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视阈下的大学生道德主体性培育

2017-04-13 05:07
韶关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道德思政教师

戴 芳

(韶关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韶关 512005)

网络教学视阈下的大学生道德主体性培育

戴 芳

(韶关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韶关 512005)

高校思政课灌输、说教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道德主体作用的发挥,这使得思政课的任务和宗旨不能够很好地实现。而网络的多元性在为人类提供各种便利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产生消极影响并反过来影响了他们道德主体性的养成。若能够结合网络自身的优越性为思政课服务,构建一种既能发挥思政课主导作用又利于大学生道德主体性培育的思政课网络教学模式,对进一步提高网络和思政课的正向作用均有助益。

网络教学模式;思政课;道德主体

互联网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社会面临着严峻的道德挑战,尤其是大学生这个群体,由于受到网络的负面影响,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出现了偏差,影响了他们道德主体性的养成,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我认知不足,易受歪曲价值观的误导。第二,自主意识弱化,无法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抉择。第三,自律能力低下,虚实不分甚至迷失自我。这些方面,都是网络本身无力克服的。即便如此,网络的智能化、数字化、平面化带来的巨大包容性、时效性,为思政课丰富素材、拓宽视角、对接现实等提供了很好的补充。网络又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这对打造更生动的思政课教学活动以及展现更接地气的主流意识形态观点同样非常有效。网络对时空的消解可以将教材中没有反映出来的或是课堂上来不及展示的内容进行补充和说明,并实现“随时随地、自我掌控”的学习,打破原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严格界限,从而更好地完成思政课教学任务。网络的个性化与互动效果对营造民主、宽松和开放的教学氛围,对培养传统思政课教学忽略或压制学生主体性又有着助推作用。正是网络自身存在的内在张力使得把握好网络的双重性成为了塑造大学生道德主体的重要路径。换言之,正确认识和把握互联网的特征,充分挖掘互联网的正向作用并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并将其与思政课紧密结合起来,对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有着重要意义。

从思政课角度看,思政课自开设以来,从未间断过对学生道德品行和政治素养的培养工作,其理论高度和深度更是因“短、频、快”而导致“浅、躁、偏”的网络所无法代劳的。要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净化网络环境,思政课有着巨大的努力空间。传统思政课堂主要以灌输、说教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可谓淋漓尽致,但学生道德主体地位和作用被忽略的结果常常是“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反胃”,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总是难以真正被学生接纳,塑造学生正确的“三观”也容易成为空话。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紧把意识形态关口,最关键的还是唤醒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对此,学界早有统一认识,但在“如何”唤醒的对策和路径上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这个文化多样、价值多元、碎片化已十分明显的当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要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和凝聚力量并非易事。思政课作为承载这一艰巨任务的主渠道,不吸收网络有益元素,不探索与网络结合的有效路径,以实现自身的转型是不行的。这既不能完成教书育人之职,对思政课自身发展也不利。搭建设计精良的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化解思政课和互联网各自的内在张力,让思政课与互联网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共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服务并最终塑造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使命使然和教育功能所在。

必须指出的是,思政课与互联网之间同样存在张力,其表现是多方面的。年轻一代对网络的过度依赖降低了他们对教材的钻研和理解,很多原本非常有价值但需要时间琢磨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因此被过滤掉了,教材与教学相互转化的矛盾进一步凸显。网络上多元化价值观导致的去中心化和泛主体化对学生道德主体性形成与发展的制约,使得不少大学生的理论水平、政治素养和思想境界徘徊不前,严重影响他们认识到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的教学未必能够确保学生主体性的真实“在场”,“花哨的视听”与“热闹的互动”可能是纯粹无关痛痒、离题万里、内容空洞的。社会生活的媒介化、网络化加剧了话语系统的分化,即便是思政课教师本身也深受影响,个别思政课教师自己都不能做到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更不用说将其思想精华向学生展示和传授了。反过来,传统思政课的考评机制更新与互联网发展、运用不匹配的情况还是比较突出,这在抑制教师作用发挥的同时,也给思政课正确回应信息化、网络化境遇中的教学改革课题设置了障碍。这一点对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也是不利的。

如何化解张力和顺利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思政课和互联网都责无旁贷。思政课必须顺应时代变革的趋势,充分挖掘新媒体对思政课教学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网络教学形式的实现路径,构筑全方位、广覆盖和重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真正将思政课和网络做到优势互补,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培养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持久的动力,为实现二者的有利结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加强师生对话,重构思政课网络教学话语权

