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 杨 张耀宗
顾山红豆树
◎ 黄 杨 张耀宗
顾山古红豆树
顾山红豆树下的红豆,被列入世界红豆12个品种之一的“戴氏红豆”,但是关于此树的历史直到如今未有确切的记载。查现存的明代弘治、嘉靖、崇祯年间纂修的《江阴县志》,未见到只字记载;再查清代以来所纂修的《江阴县志》,仅见光绪《江阴县志》卷三十《识余》中记此树开花方位的地方将会有干旱灾害发生,其余均无记述。民国年间文人学士的访问记中都以“不知为何代物?”或“其树始于何年?何人所植?殊漫不可考。”在近年内由有关单位编辑出版的书刊中,仅以“传说昭明太子手植”来宣传此树的历史,或者以此传说创作诗文或戏曲,别无此树历史方面的论述。
有关此树的确切史实,还是能依据历史文献和当时人的记载,结合此树所在地的留存地名,从中考证此树确切的历史。为此,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分析和论证。
据《宋志全境图》所示,顾山北麓有胥湖。湖的范围大致是东至常熟县,北抵江阴县白鹿乡,西与东舜乡相连,南临顾山。由此可见这里是在胥湖区域范围内。如果上溯萧梁时代的话,胥湖湖区要比宋代时更加宽广,可见在这波涛宽广的胥湖里,种植红豆树是不可能的事,所谓“传说昭明太子手植”是不符合当时的地理条件,仅是人们对昭明太子爱慕心理的一种寄托而已。
何况“传说昭明太子手植”这句话,原先是出自顾山香山观音禅寺内的山茶树。据崇祯《江阴县志》卷一《寺观》记载:“香山观音禅寺,顾山之麓。宋建炎三年,僧净观建,名顾山庵。元季废。洪武三年重建,天顺改元,僧本珂,请额于朝,二年赐今额,详徐武功碑记。隆庆壬申募修。(山在三县界,名三界山;形如龟之左顾,故名;以多产蕙兰芳草,又名香山。)山茶传为昭明太子植,蟠覆危楼,古干已枯,今孙枝高丈余矣,寺多名人题咏。”民国间江阴徐再思《澄江旧话》中的《顾山十里红》就是这株山茶树的传说故事。其实是该寺院创建时种植,是当时寺院的俗尚,要种银杏和山茶。正如明末抗清志士黄毓祺《顾山山茶歌》所云:“顾山寺里山茶树,种之何年不计数。或云此树昭明遗,故老相传岂无据。”说的比较中肯确切。民国年间文人学士的访问记中也无涉及此树的这一传说故事。作为《红豆集》的编者俞友清,亲自问及树之主人,“则木然不能答也”。翔实的记载,使人信服。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以来,这一传说开始变成红豆树的传说,可能是红山茶、十里红、红豆树都有一个“红”字吧。有位老人对我说:“以前我从未听到这个传说,现在是越传越豁边哉!”
