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he/she误用看L2代词加工

2017-04-13 12:26:10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代词母语语境

从he/she误用看L2代词加工

李燕

本文从英语学习者常出现的代词he/she错误入手,探讨了学习者的母语特征、个体的注意资源分配以及代词所处的语境等因素对这一错误的影响情况,并以这三个方面内容为主线梳理了相关的理论解释和实证材料,最后提出了几个后续研究需要深入展开的方向。

代词误用母语迁移注意资源语境

引言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经常会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进行口头报告时,将表示性别差异的两个代词he与she混用。在本应使用she的语境中,不知不觉地错用了英文中表示男性的代词he。这时,有些听报告的同学很快便觉察出来,急于对报告者进行纠正;而报告的同学却并没有立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一现象初看起来是种简单的口误,但却从一个侧面揭示出二语加工中影响指代和代词加工的一些相关的因素。

对于代词使用的错误问题,已有为数不多的研究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背后的成因。其中既有问卷调查,又有基于语料库和实验性的研究;有定性研究,也有定量的分析。本文试图从迁移理论、注意资源理论以及语境理论等几种典型理论来解释代词的表征错误,并援引相关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实证研究来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代词表征提供理论基础,为外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人称代词的性别误用情况

代词用于表达一种所指的关系,往往在上下文中能够找到代词所指称的先行词。英语有表示阳性的代词和表示阴性的代词,这些代词应该在性别上与先行词保持一致。英语中的代词通常以4种形式出现:主格、宾格、所有格或者反身代词。

首先,已有研究发现,阳性代词的错误频率较阴性代词少。董艳萍(2011)通过调查SECCL语料库中的性别错误,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英语专业中级水平的学习者中,用阳性代词来指代阴性先行词的情况明显多过用阴性代词来指代阳性先行词的情况。在格对比时发现:主格和所有格的错误频率略高于宾格与反身代词。而在所有的错误中,学习者对阴性的所有格her的错误频率最高,在四分之一应该使用阴性所有格her的地方,学习者却误用了his。研究者继而又通过口译实验对错误类型进行调查,结果与语料库的数据分析较为一致。被试的性别错误率高达五分之一。而且阳性错误率显著低于阴性错误率,主格和所有格的错误率高于宾格和反身代词。以上总体说明,英语学习者用阳性代词来取代阴性代词的错误非常普遍,在寻求指代的过程中,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阳性代词。

来自母语的影响:负迁移、语信编码与标记理论

笔者综观以往的文献发现,在讨论外语(二语)加工的影响因素时,首先考虑的都是母语在二语加工中所起的作用。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指学习者将已有的语言知识(通常是母语)用在外语习得中的一个心理过程。母语的影响贯穿着外语学习的各个阶段,但是其影响可能是积极、促进的,也可能是消极和负面的。

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示不同性别的代词,我们不难发现在口头层面,汉语中的第三人称代词“他”和“她”发音相同,因此在进行语言的口头产出时,很可能没有必要在语音层面进行更进一步的区分。不仅如此,位于主格和宾格甚至所有格的代词都均为“ta”。与此不同,英语中的第三人称单数代词在发音层面有严格区分:既体现性别的差异,又有格的不同。这种差异很可能被负迁移到英语的代词使用中。

陶文好(2003)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代词的性别误用发生的原因,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受到了汉语的干扰。陶文好认为英语专业大三的学生在说英语时,起主导作用的思维依旧是汉语模式,还没有过渡到英语思维阶段,其英语的认知层次较低。与此结论相似,另一项研究通过对比3种母语语者的英文代词产出,发现被试在代词性别不一致的错误数量上与其母语联系紧密。马来语的代词本身不区分性别,故马来语者的英语产出中出现性别不一致情况多;汉语语者居中;而与英语极为相似的泰米尔语者出现的错误最少,进一步肯定了语言迁移理论。

董艳萍(2011)的研究对汉语和英语的代词编码过程进行比较,认为代词的误用的确来自母语的负迁移,只不过负迁移发生在语信编码过程中,由于汉语口语中的代词不包含性别信息,故在编码时缺少性别信息。由于代词he/she在加工过程中本身不存在反应时上的区别,在加工时如果产生反应时的差异,则认为是由于前置词的相关信息所导致的。因此,在该研究中根据凸显程度不同而将前置词分为两类:一类是典型性别的前置词,如护士等;另一类是名人的名字等专有名词。实验结果显示,被试对于性别凸显度高的名人前置词(如女明星)在提取过程中相对容易些,这与区分代词性别的母语一致。当前置词的性别凸显度不那么高时,被试对he的反应时总是短于she。因此认为在这个阶段中,语信编码时缺失了性别信息,进入下一个阶段后便只能激活非标记的形式he。

