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女子高校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2017-04-13 18:07胡艺华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办学特色大学

胡艺华

(武汉音乐学院,湖北武汉 430060;武汉大学,湖北武汉 430072)

·女性教育研究·

新常态下女子高校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胡艺华

(武汉音乐学院,湖北武汉 430060;武汉大学,湖北武汉 430072)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女子高校应从实际出发,立足本职,顺势而为,找准自身发展方向和路径。女子高校应成为精英女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先进性别文化发展的引领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女校教育优良传统的传承者,高等教育多样化的示范者,世界女性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桥梁。对此应选择合适的路径,要凝练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推进学科建设,打造优势学科;坚持人才强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妇女与性别研究,打造科研品牌;实施精英教育,培育高层次女性人才;拓展办学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拓宽国际视野,推进开放办学。

女子高校;发展;方向;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1]。这是从国家发展战略和高等教育理论相结合的高度,对“办什么样的高等学校,怎样办好高等学校”这个根本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高等教育发展内在规律的新认识,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了思想引领和根本遵循。女子高校作为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的重要承担者,在探索女性教育规律、培养女性专门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面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任务,女子高校应从实际出发,立足本职,顺势而为,找准自身发展方向和路径。

一、女子高校发展的现状分析

女子高校在我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以前,1905年华北协和女子大学的创办开启了我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先河,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长达40余年的历史中,女子高校曾经一度在高等教育园地里独树一帜并大放异彩,先后涌现出了金陵女子大学、华南女子大学、北京女子师范高等学校、河北女子师范学院等10余所女子高校,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女性人才。1952年国家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女子高校或被完全停办,或被并入其他高校,从此淡出历史舞台达30余年。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为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女性人才的需求,在各级妇女联合会组织大力倡导下,一些地方政府或社会团体分别创办了一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女子高校,从而使女子高校再度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各类女子高校10余所。在学校建制上,既有独立设置的女子高校,如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女子学院、湖南女子学院等,也有综合性大学下设的二级女子学院,如同济大学女子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大连大学女子学院等;在办学层次上,既有承担研究生、本科生教育的女子本科学院,如中华女子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国际女子学院,也有承担高职教育的女子专科院校,如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在管理体制上,既有全国妇女联合会直属的女子高校,也有省级地方政府主办的女子高校;在办学主体上,既有国家公办的女子高校,如中华女子学院等三所独立设置的女子本科学院,也有社会力量办学的民办女子高校,如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在招生类型上,既有以女生为主、兼招少量男生的女子高校,也有只招女生、不招男生的女子高校;在办学规模上,既有在校学生规模达万人以上的女子高校,也有在校学生不足千人的女子高校;在办学区域上,女子高校大多集中在东、中部地区的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济南、长沙、福州等。从整体上看,我国女子高校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类型、多元化、多样性的办学格局。

经过近3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的女子高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办学层次、办学实力,还是办学水平、办学效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尤其是在办学特色方面初步显示了自身的优势,但离国际化、特色化、优质化、精品化办学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其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不容忽视,对此应进行实事求是的审视和剖析。

(一)办学理念和思路不够清晰

从相关女子高校的发展规划文本来看,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等顶层设计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简单模仿甚至照搬照抄普通高校办学经验的痕迹。目前大多数女子高校对自身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当代使命、价值取向缺乏深入分析,对自身存在的优势、劣势、短板、瓶颈以及面临的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缺乏全面思考,对女性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及新时期社会发展对女性人才的要求缺乏精准把握,对女子高校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等一系列现实问题缺乏科学谋划,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女子高校的发展视野和发展格局。

