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对文化自信的助推及其启示

2017-04-13 08:16李兴家赵洪武
山东工会论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大会古诗词

李兴家,赵洪武

(1.中共哈尔滨市香坊区委党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6;2.黑龙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对文化自信的助推及其启示

李兴家1,赵洪武2

(1.中共哈尔滨市香坊区委党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6;2.黑龙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在2017年春节期间央视黄金时段的热播,点燃了全民诗词学习的热情,引发了传统文化复归热潮。这档节目的热播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国民研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抵制了西方思潮的侵蚀,弘扬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唤醒了观众沉睡已久的共同文化记忆,彰显了国人心中历久弥新的文化自信。

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诗词大会;文化自信

电视作为文化宣传的重要传媒载体,具有传播的广泛、及时、形象等特性。在民族复兴的长征之路上,必须充分利用好电视传媒在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传播红色主旋律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将群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给予充分宣传,助推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2017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助燃了鸡年春节的热烈气氛,彰显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儿女心中无可撼动的份量,它以春雨的温润浸湿漂泊在外的游子柔软的思乡之心,以春风的和煦沁染华夏几千年的锦绣河山。《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华民族对“诗意栖居”追求的释放,是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生命力的最真实展示,也是唤醒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中的民族精神的最强力呼唤,更是奏响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文化自信的时代最强音。

一、《中国诗词大会》热播原因的探析

《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选手诗词知识比拼,增加线下观众互动答题参与,赢得观众内心对诗词之美的共鸣,引发收视热潮。

(一)《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源自定位于广泛的观众

《中国诗词大会》采取全国海选诗词爱好者,从中挑选出106名诗词达人组成庞大的现场百人团。这样既达到了先期良好的宣传效果,又调动了全民诵读诗词的热情。将百人团进行细分,涵盖全民各个年龄阶段、各种职业,从英气少年到天命老年、从抗癌农民到北大博士,使《中国诗词大会》真正成为全民的诗词盛宴,吸引了最为庞大的观众人群。

(二)《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源自中华古典诗词的独特文化魅力

中国历来就是诗歌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一个诗意栖居的民族,诗词之韵美渗透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从《诗经》《离骚》、汉赋,直至唐诗宋词,都彰显出中华民族别具一格的美学情怀、文化立场、文化基因,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中璀璨夺目的文化符号,具有审美性与感染性交融的文化优势。《中国诗词大会》通过互动式参与将观众近距离带入浩瀚的古典诗词海洋,接受拂去心灵尘埃的净化,让人感到内心“久旱”恰逢“甘霖”的酣畅。可以说,古典诗词的独特文化魅力及受众缺失已久的文化归属,是助推《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文化基础[1]。

(三)《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源自政府部门鼎力支持与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从中央的教育部、国家语委到地方的各协办单位步调一致地取得广泛共识:将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全民参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为实现最广泛的文化自信增添新形式、激发新动能。此外,广电总局高度重视并进行强有力的领导部署,为文化真人秀节目专门下发文件予以定调,支持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并提供可进行有效规范管理的法规依据,指导中央电视台进行《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节目的独立自主研发工作。这为《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四)《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源自形式的新颖、制作的精良和内容的创新

《中国诗词大会》注重从传统文化寻找大众喜闻乐见的基因,实现元素、环节、形式、内容全方位的创新。《中国诗词大会》引入沙画创作形式,除更直观表达诗词的意境格调外,还将古人“飞花令”的文字游戏作为节目新环节,现场选手对包含月、夜、山、酒等字样的诗词进行一对一背诵竞赛,既考察选手的诗词储备量,又激发观众互动参与的

兴趣[2](P94)。

二、《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对文化自信的助推

古典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国悠久的文化积淀,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中国诗词大会》以古典诗词为切入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力地助推了国人心中的文化自信。

(一)《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有利于激发人们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

