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雏鸡质量的因素及解决方法

2017-04-13 08:59:32符征辉广西博白县旺茂镇水产畜牧兽医站537618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孵化率种鸡种蛋

符征辉 广西博白县旺茂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537618

影响雏鸡质量的因素及解决方法

符征辉 广西博白县旺茂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537618

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当雏鸡发生死亡率高、均匀度差、第一周周增重不足时,一般会抱怨种鸡场的雏鸡质量太差、种鸡不健康、种蛋品质差和孵化有问题等。如果雏鸡能够达到活泼好动、大小均匀、脐带闭合良好、无脐炎、母源抗体高且整齐、无脱水现象(腿部光润不干燥)等这些特征,说明雏鸡质量较高。再加上其他条件能够满足雏鸡的需求,雏鸡在一周内的成活率就会较高。由此可见,雏鸡质量的高低是至关重要的。

1 影响雏鸡质量的因素

首先是种鸡是否健康。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营养缺乏症、代谢病中毒性疾病,以及种鸡的周龄都会直接影响雏鸡质量。其次是孵化方面。孵化过程中的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及卫生情况等都会影响雏鸡质量。实践证明,雏鸡质量中的80%是由种鸡质量决定的,15%由孵化技术决定,其余5%由运输条件决定。

(1)种鸡质量。优质种鸡应具有良好的遗传性能,种鸡群各项生产指标(体况、均匀度、产蛋率)符合品种要求。同时无垂直传播疾病感染、无慢性腹泻症状。健康母鸡的生殖系统无菌,所形成的卵黄和蛋白中也没有病原微生物。抗体水平高且均匀一致,营养状况良好。

种鸡能够垂直传播疾病,如果种鸡感染了某种病原微生物且侵害到生殖系统,病原微生物会进入卵黄和蛋白到达胚胎传给下一代。通常有7种传染病可以通过种蛋垂直传播:沙门氏菌病、霉形体病、白血病、脑脊髓炎病、呼肠孤病毒病、传染性贫血和减蛋综合症。但是,有时种鸡发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痘等传染病时,蛋内也有可能携带相应的病毒而传给下一代。

(2)种蛋质量。试验证明,用于入孵的种蛋如果不符合要求,达不到合格种蛋的标准,不仅在孵化过程中容易出现胎位不正、畸形等,还会使出壳后的雏鸡质量较差,1周内死淘率升高。同时蛋壳质量越好孵化率越高,从而雏鸡质量也越好。一些薄壳蛋或沙皮蛋由于在孵化器中失水较多,导致雏鸡脱水、体重较轻和精神萎靡等。

(3)种蛋降温。种蛋产出后,在 21.1℃、23.9℃、26.7℃和 29.4℃下放置 4天,胚胎直径分别达4.87mm、6.80mm、13.88mm和22.52mm。 由此可见,随着存放温度的升高,胚胎发育速度加快。如果不能将种蛋温度及时降到生理零度以下,就不能保证胚胎暂停发育。这样在开始孵化时种蛋处于不同的胚胎期,不仅致使孵化率降低,还会严重影响雏鸡质量。

(4)种蛋储存。种蛋在储存过程中,二氧化碳从蛋内容物中丢失,致使蛋清质量下降,孵化率降低。试验证明,种蛋储存4天后,每多储存1天孵化率下降0.5%、孵化时间延长1小时,并且会出现更多的畸形胚和死胚,致使雏鸡质量下降,早期死淘率增加,甚至影响以后的生产性能。

雏鸡脐部有异味、愈合不良、体弱、嗜睡的原因有脐部受到感染,种蛋本身脏或被脏的蛋托、孵化器和出雏器的污染,种蛋熏蒸不彻底,孵化器温度低,孵化器或出雏器湿度低,通风不良等。

(5)孵化过程中胚胎超温。一般在孵化后期容易出现胚胎超温,在17~18胚龄,蛋壳温度达37.8℃最佳,超过38.9℃胚胎就有危险,不仅降低孵化率,还对雏鸡质量有很大影响。如雏鸡体重降低、精神状态变差、脐带出血和发生三炎症状等。另外孵化温度太高,会导致胚胎大脑外露、内脏外露、腿畸形、无眼或其他眼部异常、胎位不正、绒毛短而坚硬或粗糙、肚脐充血或未愈合等。

(6)种蛋失水率。种蛋失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对雏鸡质量产生影响。当种蛋失水较少时,种蛋气室较小,雏鸡啄壳困难,脐带吸收不良,致使脐带发炎,卵黄囊未完全吸入腹腔,大肚子鸡增多,而且雏鸡附关节红肿。反之胚胎发生脱水,雏鸡出壳后体重较轻,容易脱水干爪,精神不振。

