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绘本阅读
——《爱心树》(大班社会)

2017-04-13 05:35文陆家燕
好家长 2017年3期
关键词:大树亲子男孩

文陆家燕

亲子绘本阅读
——《爱心树》(大班社会)

文陆家燕

【设计意图】

爱是世间永恒不变的主题,只有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才能激发幼儿心底浓浓的爱的体验与表达。《爱心树》是我喜欢的绘本之一,它是一本用黑白线条勾勒的图画书。书中讲了一棵苹果树和一个男孩之间爱的故事。简单的线条、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却道出了“施”与“爱”之间的真谛,充满了温馨也略带些忧伤,让我深深地感动。我尝试通过亲子阅读这个故事,将“感恩”播种在每个孩子的心中,给“6+1”这种家庭模式中被爱包围的孩子们有所感、有所悟,萌发在生活中关心朋友、感谢家人、回报社会和祖国的情感。同时,希望家长们通过这个亲子阅读活动,能学会给孩子“适宜的爱”,教会孩子爱与被爱、付出与索取的道理,陪伴孩子阅读更多的绘本,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活动目标】

(一)幼儿

1.倾听、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感受大树对男孩的无私奉献,懂得对爱的人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体验亲子阅读的幸福,萌发感恩之情。

(二)家长

1.体验亲子阅读的快乐,学会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

2.知道给孩子适宜的爱,并在生活中教育孩子怀感恩之心,做感恩之事。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和家长有阅读绘本的经验。

2.物质准备:绘本《爱心树》、椅子书袋与幼儿人数相等,绘本《爱心树》课件。

3.环境准备:《爱心树》主题墙。

4.家长工作:向家长了解幼儿在生活中的感恩现状,家庭中亲子阅读的情况,提前发放《邀请函》请家长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一、赏读封面,激发兴趣

1.亲子进场

师:孩子们,今天爸爸妈妈和我们一起来看书,高兴吗?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2.观察封面

师:瞧,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看的书,用你的眼睛仔细观察,从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猜测故事

师:再猜猜,这本书可能写的是谁和谁的故事?他们之间也许会发生哪些事情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吧。

【策略:通过观察封面,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的主要角色,大胆猜测故事,由此诱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潜移默化地将“观察”和“想象”的阅读方法教给了孩子和家长。】

二、分段阅读,理解故事

(一)师幼共读童年时,感受“快乐”

1.师讲述: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男孩每天会跑到树下,采集树叶给自己做王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之王。他也常常爬上树干,在树上荡秋千、吃树上结的苹果、同大树捉迷藏、累了的时候就躺在树阴里睡觉。小男孩儿爱这棵树,非常非常爱它。大树很快乐。

2.提问:从哪里可以看出男孩爱大树?大树为什么快乐?

3.总结:是啊,大树爱男孩,男孩爱大树,他们相亲相爱,和爱的人在一起就会很幸福,很快乐。

【策略:通过师生共读,教师运用开放式、启发式、追问式等多种形式的有效提问,引导幼儿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地观察、想象、表达,将《纲要》中所提的“敢说、想说、喜欢说”真正落到了实处,感受了大树和孩子之间的快乐。】

(二)亲子阅读长大后,品味“付出”

1.师讲述:但是时光流逝,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很孤寂。

2.提问:“孤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大树会感到很孤寂呢?长大后的男孩还会再来吗?请大家从椅子袋中取出书,翻到17页,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3.亲子阅读,播放音乐

【策略:幼儿和家长充分体验亲子阅读的快乐,多媒体音乐的渲染进一步感受作品的内涵。】

4.提问:男孩回来了吗?男孩每次回来都是和大树玩的吗?(向大树索要东西)

(1)第一次,男孩回来想要什么?(钱)大树有钱吗?大树是怎样爱男孩的,他把什么给了男孩?

(2)第二次,男孩回来想要什么?(房子)大树把什么给了男孩呢?(树枝)

(3)第三次,男孩回来想要什么?(船)大树把什么给了男孩呢?(树干)

(4)最后,男孩成了一个老人,这次他回来想要什么?(安静的地方坐坐,好好休息)只剩下树墩的大树还能帮助男孩吗?失去了苹果、树枝、树干变成老树墩的大树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他还那么快乐呢?

