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东峰, 马征杰
(陕西理工大学, 陕西 汉中 723001)
“供给侧改革”思维下高校管理社会化的逻辑主线与框架结构研究
(陕西理工大学, 陕西 汉中 723001)
高校是为社会提供专业人才和科研成果的机构,应该借鉴供给侧改革思维,改进内部管理体制,优化组织管理布局,适应市场经济与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管理社会化中存在一系列问题,要想推进高校管理社会化的供给侧改革,改变高校长期封闭的管理状态,应该把握政治、学术与市场三条逻辑主线,并且从管理结构、竞争机制等层面,设计高校管理社会化的框架结构,保障高校管理与社会发展步调一致。
供给侧改革; 高校管理; 社会化; 逻辑主线; 框架结构
2015年习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这一概念。他指出我国经济进入稳步发展期,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应该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供给体系质量,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如今,供给侧改革理念不仅被应用于经济发展领域,成为政府解决产能过剩的“药方”,对高校管理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高校管理体制变革。高校是层级分明的行政组织,不仅具有学术性、教育性特征,在社会服务、辅助科研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价值。而高校管理社会化,就是将高校置身于社会监管体系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社会化管理,并最终为社会提供服务。我国高校管理向社会化方向发展,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结果,也是深化高校办学、教育制度改革的要求。[1]在供给侧改革理念广泛传播的背景下,我国高校不仅应该利用互联网技术,遵循特定的逻辑主线,创新内部管理体制,也应该促进内部管理市场化、专业化,全面整合社会资源,建立高效的管理服务体系,简化管理流程,进而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供给侧改革是我国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措施,也给高校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高校作为向社会供给优秀人才的主体,了解与践行供给侧改革精神,有助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一)供给侧改革的含义
需求与供给是经济学领域的概念,阐释了市场中的买卖双方,由于资源配置而产生的利益关联。简言之,就是卖方为满足买方需求而创造供给。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全面解放生产力,通过结构优化提高供给的灵活性,提高供给主体的适应性和供给效率,以满足更多的社会需求。“供给侧”强调创新、劳动力等要素,而“需求侧”强调消费、出口等要素。习总书记在2015年两次提到“供给侧改革”的概念,指出供给侧改革的意义。此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供给侧改革研究热潮,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转型。在供给侧改革思维的影响下,更多的社会主体开始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转而关注“个体利益”,并试图通过自身结构优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供给侧改革与高校管理的关系
高校作为人才培育单位,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场所。目前我国的高校超过三千所,大学生超过三千五百万,位居世界第一位。[2]然而作为教育大国,我国高校在管理社会化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无法有效提升管理效率、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等。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社会产业的转型与创新,供给侧改革的顺利推进,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经济改革势必推动教育改革,高校以其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在供给侧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如何提升学生就业率,如何改进内部管理体制,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我国2010年发布的高等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应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求,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我国教育部长也指出,未来国家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提供的人才支持。
(三)供给侧改革下高校管理社会化的意义
现代高校管理工作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并且两者是相互作用的,促进管理社会化是必然趋势。由于计划经济影响,我国很多高校形成了封闭的管理运行机制,导致社会资源无法介入,也导致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3]随着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呈现出诸多弊端,也对高校教育质量产生了直接影响。我国领导层提出供给侧改革,目的就在于打破各行各业封闭的体制,释放产能,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对于高校管理社会化而言,把握供给侧改革思维核心内容,建立适宜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学生需求的管理体制,不仅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也能够优化自身管理结构,调整高等教育供给关系,激发高校管理创新动力。
信息时代高校管理工作的新特点,增加了管理社会化的复杂程度,也要求通过供给侧改革优化管理机制。高校实施供给侧改革,就是从运行管理机制与理念等方面入手,解决供给端存在的问题,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发展动力,提升教育质量与水平。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国家层面给出的重要指示,也是从源头上解决高校管理现实问题,探索高校管理特色模式的有益途径。
(一)管理结构缺乏有效供给
根据我国教育部2016年发布的统计数据,可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经突破3600万人,在校人数列世界首位。我国高等教育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不同高校在管理方式、定位、社会服务特色方面存在差异,也或多或少存在各种问题。[4]高素质人才供给,是高校管理与教育能力的体现。若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诉求相适应,就可以达到供需平衡,进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实际上,我国很多高校由于管理机制单一,教育理念落后,无法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近年来高校数量的迅速增多,学生规模的扩大,虽然促进了高等教育发展,但也凸显了教学管理发展迟缓的问题。很多高校管理者缺乏工作热情,对管理社会化支持度不高,或者不关注社会对人才的诉求,在教育供需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导致教育管理结构有效供给不足,自然无法体现自身的办学特色与社会影响力。
(二)行政干预阻碍管理创新
