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社 庄
(新乡医学院 医学与人文研究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0)
荀子易学源流论析
王 社 庄
(新乡医学院 医学与人文研究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0)
荀子善《易》,古今多有论述。但关于荀子的易学来源,学者却有不同的意见,至今不决。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细加考察发现,荀子易学源流有以下数端。受《左传》和孔子弱化《周易》占筮功能把《周易》引向义理化的影响,提出“善为易者不占”,并引用卦爻辞以说理;《荀子·大略》篇对《咸》卦的解释与《荀子·劝学》篇“施薪若一,火就燥也”一节明显分别受到了《彖传》和《乾·文言》的影响;郭店简“六经并称”对荀子易学哲学,帛书《易传》对荀子以史论《易》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易学;源流
荀子善《易》,《荀子》一书有明确的记载,其中直接涉及《周易》的有三处,间接运用《周易》的观点和哲学思想的地方更多。东汉应劭《风俗通·穷通》谓:“孙卿善为《诗》《礼》《易》《春秋》。”[1]322。清汪中引刘向云:“荀卿善为《易》,其义亦见《非相》《大略》二篇。”[2]22。清胡元仪著《荀卿别传》,在汪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荀子从馯臂子弓受易,并传其学[2]39。胡元仪之说当来自唐代韩愈、张守节。
近代学者马宗霍、范文澜及郭沫若等认同他们的说法[3],认为荀子易学来源于楚人“子弓”。但如果细加考察就会发现,历史上有三位“子弓”(孔子弟子朱张字子弓,弟子冉雍字仲弓,《史记》记载的子弓),传《易》的不知是哪一位,而且三位“子弓”的易学思想史籍也没有明确的记载。所以,关于荀子易学思想的来源,近代学者钱穆[4]115-116、徐复观[5]73等对荀子易学来源于楚人“子弓”之说均表示怀疑。今人郝明朝也认为:“仅以荀子所称赞之子弓,便坐实其易学之来源,是不严肃的。”[6]
可见,仅仅依靠传世文献,很难对荀子易学具体来源于哪一位易学家作出明晰而确切的判断。那么荀子易学源流究竟如何探究?笔者拟从学术史的角度,把其易学思想置于整个先秦易学发展史的长河中,并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细加考量,以期得出客观的结论。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周易》本来源于占筮,西周初年在卦象、卦爻辞创作完成之后,它的主要功能仍是用于占筮,这一文化现象一直到春秋前期。无论从《周礼》关于太卜掌“三易”之法,还是《左传》《国语》所载诸多筮例来看,都足以印证这一事实。在社会生活中,如战争决策、国君继位、嫁女等无不有占筮的身影。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虽然《周易》产生于巫史文化的大背景之下,但它同时还包含有丰富的哲学和辩证法思想,只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被暂时遮蔽起来,有待挖掘。春秋中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巫史文化的迷雾慢慢消退,人文理性逐渐彰显,随之,《周易》之用发生了新的变化。
《左传》襄公九年,鲁穆姜被贬入东宫,占得《艮》之《随》。《随》卦卦辞为:“元、亨、利贞,无咎。”卦辞显示为吉,史官也认为是吉。但穆姜结合自己立身行事,认为自己做了许多恶事,不具备“四德”,即便是占得了吉卦,也不能无咎。《左传》昭公十二年,南蒯之将叛,筮遇《坤》之《比》。《坤》六五曰:“黄裳,元吉。”南蒯以为大吉也。惠伯看后,不以为然,说:“吾尝学此矣,忠信之事则可;不然必败。”
穆姜、惠伯在占筮的过程中均结合伦理道德解占,表现了他们想把原本受神灵操作的占筮注入更多的人为因素的愿望,是易学走向哲学化早期思维方式在占筮中的体现。
占以配德还需要占筮得卦,通过比德手法,说明事理。引用卦爻辞证事证理,《周易》已经开始突破宗教巫术的桎梏,《周易》之用已向哲理化迈进,这在易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左传》宣公十二年,“知庄子曰:‘此师殆哉!《周易》有之,在《师》之《临》。曰:师出以律,否藏,凶。’”在晋楚交战中,知庄子(荀首)在没有占筮的情况下,通过发挥《师》初六爻辞、卦象中的字义、事理来说明先谷不服从中军统帅,违反军队纪律,最终必遭失败。《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子大叔归,复命。告子展曰:“楚子将死矣。不修其政德,而贪昧于诸侯,以逞其愿,欲久,得乎?《周易》有之,在《复》之《颐》,曰‘迷复,凶。’其楚子之谓乎?欲复其愿而弃其本,复归无所,是谓迷复,能无凶乎?”子大叔亦不用占筮,而是通过引申复卦上六爻辞来说明楚子不修政德,而一味贪昧于诸侯,必将有凶险。
