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立涛
(河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思想道德支撑
程立涛
(河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思想道德支撑,就是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遵循个人品德生成和化育规律,在日常生活中播撒道德的种子;引领公民向身边的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学习,培养远大理想和坚定不移的人生志向;要突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牢牢守护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彰显思想道德的力量。
中国梦;思想道德支撑;优良家风;道德楷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新高度,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理想的宏伟蓝图。梦想承载着希望和未来。中国梦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和“共同期盼”,它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接续奋斗、苦苦求索的宏图愿景。习近平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56实现中国梦的崭新时代主题和伟大目标,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坚强的政治保障,还需要凝聚起坚实有力的思想道德支撑。2013年9月26日,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指出:“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1]158
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起点,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应当首先关注每个具体的“我”的存在,遵循个人品德生成和化育的基本规律。在每个现代人的文化基因之中,都有自己民族的优秀道德元素的活力因子,也就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时时刻刻发挥着作用的“传统的力量”,它是个体品德生成和化育的历史起点,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它的滋养与呵护中成长起来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1]164我们必须回溯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优秀道德传统,找准这个宝贵文化基因的“独特性”,感受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从滋养这个基因的优秀传统美德中汲取营养,遵循其内生和演化的基本规律,使之成为思想道德进步的内在支撑。在目前来说,就是“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1]160-161。
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落实到个人品德塑造的整个过程之中。因为我们都是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公民,不仅具有现代公民的思想观念特质,而且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它决定了个人品德的生成和化育,不可能是“闭门思过”或者“独善其身”,而是必须准确把握“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探索和推进个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路径。党的思想道德建设的伟大实践,也只有落实到每个个体公民身上,变成每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实践,才能真正取得实效。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全体公民注意勤俭节约、俭以养德,关注生活细节和一言一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唯有如此,才能在全社会营造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的浓厚道德氛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养小德才能成大德。”[1]183如果每个人都能有这种高度的道德自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经过持续不断的思想道德积累,努力使自己成为有良好思想道德的好公民,社会整体的思想道德建设才有希望。如果说良好的品德是公民内心的道德“种子”,那么,好公民则是整个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种子”,个体的思想道德建设就是培育优良种子的“种子工程”。有好的种子才能长出好庄稼,才能有好的收成,同样,首先有播撒思想道德“种子”的好公民,才可能有优良的思想道德建设的累累硕果。
在各种社会群体中,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尤其需要重视。因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才是思想道德的“优良种子”。习近平非常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他在许多场合反复强调青少年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谆谆教诲青少年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积累和涵养自己的品性。他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这就像穿衣服要扣扣子,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172对家长来说,要遵循青少年道德生成和化育规律,随时随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要善于从点滴小事中教会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恶丑”[1]184。习近平指出,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要积极探索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引导他们把修公德与修私德结合起来,把远大目标和脚踏实地结合起来。习近平指出:“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1]173总之,要以实际行动锤炼道德、以观念提升自我,这是青少年道德进步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1]160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人民的精神力量,就必须夯实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在构成文化软实力之根基的诸多因素中,核心价值观无疑是“灵魂”和“重点”,“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的要素”[1]163。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那么,核心价值观与思想道德建设是一种什么关系呢?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1]168也就是说,核心价值观与思想道德文化是一种包容性的关系,前者对后者具有价值定向和方向引领的功能。我国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构成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根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乃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现阶段,“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1]160。落实到个人的行为层面上,就是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注重身体力行。一般而言,思想道德修养包括外在教育和自我教育两方面。自我教育就是不断反思自己的言和行,察其不足而改之;外在教育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向身边的道德楷模和先进人物学习,努力向道德高尚的公民看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中涌现了数不清的道德楷模和最美人物,我们评选的“全国道德模范”就是其中的卓越代表。他们以自己崇高的敬业精神、无私无畏的奋斗过程、互助友善的道德品格,实践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精髓,他们都是我们学习和仿效的榜样。些模范人物及其先进事迹,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自己平凡的工作生活实现着不平凡的理想和追求,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实践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理念和价值诉求。“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1]158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奋斗进取的不竭力量源泉;同时,我们也有义务把这些道德模范的高贵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传播开来,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见贤思齐、明德惟馨,使道德模范的事迹和能量辐射到更大的人群,形成文明和谐、蔚然向上的时代历史画卷。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思想道德进步的动力。向身边的道德模范和最美人物学习,最终都要转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实践。无论是个人理想信仰还是远大志向,都是在后天的实践中逐步培养和陶冶而成的,具有鲜明的历史烙印和时代特色。我们认识个人的理想和追求的合理性,必须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新高度,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审视和裁决其合理与否。“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168它是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大公约数”和价值认同的基石,也是衡量和裁决每个人的理想追求的最根本的标尺。公民个人的理想信仰和追求,唯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一致,也才是唯一正确的合法的选择,也才有实现的可能性和现实条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国家和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每个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所有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理想的期盼,在这里汇聚成一个“共同的梦”。“共同的梦让我们同心同德”[1]63,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形成统一的意志和思想道德共识,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协调起来,以中国梦为前进的方向,凝聚人们群众的意志和力量,谋划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征程上,思想道德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在全社会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在亿万人民群众中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2]696