长期以来,政府在高校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控制权,并且决定着高校的发展走向,也导致我国高校内部治理存在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等问题。很多高校的行政权力集中在校长、党委组织等手中,缺乏有效的外在监督与行为约束,很难体现内部治理的民主性。虽然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行政干预的弊端,并且促进了高校管理体制的不断调整,但在现行法律法规的制约下,依然无法改变行政权集中的局面。而政府对于高校管理的过度关注,或者将高校作为政治工具,以行政手段干预高校教育活动,也扭曲了高校管理实质,使得高等教育陷入功利化的泥沼。若高校不符合国家政策法规要求,势必被认为与上级部门对抗,这也导致很多高校管理者缺乏创新思维。[5]在高校内部管理方面,不少管理者存在独断专行、“一言堂”等问题,在各项决策中不能发动群众智慧,无法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无法体现民主化意识,也阻碍了内部管理的创新发展。
(三)管理社会化落实不到位
高校作为多元化思想汇聚的场所,作为大学生学习本领的基地,有义务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运行体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障高等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管理体制,以及现行招生政策的制约,我国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教学规划、内部治理等方面,完全依据主管部门的行政指令行事,而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考虑社会诉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同时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普遍对高校内部管理存在抵触情绪,渴望展现自己的个性。高校管理者若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诉求,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存在的问题,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管理质量。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求管理者摒弃旧习惯,学习全新的管理理念,以全方位的社会化管理方式,以服务社会为导向,开辟满足学生需求的管理路径。
任何组织管理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基于实践经验的理论指导,而不同的实践活动有对应的逻辑理论。高校具备事业单位与社会服务机构的双重特征,决定了其管理实践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在管理体制建设方面存在特殊的逻辑主线。高校的价值在于学术研究、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虽然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得到不断调整,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但依然需要遵循政治、学术、市场这三条逻辑主线。
(一)政治逻辑主线
我国高校本身具有政治属性,是以国家政治经济体制为依托,进而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这一属性表明,高校管理制度建设应该与国家规划相一致,并且首先考虑国家层面的因素,合理应用各种国家政策。从政治哲学角度看,设立高校的意义就在于为国家服务。这种政治逻辑以国家整体规划为标尺,要求高校建制满足政策规范,致力于为国家、社会发展服务。而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对高校管理制度建设提供指导,同时在高等教育中融入教育公平等理念,进而保障社会的和谐有序。我国大部分高校由政府进行直接干预,并且对政府存在较大的行政依赖性。具体表现在,很多高校由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并由政府设定不同高校管理者的行政级别,或者对高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等进行审批。此外,我国政府推出的各种行政调控手段,也对高校管理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导,成为现代高校管理体制建设的基本保障。
(二)学术逻辑主线
高校是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的场所,是先进思想与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应该充分体现自身学术优势,在管理活动中遵循学术逻辑。从我国高校的发展历程看,很多高校起初只能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并不具备学术服务能力。[6]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不同高校之间的信息交流日益增多,促进了文化理论研究活动的开展,也增加了学术管理的工作量。我国部分学者指出,真正的高校应该具备学术性教育,学术自由是高校最为重要的权利。学术逻辑为学术活动提供了指导,提高了高校内部管理的自主性,也是高校不可或缺的逻辑主线。从本质上来看,学术活动的作用在于促进知识交流,也是知识创新的温床。那么,高校内部的大量学术活动,均是围绕科研学术项目而存在的,是服务于科研的产物。高校对于学术活动的管理实践,不断改进学术管理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知识传播效率,改善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建构更为多样的学术交流组织,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方面获得更多自主权。
(三)市场逻辑主线
从高校管理社会化层面分析,市场机制对管理效果存在直接影响。高校本身是独立的社会组织,拥有自主招生权,也可以自行建立管理机制。然而从市场逻辑层分析,不同高校之间由于师资力量、地理位置、文化积淀等方面的差异,在招生就业方面无疑存在对比,也导致激烈的市场竞争。而高校之间的市场化竞争,有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进而提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由此可见,高校管理体制建设,不仅需要征询本校师生的建议,也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通过多方考虑获得适应市场需求的体制。市场逻辑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不同主体的自由交易,展现了不同高校在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即让参与主体拥有市场交易的自主权,也为他们提供了市场交易的相关规范。在这样的条件下,政府不再是高校的直接行为约束者,而由高校根据市场竞争规则,自行调整管理策略,以资源优化配置获得更大的利益,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
我国高校管理社会化环境相对复杂,需要理顺高校与社会、政府、合作机构之间的关系,也需要做好管理体制顶层设计工作。要想切实改善高校管理现状,有必要以供给侧改革思维为指导,从法人管理结构、战略规划、人才竞争机制等方面,形成完善的管理社会化框架结构,以教育管理的有效供给,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构建高校法人管理结构
高校构建法人管理结构,就是借鉴企业法人治理模式,通过明晰法定财产权制度来实施治理的一种方式。高校法人管理通过设置内部组织管理机构,从资源分配、财务管理、权力制约等层面,分别设计对应的制度规范,从根本上保障高校管理的有序性。[7]同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法人治理模式也明确了高校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确立了高校的法人地位,有助于高校借助法人权利,实现与社会机构、政府等其他相关者的协同合作。法人管理结构的落实,是现代化高校建设过程中,构建法人治理内外部权利结构,并实现核心资源合理分配的有效方式,有助于高校尽快达成管理目标。高校确立独立的法人地位,是保障管理社会化良好运行的前提。法人管理结构的建立,就是做好法人权利配置工作,以法人治理理念构建对应的管理体制,让高校与政府、企业等拥有对等的地位,进而实现平等的协商、合作与交流。高校建立完善合理的法人治理体系,尤其是科学的组织管理机构设置,是其实施法人治理的必要条件。也只有独立的法人代表,完善的内部组织机制,才能够承担对应的社会责任,才能够履行与其功能相匹配的社会服务义务。
(二)管理战略规划与设计
