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霞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07)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刘志霞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07)
近几年,乡村旅游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城郊型乡村旅游利用快捷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其发展最为普遍、典型。随着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日益增多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旅游发展的主题旋律。在发展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同时,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使乡村旅游不断发展与普及化,乡村旅游已经发展到具有相当的规模,步入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如今国内乡村与旅游相融合,促进乡村与旅游的共同发展,已成为农村居民提升经济实力,塑造农村形象的重要路径之一。
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乡村旅游是以近中程目标的客源市场为主的休闲旅游方式,尤其是城郊型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区位优势,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以及民俗、佳节、庆典活动等需求稳定而庞大的客源市场,其休闲趋势比较明显。乡村旅游满足了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而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提高游客的重游率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游客满意度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乡村旅游也指农业旅游,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有效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生产中的自然资源,把人类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商业活动与现代旅游发展集成起来,通过需求分析,运用资源配置手段,对单一的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主体进行多样化的有效丰富和品种结构层次的优化和提升,以此达到美化乡村自然景观,保护城市圈层的生活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乡村旅游娱乐、体验式劳动、教育学习及餐饮享用为一体的一种农业形态。
游客因素、服务因素和管理因素都会影响游客的满意度,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有“饮食、住宿、交通、游玩、购物、娱乐、服务”七要素。其中“饮食、住宿、交通、游玩、购物、娱乐”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旅游者的依托和需求。而“服务”环节是在旅游阶段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旅游发展建设的主要保障和主要支柱,使得消费者能够从乡村旅游中获得最为丰富的体验。
2.1 饮食要素
饮食是在旅游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者走进乡村体现不同的生活方式,使其能够在乡村中所食用的食物是干净、清洁、无污染的,全部是自产自销,而且相对于城市而言,无论是价格还是新鲜程度都占据独特优势的。这是乡村旅游竞争力之所在,也是游客对乡村旅游的心理预期。当然,游客不仅仅追求乡村旅游饮食的低价位,旅游地的特色食品也是影响其做出乡村旅游决策的因素之一,因此,要为旅游者提供原汁原味且在价位上有竞争力的食品,也要突出乡村特色。
2.2 住宿要素
由于经济发展方式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旅游业中的住宿要素得到快速的增长,是消费品市场中的新亮点。目前,乡村旅游在住宿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经营业态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方式连锁化、品牌建设特色化、市场需求大众化、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的发展新格局,呈现出旺盛的发展生机。乡村旅游中提供的住宿条件,例如房间硬件条件、床位舒适程度、房间清洁程度、服务员服务水平等,都影响着旅游者对住宿的评价。因此,要体现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住宿条件的提高要势在必行。
2.3 交通要素
乡村旅游由于行程相对较短,不会让人心生厌烦,身体疲劳,也是乡村旅游主客体存在的基础。现代旅游者更希望交通服务方便快捷,以缩短旅行中所需的时间。要达到这点,乡村旅游应保证路况良好,道路平坦顺畅,这样游客就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主控制权。同时,初次去乡村自驾游的游客很容易迷路,为了保证旅游者能够有更好的旅游环境,应当给予旅游者的路标指引。如果在旅游中碰到老人和没有进行自驾游的旅客,应当为这些游客提供包车服务和干净、优雅的卫生服务环境。
2.4 游玩因素
乡村旅游因其宁静、优美的居住环境,能够极大的缓解工作生活上的紧张压力,满足了人们对游玩的核心需求。如果乡村社区景色一般,环境脏乱,肯定会影响游客心情,达不到游客心中的期望值。相反,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风景、独具风格的居住环境和民俗的亲切感等一切异于城市的风格为游客带来极大的舒适,对于旅游者走进乡村尽情的释放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5 娱乐因素
乡村旅游应当顺应旅游者的需要,满足游客“喜新厌旧”的心理,必须推陈出新,积极创新,可以从娱乐的新鲜花样入手,丰富娱乐的内容。比如:“自行车自驾游”、“自然教室”等。这些乡村旅游中独具风格的项目不仅能够使游客体验不一样的精彩,能够为游客带来别致的感觉。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游客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这就需要管理者对各种娱乐项目进行创新、改善,保证喜欢冒险经历的年轻人的安全性。
2.6 购物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上购物已经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购物方式,也大大的扩展了消费者的购物选择机会。而在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游客是另外一种不同的体验,一般情况下,游客往往是无形产品的消费,为了使得游客能够在乡村旅游过程中保留美好的回忆,管理者应当向游客提供与乡村旅游息息相关的有形产品做以辅助,在乡村旅游中,旅游购物就是不错的选择之一,当地居民要抓住旅游者的心理需求,积极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商品。旅游商品不仅生动反映了当地传统习惯、地区文化艺术,还可以满足游客对于乡村旅游中具有纪念意义、馈赠以及欣赏的需求。当地管理者可以向游客出售特产、花卉或其他具有特色的农产品等,使旅客有一种“满载而归”的旅游体验。
2.7 服务因素
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热情的服务态度,使城市游客感受到不一样的乡村淳朴朴实的气息,自然会让游客感到神清气爽。高效的服务效率,使旅游者具备好的心情,使得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整体印象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另外,有必要设立旅游投诉服务,当游客对旅游不满意时,投诉的游客比不投诉的游客更有利于旅游经营者。只有旅游者感受到乡村旅游的满意,亲朋好友间口口相传,就可以使得经营者拥有更多的潜在顾客,名声香飘万里。
