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觚》论仁及其与前人仁论之比较

2017-04-13 11:55陈开先
关键词:魏源血气老子

汪 勇, 陈开先

(华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1)



《默觚》论仁及其与前人仁论之比较

(华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1)

仁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在魏源的哲学中也不例外,魏源很好的承接了宋明理学的仁论,在此基础上把仁的基础深化,以天地作为仁的来源,仁作为人的内核,是下学上达的目标和成果,这无疑是十分创新的。

魏源; 《默觚》; 仁

一、魏源生平与其学术构成与《默觚》概述

魏源的一生,大概可以分为求学、经世、入佛三个阶段。

求学是从魏源出生到三十二岁(1794—1825),在这个阶段里,魏源“家亦中落,春煦公因筮仕江苏,道远不能顾,益窘。祖母匡太恭人,年衰病痪,动须人。母陈太恭人只身扶掖,哺甘涤秽,数年如一日。夜则燃豆秸,母绩子读,欣欣忘贫”[1]847,他十五岁开始究心阳明之学,二十一岁入京后从胡承珙问汉儒家法,问宋儒之学于姚学塽,学公羊学于刘逢禄,可能在二十七岁时开始校注《老子》(不过《老子本义》的具体成书时间依然不太清楚,魏源在五十多岁时也曾修订过)。魏源的大致的学问构成也在此阶段形成,宋明理学、老学和今文学是他学问的最主要的三个构成要素。

经世是从魏源三十三岁到六十岁(1826—1853)。他先是帮助贺长龄编订了《皇朝经世文编》,标志其经世思想的最初完整形成,期间他还为漕粮试行海运提出谋划。道光六年(1826)的北京会试,魏源和龚自珍一起落榜,刘逢禄写诗并称“龚魏”。道光八年(1828)在京按例捐为内阁中书舍人,得以观掌故海。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道光二十一年(1841)林则徐被贬后在赴新疆途中与魏源在镇江会晤,嘱托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是年龚自珍暴毙于丹阳。道光二十五年(1845),魏源终于中进士,但接下来其母去世,离官居忧。道光二十九年(1849),魏源任扬州府兴化县知县,为民护稻,且改革盐政,政绩斐然,咸丰元年(1850)补高邮知州,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下南京,魏源被杨以增劾“驿报迟误”,三月遭革职,十一月奉旨复官,但他以年高无心仕宦为由,辞职居兴化,结束了八年的仕宦生涯。

入佛是从其六十一岁到六十四岁(1854—1857),魏源开始修订《元史新编》《诗古微》《书古微》,因入佛教,开始修订《净土四经》。咸丰七年(1857)二月,魏源偶感微疾,三月初一逝。

《默觚》者,为魏氏《古微堂集》之内集。首先,需要讨论的是《默觚》的版本问题。李柏荣于《日涛杂著》中云:“其文集亦有二本,一淮南书局本,一扶轮社长沙黄象离刊本。淮南局本次第凌杂,《默觚》治、学二篇尤为错乱,闻为默深晚年草率所成。”[2]211今人黄丽镛的《魏源年谱》中也是赞成李柏荣的说法:“魏源曾辑《清夜斋文集》,惟未见传本。光绪四年(1878年)八月,淮南书局刊《古微堂集》,又名《古微堂内外集》,计《内集》三卷,《外集》七卷,共十卷。宣统元年(1909年)上海国学扶轮社印行了黄象离增补重编本,易名《魏默深文集》。”[2]206李慈铭在《越缦堂读书记》中云:“魏默深《古微堂内集》三卷,《外集》七卷,前年戊寅始刻于扬州书局。”[3]173李慈铭之所云“前年”为1879年,但光绪戊寅年是1878年,好像李氏的时间有点问题,不过扬州书局的刻本和淮南书局的是大致同时的,这一点可以确定。那么《古微堂集》可能有三个刻本。

