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残疾人文学的特点与价值

2017-04-13 19:49:15扬闫艳春李立威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文学创作残疾残疾人

张 扬闫艳春 李立威

(1.绥化学院;2.尚志小学;3.绥化市第一医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我国当代残疾人文学的特点与价值

张 扬1闫艳春2李立威3

(1.绥化学院;2.尚志小学;3.绥化市第一医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残疾人文学是我国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得到认可并发展,对于整个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们作品的内容以及所表现出的精神曾经激励过一代人。作品中的文学价值、学术价值和创作形式等都有鲜明的特色。文章从中国当代残疾人文学的发展、所具有的价值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当代;残疾人文学;价值

纵观我国残疾人文学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且不说遭受刖刑的孙膑为后代留下了千古奇书《孙子兵法》,还有西汉时期的司马迁遭受宫刑,却仍然能够忍辱负重,写下长篇巨著《史记》。再看当代出现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残疾人作家,其中以张海迪、史铁生、显晔、叶廷芳、夏天敏等知名作家为代表,《轮椅上的梦》《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万历风雨》《现代艺术的探险者》等作品不仅对当时产生重要影响,也成为当代中国文学发展中的重要篇章。

一、中国当代残疾人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发轫与起步。中国当代文学的起始时间通常以新中国成立时间为基准,可是当代残疾人文学却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并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尽管这一时期的残疾人作家在数量上并不多,作品种类也十分有限,可是残疾人文学却随着两位代表人物的出现而拉开了帷幕,并迅速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这两位代表人物就是张海迪和史铁生。

(二)发展与壮大。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于1988年3月11日成立于北京,它是残疾人事业正式开启的标志,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残疾人文学开始稳步前进,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一,残疾人作家队伍越来越庞大,涌现出大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家,如叶廷芳、贺绪林、夏天敏、显晔、张云成等人。残疾人作家都是因为身体的残疾,在身心遭受巨大痛苦中不约而同地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他们或是为了寻找倾诉的对象而创作,或是为了自我的生存而创作,但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不能掩饰他们在文学创作中的才华。由于残疾人作家身体的原因,他们的文学创作之路远比普通作家要艰辛。以显晔为例,尽管他在十几岁时就立志要成为一名作家,并创作出长达25万字的《青春的光华》,但却未能与读者正式见面。之后,他被外伤性神经痛长期折磨,写作也因此成为他宣泄内心的最好方式,可是他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都无法出版发行。成功总是留给拥有坚定信念的人,由于显晔的锲而不舍,他创作完成的40万字长篇小说《官宦人家》为他带来显耀的光环,并一度成为全国最畅销小说之一。在这之后,《雪腥血冷》《万历风雨》《红颜无泪》等小说相继出版,显晔这个名字也被广大读者深深记住。可以说,身体的残疾推迟了他的作家梦,但残疾也同样成就了他的作家梦,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身体的残疾,当代文学史上是否出现过显晔这样一位作家也尚未可知。显晔说:“残疾是我的资本,如同一直折磨我的神经性外伤痛一样,不断提醒我要努力奋斗,顽强拼搏。在同命运做斗争的过程中,我捕捉到生命的瑰丽色彩。”显晔这番话可能是很多残疾人作家的真实反映,的确,残疾使他们徘徊在万丈深渊的边缘,可是写作却将他们重新拉回来,相信这也是残疾人作家队伍不断壮大的原因之一。

第二,作品数量多,题材广泛,但很多残疾人作家在创作初期多采用自传题材。这包括朱彦夫创作的《极限人生》、杨嘉利《我要站起来》以及赖雨的《爱只是伤害》等,都是自传体小说中的代表。之后,残疾人作家的创作题材日渐多样化,举例来说,有描写都市爱情故事的《风逝》,历史小说《契丹萧太后》,还有反映历史变革的小说《龙凤旗》等。

第三,文学形式多样化,不仅有小说、诗歌、剧本,还有散文、儿童文学等。小说代表作有《务虚笔记》《远方有堆黄土》,这两篇作品分别由史铁生和贺绪林所创。诗歌代表作有《青春雨季》《群山之上》《流浪的歌手》,这三部诗集的作者是杨嘉利、赖雨和罗家成。王占军创作的《大辽太后》是当时剧本创作中的代表,张海迪创作的散文集《生命的追问》和《向天空敞开的翅膀》最有影响力。儿童文学方面,柯愈勋的《春天是从哪里来的》《小河流过小村庄》最受孩子们的欢迎。

二、当代残疾人文学的价值

(一)社会价值。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残疾人事业也散发出越来越绚丽的色彩,可是从整体来看,残疾人事业发展并不平衡,尤其是在物质及其他外部条件上。社会在残疾人医疗卫生、康复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投入很多资金,帮助残疾人改善生活条件,而这也是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以及构建稳定社会局面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残疾人文学作品中流露出这些方面的倾向是比较合理的,可是残疾人的生存需求不仅仅包括物质层面,还包括精神层面的需求,因而残疾人需要人们在精神上给予关爱。[1]

