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春晖
(邵阳学院 政法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前提、体系与接点
○ 阮春晖
(邵阳学院 政法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涉及前提、体系与接点等话题。“前提”指涉价值性、可用性和主体性,“体系”包含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意域、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接点”则含蕴时代接点、道德接点、生活接点和心灵接点。文章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理论和实践话题。
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创新; 前提; 体系; 接点
近几年来,关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话题屡被社会各界提起,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人们已经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于解决当下现实问题所起的重要作用,如人格精神培养、道德文化建构、社会发展引领等。在优秀传统文化为何要传承创新、如何实现传承创新的问题上,学界研究较多集中于文化基因论、民族精神论、领域融入论等内容的探讨,而在“讲清楚”所涉及的关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前提、体系与接点等方面,仍有进一步展开分析讨论的必要。
价值性前提。我们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这首先是基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而言。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历史价值、德性价值、文本价值、文学价值、审美价值等。以历史价值而论,我们都从历史中走来,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走过的历史记录,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抛弃历史传统而另走他途,对于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而言,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更不待言。从德性价值说,中国传统价值观起于对人性的反思,仁者人也,义者宜也,它一开始就从德性的角度来界定人的本质和存在方式。从文本价值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是典籍文本,它们容纳了许多珍贵的文化信息,是中华文化整体价值存在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研究古代文化的可靠来源。其他价值形式,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深刻体现。这就意味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是指向“优秀”“价值”这一维度的,它排除了那些过时的、不具价值的传统文化。正是有这些价值意义的存在,一方面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自我传承创新的内在依据,另一方面也给我们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价值前提。
可用性前提。如果说探讨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回答的是“能给”的问题,那么其创新与转化还需回答“可用”的问题,即当代社会生活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以此凸显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就此而言,我们所说的“可用”,不是从知识的多寡、经验的积累或物质的多少等方面来界说,主要是从思想精神方面所起的作用而谈。这些作用体现在:对于个体国民而言,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养料,个体国民性格与质地在社会生活中究竟如何表现,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底色密不可分;在民族性格塑造上,它主要表现为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吐故纳新中形成一种恒久的精神力量和稳健的民族作风;从社会道德秩序的建构来看,它一定有一个属于民族文化的根基,显然这个根基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的作用在于确保社会道德秩序建构的稳固、长久并行之有效。此外,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与价值观,也为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内容,如古代传统的道德文化和道德美德,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美学价值,中和辩证的实践智慧,治国理政的经验总结等,都包含着超越时代的普遍性意义,可以为当代文化建设所利用。
主体性前提。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主体性则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动、能力与作用。对应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主体性”意指社会人群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动、能力与作用。历史地看,传统文化在其流转过程中,曾经对中国古代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起到过巨大作用,是“传统中国”的主要文化构成。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文化通过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从而沉淀出能跨越时空、具有永恒魅力的文化精神。然而,需指出的是,这些文化精神不会自动地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它表现为一种相对静止又富含生命力的理论形态,需要我们去挖掘、提炼和应用,否则,它仍然只是历史的陈迹。因此,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承创新的重要前提,是国人以一种自觉、主动的姿态,礼敬优秀传统文化,检视、激荡并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本有的文化生命力。从这点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实际表现为人的态度、人的努力。或者可以这样说,当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遭遇质疑或障碍时,其实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而是我们的主体性没有发挥出来的问题,这是需要明确的。
“体系建构”总和一定的问题相关,问题域不同,体系建构的内容和形式也就有别。本文所说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建构,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六个“讲清楚”及其他相关论述为思考基点,进而分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意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规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理论所构成的轮廓体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意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讲清楚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据此,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意域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历史渊源。和其他文化一样,中华文化渊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在实践中产生了对于宇宙的惊奇、社会的追问和人事的探求,进而形成自己的文化传统。但中华文化的形成又有自己的特色,它始终把人和天处于相匹配的地位,即便如后羿射日的传说,也是如此。它也一开始和追求大一统的国家王朝联系在一起,并且把“德”作为人人(尤其是首领、君王)皆具的基本要求。