(二)核心办学资源显得不足

现有的女子高校大多建校时间较短,发展起步较晚,办学基础比较薄弱。进入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的新时代,面对建设和发展的新机遇,在核心办学资源支撑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一方面,有形资源不足,教师队伍总量不足,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不太合理,尤其是缺乏高层次、国际化的人才队伍;校园面积略显狭小,教学基础设施、图书、教育技术装备相对滞后;资金投入渠道比较单一,办学经费较为紧缺,创收和融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无形资源不足,由于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和有特色的专业作为支撑,对高水平的师资、高质量的生源和高品质的就业市场难以产生吸引力,加之学校的理念创新、制度建设、文化培育、模式构建尚处在艰难的摸索当中,因此女子高校在短期内还无法形成品牌效应,这些问题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了女子高校的发展效率和发展后劲。

(三)办学特色还不鲜明

对女子高校来说,办学特色是第一生命线,也是核心竞争力。但是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女子高校普遍缺乏鲜明的办学特色,“特色办学”“特色兴校”更多的只是停留在思想认识和规划文件等层面,尚未真正落实到学校领导和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中,尚未真正嵌入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文化等全方位和全过程。一方面,女子高校在办学理念、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管理模式、校园文化等方面,与普通高校相比缺乏应有的区分度和特色点,女子高校相互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复制、模仿、抄袭。另一方面,女子高校对办学特色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对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女性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把握不够全面、不够精准,对女校特色的追求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狭隘性,或“把特色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或“把特色当成一个标签,热衷于宣传包装”,从而陷入了特色迷失的困境之中。

二、女子高校发展的方向引领

(一)女子高校应成为精英女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高等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高等院校在本质上是人才培养机构,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等院校的核心职能和首要使命,在我国现阶段衡量一个高等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存在价值,首先是看它能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来,人才资源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如何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多样化人才,是当前高等院校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女性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女性人才尤其是精英女性人才的培养,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要求和“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社会性别定位还有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对女性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以及广大妇女对自身成长、成才、成功的内在需求还不相适应。探索精英女性人才培养的独特规律,促进大批优秀女性人才迅速成长,是当前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女子高校作为以女性为中心的特色大学,应当着眼于新时期妇女事业发展的战略需要,自觉担负起探索培养精英女性人才的时代使命,切实在女性人才培养教育方面发挥引领、示范、辐射的作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陈至立同志曾经强调:“女子学院要努力培养中国女性精英,以后要有一大批的女社会活动家、女教育家、女企业家是从这里走出的,如果女子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其他普通院校是一样的,那么在全国2000多高等院校中,女子学院多一所少一所都无所谓”。基于此,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女子高校必须志存高远,努力成为精英女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这既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也是自身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更是彰显特色优势的关键之举。

(二)女子高校应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的示范引领

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以社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两性和谐、男女平等为核心,涵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的“四位一体”的先进性别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价值,是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贯彻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基础和重要动力,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向前发展,就越需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但毋庸置疑的是,现阶段我国的性别文化领域正遭遇“两面夹击”,既有男尊女卑封建思想以及大男子主义思想的影响,也有西方女权主义思想的困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社会性别意识,促进男女平等协调和谐发展,是一项横亘在我们面前而又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对此,党的十八大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2],这实际上把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赋予了女子高校新的学术使命。女子高校作为国内社会性别理论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基地,在社会性别研究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汇聚了社会性别所涉及的多个学科的研究力量和学术团队,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妇女运动史、女性主义哲学等相关课程和法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女性学、家政学等相关专业,建有一系列与社会性别研究相关的研究机构,在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的研究、传播和传承创新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因此,女子高校应着眼于新时期妇女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本职,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引领先进的性别文化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进入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和妇女教育体系,为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女子高校应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高等教育理论认为,任何一所大学总是植根于又服务于一定的区域,大学与区域之间存在一种融合发展、共生共荣、互动双赢的关系。一方面,大学的发展依赖于区域的发展,从中获取自身发展的外在动力和强大资源。另一方面,大学的发展又推动着区域的发展,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大学与区域的互动关系显得更为紧密。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主动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以自身的力量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真正成为引领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动力支撑。在我国现有的三所独立设置的女子高校中,只有中华女子学院是全国妇女联合会的直属院校,其他两所均为地方院校,从服务面向来看,这三所女子高校都立足于所在的城市,服务于各自的区域,因此,从根本上讲,应把这些女子高校归于区域性大学的行列。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区域经济迅速崛起,其中中华女子学院所在的首都经济圈、湖南女子学院所在的中部地区经济圈、山东女子学院所在的环渤海经济圈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区域,既为女子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现实的任务和明确的要求,那么,女子高校理应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女性人才,创造优秀科技成果,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