1.实现残疾人的精神层面的尊严感。尊严感指的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所能够感受到的幸福感、价值感以及成就感。人们对物质条件所产生的尊严感能随着生存条件的改善而改善,可是人无法通过物质条件的改善而获得精神层面的尊严感。创作和欣赏文学艺术作品能够深入人的精神层面,带给人良好的自我满足感和尊严感,它能够使残疾人获得对生命的价值感。残疾人文学体现了残疾人的精神需求,残疾人文学的发展对于社会残疾人事业具有积极意义。

2.激励残疾人战胜自我。残疾人之所以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社会活动中,不仅仅是为了改善生存条件或者获得生存权利,更多是通过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来证明自己,这是他们克服自身困难,重新向社会以及他人证明自己意志的基本途径。残疾人群体内心具有独特的尊严感,他们渴望实现自身价值,表达内心需要,而文学创作恰恰是这样一种形式。很多残疾人作家因为在文学创作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而被社会所认可,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残疾人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中,也希望能够借助于文学创作的手段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他们在文学创作领域,通过文学形式来描绘世界的美好,通过对自我形象的重新塑造来提高自己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表现出崇高的个人价值。

3.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示范性价值和促进作用。残疾人作家因为自身身体的缺陷,所以他们的创作更加艰难,取得的成果也更加激励人们努力奋进。邓朴方曾经对此评价到:“残疾人身残志坚,他们身上往往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以及百折不挠的精神。”事实上,残疾人中涌现出的优秀人物及其事迹,也确实对很多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吴运铎、高士其、华罗庚、张海迪、史光柱等,他们的顽强拼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在残疾人作者的文学作品中,不管是创作历程、还是作品的主题和它所表现的内容和精神,都对社会的道德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他们身上的自强不息、感恩生命,勇敢追求等高尚的品质激励了许许多多的人,是社会主义社会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文学价值。无论是从文学价值来看,还是从学术价值来看,残疾人作家以及作品都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这主要包含两点原因:首先,残疾人文学创作属于群体性现象,残疾人群体逐渐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艺术创作特色;其次,残疾人作品中有关于对生存的思考,也有对人性的挖掘,还有对理想的追求等主题,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当代文学作品领域。他们的作品的艺术倾向十分独特,作品的艺术价值很高。

1.创作媒介多样。残疾人在创作媒介上并不受传统形式的束缚,而是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很多人在创作中还采用了网络技术,因而他们的文学创作体现出浓厚的网络化、自主化以及多样化的特征。以张海迪、史铁生等为代表的残疾人作家都注册了网络博客,而且陈村主持的“榕树下”更是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当然,还有更多的残疾文学爱好者也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网络文学创作中,他们将自己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发表到文学论坛、博客以及文学网站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2.创作主题独特。残疾人作家因为自身原因,所以他们对于人生、生命等有更加深刻的思考,这些思考往往通过他们的作品表现出来,所以大多数残疾人作家都以残障意识、生命意义、人生体验等为创作主题,并围绕这些主题展开了深入的思考,最终通过文学形式呈现出来。

3.创作影响巨大。残疾人作家在文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这充分展现了残疾人的创造力和巨大的影响力,同时也体现出残疾人拼搏进取的顽强精神,并成为当代文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学术价值丰富。残疾人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不仅可以进行文学评论,而且可以在不同的学科之间进行比较文学研究。

1.残疾人创作的“经验与想象性”问题。残疾人因为自身的不方便,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生活实践较少,因此在创作过程中更多的是依赖于想象而不是生活实践。他们创作的作品多是以自传的形式,所以可以从“文学与想象”的视角对其展开研究,分析残疾人在创作的过程中如何摆脱生活经验匮乏的限制,怎样运用想象进行创作的。

2.残疾人文学的“主题与开掘性”问题。在残疾人文学作品中流露出很强的残障意识,残疾标识被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因此可以站在“残障与存在”的角度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并逐步引导残疾人不断加深对生命的思考,同时还要以更广阔的视角来观察生活,这样才能站在高于残疾人的角度来分析人性。[2]

3.残疾人文学的“写作与工具性”问题。残疾人在创作过程中已经开始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这些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残疾人作家能减少创作过程中的障碍,更便捷地进行创作并发表,但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可以站在“网络与残疾人书写”的角度来探讨残疾人作家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而分析网络的出现对残疾人创作产生的影响。