为了考证顾山红豆树的历史,有必要介绍一下最早定居在这里的古塘王氏家族的历史和该族中有关人物的生平事迹。
古塘王氏,先世系出周灵王太子晋之后,至宋代时有王皋者,字子高,世居汴东开封府开封县新里乡大边村。建炎三年,金兵入侵,王皋护驾孟太后南渡,宋高宗封他为太尉,后晋太傅。因与时相不合,隐居姑苏荻川(又称荻扁)。生三子:易、铎、胤。其后分别迁居无锡、昆山、太仓等地,分为东、中、西三沙支派,世称“三沙王氏”。
东沙支王易的七世孙荣五,由荻川迁长洲麦塔,又迁常熟尤泾。王荣五的儿子世荣,字贵七,中浙江武举,累官州刺史。王世荣子王敏,字伯明,授元荣怀元帅府万户。元朝末年,各地群雄割据,百姓流离失所,王敏与其堂兄王恒于至正末自尤泾徙江阴古塘。当张士诚渡长江路经常熟时,王敏集乡民,仗义设关寨拒伪吴兵入境,有保土之功。江阴盗朱英投靠张士诚,四处剽掠,残杀百姓。石桥赵氏一门遭朱英杀戮,仅遗一孤和其母,幸赖夏氏姑收养。东门吴重也遭朱英杀害,遗孤远匿于姑丈陈之璋家,幸免。王敏在此情况之时,率全家避难姑苏属县长洲之陆墓。逮洪武初,澄江内附,民皆复业,携家人回归古塘。旧宅蕪没,家业荡然,辛苦再造,驰而复张。洪武甲寅年去世。长子王堂字希大,卒于陆墓旅次;次子王恕字希仁,守家业,垦殖为生。
宋志全境图
其时,胥湖干枯成陆地,各地流离失所的百姓纷纷来此定居,筑圩围垦。如:周源率妻徐氏由无锡杨溪迁居顾山北麓招福里(即今顾山镇);吴启由平江迁居后长;江阴军学教授郭庭坚后裔郭恕、郭敬由江阴迁居郭家宅基、陈墅;元代江阴、浒浦驻军李八撒儿后裔李珙于洪武九年入赘赤岸周子迪家;蒋权由江阴刘庄入赘周子迪家;吴谦由荆溪入赘李翁家,卜居严渎,等等。他们在这干枯的胥湖地区垦殖,互通婚嫁,逐步形成当地大家族。
洪武初年,朱元璋对江南地主实行严厉政策,王恕不知为什么事情而获罪,幸赖嗣子王彝代父死,王恕得以生存。
当古塘王氏进入第四代时,有位王伦(1418-1499),字德常,号西岩。从他开始转变过去重武轻文的思想观念,置家塾,延名师,教授子弟读书识字。海虞丁仁《王君西岩处士墓志铭》记载:“万户以上率以韬钤奋,后人因稍事武,君慨然思变其习。乃聚书教子,致币迎师,早暮躬课督之,且语之曰:‘毋徒攻文辞,惟潜沉理义,而蹈迪矩矱,然后为实学也。’子孙遵其教,皆循循善学,取科名者相踵”。他与弟德美相爱尤笃,弟以事系狱,力营救之。每当夏秋糴贵,出粟贷民,归还逾期,亦不取赢。里人有忿争,不之公庭,而之君质曲直,得一言而释愈去。平时虑事深远,重然诺,敦朴素,读书通大义,余皆无所好。丁仁所撰铭中有“武緣时废,书以嗣香”,正是古塘王氏自王伦开始走上耕读传家的确当评语。
王氏宗谱
王氏宗谱
王洧(1437-1509),伦次子,字文霑,号南隐。他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又经营手工作坊。据丁仁《王母樊孺人墓志铭》记载:“每文霑置产业不赢,机杼十有二、三”。这在明代江阴纺织史上绝无仅见的事。据丰熙《明故处士王文霑墓志铭》记载他“顾乐为义举,官渎塘湮,岁苦旱,赀遣耆民,以闻得浚,导潮汐,惠遍一乡。”在灾荒年岁,输粟助赈。开塾延师,率挥金弗吝。长子彬出任衢州推官,他手书以“廉慎”敕之,彬因此以廉吏称。平时身率俭勤,克干蛊,故而以资产雄其乡。晚年益贻谋为子营室,各择攸胜,更筑别墅于顾山南麓,因自号南隐。常熟钱仁夫极称赞其人品端正,平心率物,排难解纷,为君之长者。
