实而言,我国大学要在研究生阶段培养一流人才,难度远远大于培养一流本科生。在我看来,从根本上来说,“双一流”建设首先应当是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应当以发展一流本科教育促进一流学科发展和一流大学建设。为此,我国大学应当制定一流本科教育发展规划,拿出行动计划和政策导向来。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需要先把我国本科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弄清楚,需要对整个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设计和规划。我们需要朝着一流本科教育这个方向去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加强实践教学,加强校际合作,开展“卓越计划”,包括“卓越工程师计划”、“卓越医师计划”、“卓越教师计划”等,这些都属于对人才培养计划和教育模式进行革新。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一个常常为人们所忽视的问题是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问题。在现行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环节是少之又少的,这样的培养模式不可能是一流的。一流人才的培养模式,师生互动一定是紧密的、有效的,能营造一种条件、一种氛围、一种环境,让老师和学生们进行充分交流、相互讨论,老师能给学生直接的指导,学生能够与老师自由地交流思想。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能把学生的培养与老师的指导紧紧地结合起来,是有助于培养一流人才的,相反,老师上完课就走人这样的培养模式是绝对培养不出一流人才的。
在国外一流本科教育中,特别注重营造优良的氛围和采取一些相应的制度,来密切师生间的交往交流。比如,咖啡时间,还有午餐会和课间,老师与学生在一起喝咖啡或用餐,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增进相互间的联系和交流。还有其它的类似规定,如老师必须于每周的固定时间在办公室接待学生,这个时间不是用来出差公干的,而是用来解答学生疑难问题的。还有的大学有制度规定为每门课程配备教学助理,同时还有教学团队制度。什么是教学团队呢?即这门课不是由一位老师来完成,也不是由老师和教学助理们来完成,而是除了任课老师外,还有若干其他老师在这个课程中承担教学任务,比如,承担一些章节或专题的教授任务,担任学生的辅导任务或学生作业的评点任务,这样一来,在一门课上学生所接触的老师就不是一位,而是多位;这门课程也不是一位老师“单干”的,而是发挥团队的学术力量来完成的。麻省理工学院有一门课的教学团队,老师加学生一共有30多位,其中,有7位老师,20多位学生,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教学团队。主要任课老师是这门课程的负责老师,既要负责与其他老师协调任务,也负责指导教学助理的工作。教学团队教育模式可以让老师与学生之间有更亲密的交流,可以把学生的学习与老师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发展更为有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不是简单地抓小组合作学习、小班教学,抓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这些都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要求,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更为重要,更为根本。
(二)完善一流本科教育治理体系。大学的治理包括外部和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受制于各级政府和各级党委,大学在这方面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主要是提要求,呼吁改革,减少控制。在内部治理体系建设上,大学是可为的,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在大学内部,建立现代治理体系,改革行政主导突出的问题可能是需要优先考虑的。就教学来说,一般是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长和各院系教学副院长(主任)进行行政管理,教师所能发挥的作用就是上课,除此之外,教师基本不发挥什么作用。教学上存在完全行政化,教学事务全部由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来解决,这是一个问题。行政化的管理方式有其合理性,但完全行政化却会使教师对教学产生疏离情绪。
早期大学规模较小,相关的教育教学行政事务是由教师兼任的。现代大学的规模越来越大,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重,既要负责教育教学,还要保证科研产出,也要参与社会服务,还有其他大量的学术和社会活动,教师的精力有限,越来越无暇顾及行政事务,这就是现代大学出现专门化行政队伍的背景。现代大学的规模越来越大,行政队伍也越来越庞大,结构亦越发完整。比如,在美国大学,以前校长一个人就能解决,或者是教务长一个人也可以解决,后来随着一系列副校长的出现,也就开始了高度的行政化。由于行政事务繁多,行政职位的设置也越来越繁琐,现在要把一些美国大学网站上校领导职务翻译成汉语很难,这反映出美国大学行政化也越来越深入。行政化是中外大学的共同特点,但我国大学的行政化与美欧大学相比,性质是有差异的。我国大学行政化是实质性的行政化,是权力、责任捆绑在一起的,是排斥教师的行政化;而美欧大学的行政化是事务性的行政化,更多的是治理行政化,教师仍居于教学事务处理的实质地位。欧洲大学由教授决策,行政部门来执行,其行政化非常普遍和深入,但只负责执行。美国大学所有的行政事务由几个部门来决策,学术事务由教授会来决策,由相应的行政部门执行,行政部门只负责执行而不负责决策。
我国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如何体现现代治理呢?改革行政化是必要的,但是,一下子完全改革到位是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我国大学要改革的是实质性的行政化问题,也就是如何在教育教学事务中发挥教师的作用,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问题。建立什么样的治理机制,让教师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中来,把老师个人和集体的作用发挥出来,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来说,教师个人和集体的作用都发挥得不够。有些大学提出要重振教研室,可教研室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负责教学领域的事情,对人才培养方面的其他问题则无法参与。如何发挥各种教师委员会,包括课程委员会、学生指导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的作用,使他们拥有对教育教学事务制定决策的权利,教师集体真正参与到一流本科教育的治理中来,是我国大学治理体系建设的优先课题。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在教学中焕发出热情和激情,在师生互动中对学生认知、人格、情感等发挥更大的积极影响,这是我国大学治理改革面临的最本质问题。
(三)培育一流本科教育教学文化。教学文化好似本科教育的土壤,我国大学教学文化平庸居多,很多局外人到了校园往往感受不到师生对学术的激情,师生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也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学术气质,教师为了“挣工分”而从事教学者众,学生为了“挣学分”而学习者众,管理者为了迎合行政意图而施政者众。大学为迎合各种社会现实需要而办学,没有对真理应有的尊重,大学人似乎也没有对思想的向往,教学文化的平庸和堕落注定不可能发展一流本科教育。
没有一流的教学文化无以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培育一流的本科教育教学文化,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价值观,将真理和思想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所有大学人都要对真理和思想保持一颗尊重和敬畏之心。其次,要在全校普及一流的意识,将一流作为衡量各方面工作的基本要求。一流本科教育不是一所大学的“试验田”,更不是极少数学生的“自留地”,而应当是整个大学的教育教学实践。第三,要着眼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每一个大学生都有特殊的能力和才华,只有个性得到全面发展,潜能得到充分开发的本科教育才能成为一流本科教育。第四,用制度引导一流的教学文化建设。教师评价制度应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更高水平的教育教学,教学管理制度应鼓励和支持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充分而全面的发展,行政制度不是领导而是支持和保障一流的教育教学。要通过一流的教学文化建设,来建立一流本科教育最为可靠的保障。
[1]别敦荣.普及化高等教育基本逻辑[J].中国高教研究,2016,(3).
[2]别敦荣,齐恬雨.国外一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动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6,(7).
[3]汤俊雅.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动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6,(7).
[4]别敦荣.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新视野[J].中国高教研究,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