通过引用发挥卦爻辞中蕴涵的事理和哲理把《周易》引向义理化的发展方向,《周易》卜筮色彩逐渐消退,哲理化得到凸显。
孔子继承春秋义理易学思想,对占筮并不推崇。《论语·子路》篇云:“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孔子借“南人”之口强调做事要心怀“恒一”之德,如果“不恒其德”,其结果只能是“或承之羞”,并明确提出“不占而已矣”的思想。
帛书《易传》也有明确的记载:“夫子它日教此弟子曰:‘德行亡者,神灵之趋;智谋远者,卜筮之繁。’”[7]568孔子早年就把《周易》主要当作卜筮之书来看待,认为只有没有德行的人才会频繁地进行筮占,因此他教育弟子要与卜筮保持一定的距离。他还强调自己的易学观与史、巫不同,“(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自己不是通过迷信的方式,“故祭祀而寡也”“故卜筮而希也”,而是通过德行与仁义来达到目的,“君子德行焉求福”“仁义而求吉”“祝巫卜筮其后乎”。
春秋易学包括孔子易学对荀子易学有直接的影响。《荀子·大略》篇云:“善为《诗》者不说,善为《易》者不占,善为《礼》者不相,其心同也。”“善为《易》者不占”,意谓《周易》中包含有深厚的义理,真正领会易理的人,不假占筮也能判断吉凶。《非相》篇云:“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故君子之于言无厌。故《易》曰:‘括囊,无咎无誉,腐儒之谓也。’”荀子引用《坤》卦六四爻辞说明,那些怕动辄招咎而缄默不语的人,只不过是乡愿、腐儒罢了。
荀子“善为易者不占”和引用卦爻辞以说理的思想直接继春秋易学而来。
孔子之后的易学传承并不明朗。《史记》《汉书》都提到商瞿,但瞿名独不一见于《论语》。宋人叶梦得、今人钱穆均表示怀疑。《子夏易传》学者多认为是伪书。马王堆帛书《周易》记载有子贡同孔子论《易》事,可见子贡是了解《周易》的,但传世文献并没有记载。帛书《缪和》《昭力》提到精通《易》者如缪和、昭力、吕昌、吴孟等也均不见于《史记》《汉书》。《易传》确与思孟学派有紧密的联系。但《孟子》一书,一不及《周易》,现在也尚无文献能确证子思传承《周易》。
尽管孔子之后的易学传承不明,但经学者深入研究,《易传》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系统融合诸家之说的集大成之作[8]90是没有问题的。《象传》“君子以”讲礼、讲改过、讲学习、讲制度、讲德行的话与《论语》一致。《彖传》提出的“时中说”“顺天应人说”也是一派儒家气象[9]。特别是《系辞》《文言》有大量“子曰”,帛书《易传》多称“夫子曰”所论述的内容与《论语》及孔子思想有明显的渊源关系。说这些内容完全出于孔子难以确定,但说源于孔子,出于孔子后学是没有问题的。
关于《易传》的成书年代,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战国前期说、战国后期说和秦汉时期说。李镜池、靳德峻、王葆玹等主张秦汉时期说,《帛书》易传《二三子》《系辞》《易之义》《要》等中含有今本《系辞》《说卦传》等内容,说明《易传》不可能晚至秦汉时期。战国末期说以郭沫若、冯友兰、朱伯崑等为代表,也缺乏确切的证据。战国前期以张岱年和高亨为代表。张岱年在对传世文献引述《周易》情况、《易传》哲学命题及其基本范畴考察后认为:“《易大传》的年代应在老子之后,庄子之前。”今人李学勤、刘大钧等学者经过深入研究,基本上赞同张、高二氏的观点。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比较各家观点,笔者倾向于《易传》战国前期说。
《易传》对荀子有深刻的影响。《荀子·大略》篇云:“《易》之《咸》,见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与《咸·彖传》:“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郭沫若认为:“两者相类似是很明显的。”李学勤认为:“《大略篇》的这几句话,实际援用了《易传》中的《彖传》《说卦》《序卦》三篇。”[10]134-135《大略》篇对《咸》卦的解释与《彖传》解释基本相同,《大略》篇比《彖传》简省,明显是对《彖》传文的节录[10]57。荀子对《易传》能够融会贯通,说明《易传》对荀子的影响和荀子对《易传》的精熟。
《荀子·大略》篇又云:“均薪施火,火就燥,平地注水,水流湿。夫类之相从也如此之著也。”《荀子·劝学》篇:“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这两段文字与《乾·文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相比,从内容到语句亦极为相像。廖名春先生认为:“荀文显然袭自《文言》。”[11]213