优秀传统文化所彰显的深厚民族底蕴并不意味着不需开发就可以教化育人、清风正气、匡扶正义,还需要有效的传播弘扬。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不能忽视电视媒体所应发挥的传播媒介与传播载体作用。“诗言志,歌永言”,经典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千年不衰的民族气节与传统美德,彰显出中华民族独特致远的人文情怀。诗词是诗人“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的精神寄托,诸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名句,都深深触动每一个中国人深藏心底的民族大义与家国情怀。这些字字珠玑的古诗词所具有的精妙言辞与深广情志,是我国传统美德与人文关怀的生动承载与完美表达。自2013年以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原创文化节目的热播,就掀起了一股复兴传统文化的热潮。2017年2月12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在央视频道黄金档的热播,更是掀起了全民诵读诗词的热潮。《中国诗词大会》以耳目一新的赛制设计、全民参与的全国海选、独具匠心的内容创新、生动活泼的形式,一经播出就引来全民围观,成为媒体热议对象,传统诗词华丽转身,激发出全民传承传统文化的巨大热情。一些网友发出这样的感叹,“太美了,以前没有注意到还有那么多优雅的诗词,我错过太多美好了”。因此,这档节目唤醒的不仅是停留在引导人们以充满诗意的眼睛发现生活之美,更是通过人们重新接触早已丢弃在儿时记忆的经典古诗词为突破口,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地传承下去。广大观众即使达不到现场选手的诗词背诵水平,但一样可以通过诵读、理解诗词,而体会到里面所蕴藏的意韵之美、文化之美,潜移默化接受传统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二)《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有利于抵制西方思潮泛滥成灾

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文明薪火相传的绚丽瑰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P6)中华绚烂文化如同黄河之水,从百家支流汇成一股剪不断、打不败的精神力量,滋养着华夏儿女在漫漫历史中不断奋发进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一次一次的外敌入侵中没有被征服、没有被吓倒,反而愈挫愈勇直至取得最后胜利,其原因也正在于此。

当前,在西方霸权国家有意打压民族国家传统文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伴随我国改革开放采取文化多元、兼容并包的开明政策,西方思潮借助资本力量不断蚕食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妄图将其悄无声息地淹没于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西方敌对势力隐蔽利用电影、互联网等新媒体潜移默化地宣传灌输西方价值观,以文化攻心战消解民族文化,企图达到不战而胜的和平演变目的。社会中不少人已深陷盲目崇拜西方文明的“奴才病”,甘心沦为西方思想的奴隶。特别是缺失文化鉴别的青少年,更是容易成为庸俗文化俘虏的重灾区,他们热衷于娱乐、洋剧、追星、电玩,成为手机一族、ipad一族,对传统礼仪与文化充耳不闻。更令人担心的是,一些被青少年视为精神食粮的节目和游戏,却充斥着与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的暴力、色情等垃圾信息与理念,削弱青少年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传统文化认知。此外,国内一些利欲熏心的传播媒体或在金钱的驱使下,刻意迎合低级趣味,制造品质不高、颠覆传统观念和基本常识的“神剧”“雷剧”“闹剧”;或不敢于旗帜鲜明地亮剑,以担当起党的先进理念的“传声筒”、优秀传统文化的“扩音器”、增强民族自信心与文化自豪感的历史使命。《中国诗词大会》一扫现代人置身于各种文化快餐、甚至是文化垃圾的悲催境遇,带来了于嘈杂声中听惊雷的轰动效应,是不可多得的振聋发聩的“高山流水”。《中国诗词大会》将人们引入诗情的碧霄,去领会蕴含在诗词中的文化意境和民族精神,以历代诗人高尚的情操与美妙的诗篇滋养着中国人的心灵,唤醒了深藏在国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将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巨大精神激励与社会价值激发出来,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不竭精神源流。

(三)《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有利于人们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表达,是对优秀传统文化本真的传承与升华,也是对中国客观发展现实以及中国百姓内心需求的积极回应。但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诸多挑战。《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对于我们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坚定“四个自信”、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具有启发性的借鉴意义。

