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娃娃家“自助区”变奏曲

2017-04-13 05:35文连影
好家长 2017年3期
关键词:娃娃小班玩具

文连影

小班娃娃家“自助区”变奏曲

文连影

角色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游戏,尤其是小年龄段的幼儿。它是幼儿对未来社会角色身份和未来社会角色交往以及未来社会角色情感的初步体验。在角色游戏时,孩子们充当着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身份有着不同的表现,如各种语言、身份、形象等,这些不同的角色就是孩子对未来社会角色身份的初步体验。而小班孩子第一接触的就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对于角色身份的体验也就是从爸爸妈妈开始的。幼儿体会不同身份的角色,最早最多从“娃娃家”开始,“娃娃家”游戏堪称是学前教育中角色游戏中的经典游戏。

小班幼儿 角色游戏

我园的角色游戏是完全开放的“自主探究式”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孩子通过自己的经验来生成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内容及情节,为了能让孩子们大胆创新,开拓游戏内容,我们会在角色游戏中创设“自助材料”区,目的在于为孩子提供一些带有线索性的材料,辅助孩子开展他们想要开展的游戏,于是我也在我们小班的娃娃家尝试创设“自助材料区”,并对其展开了跟踪记录和分析。

实录

镜头一:10月27日

今天我在娃娃家中投入了“自助材料”,里面放了一些废旧的材料,有纸板、纸筒、小毛巾、小积木、雪花片、一次性碗、供娃娃洗澡的浴缸玩具等,我希望在枯燥的游戏中增添一些材料,通过这些材料能丰富孩子单一的游戏情节,让他们能更愉快地开展游戏。

游戏开始了,当孩子们发现了这些新鲜的材料时,个个都在问:“老师,这是什么呀?”我说:“这是一些可以让小朋友使用的材料,你在玩游戏时缺什么,或者需要什么就可以来拿。”在游戏开展时,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们都纷纷跑到自助区来拿材料,拿回家后,就放在家里,也不使用。轩轩看到珂羽拿了一个玩具浴缸也赶紧放下娃娃跑到自助材料区去找玩具浴缸,结果没有了,于是他对着我喊:“老师,我也要这个。”结果“自助区”里的材料被一抢而光,没拿到的孩子拼命在我面前“告状”。

分析:

我们为了体现自主探究游戏的理念而去生成了“自助材料区”,目的是想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来丰富游戏内容,但是从今天孩子的表现可以看出,这个“自助材料区”提供得过于草率和突然,因为我们班的娃娃家刚开展不久,孩子们还没有以角色间互相交流的经验,还没有完全投入到角色当中,很多孩子还不知道爸爸妈妈在“家”需要做些什么,这时候提供“自助材料区”有些过早,也不太适合我们班孩子现有的游戏水平。

措施:

1.丰富生活经验,激发游戏兴趣

暂时关闭“自助区”,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孩子讨论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可以在“家”做些什么,爸爸和妈妈可以怎么交流对话,如何照顾娃娃等。

2.关闭“自助区”

暂时关闭“自助”,适当提供一些真实性的材料作为“自助材料”雏形,供幼儿在游戏情节中出现了相关内容时方便使用。

镜头二:11月24日

今天我在“自助材料区”提供了几部手机、棒棒糖、玩具浴缸、孩子用雪花片拼插的“蛋糕”。增加了类似“线索类”的材料。我又想尝试“自助区”的开放,然后通过观察,看这些“线索”类的材料会如何引发孩子的使用。

曹欣意和小古在一家,小古拎着篮子准备去坐车,对小曹说:“妈妈,我去买菜了。”小曹边摆弄着餐具边说:“多买点,今天宝宝过生日。”小古说:“好的。”听到小曹玩出新的情节了,我立刻大声问:“哎呀,你家宝宝过生日了,那有没有邀请好朋友来做客呀?”曹说:“没有,我来打电话。”于是她开始到自助材料区找手机打电话,她打给了旁边的邻居:“喂,我家宝宝过生日了,你们到我家来吃蛋糕吧。”我又问:“你家蛋糕呢?”曹说:“我去订蛋糕。”此时她准备抱着娃娃出去了,她来到自助材料区看了看,拿起小朋友之前用雪花片插的像花一样的玩具跑回家,过了一会曹叫了好几个孩子来到她家,大家围着“蛋糕”唱生日歌。

分析:

1.曹欣意这个女孩子平时的能力就比较强,生活经验也比较丰富,所以她在游戏中迁移了平时的生活经验,出现了“过生日”的情节,这也是以前孩子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游戏情节,所以我在游戏过程中故意放大了些情节,这样多数孩子就被吸引过来参与到游戏当中,这也是在无形中丰富了其他孩子的游戏经验。