4.残疾人文学的“特性与国际性”问题。残疾问题是国际化的问题,所以残疾人文学也是国际现象,我国的残疾人文学创作的发展过程一直保持着和国际残疾人文学的交流与互动,所以,当前我国残疾人文学也有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差异。[3]随着残疾人运动的发展,国外残疾人文学研究于20世纪末出现于美国,并迅速扩展到欧美国家的研究机构,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展开研究,掀起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热潮。针对残疾人文学展开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残疾与隐喻研究,认为残疾现象是一种能反映社会问题的特殊隐喻;第二,残疾与性别研究,对残疾问题应用性别理论以及女性主义理论进行分析;第三,残疾与种族研究,认为残疾与种族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5.残疾人文学的“病理学”问题。

(1)探究文学中的“疾病”隐喻。这种探究式基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深入探讨残疾人文学作品中的疾病与残障意识。美国著名的作家和品评家苏珊·桑塔格在她的作品《疾病的隐喻》中说:“疾病是借助于身体表达出来的言语,它是一种自我表达,是一种语言,能够反映人的内心情感。”文学作品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残疾人文学的创作也具有“疾病隐喻”的性质,这种性质是通过个体经验和创作实践表现出来的,这并不是说残疾人作家对疾病感兴趣,而是对疾病影响的个体生命感兴趣。因此,针对残疾人文学展开研究,一定要深入分析“疾病隐喻”,从而更加深入地对残疾人文学展开研究。[4]

(2)研究文学叙述中的“疾病”“残障”要素。残疾人文学总是带有一定的生理或者心理的某种缺陷,从叙事的角度来分析,这属于残疾人文学中情节发展、呈现主题的“元叙事”,它的功能在于为接下来的人物命运埋下伏笔。另外,由于疾病具有隐喻性质,因而文学叙事的角度以及内涵都会随之发生变化,从整个文坛来看,出现率最高的主题不外乎疾病、残障、爱、死亡等几种。疾病与残障是一种持续性的过程,而死亡是一种不带有时间延续的终结点,前者比后者更容易体现人类之间的关爱以及必须要独自承受的痛苦,从这一角度来看,疾病与残障属于文学叙事中的功能性因素。[5]

(3)探讨文学对疾病、残障的诊疗作用。即对文学所具有的抚慰情感、救治疾病与残障功能展开研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探讨文学作品具有治疗功能的人,他们在研究灵感产生的时候提出,诗人由于被神灵附身而陷于疯狂的状态,这种状态使诗人暂时摆脱现实世界的困扰,从而完成创作,诗人创作过程中的情感即属于神灵的抚慰和治疗。精神学派的代表弗洛伊德提出,作家是在“白日梦”的状态下完成创作,这一过程是对性压抑之后的宣泄,因此文学创作能够升华潜意识状态下的性本能,而作家也因此能够维持精神的平衡。由此可见,从文学救治疾病、残障的功能角度进行分析,残疾人往往能够发现文学的更高价值。

中国当代残疾人文学是中国文学创作的一道靓丽风景,其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特点。他们通过自己作品,或是思考人生、命运,或是表现自己永不屈服的意志,为中国的残疾人提供了精神支持,也使国人对于残疾人更加关注。

[1]管恩森,仵从巨.简析中国残疾人文学的价值与意义[J].残疾人研究,2013(9).

[2]陈庆艳.论中国当代残疾人文学的发展与特点[J].文教资料,2012(10).

[3]刘金荣.特殊教育期刊稿源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

[4]陈庆艳,吴月华.论中国文学作品中残疾人形象的流变[J].名作欣赏,2013(8).

[5]李扬,骆燕.为残疾人文化扬帆——从文化多元性看残疾人文化的作用和发展[J].中国残疾人,2012(7).

[责任编辑 杨贺]

TheCharacteristicsand ValueofChineseContemporary Disabled Literature

Zhang Yang Yan Yanchun LiLiwei
(Suihua University,Suihua,Heilongjiang 152061)

Disabled litera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literary works.It has been recognized and developed in China since the late 1970s,which has had a positive impacton thewhole society.The content of their work and the spirit shown have inspired a generation.The literary value,the academ ic value,and the creation form in thework allhave th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Thisarticle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of Chinese contemporary disabled literature,itsvalueand otheraspectsof itsdiscussion.

contemporary;the disabled literature;value

G768

A

2095-0438(2017)01-0142-04

2016-07-21

张扬(1984-),女,绥化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残疾人文化。

2013年黑龙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对策研究”(12541941)。

猜你喜欢
文学创作残疾残疾人
梅卓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2期)2022-01-18 05:35:30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当代作家(2018年11期)2018-11-27 05:00:00
关爱残疾人
我骄傲
环球时报(2016-07-12)2016-07-12 07:24:56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工业设计(2016年1期)2016-05-04 03:58:18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0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42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中国火炬(2013年5期)2013-07-25 09: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