王格(1453-1527)伦四子,字文弼,号惧斋。明弘治壬子举人,屡试不售。正德已巳就选南京工部司务,茹辛秉直,俸资外一介不取。三载秩满,尚书孙公书以上考。丙子秩再满,侍郎罗公有人品高洁、学问优长之褒。丁丑擢南京刑部署员外郎。平恕详慎,不挠于权贵经谳决者,退无后言。时逆瑾用事,任途险媚,格坚执素志,不緣祸福少阿,前后在司属九年,乃引年致仕归。(《江阴县志》乡贤传)陈寰《明故奉直大夫南京刑部员外郎惧斋王公传》记载:“公天性孝友,奉亲笃爱敬,居丧有礼,奉祭必腆诚,每酹则伏地泣不已。事兄抚弟姪皆有方,尤谨教子。其读书必究指,为诗文不袭旧,旷达不讳死,初病即自豫丧葬,具无不悉。临终戒子若孙,惟以读书作善、保成业为言,且谓寰交久,必具状求传。”他在归家之后,营别墅,植花竹,徜徉山水间,足迹不入公府,更号后渠真逸。里人赤岸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六《才不足凭》记载:“乡先辈古塘王惧斋格,一日偕子莘、姪相立于门,望见顾山僧舍烟起,遂呼子姪,试以对语曰:‘山馆茶烟飞入白云添雨意’。姪即应声曰:‘溪庭砧杵乱敲明月杂秋声’。子构思终日不能对,惧斋怒而挞之。莘中正德丁丑进士,相以诸生困顿卒。才之不足以观人如此。”李诩由此而说了他的看法。从另一侧面来看,王莘对不出,被父打了一顿,之后发愤苦读,考中进士,任四川按察司副使。
王澄(1462-1544),伦五子,字文洁,号竹泉居士。严讷《竹泉王公墓碑》记载他于正德年间发生灾荒时,他以粟募饿人,棺已死者瘗之;盗起,他劝导盗首,“若等所为,直期不馁耳,即馁死,就与扞法网死。吾少给汝旦夕费活汝,汝无复啸聚自取戕戮,可乎?”其魁感泣,拜诺而去,党立散;狄云汉为吏,归而贫不能办所居,他为买屋以让其居;邑治失库金千余,他即出槖中藏以充之;一日道见遗金,他拾而怀之,寻亡金人,覆得其情还之;虞山万松林为其产业,他自题为“云林”,以慕倪云林之为人。在万松林中建万松楼,一夕梦见神人,谓曰:若题楼,乃窃吾号乎!醒后告知客人,客曰:闻之武林盖有万松岭,宋忠臣武穆王之墓,神人可能为武穆王。他即貌王而祠之楼中居。不久有人持一炉来,中有款识“绍兴乙丑秦丞相铸”,知是奸相秦桧故物,即重价购之。因铸桧像跪炉足间,戴而献之。他既定居云林,日登兹楼,恐亵王,乃移祠中峯僧舍,约同义者置田永祀之。严讷的父亲严恪也参予其中。并由其子王揖撰《武穆祭田记》。为之邑治建旌善亭时,被旌者四人,他列名其首。严讷还记其“性冲约,不善靡,凡言动必以礼自饬,教其子姪与其族人肃而有仪。所居无华饰,然纡雅有逸致。遇古国史器物,亦辄购得,客至常出示以娱,然寓情耳,不溺也。平生不信禨祥,不祷鬼神。”晚年自为寿藏于虞山西麓,列奇石为屏,旁树万松,建精舍其中,决渠引泉而环之,枕山瞰湖,上下映带,苍翠蔽亏,旷衍幽闻,信可乐也,合而题曰“云林”。他在子女婚嫁之后,移居常熟。康熙《常熟县志》记载其所筑的“竹泉精舍”,并附录昆山王同祖《题竹泉精舍》诗。《艺文》中录王宠《赠王文洁澄》、吴中英《赠王竹泉》诗,陆深撰《铏鼎记》。
王氏宗谱
以上是古塘王氏第五代迈入耕读之路上涌现较有成就的人物。王洧在经营农业的基础上兼营手工作坊,收获颇丰。为发展农业,遣耆民上闻,疏浚官渎塘,便利农田灌溉,同时也有利交通运输。王格在科举道路上出任政府官员,任职期间深得上司褒奖。王澄一生行善,崇尚岳飞爱国精神。在其父去世后,力殖其家,在江阴、常熟拥有很多田产,故严讷称:“王故称素封,及翁较著。”他们始终坚持读书作善,保成业来告诫自己的子孙。