2.我关闭了“自助材料”区近一个月的时间,孩子在这个阶段安心地待在家里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可以做些什么,该如何和同伴进行交往,所以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才会有更贴近孩子生活经验的游戏情节出现,才能将游戏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

3.近阶段我又开放了“自助材料区”,但是提供的材料只有三到四种真实性的材料,一般是孩子可能出现的或是之前在游戏中出现过的游戏情节所需要的材料,因为小班孩子好模仿,一个孩子出现过生日的情节,其他孩子也可能也会效仿,所以这个过生日的游戏会在一个阶段反复出现,老师就可以抓住这个内容提供和过生日有关的游戏材料供幼儿自选。通过“自助材料区”,孩子可以将“过生日”的游戏内容不断生成和扩大。

措施:

1.在“自助材料区”里再多提供几个雪花片做的“蛋糕”,可以有大有小,在过生日的游戏内容中更加细化情节的发展。

2.增加低结构材料。适当提供小积木、纸板这些低结构的材料,观察这些材料是否能帮助幼儿更好地丰富游戏情节。

镜头三:12月19日

今天我在“自助材料区”里投放了几个小医生用的听诊器和针管,其他的玩具浴缸、雪花片插的蛋糕、小积木、纸板还是保留。

珂羽和皓哲一家,珂羽拿了一个听诊器戴在自己的耳朵上,拿着听筒对着娃娃的肚子听,然后拿了一块布盖在娃娃的脑门上,我问她:“这娃娃是怎么了?”她说:“她得手足口病了。”我问:“得手足口病怎么办啊?”她说:“她发烧了。”我继续问:“那怎么办啊?”她说:“要挂水。”我问:“用什么挂水呢?”她跑到“自助材料区”拿了一个小积木,放在娃娃的手上。

分析:

今天小朋友出现了和医院有关系的游戏情节,而且孩子想到的病也是符合现在孩子的生活经验,出现了“手足口病”。孩子也知道手足口病是要发烧的,提出要挂水,但我们的自助材料区里没有提供真实的挂水材料,孩子使用了一块小积木来当针,放在娃娃的手上,现在已经从真实性的材料初步过渡到替代物的阶段,孩子已经有替代的行为出现。

材料是孩子开展区角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孩子建构知识的依托,也是促进孩子发展的载体,孩子在不断的、主动的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的。在角色游戏中,每一个孩子的生活经验都不相同,为了能让孩子更好地迁移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创造出更多更新的游戏情节,我们会改变传统的做法,在角色游戏中提供一些低结构的材料,不仅能解放老师,而且也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低结构”材料是一种无规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当时的想法随意组合,并可以一物多用,从而为幼儿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低结构材料的特点是玩法开放自由,操作简单,体现多样性功能,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教师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时,应预先作思考,对于小班孩子所要投放的材料,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打基础,丰富情节再投放

对于小班刚入园的孩子来说,还不知道角色游戏的玩法,也不明确各角色之间的关系,孩子在游戏中还处于懵懂的状态,处于这个游戏水平的孩子,不建议提供低结构的“自助游戏”区,而是应该在娃娃家中提供少量供孩子使用的材料,如娃娃、少量餐具、奶瓶等,让孩子学习抱娃娃,如何照顾娃娃,学习爸爸和妈妈之间如何用语言进行交流即可。

2.巧拓展,真实玩具来帮忙

小班孩子的思维发展水平还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此时教师在自助材料区提供的材料应该是以具体形象的实物为主。根据孩子当前的生活经验及游戏水平适时地提供材料。如,孩子当下对给娃娃洗澡感兴趣,老师就多提供几组供孩子给娃娃洗澡用的玩具洗浴用品,减少孩子争抢的现象,而且孩子通过模仿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游戏水平。

当孩子能自如地使用“自助材料”区的材料后,老师可提供少量的抽象材料,如小积木、玩具插片等这些低结构的材料,当孩子出现新的游戏情节时可以及时去拿这些材料来替代生活中真实的物品。

3.促思“变”,替代材料显身手

小班孩子很容易受到游戏材料的影响,当他们看到零乱、五花八门的材料摆放在眼前时,就会中断自己正在进行的游戏,而去频繁地取放材料。所以在小班“自助材料区”刚出现的时候,教师提供的材料种类要少,一般开始时只提供一至两种,不要因为提供的太多而影响孩子正在进行的游戏情节,根据孩子游戏水平的发展再逐渐增多。

总之,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并在幼儿活动时,给予他们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使幼儿在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摆弄时,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自己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较快地进行探索,向预设的游戏目标迈进。

(江苏省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机关幼儿园)

猜你喜欢
娃娃小班玩具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三个娃娃一台戏
简易娃娃床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