现代教育教学活动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而进入互联网的低门槛、个性化又切切实实地稀释或消解着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优势。在某些新出现的社交类软件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失声的状况也是事实。网络冗余、低俗的信息日渐侵蚀思政课教学效果,对涉世不深的学生有很强的迷惑性和吸引力,尤其是被冠以“个性化”、“生活化”的病态百出的网络用语对相对严肃、规范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冲击与对抗更是难以防范。所以,话语权意味着主导话语的力量,要实现思政课意识形态教化功能,确保意识形态的话语优势是关键[1]。相关部门或机构对蓄意传播的网络政治谣言、蓄意炒作的社会敏感事件或者胡编乱造的错误观点严加管控,通过制度安排等确保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优势地位不被削弱是必要的,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逐渐成为思政课任务中的新常态。

当前不少教师抱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宁愿第一时间上网“病急乱投医”,也不愿向长辈咨询或钻研文献,也有教师认为要让学生对思政课感兴趣就应该无条件迎合学生的需求、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就应该放羊式教学,这些做法都是顾此失彼的。一方面,如果学生个体的真实需求在现实世界中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他们必不会花过多的时间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胡闯。因此,“形而下”地、“情真意切”地关怀学生,疏通学生表达意愿和诉求的渠道,及时排解学生时常出现的困惑,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当他们亲其师的时候自然就会信其道,自己的道德主体性也会随之成长。另一方面,要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实质,就必须在教学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方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博大精深、先进科学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量,这就要求教师在自主建构教学形式的过程中必须坚守教学标准和道德培养的底线,学生长期在正确的理论观点、高尚的道德境界的环境中浸润,其言行偏离主流意识形态的可能性也必然下降,其道德主体性的培养也会相对容易。学生道德主体性的觉醒和成长又会反过来促进网络的规范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承。可以借助特殊日子(七一、八一这些建党、建军的节日,国家宪法日、国家公祭日)、重大会议(两会聚焦的民生内容)等能够相对容易从网络上获取相关材料的学习主题,让学生从动手、动脑中感受主流意识形态与自身发展的紧密关系,从而坚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网络的高效、匿名互动对师生之间的“微沟通”、“微探讨”十分有用。教师完全可以借此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比方说参与学生QQ、微信上的留言、跟帖等,在保障学生充分表述其意见的基础上,将主流意识形态的立场、观点、方法编排与重组并结合学生的话语特征和思维模式,运用自媒体的力量,阐释、统领这些意见,填补理论真空地带的缺失。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指导学生解读国际时政要闻等形式,告知学生西方意识形态的“无意识”感染力以及各国文化软实力对自己传统文化的破坏力,从而让学生高度警惕隐藏在全球化背后的意识形态的真正意图和深刻理解增强自己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的重要性、紧迫性。

当然,话语权的主导作用不仅在台前存在才有意义,在幕后指挥或者渗透在网络文化中同样功效显著。话语权不等于言论霸权或言论禁锢。要想弥合网络话语形态与思政课话语体系之间的差距,就必须深入研究网络教学环境的特征,探索大学生群体的语言风格、行为习惯、心理机制的规律,创新表达方式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对话机制,在对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言论进行纠偏、矫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当学生明白了网络不是简单的宣泄、释放压力、愤懑的场所,不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是无法从中真正受益的时候,他们的道德主体性才会真正形成。要想进一步巩固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使其不受变幻莫测的社会环境(包括网络)的影响,相关机构还应通过立法、建立长效机制等手段,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措施,加强对分化、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异质文化(比方说“审丑”文化、御宅文化、炒作恶搞等)、消极信息的管控;思政课教师也应主动对网络上这些不良文化进行解读,深刻批判其低级趣味、牟利叛逆的本质,清除话语暴力,控制被滥用、误用的网络自由权利,让学生习惯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有意识地挖掘、栽培学生优秀骨干成员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意见领袖,借助朋辈效应对观望者、后进生施加影响力,开阔他们的公共视野,锻炼他们的思辨能力,让主流意识形态在各种舆论博弈中胜出,保持网络用语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和谐发展。

二、寻求自身发展,提升教师业务素质与教学理念的更新

在网络教学已不陌生的今天,尽管理论的彻底性、精湛性能让人信服,但如果理论能有亲善的外形,学生就会更容易接受和践行。所以,虽然互联网对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养成有负面影响,思政课教学仍然需要其声形并茂的活泼形式与操控自由的民主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感。例如可调动学生搜集信息的优势和偏好猎奇的心态,设置一些贴近时政热点或学生需求的主题,放手让学生搞小型调研。这个过程既有学生熟悉的无线终端的使用,又有学生创造性的参与,对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性是十分有用的。根据学生学习习惯,通过QQ、微信等向学生推荐内容健康、思想深刻的论文、书籍、视频等,供学生课后阅读欣赏,并提出问题展开网上讨论、加深理解,为学生明辨真假、善恶、美丑指导、引航。这比起让学生自己无节制、无目的地使用这些高新科技,作用不言而喻。学生对这种“亲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必不会抗拒,他们对如此“新潮”的教师也必不会厌烦。一个学期下来,学生比较容易被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其思想舆论、价值取向也更容易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有条件者还可以参与学生人文社科类课题申报、辩论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在与学生合作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促成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养成和巩固,也令教师自身的道德主体性进一步强化[2]。