(四)女子高校应成为高等教育多样化和特色化的先行者

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特色化,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全球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更是我国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迈向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正确路径。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并不是一个凭空产生的口号和标签,而是一个植根于实践需要的系统工程。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各种类型、各个层次、各种规格的人才,这在客观上呼唤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特色化;另一方面,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趋于本土化、大众化、时代化、个性化、精致化,这为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高校与高校之间互相模仿、同质发展、千校一面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桎梏。前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任期内曾多次表示:“我感到焦虑的一个问题是高校如何办出特色”[3],并强调:“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3],高校办出特色这不仅仅是他“在心里盘桓已久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尤其高等教育界高度关注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分别对高等学校的特色发展作了强调。那么,到底何谓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特色化?根据高等教育哲学的观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特色化归根到底就是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都要坚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努力探寻符合时代需要、彰显自身特色的办学道路和发展模式,这是高等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对包括女子高校在内的所有高等学校提出的普遍性要求。作为一种独立设置、专门从事女性高等教育的特殊高校,女子高校在社会环境、办学资源、教育对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等各方面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当然这些特点之中既蕴含着独特的优势,也包含着一些劣势。对于女子高校来说,要顺应高等教育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关键在于立足实际,扬长补短,坚定不移地实施精致教育、推进特色办学、打造高水平、高品位的精品女子高校,努力成为高等学校园地里的一朵魅力奇葩。

(五)女子高校应成为女校教育优良传统的传承者

女性教育在我国具有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历史文化底蕴比较深厚。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就开始兴起了创办女子中学、女子师范的热潮,在此基础上孕育和催生了女子高等教育。1919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成立,开启了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先河,之后的30年间中国大陆曾经涌现过一批女子院校,如“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华南女子文理学院、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国立女子师范学院”[4]等,以及延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中国女子大学。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女子高校在提高女性素质、培养新型女性等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女性人才,可以说女性教育的优良传统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园地里极其珍贵的文化宝藏。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进行了全面的教育改革,积极构建新的教育体系,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女子大学纷纷被停办并合并到普通高校中,这使得女子院校一度退出历史舞台,在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中消失达30多年,从文化传承的视角来看,这种断裂不能不说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无法忽视也无法弥补的一大遗憾。当然令人倍感振奋的是,改革开放以后,女子院校又得以重新复出,并逐渐在高等教育舞台上显山露水,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目前从总体来看,女子院校的发展仍然受到传统文化、管理制度等各项因素的制约,同时一些女子院校由于自身办学层次较低、缺乏创新精神和内在活力,在办学的过程中举步维艰、惨淡经营,有的女校不得不改旗易帜。基于这样一种客观的现实,女子高校应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努力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成精品,将女校教育传统传承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

(六)女子高校应成为世界女性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桥梁

发展女性高等教育,促进女性成才成功,培养精英女性人才,既是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也是当前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女子大学往往是培养精英女性、杰出女性的摇篮,例如中国著名的“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冰心以及美国的希拉里、赖斯、奥尔布赖特等都是毕业于美国韦尔斯利女子学院,撒切尔夫人毕业于英国牛津女子学院,韩国首位女总理韩明淑毕业并执教于韩国著名的梨花女子大学。在新的历史时期,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兴办女子大学,有资料显示,目前美国现有70多所女子大学,日本的女子大学(含短期女子大学)则多达300多所,韩国有10余所女子大学,其中有一部分女子大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很强的实力和较高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是本国女性学生乃至外国女性留学生非常向往的大学,如名列美国“七姐妹女子学院”之首且在全美文理学院中排名第四的韦尔斯利女子学院,韩国首尔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且被公认为全亚洲最好的女子大学韩国梨花女子大学,被誉为日本国内最好的女子大学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等,这些女子大学不仅仅是本国妇女教育发展的引领者,而且是社会性别理论研究尤其是女性研究的最高平台,更是培育本国杰出女性人才和全球国际化女性人才的重要基地。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世界各国对新时期中国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就予以高度赞誉,由此开启了妇女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里程碑,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女子大学带着不同的使命和愿景来到中国,希望与中国的女子院校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对话、交流、互动与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女性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的共性问题。中国正在努力实现由世界教育大国转向世界教育强国,在与世界女性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确有必要创建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精品化的女子院校。女子高校作为当前我国女子院校中的先进代表,理所当然要成为女性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纽带和桥梁,主动引入国外女性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和先进经验,积极对外展示中国妇女教育发展的最新成果,并与国外高水平女子大学携手推进世界女性高等教育的共同发展。

