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城市文学创作研究述评

2017-04-13 03:48巫晓燕
关键词:辽宁作家文学

巫晓燕

(沈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辽宁城市文学创作研究述评

巫晓燕

(沈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近年来,辽宁城市文学创作从数量到质量的总体态势是稳中有升,但也存在一定局限和问题,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其原因:内因主要为辽宁城市文学创作者缺乏、辽宁城市文学的文化内涵有待提升;外因主要为辽宁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辽宁城市发展的单向性。辽宁城市文学创作的发展契机在于深入挖掘城市历史的、人文的内涵,呈现城市化进程中的矛盾、曲折和希望。

辽宁城市文学;现状;发展

城市文学发展的迅疾,呼应的是当下中国的城市化步伐。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城市文学日益成熟,已经涌现出许多好作家、好作品。在学术界,城市文学的研究也一度成为热点,研究者更为关注文学与城市、城市与文学的精神联系与深层问题。有研究者提出“文学中的城市”这一概念,认为其比城市文学更能够揭示城市对文学的作用,以及城市与文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它更关心城市所造成于人的城市知识,带来的对城市的不同叙述,以印证于某一阶段、某一地域的精神诉求”[1]。这一概念的提出重在强调文学中城市的本体性,或者说城市在当代文学中日益成了主角,具有角色意识和独立性。我们可以看到“北京书写”“上海书写”,也可以看到“广州书写”“深圳书写”“西安书写”“哈尔滨书写”等。城市的姿态、个性在文学创作中鲜明、清晰,城市不再被视为模糊的、可有可无的背景或道具,而是以富有知识内涵、文化色彩、情感依托的人文空间进入作品和读者的视野。我们在王安忆的《长恨歌》中,轻轻碰触的不仅仅是女主人公王琦瑶的灵魂,也清晰地品味了“上海”这个斑驳陆离、充满想象的实体空间。从老舍到邓友梅、从王朔到邱华栋等作家笔下的北京城,京腔京韵、铿锵走板、雍容贵气、机智油滑、漂泊孤独等北京元素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也就是说,在“海派”与“京派”的历史性传承中,作家的城市叙事带有了自觉性,“上海”的“现代性”及“北京”的“传统化”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两种写作资源与传统,积淀下来,走向经典。

纵观当下城市文学的图景,一方面是越来越经典化的城市文学写作;另一方面,是同质化现象的凸显。这主要是由当下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同质化造成的,千篇一律的建筑、似曾相识的商业街、广场,同一个造型、模式的电影院等,城市化景观的趋同抹去了一个城市曾经有过的风味、性格、感觉与记忆。当下城市的日常生活也呈现出同一性,相隔千里的某两个人的生活轨迹可能惊人地相似,城市生活应该如何表现确乎成了一个问题。