自20世纪末至今,我国高校规模得到不断扩大,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然而在管理人员培养方面依然存在诸多不足。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供给侧”,应该主动调整管理思路,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从顶层设计上制定科学的管理战略规划,优化管理人员供给结构,提升高校人才供给质量,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供给效率,从根本上解决高校管理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首先,高校应该做好管理社会化的战略定位,由相关职能部门承担战略制定任务,将具备专业技能的管理人员作为战略设计的逻辑地点,结合高校内外部环境,在核定既有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明确不同部门的具体发展目标。战略制定者有必要做好意见汇总工作,全面征询师生、院系领导者的建议,在多方磋商讨论的基础上,最终确定管理战略规划。在战略设计中,高校管理者拥有监督权,在参与战略设计时也应做好全程监督,并邀请社会人士开展外部监督工作,共同形成监管合力。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积极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开创管理工作社会化的新局面。
(三)设立人才竞争机制
高校要想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有必要建立人才竞争机制,通过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制定科学的人才引进制度,从根本上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制度,为业务能力强、技术精通、有创新想法的人才提供更多机会,进而激励管理人员不断精进自身业务。高校管理社会化的推进,有必要做好管理人才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投入力度,促使整个管理队伍提升业务素养。通过开展广泛多样的管理实践活动,提高管理人员的社会化服务意识,要求每个人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经验,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与业务经验,参与到科研活动中,通过与科研人员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创造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知识密集型产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增多,迫切要求规模日益膨胀的高校,在优化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做好管理人员教育工作,发挥自身的人才教育优势,培养一批适应管理社会化需求的人才队伍。同时供给侧改革浪潮下,也要求高校管理者具备创新意识,树立“推崇创新、勇于实践”的理念,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到以人为本,积极创新教学管理方式与手段,最大限度提高师生的积极性,在与时俱进中解决问题。
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端着手,促进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提升供给效率。高校作为教育、科研服务机构,本身也属于教育的供给端,而政府、企业与家庭成为教育产业的投资人,学生成为教育市场的消费者,这就形成了教育供给关系。高校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在于通过内部结构调整促进教育转型,全面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本文在分析高校管理社会化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借鉴经济学中的供给侧改革思维,探索高校管理的逻辑主线,对高校管理体制进行优化重组,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1]康凯.高校教育管理的“社会化”路径及对策[J].南京社会科学,2014,(12):136-140.
[2]王者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基于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5,(4):53-59.
[3]金保华,刘晓洁.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教育与经济,2016,(6):17-23.
[4]王洪才.论高等教育“适应论”及其超越——对高等教育“理性视角”的理性再审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4):129-149.
[5]马凤岐.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规律”:适应与博弈[J].高等教育研究,2016,(2):1-13.
[6]陈星,张学敏.依附中超越: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1):46-56.
[7]周晓梅,李学经.事业单位构建法人治理结构的探索与思考——以广东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5,(7):6-10.
Research on the Logical Threads and Frame Structure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Socialization Under the Thinking of “Supply-side Reform”
TONG Dongfeng, MA Zhengjie
(Shanxi Sci-tech University, Shanxi 723001, China)
As institutions producing professionals and research fruits for socie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improve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 optimize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layout,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he modernization drive under the thinking of“supply-side reform”. Presently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socialization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push forward the supply-side reform in the socialization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and change its closed state in a long term, the frame structure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socialization should be designed on the levels of management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mechanism in the three main logical threads of politics, academy and market. University management should be kept in step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supply-side reform; university management; socialization; logical thread; frame structure
2017-06-29
陕西省教育厅2016年专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16JK1128);陕西理工大学2016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价值观培育研究”(SLGSZ2016204)
仝东峰(1974—),男,陕西户县人,陕西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马征杰(1963—),男,河南襄城人,中共党员陕西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G647
A
1672—1012(2017)04—005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