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菲菲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音乐教育系, 安徽 阜阳 236015)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探究
钮菲菲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音乐教育系, 安徽 阜阳 236015)
目前,高师声乐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声乐教学与艺术实践缺乏有效结合、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弊端凸显等。从“固本、转变、提高、发展”四个方面对声乐教学进行改革,可有效解决这些教学问题。
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
声乐教学中的问题虽然多种多样,但始终离不开“学生”与“教学模式”这两个本质问题, 聚焦这两个问题进行教学改革,不仅可以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也能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考试时虽有面试这一环节,但这并不是考察的核心,考察的核心是统一的文化课成绩。由于文化课成绩的权重超过专业课成绩,因此,一些学生进入学校后,学习相关专业课程时,无法及时跟上教师的授课进度。由此导致了部分学生对音乐专业的学习失去信心,学习效果不理想,甚至对某些课程的学习“有心无力”。据某校的调查,将近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有或轻或重的音准问题,有些学生希望在学习中应用钢琴,但是他们因钢琴基础太差,却无法使用。这种情况若不及时改变,将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造成“学而不能致用”的尴尬局面。
2.学生自我努力不足
声乐是一种感觉运动,必须掌握一定的身体技能并能够保持其特有的平衡状态才能得到美好的声音[1],对于声乐专业学习者来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课堂的教学内容与课余时间的练习紧密结合起来,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才能基本完成教学目标。然而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思想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习的自觉性大大减弱。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约束力的缺乏,衍生了学生的懒惰意识,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对教师的讲授不积极理解,课后也不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造成学习两极分化,无论是声乐技能,还是对作品的理解与表现都存在着巨大差异。
(二)高师声乐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注重理论学习而缺乏实践练习
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将其应用到实践之中。声乐教学缺乏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学生参与比赛、演出的机会较少,这就造成了所学的专业无法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2]。目前的高师声乐教学呈现出一种“过度理论化倾向”,每节课的45分钟都被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无法做到“即学即用”。大多数教师出于种种考虑,对于学生的实习要求又不严格,从而让学生丧失了一次宝贵的实践机会。缺乏实践,不仅无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将来走到工作岗位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3]。
2.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教学需要
随着学生数量的日益增加,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日趋多样化。但是目前的声乐教学依然是传统的“一对一”模式,这就造成了学生对声音认识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因为他们的知识仅仅是从“自己的老师”那里获得的。本来,“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是为了更好的针对学生的声音条件与音乐感觉进行科学的声乐训练,让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沟通与交流,进而达到专业化的学习效果,但现行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则要求在45分钟内完成演唱技巧与声乐处理双重任务,这种教学,很容易使学生陷入学习疲劳之中,难以产生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声乐教学的需要,也不适应声乐教学的长远发展。
(一)固本之策:重视声乐教学对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
为了促进学生声乐素养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我们必须重视声乐教学对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随着新版音乐教育课程标准的出台,我们必须从宏观角度把握声乐教学概念,以科学性、适应性、可行性为突破口,狠抓声乐教学资源的整合力度,这其中包括合唱课程、钢琴伴奏课程、以及外国音乐作品的欣赏课程。坚决做到“每一门科目都能发挥价值、每一名教师都能提升素质、每一名学生都能全方位的理解声乐”。唯有如此,声乐教学才能在日后学生的就业中不再成为“鸡肋”,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职业选择权。声乐教学在整个音乐专业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必须重视其在新时期的价值内涵,在教学模式中寻求新的突破,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转变之策: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现今教育领域的改革迅速推进,音乐教育专业也处于急速的变革之中。从声乐教学的长期发展来看,声乐教师需要在声乐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在教学理念上有所更新、在个人声乐素养上保持“常新”[4],唯有如此才能适应声乐教学改革的大势。在教法这方面,教师要科学、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参照新版的《课程标准》,认真领悟学习,根据学生的声乐音质、声乐差异、声乐特点,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3],换句话说就是“因材施教”。在教学理念上,要通过教师的吟唱引导学生感悟歌曲,使学生“不自觉的”将个人的声乐实践经历与自身学习的声乐知识相结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声乐的学习兴趣,使其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反复训练。因此教师有必要理解教材,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确保将自身的声乐技巧全面、准确地传授给学生。
(三)提高之策: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
学生的创造能力应是教学中重点培养的内容。无论是在日常的教学,还是课后的训练,都要充分挖掘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潜能[5]。以学生为主,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运用已学到的声乐理论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之间的声乐交流不但能促进他们对于声乐的理解,还可以产生新的认知途径。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前提是声乐教师带领学生在日常学习或者演唱实践中,结合学生声乐特点,发挥出学生的独特优势。例如根据学生的演唱特点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以个体的特色,带动整体演唱水平的提高,而不是强行要求统一[4],这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四)发展之策:教学实践形式的多样化,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自我展现平台
声乐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弥补学生课后训练的不足,也可以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结合自身的实践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实践中扮演着引导学生实践的关键角色[4]。在教学中可以按照学生表演能力以及声音类型的不同安排相应的话剧表演或者歌曲合唱,这可以使学生之间进行磨合训练,更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声乐的认知度。声乐实践是声乐技能教学的延伸和完善,学生在声乐学习阶段对声乐相关技能及理论知识的掌握,必须要有大量的实践途径。鉴于声乐教学的特殊性,教师可以定期、分阶段安排学生深入到高中、初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具备一定声乐基础就可以进行实践训练,这并非是“盲目举动”,同时采取听课与现场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将丰富的声乐技能和大量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
我们必须从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声乐教学理论充分融入到实际的教学中去,以科学、灵活、有效的教学原则,提高声乐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与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综合音乐素质,使改革之后的声乐教学工作更加适应学生的就业需求。声乐教学的改革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伟大工程。立足声乐教学改革前沿、更新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而形成声乐教学新局面,使声乐教学服务于基础音乐教育,以满足于社会对于人才的新需求。
[1]胡定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5:4.
[2]陈果.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革新[J].音乐时空,2015(20):155.
[3]李莉.关于高师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声乐集体课教学之我见[J].时代文学,2010(6):204-205.
[4]单莺歌.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探析[J].音乐时空,2015(19):147.
[5]王清清.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戏剧之家,2015(19):181.
On the Reform of Vocal Music Teaching in Higher Normal Colleges
NIU Fei-fei
(Department of Music Education, Fuyang Nursery Teacher’s College, Fuyang 236013, Anhui,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reform in full swing, the music education in higher normal colleges is in the golden period of development. During the period, the vocal music teaching reform has been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society for music professionals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high quality, high mass, high character, which also plays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vocal music education. It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the education sector to update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to base on the students and to develop with the times. Still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teaching of vocal music. First, the development speed too fast leads to the teaching quality ineffectively followed up; second, there is a tendency to focus on the theory of light practice in teaching. This article will be based o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situation of the two aspects of vocal music teaching reform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scientific, systematic and feasible reform proposals.
teacher’s colleges; music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G423
A
1007-5348(2017)02-0091-03
(责任编辑:王焰安)
2016-12-27
钮菲菲 (1983-) ,女,安徽阜阳人,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