一、辽宁城市文学创作概观

从辽宁城市发展的态势来看,其城市化的进程绝对不落后于其他省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间,辽宁14个市的城市化进程有目共睹,当然在这一进程中,有喜有忧。喜的是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条件有了巨大改善;忧的是城市发展的同质化倾向越来越鲜明。如前文说,城市原本积淀的文化资源、历史讯息、个性特征正在被淹没。举例来说,沈阳和大连都是颇具规模的城市,两者在走向国际化的共同追求中,应该特别注重文化身份、文化记忆的不同。沈阳的城市建设应该更有盛京味儿,大连的城市气息应该重在海洋文化的打造上。虽然这里我们的落脚点都在城市化进程上,似乎与文学无关,但是城市文学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城市。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天然联系,我们才会如此关注辽宁的城市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辽宁的城市文学代表性作家作品并不是很多,主要源于其书写中的城市意识、城市情感、城市文化都不鲜明。但是进入90年代后,辽宁的城市文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如李铁创作的《乔师傅的手艺》《纪念于美人的几束玫瑰花》《乡间路上的城市女人》《杜一民的复辟阴谋》和《合同制老总》等中短篇小说,再如孙春平的《陈焕义》《拿不准是谁》《陌生工友》等小说,这两位作家的城市题材有着鲜明的个性,即紧紧依托于辽宁作为工业大省的现实,真实反映在城市化进程及国企改革进程中,辽宁的国企、工厂所遭遇的种种问题、创伤、希冀,重点表现了在阵痛中挣扎的工人或下岗工人的生活面貌,这些作品在国内引起了一定的反响。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工业生活、工人命运也成为辽宁城市文学中较有影响力的表现题材。今年笔者有幸初审了本溪一位作家的纪实性作品《铁山人一直姓铁》,作品以本溪南芬煤矿工人的事迹为原型,架构组接了一幅幅南芬煤矿工人的生活图景,他们的苦乐酸甜、无私奉献、敢为人先、艰苦创业、创新发展等精神和理念被作者较好地传递出来,由此可见工业题材或工业书写已经成为辽宁城市文学的传统。再向前追述,2014年沈阳作家商国华的小说《我们走在大路上》,也在国内产生了一定影响。当代著名评论家孟繁华认为“这是一部立足老工业基地之现实、真实反映老工业基地生态的作品。气壮山河的气势、大工业时代的格局和气象、老工业基地工人阶级感人的整体风貌,构成了《我们走在大路上》的鲜明特征”[2]。著名评论家贺绍俊也撰文说“小说明显是以沈阳市为原型的,不仅真实地反映了沈阳市国企改革的成绩,也形象地诠释了沈阳的城市精神。沈阳在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工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共和国工业的‘长子’,……小说中的每一个工人仿佛都有这样一种胸怀。这并不是作者的刻意书写,而是因为在这座城市里有一种工人文化传统。正是这种传统使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厚重。《我们走在大路上》让我们看到了工人文化传统是如何在新的时代里发扬光大的”[3]。两位评论家都立足于工业生态这样一个重要视角,对《我们走在大路上》进行了分析与解读。辽宁工业题材创作的整体水平虽然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其作为辽宁城市文学的“一种”确实有特色、有收获,而且同辽宁作为“共和国长子”的历史经验相契合。新中国成立初,草明的《原动力》《火车头》《乘风破浪》等表现新中国基础工业发展的三部曲,雷加反映建国初期中国工业从凋敝到振兴历程的《潜力》三部曲(《春天来到了鸭绿江》《站在最前列》《蓝色的青冈林》),以及周立波的《铁水奔流》和艾芜的《百炼成钢》写钢铁工人的小说,从文学传统上为90年代以来辽宁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除了上面提及的工业题材创作,辽宁城市文学也越来越注重挖掘城市品格、历史文化记忆与城市特色。2010年,辽宁省作协组织开展了“文学点亮城市”系列采风活动,邀约一批辽宁本地作家先采访后写作。虽然作家创作的作品多以散文或纪实文学为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辽宁城市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在阅读这些作家作品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作家对辽宁14个城市文化记忆的呈现、文化品格的理解确实是不同的。在他们笔下,城市不再统一表现为广场、电影院、商业街等具有公共属性的符号,而是聚焦于百年老店、民族习俗、传统风物、历史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更具有文化地理宝藏意味的城市内涵。