从以上论述来看,《易传》是荀子易学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易》的经典化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春秋末期孔子及战国儒者加快了这一进程。1993年10月,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大批竹简。根据墓葬形制和器物特征,考古专家判断郭店一号墓属于战国中期偏晚段。《六德》篇曰:
故夫夫、妇妇、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六者各行其职,而谗谄无由作也。观诸《诗》《书》则亦在矣,观诸礼、乐则亦在矣,观诸《易》《春秋》则亦在矣。其反也,夫不夫,妇不妇,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昏所由生也。[12]238
将《易》与《诗》《书》《礼》《乐》《春秋》并称,并且说它们都记载着夫妇、父子、君臣的伦理关系。这说明在作者的眼里,《易》已经不仅仅是卜筮之书,而是于《诗》《书》《礼》《乐》《春秋》一样具有教育意义的儒家教科书了。“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为《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尚书》多于矣,《周易》未失也,且又(有)古之遗言焉。予非安其用也,予乐(其辞也,予何)尤于此乎?”[13]242荀子这种易学的态度与帛书《易传》记载孔子对《易》的看法相一致。
将《易》与《诗》《书》《礼》《乐》《春秋》并称还见于《郭店楚简·语丛一》,曰:
《诗》所以会古今之志也,(《书》所以会)□□□□也,《礼》交之行述也,《乐》或生或教也,《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春秋》所以会古今之事也。[12]245
《庄子·天下》也有相似的记载,“《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礼记·经解》云: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14]650
足见战国时期的儒家以及庄子已经将《诗》《书》《礼》《乐》并称,《周易》已经不仅仅被看作是一部占筮之书,而是被看作同《诗》《书》《礼》《乐》一样,具有浓郁人文色彩的文化典籍。
在《周易》经典化的风潮中,荀子亦把《诗》《礼》《易》并称,“善为《诗》者不说,善为《易》者不占,善为《礼》者不相,其心同也”。荀子对《周易》的认识与《周易》的经典化是分不开的。同时《周易》经典化又为《周易》的发展和传播奠定了基础。
帛书《易传》和今本《易传》相比,儒家思想更加纯粹显明,仅就其结合史事说明易理与荀子易学的关系略加阐述。帛书《缪和》:
汤出巡守,东北又(有)火,曰:“彼何火也?” 又(有)司对曰:“渔者也。”汤遂□□□□子之祝﹝曰:“古者蛛﹞蝥作罔(纲),今之人缘序。左者、右者,尚(上)者、下者,率突乎土皆来(离)乎吾罔(纲)。”汤曰:“不可,我教子祝〔曰:‘古者蛛﹞蝥作罔(纲),今之【人】缘序。左者使左,右者使右,尚(上)者使上,下者使下,□□□□□□□□。’”诸侯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鱼鳖矣。”故共(供)皮敝(幣)以进者卌又有余国。易卦其义曰:“显比,王用叁驱,失前禽,邑【人】不戒,吉。”此之谓也。[7]538
“显比,王用叁驱,失前禽,邑人不戒,吉。”意谓,光明无私而广获亲比。君王田猎时,三方驱围,仅张一面之网,使禽兽愿者入网,不愿者听任走失,属下邑人也不戒备,吉祥。《周易本义》云:“一阳居尊,刚健中正,卦之群阴,皆来比己,显其比而无私。”
此例所引史事与《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如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15]95所引略同。《新序》亦有相似的记载。汤的典故与《易经》“三驱失前禽”之义正合。 又如:
赵间(简)子欲伐卫,使史黑﹝往睹之,期以﹞卅日,六十日而反(返)。间(简)大怒,以为又(有)外志也。史黑曰:“吾君殆乎大过矣。卫使据(蘧)柏(伯)王(玉)相,子路为浦(辅),孔子容焉,子赣出入与朝而莫之留也。此五人也,一治天下者也,而皆在卫,□□□□□□又(有)是 心者,况□□而伐之乎?”易卦其义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易》曰:“童童往来”,仁不达也;“不克征”,义不达也;“其行塞”,道不达也;“不明晦”,明不达也;□□□□□□□□□□□□□善,义达矣;“自邑告命”,道达矣;“观国之光”,明达矣。[7]539
史黑即史墨,晋国史官。《左传》有几条关于他占筮的史事,可见他精于《周易》,这里他所引的几条爻辞出于《咸·九四》《复·上六》《鼎·九三》《明夷·上六》《泰·上六》《观·六四》。赵简子伐卫之事还见于《说苑·奉时》《吕氏春秋·恃君·召类》,但史墨引《易》只有《涣·六四》爻辞。
此种释《易》方法还见于帛书《缪和》《二三子》《谦·上六》《睽·上九》《明夷·六四》《益·九五》等。