第二,发展脉络。如果我们把中华几千年的古代文化和五四运动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民主革命时期所创造的革命文化都视为传统文化的话,那么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主要表现为:五帝与夏、商、周时代的原初文明:敬德保民、和同思想→春秋之时:孔子求仁、孟子集义、老庄自然不妄为、墨子“三表法”、韩非“法”的思想→汉唐经学:董仲舒天人相应、礼法并治→宋儒执“理”→明儒致“知”→清儒故纸堆中的求新与求变→五四运动时期的民主与科学思潮→民主革命时期追求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的思想。第三,基本走向。总体而言,中华文化的基本走向表现为:中华传统文明在磨合、融突、创新中不断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这一基本走向又蕴含三个方面: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干、融合其他诸家文化的传承创新中走向自我发展;在以中华文明为轴心、吸纳其他东方文明的过程中走向自我繁荣;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引进有益于中华文化发展的欧美文明从而走向现代文明。第四,价值理念。天人关系上,表现为天地人合一的秩序观念;国家意识上,表现为爱国主义,以人为本,大同理想,齐治平的现实抱负;个人修养上,表现为“止于至善”的德性主义传统,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君子情怀,“格致诚正修”的身心修养;对外交往上,表现为和平友好的交往伦理。第五,鲜明特色。体现在:民族性,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精神;灵动性,包含自流动、外流动和内流动三个方面;实践性,表现为“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精神实践和社会实践,以“内圣外王”的方式把个体的自我完善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发展性,整体表现为在继承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创新;包容性,既表现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内部融合,也表现为中华文化与其他先进文化的外部融合;和平性,它不宣扬暴力、战争和极端主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我们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这是我们探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的重要依据。
从基本规律而言,我们一方面要尊重并利用已经发现的关于文化传承创新的一些基本规律,另一方面尤其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规律有新的利用和新的发现。在本文看来,这些新的利用和新的发现主要表现在: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是文化自身与国家发展道路选择相结合的过程。传统文化不是国家发展道路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但在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过程中必然有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是至今为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三个最为重要的阶段,也是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重要阶段,两者的结合随着社会历史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强。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在历史实践中不断焕发生机的过程。中华民族有过繁荣,也历经沧桑,尤其是鸦片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几乎就是中华民族的忧患史。在灾难、战争、内忧、外侮面前,传统文化中爱国、自强、勇往直前等精神性因素始终支撑着中华民族走向前方,并赋予它们新的时代意义。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是树立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的过程。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就是自信于具有时代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新文化、新价值,它是其他“三个自信”的文化基础。这种自信表现在接触、热爱、吸纳、传承、创新、传播传统文化等各个环节。第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是大陆文化与港澳台文化、华人文化互生互荣的过程。新的时代条件下,如果离开港澳台文化与华人文化,是谈不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的。港澳台文化与华人文化与整个中华文化同根同源,但又有新的文化、地域、心理等因素,如何将它们纳入到大中华文化圈的建设中来,是一个迫切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第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是中华文化不断走向世界文化的过程。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让世界进入中华文化的肌体,才称得上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理论
从基本理论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理论,主要表现为基本认识论、基本内容论、基本方法论三个方面,重点在内容论。
基本认识论。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意域、历史意义和时代使命;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避免文化断层的根本举措;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三个自信”的文化基础和理论支撑,与国家的发展进步、民族的繁荣昌盛紧密联系在一起。
基本内容论。第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突出国家发展道路的中国特色。当代中国国家发展道路的主要特色,在于社会主义发展、全面发展、和平发展,其要义是坚持走自己的路。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小康社会、民为邦本、万物一体、和合精神,尤其是民主革命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深刻展现了中国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我注六经”的气魄和能力。第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显明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中华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忧患意识、乐道境域、和合观念、人本情怀和笃行精神。这些精神向往和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性格的主要构成,是中国国民性的深刻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第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较诸其他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从自然生成的角度来解释宇宙的变化发展,强调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互感通,重视以民族、家庭为本位的整体意识,遵循“叩其两端”的中庸之道,主张以德性主义为主流的人性论思想。这些既是中华文化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们可以通过新型智库建设、国学实践、推广孔子学院等多种形式,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第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展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质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全民富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参赞化育、制天命而用之、成己成物以及博施济众、仁民爱物、天籁齐物的思想,与社会主义本质有其内在相契之处。第五,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把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简单的等同,要找到并理解其间的“中间环节”,对其中的关联与递进因素要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但不管如何,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之中。第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推进国家的现代治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主张“民为邦本”的执政理念,追求社会有序和谐的“贵和”精神,实施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德法之合”,强调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的“先后法”,追求“唯公然后能正”的公正观,等等,我们可以对这些思想进行科学分析,加以创造性转化,做到古为今用。
