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博武,罗本琦
(安庆师范大学法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转换及路径选择
汪博武,罗本琦
(安庆师范大学法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交互性、便捷性、体验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模式、方法带来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因其根本性、全面性和深刻性,使之具有了范式变革的意藴;同时,信息传输的流变性和超时空性,信息资源的碎片化和去中心化,教育主客体在场的虚拟化和隐匿性等特征,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纳入不利因素,引发思想政治教育诸多困境;新形势下,通过互联网+载体、实体、机制、队伍等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改进中加强。
“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路径选择
Abstract:Internet Plus era,the spread of information openness,interactivity,convenience,experience on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text,mode and method brings profound influence,this effect because of its fundamental,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is the meaning of the paradigm changeAt the same time,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space,the frag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decentralization,education subject and object of the virtualization and occult present characteristics,and a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in body,object,medium body into the unfavorable factors,and so lead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Under the new situation,through the Internet+carrier,entity,mechanism and team construction,to reinforc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improvement.
Key words:Internet Plus era;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aradigm shift;path selection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工具新载体,网络空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新场域,网络思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常态新趋向。因而,在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技术等为核心的信息科学技术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深度融合的时代境遇中,如何做好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式本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所遵循的工作路径的规律要求,涵盖思政教育观念、环境、方法等诸多要素。“互联网+”时代,网络自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体验性等特点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场域、方法带来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因其根本性、全面性和深刻性,使之具有了范式变革的意藴。
(一)教育生态:从封闭到开放。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因时间、地域和方式的限制,教育环境较为封闭,教育资源相对狭窄,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受到制约。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得网络成为大学生表达思想的重要场域和认知实践的新兴集聚地,网络化生态空间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常态生活空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新场域、新平台、新话语,在一定层面上是以网而生、依网而增、因网而兴。借力于新媒体强大的存储体系的技术优势,网络能最大限度的汇集和涵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对话表达的时空结构,能最大限度的拓展和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阵地,能最大限度的整合和吸纳广泛的公共资源和社会平台。在网络化生态中,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虚拟的圈层,碰撞思想,分享经验,共享资源,交流心得;各式各样的微平台所供给的多媒体资源,让受众在开放的环境中感悟、体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和观点;移动智能终端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实时、跨时空的传播和交流信息,信息的收发一体,语音的同步传送,不同的空间群体、时间群体可以随时交流,拓展了思想教育的新空间和覆盖面。由此可见,网络空间的公共性、开放性、全维性,激活、调动、畅通了思想政治教育多维元素的交融交流,为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丰富性、平等性、共享性奠定基础。
(二)教育模式:从灌输到交互。网络凸显了思想互动微交往模式。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选择中,教育主体较多采用报纸、讲座、报告、电影等平面媒介对教育客体进行政治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灌输。无疑,这种方法有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在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上存有局限。网络场域所具有的开放性空间、耗散性结构、多向性传播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呈现出双向交流、平等共话、相互作用的丰富关系。在这里,主体企图单方面统制与支配客体的“我说你听”“自上而下”“施教-受教”的单向传输、二元闭合的威权教育模式,随时可能因客体“下线”而中断乃至终止。网络强化了思想教育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互联系,教育主体不仅能与其他教育主体进行思想的交往互动,而且能够及时参与教育对象的思维活动之中,随时接受教育对象的信息、释义和反馈。同时,网络要求思想教育主体不仅要依靠正向的价值灌输,而且要借助和运用生活化和隐性化的教育方式,艺术而巧妙地在“隐蔽性思想交互模式”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目的。概言之,网络作为主体与客体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交往互动、交相作用的媒介,客观上为人们全面深入广泛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沟通和交流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三)教育方法:从专一到多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多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主渠道,对教育对象进行引导和教育,较多地使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教育方法,这种单纯“面对面”“独话式”信息输出已经不能完全对大学生发挥引导作用。网络的强势“入场”,削弱了传统媒介“硬性灌输”“听话教育”的方法存在的有效性,其便捷性特质,提供了多维的话语表达渠道,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选择。尤其是多媒体教学,各种新兴的交流工具,比如QQ、飞信、微博、微信的出现革新了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和方法,“眼睛对荧屏”的素材汲取方法,“手机+WiFi”的资源共享方法,通过“键对键”促成“心连心”的人际对话方法,“线上对线下”的主体交互方法等被广泛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专一到多元,从抽象到具象的整体革变。