习近平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但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特定历史局限性。要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创造性转化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使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与时代精神相契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走入人心,才能变为滋润人们精神荒野的和风细雨,更好地发挥其教化育人的无穷魅力。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传统文化与民众的距离感”。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当代人古文修养欠缺的主观原因,也有经典文本的传统文化晦涩难懂的客观原因。因此,必须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群众走近传统文化、自觉传承传统文化,让中华传统文化走出书斋、走向民间、惠及群众,成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式。《中国诗词大会》利用其电视媒体的特性,正好弥补了传统文化进行普及所急需的媒介载体空缺,并与古诗词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特有的文学样式紧密结合,以古诗词的普及作为全面推动传统文化复兴的开路先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群众,赢得群众的认同。与此同时,传颂至今的古诗词大多是久经历史大浪淘沙的检验,必然是优秀传统文化中涵养丰富的精品之作,将朗朗上口的平仄之美与诗人诗意情怀相凝结,与当前诗词传诵的文化名胜古迹相衔接,使每个中国人的文化印记更加刻骨铭心,激发出最广泛的文化认同。《中国诗词大会》将传统文化以“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古诗词形式展现,并插上电视媒介这一隐形翅膀,飞进千家万户,去启迪每一位炎黄子孙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起最广泛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三、《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对增强文化自信的启示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虽已圆满落下帷幕,但它激发出的古诗词诵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却只是刚刚揭开序幕,留给广大观众难以割舍的文化情缘,对增强全民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坚持理念创新,推动宣传内容、形式突破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它看似节奏飞快、诗意缺少,看似嘈杂喧嚣、无法静谧,看似冷漠清浅、多情自找,其实渴望情深意切、诗意漫天一直隐藏于每一个人柔弱敏感的内心,只待一个花开的春季凭借合适的契机把它唤醒。《中国诗词大会》坚持理念创新,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节目主旨,与现代人们对传统文化渴求正好完美契合,也是对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自信心来自哪里的文化渊源探索。同时,它以观众喜闻乐见的综艺为旗帜,将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古诗词和传统文化作为己任,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力量感染观众,唤醒我们内心的诗情画意、鸟语花香[5]。

此外,《中国诗词大会》打破长期以来将传统古诗词的教育停留在课堂之上、效果呈现在试卷分数上的不合时宜的片面模式,采用新兴多媒体技术呈现出一场视、听、诵三位一体的诗词盛宴。节目除了引入传统技艺沙画丰富艺术效果,还引入了古人行酒令时的文字游戏“飞花令”,都极大增加了观众的参与热情。从《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可以看出,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传统文化不是不感兴趣,只是缺少更易于接受、喜爱、了解、认同传统文化的渠道。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综艺节目的热播霸屏,全民持续关注热度只增不减,参与人群不断扩大,更加证明只要选题符合群众内心的文化需求,搭建起通俗但不低俗的新颖文化传播平台,跳出传统课堂束缚,形成全民学习传统文化的热烈氛围,小众喜爱的文化精品古诗词也能成为大众追捧、万人传颂的主流文化,迸发出超越知名综艺娱乐节目的文化魅力。因此,要充分利用好电视等媒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丰富传播途径,做到将优秀传统文化延伸到群众日常生活,彰显优秀传统文化联系群众的精神纽带作用[6](P62-64)。

(二)坚持多措并举协同各方力量,健全制度保障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文化基因,是西方以文化战达到和平演变企图的重要针对阵地之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是决定战场胜负的核心因素。只有党所提倡的先进文化与历史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教育感化人民,使之入心、入脑,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最大认同与践行。为此,必须协同各方力量,健全制度保障,多措并举将优势资源集中到传统文化认同上来,集中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来。为此,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积极开办原创文化节目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通知》,对当前传媒文化产业过度娱乐化进行限制,积极引导、鼓励制作传播催人奋进、服务人民的影视作品和电视节目。避免低俗综艺节目与“神剧”“雷剧”“闹剧”银屏满天飞,更禁止综艺节目散播不良信息,危害和谐向上的社会氛围。

