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佳
摘要:互联网企业相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在组织结构的建立上更加追求高效运作及灵活调整。团队组织结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团队的成败,进而决定企业的成败。因此,设计适合本企业的团队组织结构,改造企业现有的不合理的团队组织结构,是企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从不同业务类型的公司入手,对组织结构建立及优化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组织结构 优化设计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F27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096-01
一、几种典型的互联网企业
1.产品驱动的互联网企业
产品驱动型的互联网企业,知名的有百度和腾讯。产品驱动和运营驱动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前者技术型;后者业务型 。虽然都是为了商业利益,但是获得利益的起点不同,百度通过技术革新,源源不断地输出新的产品,例如:贴吧、知道、百度HI、百度有啊等等,用户可以很明显感受到百度的服务很丰富。作为组织结构来说,产品驱动类的公司一般项目是由产品经理牵头,负责整个项目的发展,和KPI包括的业务指标。
2.销售驱动的互联网企业
销售驱动型的互联网企业,知名的包括京东、唯品会等在线零售电商。这类企业以销售为核心驱动整个公司的业务,这类是数量较多的一种类型。一个电商企业的运作,从市场、营运、客服设置方面跟传统企业都有较大的不同,物流方面采购、仓储的管理与传统企业类似。
3.技术驱动的互联网企业
技术驱动型的互联网企业,比较典型的企業是奇虎360公司。企业以软件或技术服务为核心业务,技术的研发及创新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4.内容驱动的互联网企业
内容驱动型的互联网企业,是以内容输出为产品,典型的企业例如艾瑞咨询。这类公司在组织结构上有着比较特殊的架构,一般是以总编辑为核心,下设频道主编和栏目主编。
5.运营驱动的互联网企业
运营驱动型的互联网企业,知名的有新浪和阿里巴巴网站。新浪这样运营驱动的公司,擅长的是资源整合,用户会感觉到新浪经常举办或者合办各种活动,和不同的平台合作冠名等等。运营经理负责实施产品经理的计划。 而业务驱动型的公司,一项服务是由运营经理牵头,负责业务的发展和营收,产品经理只是负责完成服务的功能规划和实现。
二、组织结构建立的要点
(1)部门设置、岗位设置要符合公司实际业务情况,过于精简或者过于精细都不利于业务处理。所以不同业务类型的公司,从部门、岗位、岗位职责的设置上差异很大,设置同一类型公司,由于产品和业务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设置。
(2)每个岗位的主要职责一定要清晰,如果两个岗位的职责有重叠就说明岗位设置有问题。在岗位职责的设置上要贴合实际业务处理流程,需要配合的工作,要有详细说明,哪个部门哪个岗位为主,哪个配合。
(3)主要岗位必须有考核标准,以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率。考核指标的设计对运营的效率影响非常大,多方面考虑,找到最合适最优化的核心绩效考核指标。①指标应分出评价层次,抓住关键绩效指标。KPI要能反映整个价值链的运营情况,而不仅仅反映单个节点(或部门)的运营情况。绩效考核一定要从企业整个运营的角度去考虑,一定要从整个企业运营的角度去评价一位员工或某个部门的作用。②应重视对价值链业务流程的动态评价,而不仅仅是对静态经营结果的考核衡量。③要能反映价值链各节点(部门)之间的关系,注重相互间的利益相关性。④定性衡量和定量衡量相结合,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并注意相互间的协调。⑤对某个特定绩效指标的维持与改进不应以牺牲其他任何指标标准为代价,否则,任何绩效都是无法接受的。⑥重视对学习创新、企业长期利益和长远发展潜力的评价。
(4)通常各部门间需要配合工作,为了完成某一项目有时需要联合工作,保证高效畅通的合作,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以目标为导向进行联动。例如,新产品上市推广,就应以销售部为核心,各部门配合进行联动以达到新品推广目标。②制定好项目规划,确定好时间节点,各部门保证时效。③及时沟通,注意过程控制,减少偏差。④对于某项任务要注意阶段性考核和效果评估,及时修正和调整,以确保整体目标的达成。
三、组织结构的优化
优化组织结构主要是战略角度对公司整体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和创新。互联网实现的信息快速传递与交流,使企业在经营和管理方式方面,由原来的垂直管理结构模式转变为开放式的水平管理结构模式,信息传递的结构也从原来的金字塔型变成矩阵型。信息的传递不需要中层管理者来作为一个重要的传递途径,高层决策者可以与基层执行者直接联系,有效控制了信息的真实性,并且企业高层管理者可以及时参考和分析实际情况,以便改善企业决策。分工细化的管理组织已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把相互关联的管理组织加以整合已成为大势所趋,这种组织将使企业管理的效率得以较大提高。
责任编辑:杨国栋
作者简介:厉莉,北华大学会计处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会计变更问题防范对策研究现代交际·2016年7月
会计变更问题防范对策研究
厉莉
(北华大学会计处 吉林 吉林 132013)