网络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展拓和方法创新。但在网络背景下,信息传输的流变性和超时空性,信息资源的碎片化和去中心化,教育主客体在场的虚拟化和隐匿性等特征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等带来严峻挑战,引发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困境。
(一)内容困境。首先,网络的开放性特点极大地延展了思潮融汇、文化传播、诉求表达、交往互动的空间场域,但也使得网络领域的监管比其他领域更显复杂,加之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实施文化霸权主义,制作“精神污染”,诱发各种犯罪行为,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在这种情势下,一些异质思潮借由各种伪装和隐性通道大量滋长、大肆传播,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交流交融交锋异常激烈,党和政府对思想宣传导向的控制难度加大。
其次,网络的圈层性容易把网络生态中非主流或者消极的内容积累和沉淀下来,并在一定的范围内传输和享用,形成特有的“民间舆论场”和交往生态环境。“在圈层性的思想互动中,现实的交往主体运用特定的图像、音频、符号进行沟通互动,希望能在圈层内获得更独立的空间、更自由的表达,不断阻拦和拒绝主流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的渗入。”[1]大学生作为相对固定生活空间和特有心理层次的人群,很容易建构和融入到一定的圈层体系中,进而增加了教育主体及时管窥学生思想动态、进行价值引领和舆论引导的难度。
再次,微博、微信、微课等多种微平台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信息传播形态,网络超链接改变了原有知识传播的线性模式,由此带来的多向选择,导致知识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直接联系被弱化,知识碎片化产生。虽然碎片化知识学习有短平快等诸多优势,但随着网络信息的海量爆炸,由碎片化学习引发的知识体系残缺、深度思考贫乏、价值信息遮蔽等弊端也日益凸显,因此如何在扬长避短的基础上建构包括思想、理论、法治、心理健康等在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化模块成为现实之需。
(二)主体困境。首先,教育主体的话语权受到挑战。以往高校因其资源及地位的绝对优势,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拥有较高的统筹能力和权威性,但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知识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多样性得以强化,知识获取唾手可得,信息传递快捷高效,这使教育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教育客体的绝对话语权。与此同时,网络信息的流变性使得教育主体在与教育对象的互动中,随时要注意角色身份的不断转换、互动话题的不断更新、互动场域的不断变更,这对教育主体的知识、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其次,教育引导的权威性去中心化趋向。网络并非改变了教育主体的中心地位,教育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实施者,在网络教育中仍起着主导性作用,但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信息的丰富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平等性,教育对象身份、信息的隐匿性等诸多特点削弱了教育者对教育活动引导和控制,教育对象的真实特点变得模糊进而难以因材施教,教育对象不再依赖于教育主体获取全部信息,不再受限于教育主体传播思想价值,甚至会产生“反叛”而创设“自我意义”语言和符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控制权、权威性遭遇削弱,成就感、价值感被稀释,呈现去中心化趋势,“移动互联网所提供的这种便捷容易使得教育对象轻视教育者,因为在其潜意识中教育者可以被替代。”[2]
(三)客体困境。网络使得教育对象思想呈现多变性和复杂性。首先,网络的共享性使大学生面对包罗万象的信息,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消费自由,这为大学生释放压力、学习工作和娱乐生活提供有力条件,但由于大学生对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能力有限,极易被网络中纷繁芜杂的信息所干扰,极易被传播速度、范围、密度爆炸式增长的浩瀚信息所淹没,目前学生群体中出现的课堂“低头族”和“屏奴”现象就是一个例证。
其次,网络空间主客体的隐匿性则为少数人的双重人格提供了可能,这就为“低俗”、“庸俗”、“媚俗”文化在网络大肆传播给予了可乘之机。现实中,一些大学生“长”被各样的黄俗文化所毒害,“常”被各种诱惑拉下水,固然有其主观因素,但不良网络环境的影响也是重要诱因。消极负面的素材和内容,极大侵蚀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影响着其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再次,网络的虚拟化催生并强化了人与机的交往,使得人的交互关系不仅是实体存在的交往互动,而是虚拟存在的交往互动。对虚拟存在交往互动的强化和依赖引发实体存在交往互动的缺失和弱化,久而久之使得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法律责任虚化,人际关系逐渐变得淡化,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逐渐疏远,引发交际障碍和网络综合症,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p388)“要更重视和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高校网络空间建设改革创新。”[4](p205)李克强总理强调:“鼓励高校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创新教育资源和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5](p388)新形势下,高校应主动顺应网“势”,深入研究网“情”,科学把握网“律”,通过互联网+载体、实体、机制、队伍等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一)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应遵循一体化、系统化原则,凸显主体,突出主题,进而实现资源优化和功能整合。