现在学界一般都认为《默觚》基本写成在魏源三十二岁之前,如《魏源研究著作述要》中“他的另一部成名之作,即后来收编为《古微堂内集》的《默觚》上下篇,也是他这个时期(笔者按:指道光三年前后)治《诗》开始的”[3]13,本文作者也倾向于将《默觚》看作在魏源三十二岁之前写成,原因有三:第一,《默觚》中对老子的态度不一致,魏源从三十二岁及之后对老子都是褒赞的态度,但魏源早年是从宋明理学开始入手,宋明理学中对老子排斥较多,所以《默觚》的读书笔记性质正好保留了魏源对老子态度的转变,而这个转变,无疑发生在魏源三十二岁之前(《孙子集注序》作于魏源三十二岁,据李瑚《魏源诗文系年》,《孙子集注序》中赞老子“老子其言兵之书乎”“夫非知易与老之旨者孰与言乎”。);第二,《默觚》中对佛教排斥很多,不像魏源晚年接受佛教思想;第三,《默觚》中常引诗经,但有时脱离诗的本义,把诗句附会了新的含义,甚至有时候有点别扭,大概是魏在入京从刘逢禄学今文学之后对诗的一些特定看法。所以笔者认为《默觚》的主体完成于魏源二十一岁至三十二岁之间,但并不排除其晚年编订的可能。

《默觚》分为学篇、治篇,本身就是魏源经世思想的一种强烈表征,其中对宋明理学、老学、今文学三个支点的融合还是十分粗糙,有很多矛盾或失之于毫厘的地方。《默觚》中的仁论恰恰承接宋明理学,而且有着早年魏源说理体系的一种溥博广大的气象。具体来说就是“道德”作为说理体系的起点和重点,始终较为贯穿和连贯,“仁”作为天地、道德的精华,而赋予在人之身,论“气”的时候有“道德”蕴乎其中。这一点在宋代理学家上也很明显,如邵雍明确褒扬老子为圣人,张载十分推崇道家,邵雍哲学和张载哲学的气度和博大远胜朱子陆子。

二、《默觚》论仁

先秦孔子之言仁,为周朝之礼崩乐坏后从礼乐文明中汲取出的一种核心和超越,而老子以为这种超越和核心还很肤浅,不足以救世之纷乱,故言道德。宋儒朱子之言仁,为上天所赋予人之理,其仁为理,其爱为用。而乾嘉之戴震言仁,为血气发而无爽失,成乎心之知者,在我,成己,在物,成物。而魏源之言仁,为宇宙之一种气化,精气生人,故为仁。

首先魏源的论仁的理论基础是循环往复的道气论。这一方面是魏源受《老子》影响的结果。蕴含了道德的气生万物,万物也复归其中,才有了十分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循环往复:“神气化形体,形体化衣食,衣食化语言,语言化酬酢,酬酢化尊卑,尊卑化轩冕,轩冕化宫室,宫室化城郭,城郭化市井,市井化赋税,赋税化燕飨,燕飨化狝狩,狝狩化盟会,盟会化歌舞,歌舞化聚敛,聚敛化刑狱,刑狱化甲兵,甲兵化水火,水火复化神气。”[1]72由神气始,化为人伦物用,而人伦物用最后由化为神气。人是天地之灵,故也自然由气而生,故“三代以上之人材,由乎教化;三代以下之人材,乘乎气运。乘气运而生者,运尽则息,惟教化出之无穷”[1]65。人是承接着合适的气运才能存在于世,唯教化可以使人运尽而不息。那么具体到个人,因为气的薄厚,才有了质的不同:“才量受诸天,福量亦受诸天。人之福有不足庇一身一家者,有仅足庇身家而不足庇一国者,有图功辄成、有谋辄就并足济天下者;故有安天下之才,不若有安天下之命。功名与运会相值不相值,势天渊焉;相值而成,亦才十之三而天命十之七。”[1]75人的质魏源看来分为才和富量,才和富量都受之于天,才和富量的厚薄决定着人能力的大小,人能力的大小决定着人经世的范围,小到治家,大到治天下。天地人皆由气生,道德蕴乎其中,才能相感,“教以言相感,化以神相感。有教而无化,无以格顽;有化而无教,无以格愚。圣人在上,以《诗》、《书》教民,以礼乐化民;圣人在下,以无体之礼、无声之乐化民。善气迎人,人不得而敖之;静气迎人,人不得而聒之;正气迎人,人不得而干之;其德盛者化自神,其气足以动物也”[1]69,正是因为人由气化而生,所以君主的教化才是善气静气正气,而这种善气静气正气才能影响在下之民,民才能向善。

