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社会形象双重属性及其建构

2017-04-13 16:05蒋万胜孙琪
商洛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建构群体个体

蒋万胜,孙琪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论人的社会形象双重属性及其建构

蒋万胜,孙琪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在全球化背景下,个体的社会形象越来越重要,逐渐被视为个体素养和道德水准的体现。良好的社会形象是个体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尤其是交际活动的重要介质,是个人及其所代表的组织、团体的一张名片。人的社会形象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双重属性。我们可以通过注重个人言语、注意重诺守信、参与公益活动来建构人的社会形象。

社会形象;刻板印象;形象建构

一、社会形象不同于刻板印象

形象可以分为两类:自然体形象和社会体形象。自然体形象强调个体与生俱来的自然状态,如面貌、胖瘦等等,而社会体形象则更为复杂,反映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的符号化特征。有学者认为,人的社会形象主要指“人在社会环境下形成的本能、心理、智能、精神等各方面表现出来的形象”[1]45。有的学者认为,社会形象指“人们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彼此间形成的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形象”[2]27,强调社会形象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人的社会形象可以说是个体的本能、智慧、气质等精神面貌上的综合状态,是个体在参与社会互动情景中表现出的人格特质和自然状态的统一。本文的社会形象指人的抽象意义上的社会体形象。

人的社会形象与刻板印象在情感认知方面具有一致性。李普曼认为,刻板印象是自身意识、价值观、立场和权利在现实生活中的映射[3]73。它是一个思想堡垒,为我们随心所欲地认识世界排除障碍,是个体自我对外界的评价标准,是一种“他者化”的情绪感知。人的社会形象亦然,也是个人基于自身立场、价值倾向、社会地位等对他人印象的一种评价性结果的固化,反映着一种“非我”“他者化”的情绪化感知,是一种“自我”价值的社会化评判的结果。

然而社会形象则不等同于刻板印象。李普曼认为,对于大部分事物我们并不是先观察,而是先解释后观察[3]62。也是就说,我们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让使我们往往带有某种固定的先入为主的成见,而这种成见在运用理智之前就已经存在,可以说是已经成为一种认知的前提存在。刻板印象恰恰正是这种成见的结果,它是行为主体对特定人或者与事物相关的人持有的具有持久性和主观性的看法和偏见,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失。而社会形象则强调先观察后解释,是一种事后的反思、认知和评价的结果。同时由于欲认知事物的原始状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具备的认知倾向,是一种客观的现象。因此人的社会形象在人类的交往中具有客观性,且体现在人在意识中对他人形貌的识别上。人的社会形象在认识倾向和立场上亦区别于刻板印象,在认识倾向和立场是中立的,不是预设的。

笔者认为,所谓社会形象就是个体参与社会交往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形象,是人在社会活动展示出来的、可被他人识别的符号化的状态。简单来说,社会形象就是在社会互动情境下形成的反映个体行为的形特征,是个体场景和剧场中扮演自身角色时给大众留下的整体印象和大众对其印象的自我认同。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的社会形象往往具体表现为人的外貌形象、礼仪形象、服饰形象、语言形象和人格形象等①。

二、社会形象的双重属性

从存在和变化的角度来讲,人的社会形象具有两种明显的属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一)社会形象的稳定性

人类社会由于技术变革、种群竞争、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状态之中。个人作为社会形象的存在主体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并且在这个历史环境中充分发挥着自己的能动性、创造性去改造自己,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历史。然而,人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去创造,相反受要到自然条件、技术水平、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制约。从大跨度的时间上看,人类历史据此形成了稳定的阶段性特征。这些特征在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的状貌,并固化后而表现为一定的形态——国家形象、民族形象、自我形象。

社会是由众多相互关联的群体组成的集合,个体则是构成群体的因子(或者说因素)。个体被某“群体”赋予标签化,被符号化,同时以群体化的标签形式参与社会生活,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各个群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与社会大环境的相互作用构建起群体自身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从而做出对群体有益的判断。此时,个体的社会形象则与所在群体的社会形象保持一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和反映整个群体的社会形象。在时空的变迁中,为了保持群体成员对群体形象保持长久的忠诚、认同和群体文化的传承,群体的社会形象具有而且被期望具有稳定性。

个体是构成群体的因子,是群体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单元。群体整体的社会形象的特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个体自身的社会形象具有稳定性。个体的社会形象是在个体参与群体与社会生活过程中顺应社会生活环境的过程中得以实现,也印证了“社会第一性”,“个人第二性”,即社会意识决定个人意识,个人意识反映社会意识的哲学原理。就社会个体而言,自身的社会形象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一种稳定的形象状态。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状态下,个体的呈现的社会形象不同,但社会形象一旦形成就具有自己的稳定性。

(二)社会形象的可变性

社会形象的可变性是基于人类活动的主体性和自主性。首先,社会唯名派认为,社会建立在心灵与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没有语言和思维的存在,个体间就不能实现互动交流。社会依赖于自我的能力,强调从“泛化的他人”的态度出发评价自身。不难看出,社会唯名派赞成“个人第一性”,即人的主体性观点。社会形象的主体是“人”(社会化的人),区别于自然人,是具有自我和自主意识的人。人的主体性强调人在实践活动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以个人自身或者世界更加符合个人的目的,更好地为自身利益服务。社会形象主要体现为:主体通过自己的意志来塑造、改造自身的形象,使得自己的形象更加符合自我期待和他人期望。