《缪和》《二三子》的这种释《易》方法与汉代的章句之学明显不同,这里作者不是对卦爻辞进行单字、单词解释,而是先引历史故事,再写出卦爻辞,以史说《易》,《易》以史显,史论结合,促进了《周易》的经典化。学者研究认为,帛书《易传》出于战国偏晚段,荀子结合史事说易的方法与《缪和》《昭力》具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荀子·大略》篇又云:“《易》曰:‘复自道,何其咎?’《春秋》贤穆公,以为能变也。”鲁僖公三十年,秦穆公出兵伐郑,晋人败之于淆。秦穆公非但没有责罚众将士,而是引咎自责。荀子引用《恒》卦六五爻辞,并结合春秋时期的史事以说明知过能改的道理。
《易》史襟连是《周易》本有之性,帛书《易传》通过引用历史故事将卦爻辞的内容点破,开以史证《易》之先河。荀子承帛书《易传》体例,在以史证《易》上起到了一火薪传的作用。其后郑玄、干宝、孔颖达等继承这易例,最终在宋代形成易学史中的“史事宗”一派。
王化平在《荀子传〈易〉说献疑》中,通过比较荀子思想与《易》在天人观、礼之起源和人性论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不同的理念,因此认为荀子传易的可能性不大[16]。通过对先秦易学发展史中传世文献特别是出土文献与荀子易学有关资料的考察和分析可以看出,荀子易学渊源有自。
春秋以降,王纲解钮,诸侯峰起,文化下移,逮及战国,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繁荣局面。在这一文化运动中,《周易》渐渐摆脱了卜筮的窠臼,上升为阐述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哲学著作。
荀子站在历史文化的大转折浪潮中,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仅传承了儒学传统,还承继先秦义理易学文化。荀子对易学的传承不是局限于《周易》的文本,更在于对《周易》哲学“易道”的把握。随着荀子对“易道”的发扬,易学文化逐渐凸显出其重要而特殊的地位。汉代以降,易学研究之所以能够历千余年而长盛不衰,深刻影响了释、道之学,且远播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可以说,荀子与有功焉[17]。
[1]应邵,撰.王利器,点校.风俗通义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1.
[2]王先谦,著.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考证下[M] .北京:中华书局,1998.
[3]黄寿祺,张善文,编.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一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4]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5]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6]郝明朝.论荀子与《周易》的关系兼及“六经并称”的时代问题[J].周易研究,2009(5).
[7]丁四新.楚竹书与汉帛书《周易》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8]杨庆中.周易经传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
[9]朱伯昆.易学哲学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10]李学勤.周易溯源[M].成都:巴蜀书社,2006.
[11]廖名春.周易经传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陈伟.楚地出土战国简策十四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3]张政烺,著.李零,等,整理.论易丛稿·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校读·要[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4]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6]王化平.荀子传《易》说献疑[J].社会科学家,2005.
[17]王冉冉.易简而天下之理得——论荀子对易学的传承[J].理论学刊,2015.
【责任编辑:韦琦辉】
2017-06-12
王社庄(1976—),男,河南洛阳人,博士,主要从事易学和中国古代史研究。
B222.6;K231
A
1672-3600(2017)10-00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