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方法探析

2017-04-13 12:36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宿州灌输主体

黄 伟 余 鲲 项 洋

(1.宿州学院大学文化研究中心 安徽 宿州 234000;2.宿州学院思政部 安徽 宿州 234000)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方法探析

黄 伟1,2余 鲲1,2项 洋1,2

(1.宿州学院大学文化研究中心 安徽 宿州 234000;2.宿州学院思政部 安徽 宿州 234000)

针对大学生课堂上出现的“手机控”问题,如何有效开展高校思政课程是非常紧迫的现实问题。通过考察灌输论面临的现实挑战,指出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体意识的矛盾性特点。由此得出如下结论:高校思政教育在开放和包容差异的课堂秩序上,开展以问题为核心的平等理性的对话活动。

新媒体;高校思政教育;教育方法

0.引言

在课堂上,教师在富有激情地讲着什么,而讲台下的大学生们则显得沉闷无语。尽管有一些同学在望着老师,仔细倾听,与老师互动,但是其他的同学却低头不语。在这群低头族中,有些学生盯着手机屏幕,时而偷偷爆笑;有些则右手快速地作一些无规则的动作……这样的场景不是个案,而是大学之中普遍存在的“手机控”现象。“手机控”是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通过智能手机而沉溺于虚拟网络中,将智能手机及其网络功能视为生活中习惯的一部分。正如调查显示的那样,“83%的大学生离开手机后会产生焦虑”。[1]这一现象也普遍存在于思政课教学中,调查显示,经常在思政课堂上玩手机的比例从20%到95.1%不等[2]-[4]。这些现象表明,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影响到了高校思政教育。如何有效开展思政教育是思政从业人员面对的现实问题。

1.灌输论面临的现实挑战

事实上,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相关学者们的研究对象。有学者从网络社会思潮的角度考察新媒体对思政教育的影响,指出新媒体在促进大学生精神文化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对现实的意识形态及其道德、信念产生了消极影响。正如毕红梅和李婉玉所发现的那样,在深入考察了网络社会思潮的包装机制、渗透机制和接收机制,他们从新媒体技术的角度揭示了新媒体对主流社会思潮的巨大冲击。[5]与以上学者间接陈述新媒体与思政教育的关系不同,胡余波,徐星、赵芸和郑欣易等人则提出利用现代社交媒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以上的研究者从外在环境的角度探讨了新媒体带给高校思政教育的机遇和挑战,突出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技术性探索成果。然而,他们对高校思政教育本身的教育理论缺少足够详细的考察。事实上,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课程教学理论。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思政教育必须采用灌输论。列宁曾明确指出,工人阶级不可能具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的知识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对工人阶级进行理论灌输。[6]这就意味着,在确立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崇高地位的同时,也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这种灌输理论在教育实践中塑造了一种“我说你听”的教育模式,这是思政教育实践中普遍采用的方式,也是当前中国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主流。

这种灌输论的教育模式在信息缺乏时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信息缺乏已然被信息爆炸所取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触及可得的便是互联网上的多元丰富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可以很快地被搜集到,同时还可以看到对相关信息的不同的表述和评价。这些信息对大学生而言极有吸引力——他们厌烦了从小接受的同质信息,渴望在网络中阅读新奇的内容。新的知识以及新颖的观点给大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大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依据。

这一事实从另一个侧面表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实效性被严重削弱。基于这种判断,有些学者便贬低和排斥不同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各种网络社会思潮,将“新自由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新左派”、“民粹主义”、“普世价值论”、“生态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极端主义”、“新儒家”、“宪政思潮”等社会思潮视为不良社会思潮”[7]。从表面上看,这一现象是思政教育的主流观点与不同社会思潮之间的对立。但是在事实上,这一对立局面的出现却反映了思政教育的内容及其话语方式已经与社会脱节。这是很多学者承认的现实,现代学者陈第华例证道:“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片面倚重集体与奉献,将个人问题视为资本主义的专利,任何个人欲望、个性发展、个人利益都被等同于自私自利,忽视了具体个人的需要和存在意义。”[8]

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内容和话语方式的问题导致了其解释现实能力的弱化,鲜明地表现了灌输论在多元社会思潮的现实背景下艰难的存在处境。除此之外,灌输论还必须面对网络新技术带给大学生的深刻价值渗入。熟悉网络的人都知道,新媒体采用分布式网络技术,这决定了网络的各节点是以平等的方式选择不同的联系路径。这以事实表明,新媒体已经突破了单向传播的历史,转变为交互式多向信息传播。这种信息传播的路径变化表明,处在新媒体网络节点上的每一个人具有多重身份,即信息创造者、传播者和接受者。因此每个人都成为信息选择的主体,平等地交流与对话,据此组建了各种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网络社区,成为人们思想交流的自由空间。这样的现实条件表明,以一对多为信息传播方式的灌输论难以应对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严峻挑战。这就意味着,传统思政教育的灌输理论已经与新媒体时代不相适应,成为越来越的教育者们反思的对象。