其次,社会形象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有限制的,是相对的。虽然个体在建构自身社会形象的过程是一种追求完美的过程,体现为人的社会形象在一定的范围具有完满性。但这种完满性是一种相对的或者说比较的存在,是人的认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断深化的结果。假如A事件比B事件的最终结果更令人满意、更完善,那么就可以说A比B更完美。孔夫子将人的一生概括为这样6个阶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105每一成长阶段都反映出不同的、基于生命变化周期上社会形象变化,从一个埋头苦读的学生形象到最后的随心所欲的大儒的形象过程就是人的成长过程。刚出生的婴孩是一种原始的存在,它潜在地包含于一个圣人形象之中,通过成长过程中个人的努力,使潜在性变为现实性。也就是说,孔子圣人的形象是婴孩天生不具有的,但是经过后天的努力他拥有了。显而易见,社会形象的建构过程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向着完满和完成状态变化。

个人通过同化他人和顺应他人两种方式使自己的形象更加符合自我和社会主流文化。一是同化他人。个体在社会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下,对有利于个体的事物和认知进行学习,对相应的原素进行吸收和吸纳,从而使其作为一个社会成员自身认知的一部分,进而影响其他成员,共同形成和维护社会群体独特、良好的形象。二是顺应他人。个体通过参与社会环境生活,改变其自身对社会环境的看法,从而适应社会环境,遵循社会群体的规则。个体与社会之间通过同化和适应作用与社会环境形成平衡状态,并且在这种作用中建构个体自身形象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通过这样的方式就既保持个体自身的个性,又建构起符合社会期望的社会形象。

三、社会形象的建构途径

在当今社会,人的社会形象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仅影响着个人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组织团体的合作和发展。个体只有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社会形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以有效的方式和措施来建构和塑造个人的社会形象。

(一)注重个人的言语

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具有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的语言,不仅仅关系到交谈效果,而且利于塑造个人良好的社会形象。语言是人类交往过程中最直接、使用最广泛的载体。在日常生活中,口头语言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涉及两个问题:第一,要表达和告知给他人的信息和情感。第二,要用何种说话方式,才能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形象。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个人一言一语都会影响交际效果。例如“你比那些夜店小姐还漂亮!”这样的话语不免让人感到轻浮和不尊重。相反坦诚、严谨、幽默、朴实的言语,不仅可以对谈话者产生好感,形成风趣幽默的形象。说话者必须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语言风格的形成离不开深厚的知识积淀和生活经验的积累。首先,注意学习和掌握优秀文化中的典故。例如对于唐诗宋词、名言警句、谚语的运用,能为自己的交际增色,塑造有良好文化修养的形象。习近平同志用“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不仅表达了他对和平、合作的国际环境的渴望,而且也充分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次,讲究说话艺术。在与人交际时,我们要通过一定的说话技巧表达态度、活跃氛围、消除负面影响。在平时说话时,恰当地运用修辞可以使话语更为生动,表达力更强。

(二)注意重诺守信

诚信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观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中血液之中,它不仅是个人良好素养的体现,更是评价一个人社会形象的重要参考因素。“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都表达了古人们对诚信品质的推崇。诚信也被写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公民的基本价值观。在交际实践过程中,我们要谨慎许诺,不阳奉阴违,不敷衍应对,不急功近利,不议论是非曲直,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我们每个人要通过实践自己的承诺帮助树立个体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参与公益活动

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以社会利益为主导的社会营销观念。社会营销战略虽然在国内并没有被广泛使用,但是其不仅为企业赢得了利润,同时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益处,真正实现了企业和社会双赢。尽管社会营销的应用主体多为企业公司,但是影视明星们却深谙此道。在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某明星通过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出席公益活动、向灾区或者贫困地区捐赠等行为方式塑造良好的口碑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其实质则是一种变相的营销活动。然而,广大公众却很买账,社会营销在娱乐圈已成为洗白的不二法宝。“国民女婿”黄海波深陷“嫖娼门”事件,甚至遭到封杀,社会形象一夜之间坍塌。然而,当媒体报道“黄海波在某养老院做义工”相关新闻时,公众就开始同情和重新接纳他,舆论也开始向着有利于他的方向发展。从这些可以看出,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是树立和塑造个人社会形象的重要方式。对于我们来讲,不应像有些人那样将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来使用,而应抱着对慈善活动的真诚心理和动机来进行社会公益事业。因为毕竟社会公益事业是帮助我们的社会向善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重要手段。在从事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个人一方面树立了自己的良好社会形象,另一方面培养、熏陶着自己的心灵。

随着注意力经济的发展,发展形象经济已成为个人和组织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商业模式。然而,人的社会形象却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和否定,阻碍了个体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个体想挖掘自身形象资源获取经济效益就重视人的社会形象的双重属性,正确认识社会形象的特性,探寻建构社会形象的正确途径,树立个人的良好形象,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注释:

参见秦启文、周永康《形象学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徐国定.形象学[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1.

[2]秦启文,周永康.形象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王世明.孔子思想钩沉[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李继高)

The Double Attribute of Social Image and Its Construction

JIANG Wan-sheng,SUN Qi
(School of Journalism&Communicatio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119,Shaanx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the individual social image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dividual accomplishment and moral standards.A good social image is individual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life practice,especially an important medium for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is a business card for individuals and their organizations and groups.Human being's social image has dual attributes of stability and variability.We can build a good social image by focusing on personal speech,paying attention to keeping promises and participating in public welfare activities.

social image;stereotype;image construction

I206

:A

:1674-0033(2017)03-0048-03

10.13440/j.slxy.1674-0033.2017.03.011

2017-03-16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项目(201312)

蒋万胜,男,陕西富平人,博士,编审

猜你喜欢
建构群体个体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