基本方法论。一是国家层面的制度建构和土壤培植。这是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根本举措,具有国家意义与规模效应。二是维守一个道德支点,这个支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正确处理“几组关系”,如处理好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含西方文明)的关系、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当代文化建设的关系、传统理论与百姓日用常行的关系、顶层设计与民间推动的关系、文化化育与国民教育的关系。四是建立健全“五大机制”, 即引导机制、保障机制、支持机制、内化机制和实践机制,这是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承创新的重要保障。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不仅体现在传统文化理论内涵的相继相推,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探寻其传承与创新的交接处,这个“交接处”可以是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一种文化意愿,也可以是百姓日常生活或精神洗涤空间等。实际上,“交接处”意涵所及,其实就是我们所面对的生活世界,换言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是在融入生活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它需有相应的“交接处”,我们不妨将之称为“接点”。在这里,我们主要从相对宏观的层面对其中的几个“接点”作一阐述。
第一,在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新阶段的互连中确立时代接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必须与时代发展相连,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应,确立与之相呼应的“时代接点”,只有之样才能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中焕发文化活力。当前,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有三个维度、三个标志:第一个是中华民族自身发展的维度,标志是经过建党90多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努力奋斗,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第二个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维度,标志是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不懈努力奋斗,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蹚出了一条“中国道路”;第三个是人类走向现代化的维度,标志是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不断开拓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引导中国走上了现代化的正确道路,而且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宽广途径,为人类解决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1]我们讲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既是一个文化命题,也是一个时代课题。说它是文化命题,是因为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在传承创新中才能显示其文化的意义,否则只是过往的历史;说其是时代课题,乃在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需反映当代中国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充分结合当代中国发展新阶段所出现的理论特征和实践特征,否则它只能停留在历史的创造上,但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不仅表现为一个“已创造”的过程,更应表现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创造出能够反映时代变化的当代优秀文化的过程。因此,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时代接点”的确立,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文化任务与时代使命,对此我们要有足够认识并形成强大实践能力,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第二,在当代中国的道德文化建设中确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道德接点。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通过对中西印文化的比较,指出西方文化属于科学型文化,其意欲是向前的;印度文化属于宗教型文化,其意欲是向后的;中国文化属于伦理型文化,其意欲是调和适中的。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一书中也指出:“我国以儒家为伦理学之大宗。而儒家,则一切精神界科学,悉以伦理为范围。”[2]7如斯言,伦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属性,其伦理性指向政德、孝德、兵德、学德等多方面,我们可以将这种文化称之为道德文化。毋庸讳言,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理应在吸收传统文化优秀道德属性的基础上融合时代特征,建构有益于当代中国各方面发展的道德文化体系,这一体系应当涵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道德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道德精神。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道德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道德精神,都需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重要内容构成,这就需要在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文化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确立起二者之间得以联系的道德接点。这一接点的重点,在于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并将之融入当代中国的道德文化建设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我们认为,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集中表现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也是当代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当代中国道德文化体系的建设,需紧密结合当前我们道德文化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接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形成促进道德文化发展的道德接点,进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第三,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确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生活接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不是书斋式的纯理论研究,也不能将其视为与我无关的文化说教,其实,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对接,使之成为日常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必要途径。