魏源的论仁首先延续了他的道气论,“人者,天地之仁也。人之所聚,仁气积焉;人之所去,阴气积焉。山谷之中,屯兵十万,则穷冬若春;邃宇华堂,悄无綦迹,则幽阴袭人。人气所缊,横行为风,上泄为云,望气吹律而吉凶占之。南阳、洛阳、晋阳、凤阳,今日寥落之区,昔日云龙风虎之地,地气随人气而迁徙也”[1]44。人是天地万物之仁,天地万物之仁为一种精气,人聚,则精气聚集。而且人是天地的精气,这本身把人放在了一个很高的地位,人的聚集和迁徙影响着天地之气的变化,这是对人的一种赞扬。魏源在父亲死后,因为想为父亲找到一块好的坟地而学堪舆,堪舆者,论地气之优劣,此为魏源学堪舆的理论基础。

天地之精气为人,即天地之仁,亦即天地之种子,故“更色而不更叶者松柏也,更叶而不更条者众木也,更条而不更根者百草也,更根而不更种者五谷也。谷种曰仁,实函斯活。仁者天地之心,天生一人,即赋以此种子之仁,油然沛然不容已方寸。故一粒之仁,可繁衍化育,成千百万亿之仁于无穷,横六合,互古今,无有乎不同,无有乎或变者也。仁种之不成熟奈何?曰:荑稗夺之也。地力、雨露、人事、滋于彼则耗于此。功利之稗一,记丑之稗一,词章之稗一,技艺嗜好之稗一,生气渗泄,外强中干,而仁之存者寡矣”[1]31,把人作为天地的种子,并且天地把仁赋在人之身心,而且人还可以把自己的仁播种影响到他人,甚至天地,这个也就是魏源论教化的基础。人生天地间,犹地之毛,禾之谷,人之不成熟,因为精气泄漏,在魏源看来,当时的人的不成熟,是因为“功利”“记丑”“词章”“技艺”,表明了魏源强烈的经世意向和情怀。

人之仁,即为人之种子,“因树以为荣枯者华也,华之内有果,果之内有仁,迨仁即成而不因树以荣枯矣;因气以为生死者身也,身之内有心,心之内有仁,迨仁即成而不因形气以生死矣。性根于心,萌芽于意,枝分为念,鬯茂为情,则性之华也。善其果实之熟,恶其荆棘之歧乎。果复其核,情返乎性,核复生果;由一至万,则果遍天下”[1]30,果核之内有果仁,果之成熟,其果核就会稳定,不受外界影响,在时机成熟时可以长出新的树苗,人之种子为一种心内之德性,人之懿德成,也就成了人的仁,人成仁的过程,也就是人“学”的过程。仁成之后,不为世所影响,能影响后之学者,如种子长成禾苗,生万千谷粒。

所以魏源的论仁的路线是:天地→人→人之心→仁,每一个递进中都贯穿着道气,也是道气之流行才会如此。那么在这一点上他很好地继承了程子的仁论:“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于。如手足不仁,气己不贯,皆不属己。”程子之论仁,以人体之气之贯通,魏源更是把人体之气的来源引申到天地,这是魏源说理体系中继承宋明理学十分成功且有发展的地方,也是年轻的魏源的说理体系十分有气势的地方。