(5)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树?你觉得男孩是个怎样的人啊?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策略:在亲子阅读后,教师和孩子一起分析角色,挖掘作品的内含,品味大树的无私。】

5.给书取名

你喜欢这本书吗?如果让你给这本好看的书取个名字,你想帮它取什么名字呢?

【策略:通过给书取名字,进一步理解作品的内含。】

6.介绍作者,推荐好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爱心树》,我们也不要忘记感谢写这本书的人哦,他是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他还有很多绘本,以后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再细细品读,好吗?

【策略:将作者的其他绘本推荐给幼儿和家长,促进亲子阅读从课内走进生活。】

三、情感迁移,行动感恩

1.情感迁移

在生活中,有谁也像这棵爱心树一样不断地给你快乐,给你幸福,给你爱心,却从来不求回报呢?你想对他们说什么?为他们做什么呢?

2.体验感恩

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也来了,我们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或甜甜的吻,然后对他们说出你的爱。

3.交流感受

(1)现场采访:哇,好温馨,好感动啊,我来采访一下,你的心情怎么样?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对你有什么启发?

(2)请个别家长和孩子交流感受。

(3)由于时间关系,现场交流到此结束。请家长和孩子完成以下内容:

A.阅读环境。请家长们给孩子创设一个好的阅读氛围。

B.亲子阅读。请陪孩子完整地阅读《爱心树》,再读读谢尔的其他绘本,注意引导孩子观察、想象、创编。

C.亲子表演。尝试将一些绘本进行亲子表演。

D.爱的记录。以图片、绘画、文字等多种形式记录爱的行动和感想。

【策略:通过情感迁移,让幼儿和家长现场体验感恩。帮助幼儿将感悟、收获迁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建立正确的行为认知,是阅读活动的又一教育目标。最后,请幼儿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一谈自己身边爱的故事,感受爱的珍贵,对今后的生活有着引领作用。】

【活动延伸】

1.区域游戏:

(1)语言区投放《爱心树》和谢尔的其他绘本供幼儿阅读。

(2)表演区《爱心树》角色表演。

(3)美术区《爱心树》创编。

2.亲子互动:

(1)亲子表演《爱心树》。

(2)亲子阅读更多的绘本。

(3)家长在生活中引导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并和孩子一起用照片、文字、绘画等形式进行记录。

3.主题墙布置:将家长的感想、活动的照片、记录的材料张贴在主题墙上。

【活动反思】

1.环节有效设计

本次活动我预设了观察封面、猜测故事、分段阅读、理解故事、情感迁移等环节,让孩子在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想象、表达和体验,从而达到目标。比如在师生阅读故事前半部分后,通过亲子阅读故事的后半部分,体验亲子阅读的快乐,理解故事的内涵。在家长和孩子阅读时,教师没有去破坏那种温馨的场面,而是轻轻地播放背景音乐进行渲染,悄悄地拍摄一些亲子阅读的照片,用于制作幼儿的成长档案和班级主题墙。

2.注重观察讲述

通过开放性、有效性、启发式、追问式的提问,让幼儿在问题的引领下认真阅读,仔细观察,大胆表达,读出故事的内涵。

3.渗透情感体验

优秀的绘本好似阳光雨露滋润着孩子和家长的心灵,通过提问、回应、讲述、体验等方式,在师幼互动、亲子互动、生生互动中感受作品的情感内涵,拨动心弦,打开情感的阀门,情真意切。

4.鼓励贯穿始终

教师在整个活动中注意倾听并自然地回应幼儿的猜想,时而点头鼓励,时而略为加重语言表示认同,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支持,从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促进家园沟通

家长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幼儿园的教育对象。虽然一次教学活动不可能全方位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和能力,但是从今天的活动可以看出,至少能给家长带来很多的启示,比如让他们知道了阅读的重要性,体验到了亲子阅读的快乐,懂得要给孩子适宜的爱,并且要在生活中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等等。

(江苏省如皋市高新区桃园幼儿园)

猜你喜欢
大树亲子男孩
男孩的『自信缺失症』
大树的日常
大树
男孩胆小不丢人
大树的梦
老男孩
男孩John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