当前我国农村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拓展乡村功能、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建设现代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培育新型农民,促进乡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交通运输的日益发达、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加、乡村基础设施的明显改善以及传统农业的战略转型,我国对乡村的需求旺盛,乡村产品内容不断丰富,为旅游者带来更多的利益,使其享受更超值的满意服务,依靠真实的本领及科学的营销手段,增强乡村旅游的竞争力,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还受到个人收入水平、旅游者兴趣、选择旅游的时间、路程的远近等乡村旅游不可控制的因素的影响。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我国乡村发展的优势与劣势,认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乡村资源优势,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由于乡村旅游是不能满足每个时代的旅游者需求和兴趣的,并且乡村旅游也是有其使用寿命的,因此,旅游开发者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控制和引导影响其寿命的如需求、效益、环境等因素,以期最大限度地延长乡村旅游生命周期,增加其收入和利益。而这也正是旅游产品不断开发的根本出发点,为顺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吸引力,需要通过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使乡村旅游不断创新、不断复苏来延长生命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域旅游视角下,借助乡村旅游独特的区位优势,结合具有体量巨大的有消费支付能力的客源基础,较为明显的交通、物流、信息聚集的环境,充分合理运用传统乡村自然资源优势,乡村的地理地质资源和中心城市相近的文化传承内涵、人文景观资源、以核心的具有地理标志的国家级或省级的、品质优良的旅游热点或者聚集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4.1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专业村和产品特色村
具体来讲,就是一村一品,一村一色,一村一业旅游为支撑,加快形成以乡村为基础的山水生态旅游,各具特色乡村娱乐休闲活动,现代农业科技产业等三大板块为的中心点,村村连成线,区域板块与区域板块织成网面的综合休闲农业旅游体系,促进传统农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围绕“食、住、行、游、购、娱、服务”七大要素,完善专业村,特色村的水、电、路、环保、绿化等公共旅游设施,积极培育乡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新的增长点。
4.2 以农为本发展乡村旅游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在增进农村与城市的交流,缓解城市与乡村社会问题,以及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增添自然景观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我国发展乡村旅游,要以不能牺牲耕地、环境和生态,不能损害农业主体地位,而应坚持以农为本,将确保乡村基础地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保证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使得农业功能和农业发展空间都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4.3 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充分发挥资源的独特优势
我国是一个大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资源、环境、市场等条件各有不同,具有多种资源配置的区位优势明显的乡村在制定乡村旅游的发展战略规划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特色、地质地貌、文化遗址、社会意识形态、人文景观资源、建筑风格、民风民俗等一切相关的旅游吸引物,做出差异化,做出产业化来。在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分期分批,分时分级分档的原则,把有限的资金和相关的资源集中配置到资源禀赋好,开发潜力大的乡村旅游,通过乡村旅游精品项目的打造,辐射和带动周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4 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相统一
发展乡村旅游,要通过农业旅游发展的长期愿景规划,着眼于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持续改善,充分利用荒地等自然后备资源,结合现代农业科技技术和农业装备,实现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要使乡村旅游产业经济保持高效、持续、低能耗、环保、绿色协调的发展,就必须遵循现代生态经济学、景观学和现代系统管理的科学原理,借助科技手段,因地制宜的、实事求是的的对传统农业的资源配置状况进行科学的最大的开发,优化和管理,以来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全面的技术体系做支撑的,其技术内部体系也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有时、有规、有效、有序、有度、统一、和谐地运作,能促使社会意识形态进步,经济发展路径正确,生态环境自我健康循环,加快整个开放式的城市与城市郊区形成共同体系更快的向高层次运动,从而使社会效率整体提到更高的层面。
4.5 政府要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扶持
因为乡村旅游是一个复合型的新型产业业态,其消防安全、基础配套设施等建设和完善,经营范围多多少少会涉及到政府众多的相关部门。政府要营造一个牵线搭桥的服务平台,将可能涉及到的政府部门的综合服务职能和协调职能融入到一个综合开放的服务平台上,按照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要求,打破各个部门的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屏障,弱化各个部门之间职责壁垒,在政府打造的服务平台上破除行业界限和职能部门管理碎片化,从而达到管理的综合一体化。此外,政府要通过科学的规划,明确发展农业的内容、规模、特色等,防止一哄而起,盲目乱干;但引导不是包办,经营的主体只能是农户和企业。
在全域旅游中,政府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尽最大的努力对乡村旅游进行管理,引导全民参与乡村旅游建设,以当时的特色服务和特色经营作为主要出发点,引导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进行全新的体验和全新的感受,使得游客能够在乡村旅游过程中得到满足。“全域旅游”所体现出的是旅游的品质和质量,要使得乡村旅游在人们的生活品质上得到有效升华和创新,体现出全域旅游下乡村旅游的重要价值。
[1]朱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以郑州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55-56.
[2]刘志青.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
[3]张昀晨.统筹城乡背景下产业融合与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2, (20):154-155,157.
[4]王丽华.中原经济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5]尤海涛.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15.
F592.7
A
2095-7327(2017)-04-0134-02
课题项目:高职涉外旅游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号为xyyb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