三、女子高校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凝练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

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精准的办学定位,是大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成精品的思想引领和目标导向,科学谋划大学的发展路径,首先就要从凝练办学理念、确定办学定位开始。在办学理念方面,女子高校应做到“四个着眼于”:着眼于探索女性成长成才的特殊规律和女性教育的内在机理,着眼于发掘女性的最大潜力并为女性创造最适宜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环境,着眼于引领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积极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彰显自身的社会价值,着眼于推动女性教育向特色化、精品化、国际化等方向发展。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境外理念、分析社会现实,从而形成符合时代需要、体现女性特色的办学理念。在确定办学定位的过程中,女子高校正确把握好4个方面的辩证关系,即把握好规范办学与特色办学的关系,把握好传承经验和创新模式的关系,把握好统筹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把握好内涵发展与规模效应的关系。具体来说:在层次定位上,应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向研究生教育迈进;在类型定位上,应坚持以教学型为主,积极向教学研究型发展;在学科定位上,应坚持以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应坚持以培养复合型女性人才为主,大力培养引领社会发展的女性精英人才;在服务面向定位上,应坚持立足地方、面向全国;在规模定位上,应坚持适度发展,保持6000人左右的规模。

(二)推进学科建设,打造优势学科

学科是大学的核心要素,学科优势体现大学的办学优势,构成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创建女子高校,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打造优势学科。由于女子高校的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办学资源有限,在学科建设方面必须扬长避短、另辟蹊径。首先,要选准突破点,女子高校新建之初,在“大、老、常”的学科方面,很难与老牌的大学竞争,只能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小、新、特”的学科作为突破口,尤其是普通院校尚未涉足的一些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女子高校要想方设法去填补“空白”,占领“地盘”。其次,要抢占制高点,女子高校在妇女与性别研究及相关领域有一定的优势,应该以此作为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做大做强、求精求深,努力占领学科制高点,切实掌握话语权。再次,要坚持协同创新,女子高校要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与相关产业、重点地区进行无缝对接,选准在某些领域(如家政服务、社会工作、养老服务、时装设计)开展深度合作,充分运用协同创新的理念和机制,竭力把握主动权、抢占制高点、开创新局面。

(三)坚持人才强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是决定大学办学水平的第一要素。只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一流的学生、创造一流的学术成就,因此要办好女子高校,必须把人才强校作为学校最重要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首先,要抓紧招揽和储备高层次人才,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既应现实之急需,又作为未来之储备。其次,要创新教师管理制度,设立人才发展“特区”,依托重点学科专业、重点研究基地和重大科研项目,构建“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人才组织新模式,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培养、使用、服务、评估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努力造就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善于创新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四)实施精英教育,培育高层次女性人才

培养女性精英是创建女子高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尽管女子高校在短期内受到生源质量、师资水平、办学资源、发展环境与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很难全力投入精英教育之中,而必须顺应大众化教育的需要,但是必须从一开始就要坚持精英教育的价值取向,用高标准的定位来引领学生奋发向上,向女性精英的成才目标迈进。其次,要探索最优化的培养制度,要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女子高校培养女性精英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我国女性精英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机制,大力开发体现时代要求、彰显中国特色、适应女性发展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女性意识、科学素养、生活情趣、专业技能、领导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加强妇女与性别研究,打造“女字号”科研品牌