标记理论对英语代词的性别错误中以he取代she的主导性错误有较强的解释力,因为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阳性代词出现频率远大于阴性代词的情况,阳性代词不仅用来指代男性角色,同时也被大量使用在性别角色不凸显的情况下。

母语迁移似乎能够解释许多英语代词的性别误用现象,但是性别代词错误使用具有跨语言的广泛性,在一些与英语相似,在形式上区分代词的性别信息的语言中,学习者依旧出现大量的英语代词错误使用的状况。这说明,我们在肯定母语的迁移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在语言之外的影响因素。

注意资源的分配:自我监控与工作记忆的影响

Hulstijin的研究发现信息的自动化加工和非自动化加工对注意资源的需求程度不同。随着外语学习水平的提高,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注意资源的占用就会随之减少。根据这一理论的解释来看,学习者的性别错误来自其有限的注意资源没有被分配到诸如性别等的信息内容上,而更多被语法等语言形式所占用。

周岚(2013)的研究考查了英语学习水平对代词的性别误用的影响后,发现低水平学习者的错误率显著高于高水平学习者的错误率,而且错误主要是对阴性代词she的误用,高、低水平组对于阳性代词he的错误没有显著差异。周岚(2015)的研究进一步揭示出语言学习水平与修补频数的关系:低水平组错误率高,但是自我修补频数低;反之亦然。周岚认为,这与学习者的自我监控水平密切相关。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自我监控逐渐均衡,错误也随之减少。在周岚的另一项研究中,向实验组提醒注意单数第三人称he/she的错误,使得受试对这种错误给予了额外关注。结果发现,经过提醒,受试的错误自我修补率明显高于控制组,对于错误最多的阴性代词she的错误率也明显较控制组少。说明了注意资源对解释代词的性别误用的积极作用。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加强注意提示,就可以有效减少代词的he/she误用。

心理语言学理论认为人的注意力与工作记忆的强度联系紧密,一般来讲,较强的工作记忆能力在词汇习得方面有积极作用。但是贾婷婷(2007)的研究通过对比被试的工作记忆广度与性别代词的错误关系,却发现工作记忆能力较强的被试反而更容易在本该使用she的地方用he。但她认为这是由于工作记忆较强的人善于合理分配注意资源,导致对性别信息的注意减少,故更容易选择非标记形式的he。总体来说,注意资源更多与个体如何分配注意力相关,而个体因素毕竟无法解释大量的不同水平被试对he/she的共同错误。

语境的作用:接口假说与模拟表征

代词加工涉及句法层面的结构知识以及语义层面的意向内容,而词的语义往往在其所处的语境中得到具体化。语境是指词在相互毗邻的词、短语或者句子以及更大的语言单位中所处的环境,也就是该词所出现的上下文。有研究表明,比起单一的信息来源,来自语境的线索结合一定的构词法对于推测词义的效果更大(Mori,2002)。这从侧面说明充足的语境信息对词义的理解具有积极作用。

而语境在代词的理解和产出中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事实上,大量研究均报告了代词的错误率在单一的句子中要远高于复杂句子的环境中。可以这样认为,比起单一句子来说,较为复杂的句子,如内嵌式的句子其语境信息更丰富,学习者对句法知识的依赖便减少。在曾莉(2014)的研究中采用判断句子释义的方法,对3个英语水平的中国学生以及英语母语者的英语嵌代词的指称判断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比起独立句,在有上下文的情况下,3个水平的学习者对代词的同指掌握较好。而且,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学习者在一定的语境下对代词同指的判断与母语者几乎相同。进一步证实了充足的语境信息对于代词解读的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研究还发现,缺乏语境的独立句中的嵌代词的解读并没有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改善。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过了关键期的二语学习者二语句法表征缺失,但语境信息恰好能够弥补其缺失的语法信息。