网络在熏陶情感上优势突出,传统说教在获取知识、强化修行方面作用显著。连接二者离不开思政课教师这一群体。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加强新时期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故增强思政课教师业务能力也是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性路径的重中之重。业务能力强的思政课教师,能紧跟网络技术潮流、掌握先进教学技术,制作精美课件,令喜好炫目花哨的学生眼球定格、脑洞大开;业务能力强的思政课教师,必不忘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必会选取适合师生共同研讨、论辩的政治色彩鲜明、信息含量丰富、学科性质突出、思想理论深刻的主题,围绕教学宗旨,回应学生诉求,展现自身风格,使课堂成为人文精神大餐的宝地和思想道德境界的高地;业务能力强的思政课教师,必是能够深入浅出地传授理论知识点的精华,能够得心应手地驾驭各种教学手段(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科学灵活地安排学习重难点并将选择性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减少学生抵触情绪和上课阻力;对于学生蔑视权威、疏远传统的倾向,业务能力强的思政课教师定会通过正确运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处理和解决。比方说,在讲解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时,引入马加爵杀人案,在学生了解了相关案情的基础上进行设问:马加爵在杀人之前是个怎样的人?他身上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导致马加爵杀人的原因有哪些?这些原因哪些是外因?哪些是内因?如果你是马加爵,当你身处他那样环境的时候,你是否也会像他那样采用极端的做法?为什么?对于像马加爵这样的学生或同学,我们应该怎样与其和谐相处?……这些问题层层深入又与大学生可能面临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困惑息息相关,让学生充分讨论并高屋建瓴地对其指导引领,学生会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吸收、践行主流意识形态,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也会慢慢被培养起来。讲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时候,借助马克思一生简介的视频,同样可以进行一系列设问来引导学生:为什么是马克思而不是其他人创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学说?马克思身上有哪些常人所不具备的优秀品质?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学习其已经定性的知识点、格言或是其立场、观点、方法?……类似的做法都是依托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来开展思政课教学,只是在处理这些新兴媒体和科技的时候需要思政课教师探索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遇,熟悉网络文化的特点,善于捕捉网络文化的先进成分,加强自身对网络文化的理解、评估、预见的能力,促进教学科研相互提高和相互转化。这样的学习减少了自说自话的独白授课方式,学生没有单向的被灌输感受,道德主体性的成长就不会打折扣。

思政课教师必须清楚地知晓,网络教学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习的地点、模式,它本身不是教学的主要载体,尤其是思政课这一类思想性、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更应该注重打造课堂教学精品,关注学生内心体验、个性全面发展和精神风貌的塑造。当学生切实感受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政治观等的现实意义时,他们才会领悟融入主流意识形态的力量所在,他们也才会愿意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追随者。事实上,教师的道德主体性对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同样有着重要影响。即便传统课堂相对封闭,时空有限,但教师本身的逻辑严密、思维敏捷、言语风趣甚至肢体语言等都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这些都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表率作用,吸引学生崇德向善。并且,理论本身如果是精准的、先进的,它的魅力也会随着被慢慢接触而深入学生脑海,信仰和传承理论的使命感也会逐渐形成。

[1]杜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话语权的弱化与重构[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5(3):166-169.

[2]蒋明敏.新媒体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路径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13(8):131-135.

Network Teaching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Moral Subjectivity

DAI Fa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05, Guangdong, China)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univercities us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o instill and to preach restrains students’ moral subjectivity to play a role. This let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cannot achieve its task and purpose.Although the diversity of network provides convenience for human, it has a negative impact for students to agree with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Vice versa, it affects students’ moral subjectivities’cultivation.If network’s superiority can ser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o build a network teaching mod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o le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play a leading role and to be beneficial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moral subjectivity, this will help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ositive role for network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respectively.

network teaching mod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moral subjectivity

G41

A

1007-5348(2017)02-0008-04

(责任编辑:廖筱萍)

2016-04-14

戴芳(1979-),女,广东南雄人,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道德思政教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最美教师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教师如何说课
跟踪导练(五)(2)
思政课“需求侧”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