《中国诗词大会》正是在国家教育部、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的坚定支持下,由中央电视台自主研发、各地方单位积极参与的全民互动型原创文化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多措并举,协调各种力量加入,形成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广泛参与、企业自主研发、群众自觉接受的格局,成为政府、社会、企业、民众四位一体良性互动的新型文化普及节目,并深耕传统文化中瑰宝——古诗词,结合当下多元文化元素,缔造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综艺节目。它有力推动了古诗词从无人问津的边缘文化走向大众喜闻乐见的主流文化,带动了传统文化的深入人心,催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P27-29)。

(三)文化供给侧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

伴随中国打开国门进行改革开放,西方各种文化观念、价值理念一时间充斥全国各个角落。尤其是以互联网为纽带的诸多新媒体的兴起,美丑不分、是非不辨、雅俗不明已成为某些大众媒体的显著病象,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构成了冲击。在舶来的文化理念指导下,包括电视在内的一些大众传媒奉行一切向钱看,借助网络难以有效监管的弊病,将“娱乐至上”的快餐营销方式移植于文化领域,以所谓的收视率在前、带动广告转播在后,牟取暴利。一些电视台对“限娱令”置若罔闻,引进原版或模仿外国综艺节目达上百个之多。以西方怪诞、低俗的文化掀起娱乐风暴,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贪图享乐的价值取向,把娱乐演绎为纯粹以博笑点而存在。而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原创文化综艺节目犹如一股清流,感召国人重新采撷遗落已久的诗词,并深入理解其扎根的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与思想意蕴,承担起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以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觉醒。正是在《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优秀文化节目的带动下,学娱结合成效初现,传统文化传承再次受到大众重视,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形成不可逆转的良好风气。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在实现民族复兴中的重要作用,在专题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8]这是文化供给侧改革的总依据,是打好文化供给侧改革之战的总章程。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多次下达“限娱令”,整顿文化供给市场。支持文化综艺原创节目,限制或取缔低俗媚俗文化;支持国产原创主旋律电影,限制或取缔价值观偏移的电影;支持“正剧”“红剧”,限制或取缔“神剧”“雷剧”“闹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支持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新媒体领域传播载体建设,使忠于典籍的传统文化以多媒体方式呈现出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支持建立孔子学院、孔子课堂,通过多种形式将中华传统文化推出去,增强在世界文化领域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实现传统文化复兴的新突破。这与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打响文化供给侧改革是分不开的,是文化供给侧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彰显出主流价值回归[9]。

正如“成功学之父”英国人塞缪尔•斯迈尔斯所言,“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10](P25)《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预示着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春天的到来,为国人广泛认同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全新传播教育平台。我们要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辩证态度去认识传统文化,借助其魅力,使其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助力机,以宽广开放的文化胸怀拥抱世界,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希望从《中国诗词大会》开始,国人的生活中能够增添更多诗意,在诗情画意中领会传统文化的古典美,奏响文化自信春天的序曲。

[1]仲呈祥.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成功举措——赞《中国诗词大会》[N].文艺报,2017-02-15(1).

[2]扈永顺.“中国诗词大会”唤醒民族精神[J].紫光阁,2017,(3).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

[4]习近平.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力[N].人民日报,2013-11-29(1).

[5]李贞.中国诗词大会缘何广受追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2-09(2).

[6]许玫,张轩赫.从电视文化节目的热播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国成语大会》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5,(6).

[7]罗琦,唐苗.浅析电视节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J].新闻知识,2016 ,(10).

[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1).

[9] 周思明.《中国诗词大会》:寻找传统文化基因[N].中国艺术报,2016-03-02(4).

[10] [英]塞缪尔•斯迈尔斯.品格的力量[M].宋景堂,刘曙光,刘志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郭伟宏)

G 122;G222

A

2095-7416(2017)03-0085-05

2017-04-10

李兴家(197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文学硕士,中共哈尔滨香坊区委党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化学。赵洪武(1990-),男,山东莒县人,法学硕士,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中国诗词大会大会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WAIC与WIC大会简介
声讨大会
大会选举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背后
“中国诗词大会”唤醒民族精神
第39届ISO大会撷英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掀起诗词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