古塘王氏家族第六代时,已进入鼎盛时期。科甲蝉联,一人中举,一人中进士;留守家园从事农田耕作者也取得丰硕成果;文学诗歌创作上有著作行世;医学上任职太医院。
王彬,洧长子,字元中,号霁月。弘治壬子与叔王格同中举人,出任浙江衢州府推官,二任湖州府推官。恪守父训“廉慎”,为官清廉,世称廉吏。
王莘(1476-1545),格长子,字元聘,号改斋,别号前山。弘治甲子举人,正德丁丑进士。初任广东东莞知县,二任工部虞衡司主事,三任兵部武库司员外郎,四任浙江衢州府知府,五任云南寻甸府知府,六任四川按察司副使。海虞宪副陈逅《明故中宪大夫四川按察副使前山王公墓志铭》记载:“其始至东莞,会勦寇,大获谳囚,释其胁从者四百余人,悉就招抚;境内有神祠,杂聚男女,厉禁绝之,已乃鬻价入官;更建社学,以教民子弟;恶少玩法生事,蹂躏乡曲,询其尤黠者,惩以重刑不少贷。”“寻甸古荒外地也,民杂夷獠,不可绳以法,公涵而揉之,简节疎目,教以筑堰而耕,计产而赋,民称便。公意将继有施为也。未几,而松潘命下,公益宣力自效,至则振纲纪,礼贤能,练兵恤民,控据要害,筑联城于松维,设关堡于红土,利兴弊革,边鄙不聳。而监临者以其事不出已,乃捃摭细故,以为公逼。公闻之,抚掌笑曰:吾志在菟裘,宁复与人白耶。立谢官吏,检识文案,告行于僚友知己,放舟东归。”他在回家后,以家事付诸子,日引诸孙督课学业。岁时伏腊,集亲朋道故旧,赏花玩月,又构重屋数间,匾曰“兴余”,以明适意。《江阴县志》列传。
王苪(1481-1562)格次子,字元即,号省勤。楚府舍人,以子迁移赠登仕佐郎、鸿胪寺序班。是一位经营农业的能人。安定博士皇甫汸《省勤王隐君墓志铭》记载:“隐君少好读,有大志,雅善赋诗,辄得奇句,惧斋公对宾客嗟赏不置。一日召而谓曰:‘吾与若兄咸业儒,莫有视家者,恐渐凋落,仕与农不几于两弃乎!孝义力田,古之所重,汝第为之。吾与若兄他日幸霑一命之荣,是汝不以家累吾之力也。’隐君曰:‘敢不拜命之辱’。由是综理内外,率先童仆,躬亲稼穑,长于积藏,遂致饶裕,因号省勤,以励志焉。”又记载其生平行谊,“惧斋公谢政归,览其所籍资产,数倍于昔,叹曰:‘卜式脱身,非藉父遗,释之久宦,乃减仲产,汝诚能克家,吾父兄负媿多矣。’亡何,宪副君亦解官归,隐君推田之腴者与居之华者,让其兄及异母弟,独取其瘠且隘者,友爱弥笃。隐君有田在香山,徭役动连二邑,频岁荐灾,县令檄君总理乡赋,民多流亡,君患之,乃捐产代偿二邑之逋。倭夷作寇,凡缮隍浚渠,造舰除隘,辄助公家之急。他如设糜以瘳饥,施棺以掩胔,焚券以示义,推财以流惠,有侠烈之风焉。”并记其“不嗜酒,屏声色,绝玩好,别构精庐,广储坟典,延师以训诲其子。而身自探味期间,曰:‘吾先文舒之,诚可以世守矣。’又俭朴不事纷华,尝箧贫时一敝裘,每岁旦必出示子孙,曰:‘岂敢忘牛衣采蒿哉!’以故县令李君元阳、吴君维嶽,并号循吏,咸重隐君,岁举乡饮,必以宾礼迎之,谓其能表正乡闾也。”还有记其“体数懦弱,不胜衣,因览古方书,研通医术,专务摄生。抱疾者日踵其门,与之剂一匕,归服辄愈,全活甚众。享年八十有二。”
王氏宗谱