以上研究虽然不同程度地纳入了语境的考量,但是该语境信息只是相对来说较单一句子更丰富一些,却不包含一般意义上的更高层次的整体性语境信息。从语境出发来考查L2的代词加工的文献并不多。但江新(2012)从L1出发,发现整体语境和局部语境这两种来自语境的语义信息对代词加工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高兵(2008)在一项汉语的眼动实验中,通过代词后面的动词词组的阅读时间来考查在不同的语境下,被试将代词理解为局部语境下的先行词还是整体语境下的?结果发现,在代词理解的早期,被试主要依赖来自整体语境中的信息进行解读和加工,但是这个阶段的理解可能是暂时性的假设,还要通过进一步对局部语境以及整体语境的评估来确定,而局部语境的作用晚于整体语境得到发挥。

语境对于代词加工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近年来随着经验模拟理论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者们逐渐开始从新的视角来研究语言加工。根据该理论,语言信息的加工实际上是外部信息在头脑中的模拟过程。有研究发现,单纯的语境信息并不足以促成代词的心理模拟。研究者通过对日语中代词缺失的情况进行实验研究后发现,在代词缺失的句子中,被试虽然可以自动通过一定的对话语境迅速识别出所缺失的代词信息,但是却不能像包含代词的句子那样在头脑中构建出相应的心理模拟。但是心理表征如何在语言与语境中发挥作用,这一点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

结语

本文以英语学习中常出错的代词的性别一致为切入点,探讨了L2代词表征的几种理论和相关实验。迁移理论至今是解释二语错误最为有力的理论之一,但是由于其解释力有限,同时也忽略了L2学习者的差异所造成的错误,因此常常被诟病。而注意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分配似乎也能够解释代词的性别错误。注意资源的分配不仅具有个体差异,也会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而更合理。但是这一解释却无法解释各个水平被试在处理单句子中的代词性别错误均出现错误较多的情况。而且,注意资源理论过分注重个体在语言加工中的作用,容易忽略来自L1和L2语言本身的影响。语境线索对词汇与句子加工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关于语境如何影响L2代词加工的研究较少,这是该领域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另外一个研究的空白是经验模拟表征和代词性别错误的关系,今后的研究可以对这一领域进行探索。

[1]Barsalou,L.W:“Perceptual symbol systems”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999(22):P577-660.

[2]Chan Swee Heng Wang Bee Eng:“Understanding the Pronoun Paradigmin ALZ Context:The Malaysian Experience”SLLT,2001(10):P25-37.

[3]Felix S,A Hahn:“Natural Processes in Classroom Second-language Learning”Applied Linguistics 1985(6):P223-238.

[4]Hulstijin,J.H:A Cognitive Viewon Interlanguage Variability.[In M.Eisenstein(ed.)]The Dynamic Interlanguage:EmpiricalStud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NewYork: Plenum,1989).

[5]Mori Y:“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interpreting of information from context and word parts in interpreting unknown kanji words”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2002(23):P232-255.

[6]Sato M,Bergen B:“The case of missing pronouns: does mentally simulated perspective play a functional role in the comprehension of person?”Cognition,2013:P361-374.

[7]董艳萍、贾婷婷:《中国英语学习者前言语信编码——来自英语代词性别错误的证据》,《现代外语》2011年第3期,第279-329页。

[8]高兵、杨玉芳:《整体语境和局部语境对代词理解的影响》,《心理学报》2008年第4期,第381-383页。

[9]江新、房艳霞:《语境和构词法线索对外国学生汉语词义猜测的作用》,《心理学报》2012年第1期,第76-86页。

[10]陶文好:《中国人英语口语中he和she误用认知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3期,第44-48页。

[11]曾莉:《中国学生对英语内嵌句代词主语指称的习得》,《现代外语》2014年第5期,第691-702页。

[12]周岚:《中国学生ETPSP误用现象及其与英语学习水平的关系》,《应用心理学》2013年第4期,第317-323页。

[13]周岚:《从自我监控视角看英语口语第三人称代词主/宾格错误》,《现代外语》2015年第4期,第515-584页。

[14]周岚:《英语口语he/she错误产出研究:注意的作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第185-195页。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代词母语语境
复合不定代词点拨
代词(一)
代词(二)
母语
草原歌声(2020年3期)2021-01-18 06:52:02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母语
草原歌声(2017年3期)2017-04-23 05:13:47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3
跟踪导练(三)2
我有祖国,我有母语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