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这对于确立两者相连的生活接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实际上,我们所接触的哲学典籍、文化艺术、立法节气、服装饮食、风俗习惯,以及古建筑、古村落、老字号等,无一不来自于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需指出的是,生产生活实践不仅指百姓耳熟能详、能亲力亲为的日用实践,也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实际作为。如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耕读传家”,先秦诸子典籍所记载的“百家争鸣”等,都是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在文化上的反映。古代如此,当代亦然,只不过在生产生活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方面都出现了很大变化,但传统文化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从来没有中断过。我们要确立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生活接点,就是要把这种本有的“联系”进一步确立并使之丰富起来,使优秀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内容对接,让“文化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文化”的理念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王夫之在《周易外传》中指“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也是如此,只有在多样化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优秀传统文化才会真正活起来,才能很好地传承发展下去。
第四,在国民对优秀传统文化普遍接受的意愿中确立心灵接点。 我们讲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其实还涉及一个话题,那就是国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一项针对“北上广深”四地15周岁以上居民、以入户调查方式获取的3024个有效样本显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虽然一度遭受质疑,但是仍然化育着中华民族为人、为德、处事、立业、生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始终活在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精神血脉中。[3]此外,在针对大学生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有关调查中,89.6%的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这一观点表示赞同;对于优秀传统文化,86.2%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活动”,79.1%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学习学校开展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79.5%表示愿意参与学校开展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活动。[4]从两个分别带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例子中,我们发现,我国国民依然非常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有认知、接纳、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意愿,青年学子在这方面的表现显得尤为突出。这是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承创新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基于这一事实,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需真实反映国民对传统文化的心理需求,在德性、人文、修身、审美、娱情等方面,建构起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国民文化心理相联系的接点。事实上,这些文化上的心理需求,构成了国民个体丰富深广的心灵世界,体现了国民用优秀传统智慧净化心灵的方式,从这点看,我们可以将这种接点称之为心灵接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不仅要向外及于政治、经济、教育、日常等方面,也要向内达至人的心灵世界,构筑二者相连的心灵接点,以此展现人的心灵渴望和道德追求,这对于从人的内在意愿角度来形成助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精神力量,是很有必要的。
[1]唐洲雁.深刻理解“新的发展阶段”重大判断》[EB/OL].(2017-08-11)[2017-09-08].http://theory.people.com.cn/GB/n1/2017/0811/c40531-29464388.html.
[2]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屈菡.面对传统美德人们认知几何[EB/OL].(2017-06-16)[2017-09-08].http://ex.cssn.cn/whjs/201706/t20170616_3552213.shtml.
[4]俞俭.调查表明,大学生学习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意愿强烈[EB/OL].(2017-01-05)[2017-09-08].http://www.hb.xinhuanet.com/2017-01/05/c_1120253769.htm.
[5]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EB/OL].(2014-03-03)[2017-09-08].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303/c40531-24507951.html.
InheritanceandInnovationof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e:Premise,SystemandJunction
RUAN Chunhui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 School, Shaoyang University, Shaoyang 422000, China)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volves its premise, system and junction.The premise refers to value, availability and subjectivity; the system contains basic domain, basic law and basic theory; the junction includes time junction, moral junction, life junction and soul junc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paper makes a response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Surely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 constantly developing subject which need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premise; system; junction
G112
A
1672—1012(2017)05—0111—06
2017-09-1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15JD710048)
阮春晖(1974—),男,湖南隆回人,邵阳学院政法学院讲师,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