2.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及其矛盾性

针对上述高校思政教育灌输论面临的困境,相关学者提出了很多相似的建议——创新教学理念,增强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更新教学内容。潘琪主张,在研究新媒体的同时,要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形成思政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和新内容,增强教学的实效性。[9]这一观点,强调了思政课程授课主体及其授课内容的新颖,却漠视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的现状。有鉴于此,有学者指出,高校思政教育要建设平等交流的教学环境,张倩就坚持这一观点。她写道:“网络平台形成强烈主体意识,(大学生)期望与教育者进行双向交流互动,希望自己的理念被尊重和接受。”[10]这一观点明确承认当代大学生的这种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行为要求,它确证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已经是可不否认的现实。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末,王希俊明确提出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观点。他认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由社会意识、时代意识和专业意识构成。[11]然而,随着时代条件的深刻变化,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内容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他们比较偏向于个人的发展,具有极强的个体意识,甚至被认为有个人主义的倾向[12]。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追求个体独立,逐渐养成了开放性和创新性的新时代主体意识。正如现代学者商树松所观察的那样,他在《论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主体意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性主张》中写道:“互联网的虚拟性网络环境促使了大学生主体独立的人格意识的确立。”“互联网特殊的承载方式促进了大学生创造性意识的发展。”[13]这些事实表明,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新媒体时代不断得到加强,他们已然在生活实践中养成了独立、开放、平等、自由、理性与包容等价值意识,成为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核心内容。

然而,这样的观点并不是所有学者都认同的。虽然学者们都认同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已经确立,但是有些学者却坚信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还存在很多问题。熊富强、曹猛、盛馨、周振雷等人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化问题。他们在报告中概括了大学生主体意识不强的现象,即“人生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不明晰”、“主人翁意识欠缺”、“主动性和竞争意识不足”、“创新能力和实践意识有待加强”。[14]叶燕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她将大学生主体意识不强概括为四方面的表现:“主体角色地位意识薄弱,角色定位不清,缺少生涯规划”、“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能力不强”、“责任意识不强,缺乏吃苦耐劳和团队合作精神”、“法律意识淡薄,诚信缺失”。[15]

以上内容在事实上反映了大学生主体意识中存在的“薄弱”问题,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之间形成了巨大理论落差。它客观上呈现了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具有矛盾性,这一特点根源于新媒体的价值实践与现实社会的实践价值之间的差异——在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强烈的个体自觉与社会实践关系的不协调、不适应。他们以主体意识的核心内容为实践原则,在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利用其知识和个人经验构建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基本观点。这些观点贯穿在他们对问题的讨论中,也成为他们建立各种网络虚拟社区的重要推动力。大学生们在新媒体上的自觉实践却遭遇到了现实的各种限制条件,他们不得不遮蔽主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其结果必然是减弱或丧失主体意识的行动意图,模糊了实践目标。这就让现实中流行的价值观念绑架大学生的行为,使他们随波逐流,甚至出现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3.结论

这样的结果已经远离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要真正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改善思政教学的环境与方法。改善教学环境即改变传统思政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灌输论模式设置,建立平等、自由以及包容差异的课堂秩序。在这种外在秩序确立的基础上,充分训练学生的理性探讨精神。具体地说,高校思政教育必须由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转向以学术学问题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围绕学术为题展开理性对话过程。换而言之,以大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为依据,以理解和思考学术问题为内容。在教师将教材的观点论述结束之后,提出某一个具体的问题,使大学生充分表达各自的认识和想法,形成学生之间彼此平等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们不仅对教材的观点有深刻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注重对问题的理性思考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为大学生们处理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不协调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样本,成为大学生成长过程的重要锻炼过程。

[1]卢珍珍,王梦,陈芳.大学生“手机控”,离开手机就找不着北[N].台州日报,2010-9-7.

[2]王玉,何小平,胡弢.手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探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31-134.

[3]邵宇秋.大学生课堂手机族的误区与矫正[J].大学教育,2015(5):23-24.

[4]关萍.思政课堂大学生手机控现象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5(2):95-97.

[5]毕红梅,李婉玉.微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作用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2015(10):75-78.

[6]列宁.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7.

[7]王洪斌,刘天.“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对不良社会思潮影响的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6(6):101-103.

[8]陈第华.新媒体景玉忠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高世伟建设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3):142-145.

[9]潘琪.简论新媒体与高校思政教育改革[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35-136.

[10]张倩.论新媒体环境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7):58-59.

[11]王希俊.大学生主体意识构成[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5(1):19-21,28.

[12]郭智勇,曹燕春.浅析大学生思想观念变化与高校思政教育改革[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2(1):85-88.

[13]商树松.论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主体意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性主张[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23-125.

[14]熊富强,曹猛,盛馨,周振雷.大学生主体意识及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1(4):62-65.

[15]叶燕.就业视角下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1(6):55-56.

G641

A

2095-7327(2017)-04-0113-02

①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教育基地一般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行为文化塑造”(SK2013B502)。

②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宿州学院大学文化研究中心招标项目:“依法治国视野下的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研究”(SK2015A190)。

③宿州学院优秀学术技术骨干项目(2014XJGG15)。

猜你喜欢
宿州灌输主体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论恩格斯灌输思想的理论特色与当代价值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宿州学院
宿州绿地城基坑防洪安全设计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衰老是被灌输的概念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钻”研40年 宿州地下终于挖出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