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也是体现现代大学存在和发展价值的重要方面,更是创建办学特色、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大力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大背景下,女子高校应主动承担起引领和支撑女性发展的学术使命,切实把妇女与性别研究作为主攻方向,精耕细作、深入探索,努力打造“女字号”的科研品牌,力争成为妇女与性别研究的主阵地和大本营。一方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视角,深入研究妇女与性别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推出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学术成果,构建符合时代需要、彰显中国特色的妇女与性别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另一方面,要坚持学以致用,用妇女与性别的理论和视角来研究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切实提高妇女与性别理论解释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为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实施和先进性别文化的传播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引。

(六)拓展办学资源,改善办学条件

大学的发展离不开经费支持。只有具备充足而灵活的办学资源,才能保证大学改进教学和研究条件,维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开发新的前沿学术项目。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许多名牌大学,办学经费投入都十分巨大,筹资渠道也很广泛,除了政府投入以外,还有大学经营、校友捐赠、慈善捐赠、财团支持等等。但事实上,世界几乎所有的大学都面临着经费短缺的难题。对于我国的女子高校而言,经费短缺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要创建女子高校,必须大力拓展办学资源,改善办学条件。首先,要积极争取政府加大对女性高等教育的投入,积极承接国家级的重大项目,主动为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有偿服务,使学校获得广泛的经费支持。其次,倡导大学经营的理念,积极举办附属产业、继续教育、远程教育、专项培训等,从而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再次,要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与企业、银行、科研机构开展项目合作,主动吸纳社会资金,借助社会力量来推动学校的基本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使学校能够轻装上阵,集中财力加快内涵建设。

(七)拓宽国际视野,推进开放办学

在欧美、日本、韩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女子高校已经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办学模式,在社会上确立了很高的地位,尤其是涌现出了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女子高校品牌。相比之下,我国的女子高校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基础较弱,无论是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还是办学理念、办学资源、办学效益,都表现得明显滞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的女子高校要实现快速崛起,必须突破传统观念,拓宽国际视野,主动融入女性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潮流之中,积极构筑与国外高水平女子大学交流合作的渠道,在深入学习和合理借鉴国外女子高校先进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引进国外高水平女子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品牌课程、原版教材、高层次人才、精英女性人才培养模式、女校管理模式、女校精品校园文化等等,探索建立与国外高水平女子大学合作培养女性精英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新平台,同时加强与国外其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合作,积极承接国际合作项目,从而使我国的女子高校不断走向世界。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下,女子高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校制宜,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路径、优化办学模式、推动跨越发展,力争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自立于中国普通高校之林。

[1]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5). [3] 国务院教育工作座谈会侧记之四:高等教育要提高质量办出特色[N].人民日报,2006-11-28(2). [4] 杜祥培.我国女子大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3):48-50.

(责任编辑 王 灵)

Direction and Path of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Colleges under China’s New Normal

HU Yi-Hua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Wuhan 430060, China;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Under the new contex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omen’s colleges should come to terms with their responsibilities and aim their own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and current trends. The women’s colleges should become the base of female elites training, leader of advanced gender culture, promoter of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arrier of fine female education, model of diverse higher education, and bridge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Therefore, we should choose the right path, appropriate objectives and clear orientation. We should promote discipline and faculty construction. We should also tak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gender study, training of female talents, improve education facilities and condition, increas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promote open education.

women’s college ; development; direction; path

2017-01-10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青年专项资助课题“中西方女子高等教育比较研究”(项目编号:XJK011QJB002);2014年湖南省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湘教工委通〔2014〕90号) 作者简介:胡艺华(1978—),男,武汉音乐学院思想政治课部副主任,教授,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等研究。

G647

A

1008-6838(2017)02-0085-08

猜你喜欢
办学特色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特色种植促增收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中医的特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