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桂玲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
程桂玲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开展校企协同育人为老年产业培养急需的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该领域的重要课题。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搭建了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建立了校企协同育人体制,完善了校企协同育人运行机制,取得显著的育人效果,为老年产业的人才培养探索了一条有效的可行之路。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
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各类养老机构的床位和集中供养人员数量每年递增10%,到2025年老年人将突破3亿人口,养老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但长期以来,我国的老年服务产业一直以公益性为主,服务对象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社会扶助人员。由于受到人们对老年服务产业的认识、养老文化,以及养老机构少、条件差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服务对象是“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性质不可能像工科等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那样,建立在经济利益之上。
老年服务产业的校企合作,首先是出于学校、行业企业双方的社会责任意识与爱心奉献精神;其次是互惠互利、实现双赢;再次是在校企深入合作中建立的人际情感,双方都要用心维护。因此,老年服务产业的校企协同育人,形成“共商人才需求、共定人才培养方案、共享资源、共管共育人才培养”的格局,需要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以及国家政策的配套支持。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高职示范院校,依托主管单位鲁商集团的商业背景和养老房产优势,2012年起,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以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为突破口,吸引山东省内养老龙头企业青岛颐和华龄老年产业有限公司、山东幸福世家老年产业有限公司、潍坊鹤翔安养中心等企业与之开展合作,以订单班为载体,开始了校企协同育人之路。
(一)搭建“一面二点三深入”平台
一面:指的是为区域老年服务专业发展而成立的战略联盟,即由政府指导、行业牵头,老年服务企业和学校共同组建的“校企协同育人理事会”。这个机构既属于决策组织,又有服务组织的属性,由校企双方的主要领导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主导校企协同育人面上的工作。
两点:指的是育人的两个主体——学校和企业。这里所指的企业应具有“教育企业”的属性,即养老机构具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有较为完善的服务部门(如医院、营养师等),在省市区域内有较大的影响力;对学校而言,开设老年服务专业具有较好的基础,且有3届以上的学生,师资力量较强,训练设备、实习基地等齐全,并且运行良好,学校知名度高。
三深入: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具体是指以订单班为抓手,深入企业、学校,整合双方资源,办好订单班;强化校企双方长期合作的纽带,深入进行项目合作(如培训项目、联办养老机构等),促进老年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校企双方深入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发展方向,成立了相应的研究部门,共同承担省级及省级以上的研究课题。
(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明确校企双方育人责任
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和权利,是校企协同育人的基础。早在2012年学校举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之初,学校就与青岛颐和华龄老年产业有限公司、山东幸福世家老年产业有限公司、潍坊鹤翔安养中心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首先,解决校企双方育人上的地位平等问题,使企业在育人中有充分的话语权,增强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荣誉感、责任感。其次,建立了养老产业校企合作办公室,制定相应的制度,明确双方在育人方面的责权利。
经过2届学生的实践,在责任方面职责更加清晰:学校有明确的责任人、联系人,制定具体教学计划、组建教学团队,负责学生遴选的组织、学生的日常管理等工作;企业则配合学校,做好教学计划的修改、企业教师的配备、实训实习岗位的安排与管理、向学校提供必需的设备、技术资料和培训材料等。
(一)以组建“订单班”为抓手
“订单培养”是推动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最佳切入点和推动力。订单班之所以能够执行,最主要的是满足了校企各自的利益诉求。订单班是在资源优势互补的背景下,校企为完成同一目标而共同选择的合作途径。
从2012级开始,与青岛颐和华龄老年产业有限公司合作组建“华龄订单班”;2013年与山东幸福世家老年产业有限公司组建了“幸福世家订单班”;2014年在前2家合作订单班的基础上,又增加了 “鹤翔定单班”,出现了招生、就业两旺的局面。
(二)以“资源共享”为支撑
校企协同育人是开放式办学的重要标志。高质量的育人必须以校企“资源共享”为支撑,主要包括:
1.教师共享。教师资源共享,不仅是校企师资的分工协作,而且更重要的是发挥企业对学校师资能力的提高和评价上的作用。这包括企业对担任专业课教师的资质条件提出要求、对教师进行培训与资格认证、组织新技术业务培训、对教师业务能力进行考核等。
2.实训分工。技能训练是提高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实训包括在校的实验与课程实训,主要由学校教师完成;校外的实训、实习主要由企业的指导教师承担。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离不开校企双方指导教师的分工、协作。
3.教学共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校企双方根据市场发展需求、企业岗位要求,共同制定的。从教学阶段上看,校内的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由学校按照教学规律进行,企业只起到技术支持、项目支撑作用;校外的教学,主要是职业技能的提高、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等。不管校内还是校外的学习与训练,从计划安排、实施到评价、反思,都是培养学生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分工、协作、共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4.学生资助(津贴、奖学金)。作为订单班的学生,在企业实训、实习中,企业应给与一定的生活津贴。这是企业的责任,也能培养学生的忠诚度。企业在学校设立的奖学金,不仅可以鼓励学生学习,而且也培养了订单班学生的归属感。
(三)以医养结合为特色
老年服务管理专业,面对的是老年人。他们年龄大、有这样那样的疾病和心理问题,都属正常现象。特别是老年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脑血管疾病等,离不开医疗机构。因此,医疗与养老的结合是养老机构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离开医,养不好”已成为政府、行业和社会的共识,也是校企协同育人的特色所在。
(四)以定向就业与创业发展结合为保障