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是完成新谋划、新布局的必要前提。“德”是党员干部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它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才”是专业技能和知识素养。在“德”与“才”的关系上,“德”驾驭并引领“才”的发展方向,具有根本性和决定性意义。因此必须坚持“以德为先”的原则。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必须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从思想道德抓起具有基础性作用,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的根本,道德高尚是领导干部做到清正廉洁的基础。”[1]391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群体,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他们是“关键少数”,是我们行动的直接向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头人。因此,“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1]391。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员和领导干部做起,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党性教育和思想道德修养,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卓越领导者,以自己的独特专业优势和优良道德品质,发挥党员干部应有的道德表率和人格力量,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千头万绪,必须抓住其中的核心和灵魂,它就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我们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就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我们对社会主义必胜持有牢不可破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执着。它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习近平把理想信念比喻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缺了它就会得“软骨病”,目前一些人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就是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导致的。因此,理想信念是衡量“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革命战争年代,能否带头冲锋陷阵、舍生忘死,是检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根本标尺。和平建设时期,必须考验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和工作态度,是否勇挑重担、积极负责,在关键时刻能否挺身而出、第一个冲上去,能否经得起“权钱色”的诱惑;在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面前,能否坚守理想信仰,捍卫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它考验的是党员干部的胸怀、担当、气度和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归根到底,“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用坚定理想信念炼就了‘金刚不坏之身’,干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1]413。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拧紧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习近平指出:“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1]417在纷繁复杂的工作和生活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加强人生修养,不断锤炼自己的思想品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要求自己,始终把道德自律作为立身处世的基础,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要应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党员干部必须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抓好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经得起“权钱色”的考验;抓好自身的道德建设,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唯有扎扎实实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功,掌握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当代中国和世界的问题,才能不断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筑牢理想信仰的思想防线,才能有效抵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及其他错误思想的侵蚀,抛弃各种错误主张和社会思潮,自觉纠正不合时宜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提高分析复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发挥法律和道德两种力量的协同作用。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基本经验,也是实现新战略、新布局的必然要求。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坚强领导集体,结合现代国家治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形成了对法治和德治关系的崭新论断和理论创新。2014年10月23日,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3]这是在中共中央文件中首次详尽、全面、完整地阐释德治和法治的内在关系,尤其是对二者之间的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权威性表达。
法治的力量主要在于威慑,而德治的核心在于劝导,前者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后者在于提高其思想道德觉悟。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外在的行为层面和内在的思想观念是相互贯通、缺一不可的。从本质上说,法律和道德都是约束和规范人的,都属于“法规”的范畴。“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我们要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高度重视道德对公民行为的规范作用,引导公民既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做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相一致。”[1]141一个人能否服从法律的约束,不仅要看其表面上是否守法,而在于从内心深处对法律怀有的敬畏之心,即懂法、知法、尊法、守法。这才是真正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的显现,“这包括培养人们的理性精神、诚信守法的精神、尊重法律权威的精神、权利和义务对称的精神、依法维权和依法解决纠纷的习惯等等”[4]205。道德对法治的影响主要在于,有助于从内心深处敬畏法律的尊严,培养人们的法治精神。要养成社会公民的知法、守法的法治的精神,不仅要关注其言谈举止,还要关心其内在思想道德世界的变化,毕竟思想和观念要落实到行为的层面上,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过来看,外在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有赖于内在思想观念的支撑和引导。由此看来,内心才是法治精神的真实根基,铭刻在内心的法律才是真正的法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观点,不仅具有理论上的独创性,而且具有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它是基于对人性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实质层面上对道德和法律结合点的真实把握,从而实现了二者的高度契合和实践操作,它是有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辩证统一,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找到了的科学路径。在现实生活中,要实现法治和德治的有机结合与辩证统一,就是要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具体落实在每个公民的言谈举止之中。“从客观上说,法治也并不体现于普通民众对法律条文有多么深透的了解,而在于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4]205它引导公民的思想和行为,必须着眼于个人品德的提升、社会公德的遵守、家庭美德的完善和职业道德的坚守等。这既是社会道德的基础性要求,也是弘扬法治精神的根本所在。法治精神不是抽象的空洞的理论,而是贯穿于普通百姓每天的日常生活过程。只要人们尊重并遵守道德和法律的基本要求,就是对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巨大贡献。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就是人们遵纪守法的意识逐步提高、社会整体秩序不断完善、人们生活越来越美好的过程。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韦冬.中国共产党思想道德建设史: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01).
[4]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Support of the Chinese Dream Realization
CHENG Li-tao
(School of Marxism,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24,China)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support of realizing Chinese dream is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fine moral traditions of the Chinese nation,follow the law of the individual moral formation and nourishment,sow the seeds of morality in the daily life,and lead citizens to learn the moral model and advanced people.Efforts should also be made to cultivate lofty ideals and firm ambition in life,highlight Party cadres’ideals and beliefs education,and firmly guard the spiritual home of the Communists.Furthermore,efforts need to be devoted to adhering to the combination of rule by law and by morality,nourishing legal spirit with morality,and demonstr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strength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state governance.
Chinese dream;ideological and moral support;fine family tradition;moral mode
D648
A
1673-1972(2017)05-0005-05
2017-06-21
程立涛(1964-),男,河北藁城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 张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