摘要:在会计工作的实践中,由于不同的处理方法而产生的问题需要相关的财务人员合理解决。如果想合理地解决因会计变更所发生的问题,首先要深度了解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详细内容,还要随时注意会计准则是不是有新的信息产生,定期给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能使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关键词:会计变更 会计工作 会计政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097-01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企业也会掌握更多的来自各方面的新信息、新经验,很多时候原先所设定的人工评判估计标准会不合时宜,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新时段内企业的运行及相关状况,就不得不采用新的评估标准来看待新的事物,这样才能较好反映企业最真实的面貌,这就需要进行会计估计变更。
一、会计变更的概述
会计变更由三个部分组成,即会计政策、估计以及主体三者的变更,一般是当企业两个年度交接时出现了新的会计原则才被称为会计变更。会计政策变更是指当企业在处理内部事务时发现原本的会计政策并不能适应新的工作需要,所以对其不再使用,改用其他会计政策;由于新信息、新经验,很多时候原先所设定的人工评判估计标准会不合时宜,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新时段内企业的运行及相关状况,就不得不采用新的评估标准来看待新的事物,是指会计估计变更;会计主体变更是指主要的会计主体对象变了,所有的会计人员将为新的会计主体结构服务,新的主体结构和原来的主体结构不存在联系,需要进行会计主体变更。
二、会计变更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政策变更存在的问题
会计政策不能有较大幅度的变化。虽然法律规定在必要条件下可对会计政策调整改变,但是由于许多会计政策都已经被相当一部分法令做了相当详细的规定,再加上它的原则性太强,稍微有点小改变就会产生较大的波动效应,所以基本上很难对它进行较大幅度的改变。不过每个企业的具体经营环境还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企业还是可以根据自身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会计政策作出合理化的调整。
(二)会计估计变更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会计估计之前,要先判断相关的会计估计事项是不是存在。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会计估计的有些问题是不是存在是相对容易确定的,例如,某些交易中债务人因失去偿还能力而无法归还应收款项,或者因技术的进步而发生的固定资产无形损耗。但是会计估计的有些问题是不是存在就很难确定,这些问题不是经常发生,我们也不太了解其性质,因为不常发生,所以也不好获取相关资料。还有,确定会计估计事项是不是存在也會受到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影响。因为我们没法确定会计估计事项是不是存在,所以就会有人利用该漏洞创造违法利润。
三、会计变更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会计政策变更的解决对策
规范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制度。会计准则制定者应当在坚持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扩大会计政策变更披露事项的范围,这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们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更多专业知识,能够对企业新提出的政策有敏锐的判断力和感知力,感知到政策变更对企业的利润以及股票价格产生的影响。
加强外部监管。要改善当前会计政策变更存在的问题,不能只依赖于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还应强调监督的重要性,进行信息共享,保证法规的落实。从之前上面的陈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监督企业的外部措施还是相当广的,只是执行力不够,那么现在就要针对这一方面做出具体的整改措施。也就是说,在颁布了相关政策法规之后,更重要的是还要加大对执法缓解力度的监督,而且还应该对注册会计师进行适时的抽查审计,尽量避免相关从业人员道德素质日益败坏,造假现象的发生。
(二)会计估计变更的解决对策
了解企业有关会计估计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这项活动的途径多种多样,举个具体的例子,我们可以向所在企业的董事会进行检举,也可以直接行使个人监督权,直接对相关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观察了解他们办事的程序是否符合要求,有没有侵犯别人的利益等。
检查和研究企业会计估计所依据的数据。审计人员在初步了解管理部门有关会计估计事项的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以后,应该对企业会计估计所依据的数据与假定进行检查和研究,对会计估计所依据的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相关性获得合理的确信。首先就要仔细对照各种数据,比较估计数据经过了仔细处理后的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有多大的差额,再来说明它是否准确可靠,有没有说服力。
审慎判断会计估计变更的合理性。进行审计时,应注意评价被审计单位所作的会计估计变更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估计变更过程进行审核,并对会计估计变更过程中的计算及会计处理进行审查。
参考文献:
[1]王荣.会计变更问题的分析与防范措施[J].中国商贸,2012(23).
[2]王品.会计政策的变更对企业的影响[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