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路径探讨

2017-04-13 12:36陈泽云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潮汕革命红色

陈泽云

(韩山师范学院 广东 潮州 521041)

潮汕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路径探讨

陈泽云

(韩山师范学院 广东 潮州 521041)

将潮汕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是一项重要、复杂且系统的工程,我们应该推动潮汕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实践之中,延伸至社会实践活动之中,融入校园文化之中。本文将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综合合力探讨潮汕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路径。

红色文化;潮汕红色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中共中央办公厅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由此可见,将潮汕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是一项重要、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单凭某一种教育实践活动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育体系,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1.推动潮汕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践之中

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文化载体,若想进一步发挥潮汕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努力推进潮汕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之中。

1.1 融入潮汕红色文化,充实思政课课堂教学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更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作用。把潮汕红色文化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拓展和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还能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重点是要将潮汕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政课的教学资源,做好两种资源的结合与衔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讲授“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个知识点时,可以结合潮汕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相关教育资源进行阐释,如可以为学生讲述“革命母亲”、“红军阿姆”李梨英是如何从一位平凡的农村妇女成长为坚定的共产党员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讲述澎湃同志如何由学生变成为革命者的过程。事实上,“红色文化资源以其真实可信、厚重的先进文化、丰富的革命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超越时空的强烈感染力、说服力、震撼力在《纲要》课实践教学中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 ”[1]

1.2 渗透潮汕红色文化教育,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载体

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参观、模拟与亲身体验等方式,达到真诚认同并践行的目的从而巩固和提高理论教育环节的教育成果。为了巩固和提高学生对潮汕红色文化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应当依照潮汕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把参观革命遗址、故居及其纪念设施和举办革命纪念活动等实践活动列入思政课的教学大纲和总体规划,规定学时学分,保证经费并及时进行交流和总结。潮汕人民富于革命传统,不管是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潮汕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独立和潮汕解放英勇奋斗,进行了各种革命斗争活动,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截止2016年6月,仅潮州市共普查就有革命史迹276处。潮汕地区典型的革命烈士纪念馆或烈士陵园有潮州“七日红”纪念馆——韩碧楼、汕头市外马路的东征纪念馆、南澳黄花山抗日阵亡战士纪念馆等;潮州革命烈士纪念碑、潮南区红场革命烈士纪念碑以及澄海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遗址有凤凰山革命纪念公园、南昌起义军茂芝军事决策会议旧址——全德学校、彭湃石洞等;重要人物故居有人民艺术家陈波儿故居、洪灵菲烈士旧居、“革命母亲”李梨英故居、澎湃故居等。

1.3 挖掘潮汕红色文化资源,拓展思政课教学方法

根据红色文化教育直观、形象、真实等特点,鼓励大学教师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依据教师自己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将红色文化资源植人到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采用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过程中加深对红色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进而推动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广泛传播。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潮汕红色文化资源,精心设计,组织开发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主题探究活动。如“潮汕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从潮汕红色文化中感受潮人的艰苦奋斗精神”“潮汕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等。通过以上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当今和平来之不易,从而珍惜生命的可贵与当下的生活,达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2.整合潮汕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认为:“道德的最重要特性是以‘实践精神’来把握世界。”[2]道德的养成仅靠理论的熏陶是远远不够的,潮汕红色文化理论教学上的不足,可以由实践活动加以弥补。事实上,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一种思想理念和精神文化,更是一种行动的指南。运用潮汕红色文化资源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不仅要抓好第一和第二课堂的潮汕红色文化教育,还要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相连接,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渗透潮汕红色文化教育。然而,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学校的统筹安排,更需要政府、社会全体人员的大力支持,例如潮汕红色文化旅游基地的发展,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整合。目前,政府参与引导的程度是不够的,主要体现在对于潮汕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程度不够,缺乏主线,缺乏部门之间(如旅游部门、党史部门等)和区域之间(潮汕四市)的合作,资源的整合局限于零星的收集和整理,统筹性不够。潮汕红色文化遗址遗迹大多散落在潮汕各地,分布不均衡,很多距离市中心较远,倘若没有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整合,是难以发挥潮汕红色文化资源的整体效益,也不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潮汕红色文化教育,更不利于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为了更好整合潮汕红色文化教育资源,需要政府引导潮汕红色文化旅游基地发展。“红色旅游”,顾名思义,就是“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经济”的时代结晶,就是将红色文化内涵与休闲娱乐集于一身的新型旅游形式。[3]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红色旅游基地,有利于了解潮汕地区革命历史知识,有利于挖掘潮汕红色文化蕴含着的丰富的革命精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良的革命传统,更有利于推动广大民众道德的升华并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重要的平台。