王授(1486-1516),澄长子,字元予,号瀛洲。这是一位勤奋学习,在文学诗歌方面很有天赋的人才,可惜英年早逝。在其去世讣闻金陵,其伯父刑部员外郎文弼之曰:“吾子莘先叨荐,吾期子继之,以大吾宗,奈何止此,吾无望矣。”为位而哭之哀伤。颍川学士贾詠撰《文学元予王君墓志铭》记载:“君生而神采内蕴,语呐呐若不能出。喜吟咏,初学诗,即得数十篇,藏之笥,承事公发而视之,词致清远,音格高古,殊不类稚子。及治经学器数名物,考核精详,诸说同异,辩析至当。其为古文,体裁有法,而诗学益进,有三唐风格。参政铭庵公见而奇之,为忘年友。其为举子业,务求诸理,不事辞藻,或訾其不利试,君弗之恤也。及补邑庠弟子员,众服其敏。尝读书虞山,数月后归,语人曰:‘学以成德,亦以致用,德弗成,用弗致,弃本逐末,见利忘义,甚者举生平而尽弃之,学如是耶!’每患族谱散失,非所以厚人伦、劝敬让之道,乃极力成之。窃慕文正之风,略倣义田之意,而条其事目,为书一通,且曰:‘吾志得当,必为此乡有廉吏。’狄公者以沅江令归老于家,贫不能立,承事既为买宅。比卒,君復具棺敛葬之,间尝视其墓,彷徨叹息而去。性夷坦,恒以礼法自持,足不履城府。尤攻书学,得黄华老人遗意。平生抗志高尚,有《玄洲集》二十卷藏之家。信义孚於师友,孝爱笃於宗族,德望重於乡党,使天假之年,则趾前修为时名彦,亢厥宗祧,可知矣!呜呼!何至遽至此极也。生成化丙午十月二十九日,其卒也以正德丙子七月二十九日,葬常熟顶山东麓之新阡。铭曰:器湖琏而弗粢之盛矣,材栋梁而弗邦之桢矣。有光熊熊,风露发其晶英矣,顶山之顶,千年为尔佳城矣。”都穆为其撰《文学元予王君墓记》。其诗录入《列朝诗集》《明诗综》《海虞文苑》《江上诗钞》等书中。常熟杨仪《秋寄王授》《答王授病中见寄》诗载于《南宫集》中。上洋诗人姚尚綗常住其家,与其唱和终日。
王撫,澄次子,字元定,号古坡。由太学生任太医院判。其弟王揖有《闻寇和兄元定见怀韵》:“昔日啣杯湖水滨,今闻湖上偏风尘。缄书洒泪痕犹在,忆弟看书句更新。故土已隳三世业,危城能保百年身。山池半亩今无恙,秋雨萧疎好种蓴。”在倭患之中互报平安。
王揖,澄三子,字元肃,号黄溪。由太学生授南京羽林卫经历。后以服起,补永清卫经历。在严讷《赠王子元肃补任永清经卫序》中称:“往年,吾乡王子元肃,以例授羽林郎,同邑瞿太史为文惜之,曰:王子科目遗材而不遇,乃至于此,未复喜其无怅惘不豫之色。今王子以服起,复补于永清,而王子无不豫,犹昔也……王子雅以博洽闻于邑中,好观古名家文章,而有味其隽永者,若庄杜等书是也。”从中可见王揖人品高尚,知识渊博,平生所交多名人。在王揖北上时与王世贞相逢于碧云寺,王氏有《碧云寺逢王元肃》记其事。之后又有《赠王元肃参军》《承元肃参军见过用舍弟韵》等诗。长洲王宠养疴白雀寺,在将返越来溪时,寄书报揖,不遇,遂作歌以寄,即世称《白雀帖》。王揖随父寓虞山,在虞山筑桐花馆,周诗撰《桐花馆王元肃别业也》,记述他俩在桐花馆中“欢携谐赏慰”的友谊。据《东沙古塘王氏宗谱》卷七《古塘民支世表》记载:“十五世,揖,澄三子,字元肃,号黄溪。由太学生授南京羽林卫经历。配周氏、昆山周大参公女。子五:伯稠、仲穗、叔程、叔雅、季榖。以父竹泉公命撰武穆祭田记。”其兄王授有《初寒自述示元肃》诗云:“西风吹细雨,短塌怯青绫。多病如衰老,清闲似嫩僧。灶留烧药水,窗废读书灯。江上芙蓉发,看花策瘦藤。”兄弟情谊溢于言表。据《重修常昭合志》记载,王揖撰《蒙史》一书,今人辩为严澂所撰,恐不确切,实是王揖请严澂所书。
海虞文徵
王按,澄四子,字元治,号顺泉。入籍两京太医院。善诗,其《雨后柬同志》《新夏闲居》等诗,收录于明代常熟姚宗仪编纂的《常熟县志》中。