三、前人之论仁

(一)先秦之论仁:以《论语》和《老子》为例

先秦的儒家和道家都有论仁,另外“仁”这个字的字源学本意上现在的研究也很丰富。

字源学上的仁:“仁”字的字形“二”旁有从人(仁)、从尸(尸)、从心(忈) 三体,又有从千从心(忑) 一体。楚简从身从心, 廖名春谓“心”为“二”省代,写作“伈”,省写为“仁”。由字形解释字义:从“二”者用今语可阐释为人际关系。段玉裁《说文注》引《中庸》“仁者, 人也”,谓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从“尸”者可阐释其民族性与地域性。“尸”字象卧之形,其字义与“夷”相关,《说文》古文“仁”或从尸,段注“按古文夷亦如此”。“夷”字甲骨、金文或写作“尸”,有“尸方”。《说文》“夷”字从大(大象人形),解为“东方之人”,段注“夷俗仁”,《汉书·地理志》载“东夷天性柔顺”,《后汉书·东夷传》载东夷“仁而好生, 天性柔顺”。从“心”者可阐释为道德内省。段玉裁《说文注》引《孟子》“仁, 人心也”,谓仁乃是人之所以为心”[4]。 从字源学上看,“仁”字的字源可能不止一个,大概是多个字源融合形成了“仁”字。

仁在《论语》中,是孔子的一种较为终极的追求,君子求仁,孔子自述的人生境界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越距”(论语·为政)中的“从心所欲不越距”差不多是仁了。仁也就有着境界论的色彩,以仁作为一种人生境界,达到了仁的境界,就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开物成务,成己成物。达到仁有不同的路径,颜渊、樊迟、仲弓、司马牛问仁,孔子分别从修身(如“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和经世(如“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的角度来回答。

《老子》中的论仁,是把仁放在一个阶梯中:“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 三十八章)道→德→仁→义→礼。所以老子才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 十八章),那么如何回归道德?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圣智、仁义、巧利,作为“文”都不足够,更不用奢谈“质”了。

仁在字源学层面上,可能“仁”的字源本身有几个,也可能后来的附会、引申遮蔽了仁的字源。在《论语》中,仁作为孔子的追求,是礼和乐的核心“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其实是周的礼乐崩塌之后,孔子从礼乐文明中抽离出的一种本质,也希望后世的制度能够依照着仁来建立,所以才能“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老子完全觉得周的礼乐,后来的仁义,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之华而愚之始”,所以老子希望能够回返道德。

(二)宋儒之论仁:以《北溪字义》为例

宋儒之仁论纷纭,此处以陈淳《北溪字义》为例,陈淳为朱熹得意学生,其《北溪字义》几乎原朱子意。

在陈淳的说理体系中,仁并不像论语里的仁具有那样高的地位,或是人的终身追求。宋儒喜言“体用”,在论仁时也毫不例外:心为体,仁为用。心有体有用,具众理为体,应万事为用。其体寂然不动,其用,感而遂通。人之性中有仁,“故仁者,心之生道也”[5]13。人性中不仅有仁,还有义礼智信,“五者谓之五常,亦谓之五性。就造化上推原来,只是五行之德。仁在五行为木之神,在人性为仁;义在五行为金之神,在人性为义;礼在五行为火之神,在人性为礼;智在五行为水之神,在人性为智”[5]18。人性之有仁义礼智,只是顺承着天地元亨利贞之理。仁在天为元,于时为春。乃生物之始,万物于此方萌芽发露,如仁之生生,所以为众善之长也。但是仁比义礼智信要大,专就仁看,则仁又较大,能兼统四者,故仁者乃心之德。且义礼智信四者中都有仁,所以,仁是心之德。仁长众善,所以专一心之全德也。所以可以说这里的仁,其实相对于论语中的仁,是一种降格的仁。

仁之为体,爱也就是仁之用。血缘之亲,也就是仁,所以孝悌之情,也就是仁之用。仁者爱之理,爱者仁之用,自可见得脉络清晰。且分别看仁是爱之理,义是宜之理,礼是敬之理,智是知之理。爱发见于外乃仁之用,而爱之理则在内。不可以混淆仁与爱“程子论‘心譬如榖种,生之性便是仁’,此一语说得极亲切。只按此为准去看,更兼所谓“仁是性、爱是情”及“仁不可训觉与公,而以人体之,故为仁”等数语相参照”[5]19。

