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仁盛
摘要:职业院校“学习评价”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某个专业的知识、技能和标准等为考核内容,运用适当的方法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技术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手段,本文以PLC编程与控制技术训练课程中,交通路口信号灯黄灯闪烁训练项目为例,对每个训练环节“学习评价”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学习评价 课例 剖析
中图分类号:G42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202-01
一、职业院校课程“学习评价”的现状与价值
(一)评价方式陈旧
职业院校对学生学科成绩的评定,一般以学生平时30%计算成绩,这个成绩主要是平时作业情况(含实训报告等);期中30%计算成绩,这个成绩主要是期中考试成绩;期末40%计算成绩,这个成绩主要是期末考试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轻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不利于及时调动和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评价目标偏离
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实现让学生充分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允许学生有差异性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学好技能,指导学生与人共处,适应社会。目前,职业院校技能训练课程学习评价,过多关注专项技能掌握情况,把技能水平和学生能力画等号,以考工定级为标准,评定学生技能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忽视学生的资料查阅、信息处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缺乏后续发展能力。
(三)评价主体单调
职业院校技能训练课程的评价,过多关注个体学生,他们只知道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自己的任务,忽视了集体的力量,不懂得发挥群体的优势,从方案或工艺的制定,任务的实施过程,产品或作品的检验,都需要发挥团队的优势,同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尝试分层教育。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指导小组其他学生,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这种评价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没有大局观念,没有团队合作的意识。
(四)评价缺乏标准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资料收集整理能力、课堂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班组管理能力等等,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容易把控,缺乏统一的可以衡量的标准,往往存在专业课教师根据主观印象打分现象,这种评价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有效学习效果不佳。新的“学习评价”体系,学生投入度高(全体学生投入,自觉主动学习,学生有机会开口发言,表述观点,促进思考,精神面貌好);参与面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讨论探究等);训练量适中(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都樂于实战)。增强学生的自信,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参与到实训过程的各个环节,有益于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一则“学习评价”的课例剖析
以PLC编程与应用技术中,交通灯控制-黄灯闪烁技能训练,介绍各个教学环节“学习评价”的具体内容。
第一个环节,教师发放项目任务书。这个环节教师会根据学生表现,评价内容主要有,学生是否遵守作息时间、精神状态如何、服装是否统一、有没有安全意识(如有没有佩戴工作帽、眼镜)等。
第二个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基础情况进行分组,由小组学生协同完成资料的查找与收集、开展任务的研讨,这个环节对学生的评价内容主要有,学生资料收集整理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班组管理能力。
第三个环节,全班集中,各小组将研讨方案由专人上台汇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实施最佳方案,这个环节对学生的评价内容主要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班组管理能力。
第四个环节,以小组为单元学生开始根据最佳方案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这个环节对学生的评价内容主要有,学生操作是否规范(实施5S管理)、实操技术能力(技术娴熟程度)等。
第五个环节,学生根据PLC程序进行编程,根据电路图进行布线,结束后由教师对学生训练结果进行停电质量检测,这个环节对学生的评价内容主要有,环保意识、实训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如果一次通电不成功,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同时找出解决的办法,重新训练,根据结果再次评价学生。
综上所述,不同的教学环节“学习评价”的内容不相同,科学的“学习评价”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要想提高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抓好课堂“学习评价”各个环节,常抓不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殷燕.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评价研究[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6):84-87.
[2]李平.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J].新西部,2014(8):165.
[3]周彬,林安全.中职项目任务式专业课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8):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