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希希
当前,“先学后教”几乎成了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笔者百度搜索“先学”,竟出现了140万词条,在Google搜索出现了1.38亿词条,从这两个数据可见“先学”的热度。可是“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的效果如何呢?这些问题很少有人思考。据调查,70%的教师认为“先学”是“预习课文”,读读生字,解解词语。87.6%的学生认为“先学”是“读一读课文,记一记生字,画一画句子,想一想课后题”。这样的“先学”是笼统的、模糊的、肤浅的。要想让“先学”更有效,真正为“教”服务,我认为可以借助微视频。
知识以零散、点状的方式分布在不同的课文中。任何“碎片化的知识”只有被理性梳理并建构起系统化的秩序,才能凸显作用。因此,我对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了整体的、系统的梳理,录制成微视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性地“先学”,让他们独立经历“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知识功能及意义的领悟”的完整过程。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有的人》一文,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阐发了一种人生哲理。“对比手法”是本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于是我围绕这一知识进行归类、整理,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制作了微视频让学生“先学”。视频内容如下:
(1)读读下面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语言秘密?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
(2)两个句子的语言秘密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对比就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修辞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
(3)进阶练习,从以上两个句子中找出相互对比的事物,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对比。
(1)大家按下暂停键读读句子,想想这样对比着写有什么好处。
(2)在学生充分思考后出示:
通过对比,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更为鲜明、突出地凸显出来。 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受。
(1)两体对比。把两种根本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更坏;大的更大,小的更小。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一体两面对比。把同一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对比。如:“社会上有些人,当面是君子,背后是小人。”
(3)再次进阶练习,区分对比类型。
认真读读下面的句子,判断一下哪些句子运用了对比手法。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一面》
接下来要学的课文《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写的一首抒情诗,通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用“——”画出对比的语句,批注作者运用了哪种对比,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借助微视频,学生经历了“认知—深化—运用”的学习过程,对“对比”有了完整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通过这样系统化的知识学习,学生才能牢固地掌握并灵活地运用知识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的“先学”,目标集中,先学任务具体化、可视化、可操作化。
当前,绝大多数教师只布置“先学”任务,不告诉学习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利用微视频让学生“先学”,给他们暗示寻找规律、归纳总结、建立知识架构的范式,让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他们才能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从而有效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建构起正确的思维体系和学习方法体系。如,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课文要点,视频以毛博士开讲座的方式呈现,从什么是思维导图、有什么用、怎么做三个方面展开。视频内容具体如下:
(1)以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第2自然段为例,教师示范绘图: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主干词:静、清、绿
分支词:对比、大海、西湖、不流动、沙石、翡翠
按照主题词—主干词—分支词分类绘制思维导图。
(2)以《桂林山水》第 3自然段为例,小组互助绘图。
活动要求:利用手中的纸和彩色笔,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提炼文章要点,用思维导图表现你对课文《母鸡》的理解。在画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你的大脑和想象。注意颜色的选取,主干、枝干层次清晰,主题词提炼要准确。
思维导图是开发大脑潜能的图解工具,可以让大脑思维过程具体化、直观化。利用思维导图“先学”,不仅能使学生学会整体观照文本,快速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清晰地梳理文章的结构,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
《汉语词典》中“路径”指的是从起点到终点的全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指的是道路。学生的学习路径指的是解决核心问题的心路历程,在教师互助、同伴互助、个体自助下经历认知、迁移、实践的心智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个体的体验、发现、创造带来的感受。因此教师可借助微视频暗示学习的路径。
在很多文章中,作者以对话描写推动故事的发展。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夜莺的歌声》一文,就是以对话的方式塑造了机智勇敢的英雄少年形象。“先学”时,我利用微视频,以同类课文为例,暗示学生学习“对话”的路径,具体内容如下:
出示:对话一
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
……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出示:对话二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前,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你能从这两段对话中找出不同的地方吗?
(1)提示语的形式不同。有的提示语在前面,有的在后面,有的在中间,还有的没有提示语。提示语在前面,说话内容在后面,我们称其为推车式;提示语在后面,说话内容在前面,我们称其为拉车式;提示语在中间,说话内容在两边,我们称其为挑担式;省略提示语,只有对话内容的,我们称为无人式。
(2)提示语的内容不同。“指着大雁”——动作,“大吃一惊”——神态,“笑笑”——表情。
(3)标点符号不同。提示语在前先加冒号,后加双引号;提示语在后先加双引号,后加句号;提示语在中间,前后说话内容都加双引号;没有提示语的直接加双引号,前文必说明且分行来写。
请你把“对话二”改写成“对话一”的形式,根据对话情境确定提示语的位置和提示语的内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说说这样运用提示语的理由。
自学《夜莺的歌声》,聚焦对话,根据以上“对话”学习的四个步骤展开学习。通过视频的学习,学生经历了“直观感知—体验感悟—实践内化”的学习过程,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是学生习得学习对话的路径。有了学习路径,学生学习《夜莺之歌》时就可以顺藤摸瓜,这样就能提高了学习效率。
学生受到时空、阅历、背景的影响,“先学”时往往会遇到障碍,无法顺利达成目标,甚至对“先学”失去信心和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起点,降低学习难度。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勿忘国耻”,涵盖了《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这四篇课文,每课的时代背景都是近代史中的一个事件,这些事件之间又有着因果联系。可学生没有学过近代史,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积淀,“先学”时对文本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单篇介绍历史背景,学生就会对中国近代史产生碎片化的认识,产生如坠烟海之感,不利于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利用视频把中国近代史及相关的事件以时间轴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对单元的整体时代背景有了清晰的了解。具体视频内容如下: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标示着中国近代史开始,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清政府统治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十年内战时期、八年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随即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选取合适的时间刻度,注明历史时间和事件。
在清朝鼎盛时期(1840年之前),中国的土地面积有1300万平方公里,呈秋海棠叶状,但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只剩下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形状由秋海棠叶变成了大家熟知的公鸡状。
为什么会失去这么多领土呢?在这期间,欧洲列强在中国近代史上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在1840~1842年之间,英国人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发动虎门销烟引发战争,称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了英国;1856~1860年英、法在俄、美的支持下,联合侵华,称第二次鸦片战争,占京时毁了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割让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94~1895年甲午战争也称第一次中日战争,中国败给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了辽东半岛、台湾等岛屿。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第七单元的课文。这四篇课文的内容都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中。请你按下暂停键,读读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想想每篇课文讲了什么事。对照时间轴,看看这些事都跟哪次战争有关,当时的时代背景是什么,读后有什么感想,然后填写作业单:
联系图示,读读课文,用简练的文字填写表格。
?割香港 毁圆明园 割台湾 台湾回归 香港回归割香港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课文 战争 时代背景 课文主要内容 读后感想
在微视频中,教师通过画年代时间轴,把100多年历史浓缩成一条线,将一个个事件聚焦成一个点。教师借助微视频让学生“先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学生对整组课文描述事件的前因后果清晰明了,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