政府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基地建设,可着眼于以下几方面:首先,加强潮汕红色旅游景区之间的跨区域合作。潮汕地区虽共属于粤东地区,但毕竟跨越四市,红色景区实行了区域划分,这不利于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区域合作,可以借他山之石,优势互补,更好地整合潮汕红色文化资源。其次,统筹规划潮汕红色旅游线路。充分挖掘潮汕红色旅游市场潜力,将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相互结合(如开发潮州北部绿色发展示范区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保留开发红色旅游基地。)将红色旅游和民俗风情相结合,寓教于乐,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感受革命先辈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创新、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等精神风貌。最后,对革命遗迹和纪念地进行规划和整修并培养专业的潮汕红色文化解说员。潮汕地区缺乏相关的红色文化科研人才,更缺乏熟悉红史的专业解说人才,为此,相关部门应着力于培养潮汕红色文化专业解说员、导游员,通过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提高宣传讲解的权威性、真实性和生动性。

潮汕地区各高校在组织学生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时,选择的活动地点要有意识地多选择革命老区,让学生不仅能够听“红”课,看“红”书,观“红”影,还能知“红”情,感“红”故,甚至讲“红”事。社会实践和服务的方式尽量做到丰富多彩,潮汕地区有师范院校、职业学校、艺术学校还有医学院等,各专业学生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发挥专业特长从而增强服务的实效性。如师范专业学生可以开展“红区支教”,医学专业学生可以开展“红区支医”,艺术专业学生可以在红区组织文艺表演,丰富当地民众的业余生活。如此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一定会受到广大红区人民的欢迎;与此同时,我们广大学子一定也可以在火热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自身的专业技能、增长自身的本领、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从而培育自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融入潮汕红色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校园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环节。将潮汕红色文化运用到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中,就要倡导潮汕红色文化进校园,将潮汕红色资源纳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具体而言,把潮汕红色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建设“红色网站”或相关的专栏,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开设红色精品课程、红色专访、红色文化论坛、红色在线歌曲、红色影视欣赏等版块,运用影视、光、电等传媒手段,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扩大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其二,构建红色文化传播平台。通过学校的校报、广播、宣传栏、电视等媒体加强对潮汕红色文化的宣传,弘扬革命精神。开展红色经典影视剧展播、红色经典书籍阅读、校园红色诗歌朗诵比赛、校园红歌会等活动,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习。其三,注重红色文化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潮汕各高校应注重就地取材,收集潮汕红色文化资源,将潮汕本土地域性的红色文化资源纳入高校环境美化当中,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良好的校园红色文化氛围。如悬挂革命人物的壁画于教室或走廊、为革命人物雕像上雕刻其革命事迹、运用现代信息和影视手段(如激光镭射和模拟仿真技术)展示英烈们的光辉事迹等,提高红色文化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随时随地感受革命者的精神魅力。

[1]尹君.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文化教育,2011(0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

[3]河南省图书馆编.图书馆文化馆工作论坛[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2008.

[4]谢锦澍,刘庆和.左联潮州六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5]中共潮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汕头市委党史研究室、揭阳市史志办公室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潮汕地方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

G642.0

A

2095-7327(2017)-04-0020-02

①本文是2015年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强校工程”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基于潮汕红色文化资源的整理与实践应用研究》(编号为2015WQNCX095)。

②2014年韩山师范学院思政项目《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以潮汕红色文化为例》(编号为SZ20140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陈泽云(1985.7—),广东潮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潮汕革命红色
红色是什么
潮汕牛肉火锅
红色在哪里?
潮汕:把一碗粥吃成了传奇
潮汕为何让人欲罢不能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追忆红色浪漫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潮汕文化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