古塘王氏在进入第七代后,科举上毫无进取,仅由太学生出任低级官吏。如:王选(1501~1568)莘长子,字舜峯号龙川,由太学生任江湖州通判;王逅,莘四子,字舜宾,号会峯,由太学生任峡江县知县;王迁(1516~1568)楚峯,由太学生授光禄监事;王达,苪三子,字惠霖,由太学生授某州府照磨;王积,字世善,号凤台,由太学生授温州府经历。王伯稠,揖长子,字少白,邑庠生,徙昆山蓴菜桥。他在诗歌上力追晋唐风格。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录其晚年所作26首,著有《王世周先生诗集》26卷。
明代后期,古塘王氏逐渐衰落,田地转入他姓,庄园落入周氏、李氏。如:东庄,周祥熊得之,析仲子周侃居焉;南庄,为赤岸李如一所得,李氏迁居于此。迨至明末清初之际,不少古塘王氏族人迁居外地,而外地居民随之入迁。如:虞门曹氏,迁入闸北岸;周家码头周氏迁入红豆树下;陆桥周氏迁入塘前村;长泾夏氏迁入川山巷;常熟县的徐氏、俞氏、萧氏、樊氏等随他们的地主落户在这里,搭几间茅屋作为栖息之所。当年古塘王氏所拥有的大片土地,逐渐分割落入新的地主手中。原先是东顺乡古塘里的这块土地,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自然村落。王氏牌坊下的宅基,取名牌楼下;红豆树下的宅基取名红豆树下;泥塘河前的宅基,取名塘前村;王氏园中遗存古藤地方取名藤巷;石驳岸旁宅基,取名石驳岸,因其有南北两处,分别取名前石驳岸和后石驳岸;早期仅有三户人家的宅基,取名三家村。原是东顺乡招福里,已成为村民上市的顾山镇,俗谚:“先有古塘巷,慢有顾山街”,已成为过去的历史。古塘王家昔日的繁荣昌盛,早已在人们的印象中逐渐淡化。
这里有牌楼下这个宅基,因此地有古塘王氏家族中有人考中举人、进士后所竖立的牌坊而得名;这里有红豆树下这个宅基,也因这里有红豆树而得名,而且当时这株红豆树是挺拔高耸的一棵大树,绝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牌楼下的牌坊早已无存,而我们可以从这个牌楼下的宅基名字,想起当年古塘王氏为家族隆遇所竖牌坊的历史。1986年我被顾山编志组聘为顾问时,在一次讨论红豆树的历史时,郭瑞荫老书记在谈红豆树下周围地理时说:“红豆树下这个宅基,有宅基河围绕,只有小桥与外面相通,宅基河叫东园泾。”这是我第一次听见东园泾这个河名,当时也不以为然。1987年7月2日,郭书记带我去塘前村周会计家,听周会计介绍他家有一张用雷击后的红豆树桠枝做的方桌,是周会计太公(曾祖父)周裕仓买红豆树干做的。桌为三拼面,其中最阔面的大头为34公分,小头面为28公分,在闲谈红豆树情况中,周会计也谈到宅基旁确有东园泾,这是我第二次听到东园泾这条河名,使我在脑子中留下深刻印象。根据前面所说的第一种例子,我们可以由东园泾这条河名推测这里有东园存在。可是在《东沙古塘王氏宗谱》中始终未找到这个东园的记载文字。1990年我在翻阅明代张应遴编刊的《海虞文苑》一书时,发现此书卷三内收录有王授的《涉园》诗,诗中第一句就是“日涉东西园”。于是使我恍然大悟,王授筑有东园和西园。再根据王授的好朋友杨仪《游鸷山记》中说道“游于陈墩、古塘之间,有君子曰王元予,既筑二圃,招余观之”的记载,从此印证王授确有二个园。