二、辽宁城市文学的局限和问题

近年来辽宁城市文学的发展总体来看是缓慢的,表现在作品数量和质量上的有限性。以辽宁沈阳自己主办的文学杂志《芒种》为例,我们统计了一下近五年在《芒种》上发表的作品,其中带有城市文学元素的作品有二十篇左右,这些作品中辽宁作家的作品又较为有限。当然,作家发表作品不可能局限在某一种刊物上,我们仅仅是想通过一本地域性杂志,来说明本地区某种文学题材的创作情况。与此同时,我们又根据《小说选刊》每期的“全国报刊小说概览”栏目,初步统计了辽宁作家发表“城市文学题材”的情况,三年来不到三十篇的数量,而且在这些作品中,被认可产生影响的作品就更为有限了。由此可见“城市文学”在辽宁的境遇。辽宁城市文学发展的局限,究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辽宁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方面沈阳、大连等城市国际化的风采日益凸显,但鞍山、抚顺、阜新、盘锦、本溪等城市的发展略有滞后,其中盘锦和本溪以其卓越的旅游资源城市发展向好,且特色和风格鲜明,然而也存在发展路径单一等问题,这些城市发展的现实因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辽宁城市文学的纵深发展。作家在城市发展动力不足的语境中,必然会遭受各种困境:对现代城市的文化内涵理解不足;对现代城市的人文情怀感受不足;对现代城市的未来图景想象不足,等等。即便是勤于捕捉现实的作家,也会因现实的有限性而掣肘,何况现实的土壤还无法满足作家的需要。

其次,辽宁城市发展的单向性。如前述,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经济命脉是工业,城市的核心特质也表征为工业化。近十年来,国家从政策上给予辽宁老工业基地建设很多“优惠”,这愈发促进了辽宁经济发展的工业化构想。引起我们深思的问题是,工业现代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是否要固化?是否适于辽宁所有的城市?是否应在工业现代化的基础上考虑经济的多元发展?当然这些问题更多的是经济领域的问题,但是不得不说,这些问题却间接影响了当下辽宁城市文学的多元性发展。当下辽宁更需要“解放思想”,在大时代给予的机遇中开拓创新,将城市与经济、绿色、人文等概念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掘每一个城市的潜力,让每一个城市都寻找到自己的亮点,发挥自身的潜力,形成多元发展的态势,只有这样,辽宁的城市文学才能更生动、更饱满、更具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

再次,辽宁城市文学创作者缺乏。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辽宁作家队伍的“梯度”不鲜明,或者说代际衔接不够。当下辽宁创作队伍以“60后”为主力,有所谓的新生代作家,但是创作质量与数量令人担忧。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文学大环境,青年人对文学的热度降低。可以想见,阅读已然成为“奢侈品”,写作又怎能成为“事业”,被执着地追求?之所以要提及青年创作队伍的重要性,是因为中国的城市文学从根本上说是“青年的文学”,或是“青春文学”。只有“70后”,甚至是“80后”才能真正地理解城市、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他们和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共生共长,其获得的城市经验和天然的写作动力,是城市文学创作最宝贵的“资源”。辽宁创作队伍中“70后”“80后”整体的缺席,成为制约辽宁城市文学发展的致命伤。二是文学机制对城市文学助推不够。辽宁文学,包括城市文学创作的发展都需要“激活”,虽然政府、作协推出了一些活动方案,但多带有政策导向性。良性的文学奖励、创作机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这是导致辽宁文学、包括辽宁城市文学创作整体滞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必须认识到,文学创作良性发展是一个比经济发展更加棘手的课题,决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期的积累。

最后,辽宁城市文学的文化内涵有待提升。虽然,当下大众文化已然成为主导文化,文化趋同现象日益凸显,但并不意味文化的多样性形态、多元化内涵会被阻遏。辽宁省的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历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工业文化、地理文化等都非常鲜明、富有特色,为辽宁城市书写提供了极为广泛的素材。但是,我们在整理辽宁近年来城市文学创作成果时发现,创作题材比较狭窄,究其原因,在于作家对于城市文化的理解和挖掘不够。事实上,作为城市生长的灵魂和生命力的文化无处不在,只要一个城市是有个性的,那么其文化一定是独特而富有生命力的。例如,现代化色彩最为鲜明的上海,其富有个性的城市历史文化和高度文明的市民素质是保证其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双翼,正因为能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上海这座城市,及其城市中的人才能在历史和文化中游走,并最终形成了健康、长效的都市生态。城市文学正应积极地开掘和表现这样的历史文化情境及其情境中的人,不仅丰富了城市文学自身,也滋养了城市和城市中的人,从而构成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文化》一书中有一种提法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他认为城市“是人类社会权力和历史文化所形成的一种最大限度的汇聚体”,城市是“这样一种生活方式,能够把人的生物和社会需求艺术化地综合到一种多元共处和多样化的文化模式之中”[5]。这些观点都在说明城市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就城市文学创作来说,一切的难点也正是如何把“这一个”城市的文化个性、历史积淀、人物风情表现出来。辽宁城市文化的魅力有待作家深挖和体悟。