一是积极建构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是传统课堂的有益补充,高校要积极开辟MOOC等在线课堂,大力建设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翻转课堂;加强网上教学资源库建设,充分发挥视频、课件、在线邮箱等新媒体在课堂教学的作用,拓宽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渠道,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增强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是着力建设线上宣教平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协调好教育内容,发挥其权威性、示范性引领作用,主动占领“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合理设置官方微博和微信平台,开展各种微讨论、微分享、微晒片等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大学生释疑解惑,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力发展红色网站、网上党校、网上团校、网上信箱,建立健全网络形势与政策教育网页或专栏;加强社交工具和网络新闻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占领”网络工作。譬如,在具体实践中,高校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诉求及时蜕变为触手可及的素材,将藴涵一定价值取向的热点事件加工为社交平台上的学习资源;可以邀请名家、大师在网络社区上开辟专栏,开拓时空学习新领域,将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优质作品转化成润物无声的教化模本;可以从学生关注的问题切入,把学生身边接地气、对象化的学霸培养成可亲、可学的“意见领袖”,将问题与困惑化解在与榜样的对话与感悟之中。
三是大力实施网络服务平台。基于当前高校师生有个性化、一体化的服务需求,要不断健全以大数据为支持的网络综合互动平台,打造一站式“网络超市”,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精准性、定制式“供给”,提升服务黏合度和使用影响力。四是大力构筑校级间信息共享平台。实施“教育大数据一体化”工程,建立跨学校、跨区域的大数据应用团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域交流,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校际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的整体合力。
(二)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推动“互联网+”思想整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合力工程,必须长远谋划,积极探索和建立常态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网络舆论领导和引导机制。高校党委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责任,充分利用大数据整合舆情的优势,建立组织统一、话语畅通、快速便捷的网络舆情收集、分析、研判、破解和反馈机制,在重大时点、关键节点,对重大的热点进行深度把脉,关注带有普遍意义上的网络舆情动态,通过论坛回帖、新闻跟帖等方式及时加以辨析与引导,回应舆论关切,避免在关键时刻失声失语。创新话语内容,丰富话语形式,构建接地气、对象化的话语表达体系;协调和整合主体力量,培育“意见领袖”,壮大网络评论员队伍;科学设置话语议题,动态把握议题和思想流变的轨迹和实质,增强正面发声的能力,以关键少数引领广大多数,积极抢占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红色地带,建立主流舆论引导圈,掌控话语权。
二是强化网络媒介的管理机制。运用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加强对视频、博客、微信等各类传播载体的有效监控,推动包含网络教育引导、技术保障、巡查监督三只队伍对网络文化阵地的协同监管,加强对网络有害信息的筛选、过滤,降低不良信息在网络平台的传播面,净化和塑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生态环境,打造清朗网络空间,有效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和伤害。
三是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保障机制。有效的制度体系是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效、度的重要保证。从“主体”维度上,积极建立网络教育、管理、服务和保障的制度化预警机制,确保网络健康运转的正确方向;从“客体”维度上,健全大学生网络伦理规范教育制度、线上行为检测干预制度、网络违规惩处制度、网络创新支持与合法权益保护制度等在内的制度格局;从“介体”维度上,探索完善线上与线下一体、灌输与体验交互、虚拟与现实转承、分流与搭界叠加等要素相互作用的制度体系。
(三)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工作责任主体力量的强弱。目前,思政工作队伍的网络素养仍是制约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瓶颈。“高校要努力培养一支熟悉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微媒传播规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6]具体要从三个向度努力:一是优化主体网络素养提升的培训体系。通过举办学术论坛,开展学术交流,在线学习等途径和手段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网络培训,让教育主体转变思想观念和学会科学方法,熟悉“网情”,掌握“网律”,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深度变革,树立新型主体观,让网络思想教育充满活力。二是固化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高校要着力研究互联网领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组织力量编撰网络学习教育读本,开设一定数量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实现网络教材、教学、教法的深度交融和无缝衔接,充分发挥教学主渠道作用。三是强化教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提升体系。加强对高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等群体的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能力、网络舆情监控处置能力和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可以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策划、组织协调、比赛论坛等各种载体,提升教育主体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价值引导、成长引路的合力,着力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1]骆郁廷,高飞.论思想互动微交往[J].中国社会科学,2016(5).
[2]陈大鹏.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超越[J].江苏高教,2017,(1).
[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6]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0-09-23.
编辑:林军
Internet Plus Era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aradigm Shift and Path Selection
WANG Bowu,LUO Benqi
(Law School of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Anqing Anhui 246133)
D64
A
2095-7327(2017)-07-0097-05
汪博武(1982-),男,安徽潜山人,安庆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罗本琦(1963-),男,安徽潜山人,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项目“敬敷网络文化中心”(Szzgih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