为了进一步证实这桩事,今年5月16日,我们一行7人在彭根华、周文晓带领下赴常熟白茆、支塘、浒浦、顾山和鸷山等地调查红豆树生长和开花情况之时,在顾山红豆苑内巧遇在苑内出售红豆的周关宝同志,他是原红豆树主人的儿子。我问他这里有否东园泾?他用手指指南面说:“宅基南旁就是东园泾。”再次确证这里有东园泾存在。从此可知这里是王授东园的所在地。又因为红豆树不是我们这里的土生土长之物,而是移植之物,是王授筑东园时从外地移植而来。因此,现在这株红豆树仅是王授东园中无数名贵花木中遗存下来的一株植物而已。如要推算其年代的话,我们不妨根据杨仪访王授园林是在明正德四年六月九日,那时园已筑成,可以让人观赏,筑园尚需三到四年时间的话,那么从正德四年上推三、四年,即弘治末年,从弘治末年到现在的话,此树约有500年的历史了。在这500年中,树的主人王授于明正德十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去世。王授去世后,其父王澄仍健在,可能此园由其父经管。王澄去世后,由王授儿子王积经营,此时的红豆树已长成大树。明亡之后,王氏式微,王氏产业转入他人之手,园可能荒芜,树也沦为荒野中物。待到清乾隆时周家码头周姓迁入此地,居红豆树下,宅基因而得名。至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红豆树遭雷击,主干砍伐,仅存根部萌生二枝,形成现在见到的树形。其所结红豆,树主周姓采撷后赠送或出售喜欢红豆的人士,从而逐渐为人们所知。
这里尚需介绍一下与王授友好的杨仪,杨仪字梦羽,号五川,生于明弘治元年七月十三日,正德十一年丙子中举人,嘉靖五年进士,授工部主政,转礼、兵二部郎中,秩满,迁山东按察副使。家在陈墩附近呜珂里高坡,位于让塘河旁。娶徐氏,早亡,继娶周氏,顾山周骥女。杨仪《答王授病中见寄》诗中有“云山隔不断,梦魂每相通。”可见他与王授十分亲密,关系非同一般。杨仪的生平事迹在乡先辈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中有所记载。杨仪卒于明嘉靖甲子正月,也是李诩的孙子李如一在杨仪著作后的题跋中提及。
以上是笔者对顾山红豆树历史方面所作三个方面的分析论证。一是论证此树并非是昭明太子手植,传说亦是不确切,实在是张冠李戴。其中有些人引用《江阴县志》的记载,也只是县志记载香山寺山茶树的记载而已,这可以查《江阴县志》就清楚的了。二是为了说清楚这棵红豆树的由来,把最早居住在这里的大家族被湮没的历史介绍给人们。这棵红豆树仅是这个家族微不足道的遗存,它被传说渲染得神乎其乎,反而淹没了真实的历史。三是从留存至今的东园泾这个地标,联系杨仪的记载,结合王授的《涉园》诗,确定红豆树下这个宅基就是当年王授所筑东园的所在地,以此确定这棵红豆树是东园遗存物,是王授种植,距今已500年。当然古塘王氏家族遗留下来的遗迹不少,其中如位于顾山东岭北麓的中宪大夫墓最为著名,该墓就是明代周其新《顾山形纪》中所称的“香山八景”之一的“古塘听松”,俗称“王家大坟园”。笔者小时候上山游玩至此时,总要去骑墓前的石马,可惜该墓毁于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今移录《东沙古塘王氏宗谱》卷一所载清光绪年间里人王淡如所绘《中宪大夫墓图》于下,以见该墓的宏伟壮观。
古塘王氏祖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