三、辽宁城市文学创作展望

近年来,辽宁的城市化步伐迅疾,大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意味。超高层建筑、大型广场、各种主题的文化园区、低密度的住宅小区时时刻刻出现在人们眼前,它们似乎成为城市发展的唯一标识,在这些标识背后,是现代人无穷尽的烦恼:交通、教育、医疗都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难题。如何表现这些物化的、精神化的难题,似乎不应是作家的职责,但认真揣摩起来,这些城市问题往往是最好的、最生动的故事,它们包含关于对人的一切思考,从这个层面来说,辽宁这样的“发展中”城市群落,有着太多可被诉说的故事等待着作家们去书写和表现,辽宁城市文学的前景无疑是向好的。城市是一座巨大的宝藏,有取之不竭的素材,作家们观望、守候、等待,更多的是体验和玩味,浸润越久,写出的作品才越有分量,越能表现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

辽宁城市文学的又一值得期待之处是,作家如何表现乡土与城市的交融与矛盾,挣扎与希望。近年来辽宁作家的好作品多与此有关,孙慧芬的《吉宽的马车》《上塘书》等作品,在表现城乡关系方面很有特色。孙慧芬往往是带着双重眼光来审视城市和乡村,不偏不倚,含着一种“中庸”姿态和情绪,理解城乡的握手言和,暧昧相处。但是另一方面又好像在责怪城市发展的过熟,埋怨乡村文化的不坚定、易于坍塌。在作者看来,原本令人充满乡愁的传统乡土在渐渐转型,甚至是日趋瓦解。城市的悲喜和日常的爱恨都酝酿在双重指涉中:乡土的故事蕴藉着城市的情感,城市的故事归根于乡土的命运,如同一位研究者所说:“或者事情发生在乡下,根子却在城里;或者事情出在城里,后果却落到了乡下”[6]。这对辽宁城市文学的发展很有启示意义,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的境遇极其窘迫,两者如何共存成为一个重要命题,这也为辽宁城市文学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1]张鸿声“.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想象”研究[J].文学评论,2007(1):114-118.

[2]孟繁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败与重生——评商国华《我们走在大路上》[N].中国青年报,2014-04-09(4).

[4]肖杨.十四位辽宁作家书写十四个城市[N].辽宁日报,2011-08-05(9).

[5]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M].宋俊岭,李翔宁,周鸣浩,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8.

[6]王鸿生.视角:城与乡的对接——由《上塘书》想到的[EB/OL](.2007-12-13)[2016-11-11].http://www.chinawriter. com.cn/41772.htm l.

A Review of City Literary Crea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W u Xiaoyan
(Collegeof LiberalArts,Shenyang Normal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110034)

In recent years,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Liaoning city literary creation is increasing steadily either in quantity orquality.However,there are still limitationsand problems.Thisstudy attempts to conduct the analysis in two aspects,which are their internaland external causes.The internal cause is that Liaoning has been lack of city literary writersand itsculturalconnotation should be improved aswell.Theexternal reason is the imbalanced and unidirectional city developmentof Liaoning province.Therefore,the opportunity of Liaoning city literary creation lies in the digging of connotation of the city history and culture,so as to present the contradiction,twists and turn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Liaoning city literature;the presentsituation;development

I218

A

1674-5450(2017)02-0090-04

【责任编辑:赵 践 责任校对:张立新】

2016-11-20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L13AZW002);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2015lslktziwx-36)

巫晓燕,女,四川新都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辽宁作家文学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辽宁之光
我们需要文学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辽宁舰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