究而言之,仁在陈淳的哲学里只是一个心在遇事时候的一种恰当的发用,其中包含着血缘之情,具有直接的道德属性。

(三)清乾嘉学派之论仁:以《孟子字义疏证》为例

戴震反宋儒之“克己复礼”。宋儒以为欲多为不善,故克制私欲。戴震认为天地生人,人受天地之滋养,天地之滋养人以声色臭味,人接之以耳目鼻口。声色臭味在物,而接于人之血气,血气资于声色臭味以养。所以欲者,天然也,非需克制也。故凡身之嗜欲根于血气,非根于心。欲犹水之流,发而不爽失,则为之理。理者,情之不爽失也。欲之得在耳目口鼻,其发而不爽失之得在心。

由血气达心知,湛然无失。这种恰到好处,不偏不倚,血气健康的生出心智,在戴震看来,就是仁。“人心之知,于人伦日用,随在而知恻隐,知羞恶,知恭敬辞让,知是非,端绪可举,此之谓性善。于其知羞恶,则广而充之,仁无不尽……仁义礼智,懿德之目也。”[6]29仁可以涵盖仁义礼智,仁之为四德之长。“此可以明仁义礼智非他,不过怀生畏死,饮食男女,与夫感于物而动者之皆不可脱然无之,以归于静,归于一,而恃人之心知异于禽兽,能不惑乎所行,即为懿德耳”[6]29,心知基于血气,不能无血气而有心知矣。

血气的健康,恰到好处的生出心知,就是戴震哲学中原始本义的仁,后来这个仁也渐渐有了附加的含义。人的心知的健康,才有了良好的心智道德,“就人伦日用,究其精微之极致,曰仁,曰义,曰礼,合三者以断天下之事,如权衡之于轻重,于仁无憾,于礼义不愆,而道尽矣。若夫德性之存乎其人,则曰智,曰仁,曰勇,三者,才质之美也,因才质而进之以学,皆可至于圣人。”[6]46

所以仁在戴震哲学中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处,也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之处,动物、小人的血气不健康,所以生不出好的心知,而君子的血气健康,所以才生出了好的心智,这才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根本。那么君子的道德,作为血气生成心知之副产品,也就顺带着用血气生成心知之几——“仁”来命名了。所以在戴震哲学中,仁有着生成论的色彩,而道德色彩是次要的。

四、结论

魏源的仁论其实是远接宋明理学,而且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新很多,把仁的基础和来源追溯到天地阴阳,这本身是一个了不起的说法,而且他的论仁的同时道气贯穿者其中,这使得仁具有了生成论的色彩,直接把天地道气作为仁的基础,这把仁提到了一个十分高的高度,这是魏源说理体系的一个了不起的创新,也是中国哲学中仁论的一个亮点。

[1]魏源.魏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黄丽镛.魏源年谱[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3]夏剑钦,熊焰.魏源研究著作述要[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4]张京华.先秦典籍中“仁”字字义试解[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16(4):28-45.

[5]陈淳.北溪字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戴震.孟子字义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2.

A Study of Wei Yuan’s Views on Ren inMogu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Theories

WANG Yong, CHEN Kaixia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

Ren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as well as in the philosophy of Wei Yuan. Wei Yuan well inherited the Song and Ming Neo-Confucianism and consequently built a more profound foundation for the views of Ren with the natural world as the source. Ren, as the core of humanness, is the goal as well as the product of a thorough study, so that it is undoubtedly rather innovative.

WeiYuan;Mogu; Ren

2017-06-13

汪 勇(1991—),男,安徽马鞍山人,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陈开先(1956—),男,安徽淮南人,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所教授,哲学博士。

B252

A

1672—1012(2017)04—0032—05

猜你喜欢
魏源血气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论魏源早期理学思想及其转变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智者老子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漫画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
魏源对西汉四家诗的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