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济民
(山西省大同市畜禽繁育工作站,大同 037004)
种蛋贮存前加热提高种蛋孵化率
刘济民
(山西省大同市畜禽繁育工作站,大同 037004)
在种蛋孵化实践中,种蛋究竟能贮存多长时间。大同市畜禽繁育工作站与大同市新荣区利国种鸡场就此做了一系列试验,试验表明:种蛋贮存前,对种蛋进行预孵加热处理,是减少种蛋因长时间贮存而造成种蛋孵化率低的一种有效方法。
贮存加热处理时间孵化率
在实际孵化生产中,长时间贮存的种蛋,其孵化率较低,雏鸡质量也较弱。然而,研究发现,种蛋在离开母鸡体时,其胚胎存在一个最佳发育阶段,从而可使胚胎更好地贮存较长时间。如果种蛋胚胎发育,在这个最佳发育阶段之前或之后,胚胎则会在种蛋贮存过程中死亡,而且养殖人员往往会错误地认为是种公鸡的问题。通过对肉鸡种蛋的研究发现,肉鸡种蛋贮存,其胚胎发育在最佳发育阶段之前为好。
温度是种蛋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是因为温度影响种蛋胚胎发育。在试验中,通过将种蛋胚胎在种蛋贮存前,带入一个较有利的发育阶段,可以提高种蛋贮存后其胚胎的发育能力。
母鸡在下蛋时,种蛋温度在40℃以上,种蛋在孵化期间最佳温度为37.8℃左右。对于种蛋胚胎来讲,种蛋贮存的最佳环境是在“生理零点”温度以下环境中。研究人员发现“生理零点”温度这种现象,无论温度是23℃或28℃或其它温度范围,都试图界定种蛋胚胎发育明显减慢,甚至停止发育在某一温度。
在“生理零点”温度到37.8℃之间存在一个临界温度区,在临界温度区内胚胎虽仍然发育,但不在最佳发育状态。因此,胚胎在临界温度区也存在较大的死亡风险。当开始孵化种蛋时,种蛋胚胎将第2次穿过临界温度区。为了使种蛋温度在种鸡下蛋后尽快降低,应在肉种鸡舍使用鸡蛋可滚动的产蛋窝和自动传送设备收集种蛋,使种蛋尽快离开母鸡体。
在贮存种蛋前,先在孵化器中以孵化温度加热种蛋,分别持续0h﹑3h﹑6h或9h;在加热处理后,贮存种蛋时间分别为1周和2周;试验用2400枚种蛋(来源于47周龄的Ross508),各处理组的种蛋数量见表1。在加热处理过程中,定时测定并记录种蛋表面温度。
孵化器设定温度为100.5℉,孵化器封闭完好,并尽可能增加孵化器内湿度。孵化器采用高风速﹑高热传输给种蛋。因此,使各处理组的种蛋温度尽快提高到孵化温度。在加热处理后,将各处理组的种蛋放入另外1台温度设定为75℉的孵化器中进行冷却。在加热处理过程中,种蛋表面温度变化见图1。冷却3h后,将种蛋拉出,放入到空气温度设定为64℉的贮存室中,进行贮存。
贮存1周或2周后,将种蛋从贮存室转入到1个用于商业孵化的孵化器中,开始正常的孵化。为保持最佳气流经过种蛋,所有试验种蛋都放在排风扇的前面。在蛋盘上,每隔1个空蛋槽放置1枚种蛋(在能放150枚种蛋的蛋盘上,只放75枚种蛋),将蛋盘放入蛋车时,在蛋车上,每放入1层蛋盘,再空1层不放蛋盘。
为了避免孵化器内温度差异的影响,各个处理组的种蛋,以蛋盘为单位均衡地分布在蛋车上。孵化第7d照蛋,将所有白蛋拿出。在落盘时,将不同处理组的种蛋放入出雏框中,并做好标记和记录。用镊子将照蛋后拿出的白蛋和出雏时的毛蛋打开,观察其胚胎发育情况,并与孵化1~21d的胚胎发育标准图进行比较,按胚胎死亡时间做好记录。出雏时,分别记录各处理组健雏鸡数和淘汰雏鸡数,并计算出各自占受精蛋的比率,分析结果见表2。
表1 各处理组的种蛋数量分布
从图2结果明显表明,长时间贮存种蛋,对种蛋孵化率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对种蛋进行加热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其对孵化率的影响。对种蛋进行加热处理后,贮存1周的种蛋,其胚胎晚死的比率明显减少。其中,进行3 h加热处理的种蛋的孵化率最高(P<0.10);进行9h加热处理的种蛋的孵化率与对照组没有差别。
表2 各处理组的种蛋受精率,胚胎死亡,健雏以及淘汰鸡等分析结果
从图2还可以看出,随着种蛋贮存时间越长,其胚胎早死和晚死的比率及淘汰鸡的比率就越高。对于贮存2周的种蛋,在贮存前加热3h和6h后,其胚胎早死比率明显降低;受精蛋的孵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9.2%和11.8%(P<0.05);没有进行加热处理的种蛋比经加热处理过的种蛋孵化的淘汰率(占受精蛋)要高。
如果生产实践中,种蛋需要贮存较长的时间时,在贮存前将种蛋加热到100.0℉持续3~6h,可以有效地减少因长时间贮存而造成种蛋孵化率的降低。试验用的孵化器,将种蛋加热到100.0℉需要1.5h。如果持续加热9h,种蛋受精蛋的孵化率将反而降低。
通常情况下,种蛋热处理的时间越长,对胚胎危害就越大,这是因为长时间加热,会导致更多的种蛋胚胎超出胚胎安全贮存的最佳发育阶段的限度。肉鸡种蛋在经过3~6h加热后,其胚胎就到达胚胎安全贮存的最佳发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