2 解决措施

从无垂直传播疾病的祖代场引进种鸡,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管理,确保鸡群健康、提高种鸡质量。同时应用先进的孵化设备,保证温度、湿度、通风等满足胚胎的需求,并做好消毒工作,确保无病菌污染。

(1)阻断垂直传播的主要措施。用全血平板凝聚试验净化鸡群中的沙门氏菌。用疫苗或药物控制霉形体,用血清ELISA试验净化鸡群的白血病。另外对种鸡定期检测抗体,结合疫苗免疫来阻断鸡群中的呼肠孤病毒病、减蛋综合症、传染性贫血、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鸡痘等垂直传播性疾病。

(2)用于孵化的种蛋必须符合要求。蛋型指数保持在0.73~0.75,畸形蛋如圆形、扁形、长形、猴脸、双黄蛋等不规则种蛋均不能入孵。蛋壳厚度应在0.33~0.35,沙皮、薄壳、皱壳蛋不能入孵。可以通过测定种蛋比重来检测蛋壳质量。达到较高的孵化成绩,从而提高雏鸡质量。

(3)选择正确的种蛋降温措施。为了让所有胚胎在开始孵化时处于一致的胚龄,种蛋在产出后需要降温,并保持蛋白的黏稠度,利于胚胎发育过程中使用。为了确保胚胎暂停发育,在种蛋入库12~24小时后,即可降低到生理零度(23.9℃)以下,蛋库空调温度应设定为19~21℃,相对湿度为75%。正常的种蛋降温过程应该如下:在种鸡生殖系统内为40~41℃→鸡舍内24~29℃→鸡场蛋库内 21~24℃→运蛋车 20~23℃→孵化厅蛋库19~21℃。

(4)改善种蛋储存条件。如果种蛋在入孵前需进行长时间储存,为了减少对雏鸡的影响,应改善储存条件。例如在储存时间为1~3天、4~7天、大于7天或大于 13 天, 储存温度分别为 20~23℃、15~18℃、12~15℃和12℃,湿度分别为75%、75%、80%和80%。

储存时间超过7天,最好用塑料袋罩住种蛋,这样可以增加局部环境的二氧化碳浓度,保证蛋清质量,达到提高孵化率和雏鸡质量的目的。在种蛋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种蛋发生“出汗”现象,避免病毒和细菌穿透蛋壳污染种蛋。另外用于入孵的种蛋必须干净,杜绝被粪便污染的脏蛋出现。种蛋产出后应立即收集,并在蛋温未降前进行熏蒸消毒。

(5)提供稳定的环境温度。为了取得最佳的孵化效果,即获得最强壮的雏鸡,必须提供稳定的环境温度(38.2℃),这一点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箱体式孵化器比巷道式孵化器更容易保持胚胎的温度。通常大日龄胚胎容易超温,最好采取调节孵化器温度的办法,使种蛋的蛋壳温度达到37.8℃来防止孵化器内的种蛋超温。

(6)控制种蛋失水率。影响失水率的因素是湿度。应该通过检测种蛋失水率来调控孵化器内的湿度。有必要做好三次称重,在鸡场或孵化场蛋库称取整盘种蛋的重量然后在落盘时称取同一蛋盘所有胚蛋的重量,最后测定同一盘中所有雏鸡的重量,并算出雏鸡的平均重。我们的目标失水率应该是:在落盘时胚蛋失重达到新鲜种蛋的12%,雏鸡从出雏器中拿出时重量达到新鲜蛋重的67%。通过检测孵化器中种蛋的失水情况,可以检查湿度控制系统是否正常,如果发现一台孵化器内的种蛋失重太高,说明其加水喷嘴可能堵塞了。

猜你喜欢
孵化率种鸡种蛋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苏豪×钟晔(抗)正交秋用种孵化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中国蚕业(2022年1期)2022-03-09 02:59:20
提高家禽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11-27 08:05:59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11-26 07:00:56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中国饲料(2021年17期)2021-11-02 08:15:16
秋制雄蚕杂交种“秋·华×平30”的孵化率调查*
蚕桑通报(2020年3期)2021-01-07 03:05:20
种蛋贮存前加热提高种蛋孵化率
种蛋在贮存前加热可以提高孵化率
土鸡种蛋的收集与管理
乡村科技(2015年15期)2015-02-13 02: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