校企合作育人,选择的企业必然是行业的领头企业、骨干企业。他们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发展前景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订单教育培养的学生,受到校企双方的指导与训练,等毕业时已成为行业的“准员工”。他们到合作的企业就业或到企业经过流程的进一步熟悉后进行创业,优势是明显的。
(一)沟通与协调机制
校企协同育人,校企双方均为育人的主体,但校企都是不同的社会单位,有各自的价值取向,为了共同育人的目标进行合作。企业的目的很明确,最直接的就是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人才,同时发挥自己的优势为行业、为社会培养人才。
沟通与协调机制以双方“定期会议”为标志。为了高质量地培养行业企业所需人才,与学校建立沟通与协调机制,通过定期会议、不定期多种形式的交流等方式,就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能力导向评价机制
校企协同培养的人才质量如何,是否掌握了老年服务产业的基本技能,学会了如何服务老年人,怎样管理养老机构,都需要进行能力评价。
建立能力导向的评价机制。理论考试由学校组织实施,技能考试由企业为主进行;引入第三方的评价体系,以通过“国家护理员资格证书”考试为标准。这不仅是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考评,更是提升老年服务水平和能力的必然选择。
(三)定向就业与创业发展相结合机制
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在实训、实习过程中.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在实践中直接了解社会、熟悉老年服务,培养了工作热情,通过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遭遇的挫折,磨炼了意志。这些都必然会加强涉老机构对学生的认可度,从而促进选留毕业生或推荐毕业生到兄弟单位就业,有的会选择加盟连锁养老机构,自己创业发展,最终提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四)追踪管理与平台互助机制
在老年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生到养老机构工作之后,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规划、发展养老产业和自己的事业,学校如何更好地办好专业,这些都需要建立追踪管理与平台互助机制。
追踪包括对毕业生的服务、职业发展的追踪,也包括对养老企业的追踪;平台互助就是通过校企合作平台,适时召开行业发展论坛、技术技能培训、管理培训等,使学校、养老机构、毕业生经常交流,共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促进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承担国家资源库建设任务
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锻炼提高了教师的水平和能力。2015年我校该专业申报的“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孵化—培训—研究”综合支持平台建设与实践”课题,被评为省级教改立项课题;2015年8月经过申报、评选,该专业主持有一门国家资源库建设课程《老年产品及营销》。参与国家资源库5门核心课程建设任务。这些均说明,校企协同育人,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水平和能力。
(二)技能大赛取得好成绩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这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一项重大创新。职业技能大赛具有教学成效的检验和展示功能。因此多年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成绩一直被认为是评价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主要形式。
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学生接受校企的职业技能训练。该专业学生在2015年全国老年服务职业能力大赛中,获得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的好成绩;2016年获得1个特等奖和3个一等奖的骄人成绩。
(三)成为全省老年产业优秀培训基地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老年服务与管理行业教指委的主要成员单位,山东省老年服务产业的秘书长单位,在山东省老年服务产业标准制定中发挥了牵头引领作用,因此也成为山东省民政厅确定的5个培训基地之一中的“优秀培训基地”。已经连续4年举办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市地县民政部门)、养老机构负责人、养老机构技术培训等培训班共50余期,4200余人。实际上,“养老定点培训”这一模式,就是省民政厅建立的很好的追踪管理和平台互助运行机制,在这里可以做专家讲座、召开研讨会、提高服务技能和管理水平,在省内已经有显著的影响力。
[1]黄岩松,陈卓颐,罗清平.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究[J] .社会福利,2012( 2) :18-20.
[2]李吟龙, 廖发良.高职院校校企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与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2015(9):18-20.
(责任编辑:孙建华)
Probe into the Practic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Elderly Service and Management Major
CHENG Guiling
(Shandong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echnology, Jinan, Shandong 250103, China)
The aging popul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China, but the imbalance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elderly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refore,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is field to set up the model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o train the aging technology talents for the elderly industry. In this paper, the cooperative educ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system is established and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is improved, through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education practice of elderly service and management major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echnology. The education platform obtains remarkable effect, and explores an effective way for the talent cultivation of the elderly industry.
elderly service and management major;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education; explore and practice
2017-03-02
2015年山东省教学改革立项课题(JGYB201502 )
程桂玲(1965- ),女,山东临朐人,主任医师。
G642
A
1671-4385(2017)02-004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