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晶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园冶》的阅读与研究,分析了中国园林以小见大的特殊营造方式。中国园林将浩瀚缥缈的自然山水纳入咫尺之地中,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山水艺术形式。
关键词:园冶;造园手法;园林意境;以小见大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9-0181-01
《园冶》创造了中国园林以小见大的特殊营造方式。一叶落而知秋致,体现了中国人见微知著的美学智慧,与细微之处感知时空变幻的无穷奥妙。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小景也能呈现大意境。园林也是如此,景致不在大小。一盆小小的碗莲置于案头,也能生发一份清幽雅致的园林意境。
园林以小见大的造园理念主要借鉴绘画的美学手法,中国文人画自古讲究,一小通大,少即是多的理念。经常通过虚实、阴阳、遮挡等关系的对比,在有限的尺度上以寥寥几笔的物象展现出宇宙浩渺的意境。园林借鉴绘画这一成熟的理论成果,将浩瀚缥缈的自然山水纳入咫尺之地中,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山水艺术形式,满足了人们对于山水艺术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全部幻想。
计成在《园冶》中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理念为园林定下了师法自然的最高追求,创造了一个林泉隐逸,包容自然万象的精神乐园。园林以小见大的园林意境,主要体现在其景致布局中的藏与露,虚与实,抑与扬,隐与幽之间。园林中的一招一式,皆在体现师法自然的山居艺术。
一、一藏一露
藏在露中显,露在藏中隐。园林中运用假山,植物,游廊,建筑,围墙,漏窗,门扇等多种物象的围合,作为水平方向上的遮罩,开阖风景,吐纳山水。形成控制性观看和控制性游走的作用,以“有限”观看的方式,给人层层惊喜,使空间层次层层递进,为园林极尽变化之能事。比如园林惯用障景手法,所谓障景,就是通过在门洞后面放置山石,或者竹林芭蕉等比较葱郁的植物来适度遮挡园中的景色,使园中景色不至于一览无余。障即是藏,给空间一层遮罩,更加丰富了空间层次,产生从心理上扩大空间的效果。与“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效果异曲同工。园林空间中游廊,建筑,围墙,门扇等在园林中相互遮挡,控制视线,形成一种诗意诓骗。从而让人在园中感到空间的无限扩大感。适当的藏,如山水画面中的云烟雾霭在画面中形成一层遮罩,那遮罩的背后给人留下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山水画中不仅利用云烟的遮挡,山与山之间的遮挡,是画面产生之山折水的意境,更加展现了画面空间的无穷无尽。园林的手法与绘画以小见大的画理一脉相承。在园中利用游廊和假山的遮挡与转折,之山折水,曲折尽致。使园林带给人更丰富的空间体验与更幽远的空间意境。
二、一虚一实
园林要模拟山居当然离不开自然山林的潺潺流水,古人当然更爱这潺潺水声,假如我们走到一处园子,那水声便一下俘获了我们的兴致,寻着声音便四处寻找。景物的隔断,隐藏起声音的来源,使声音产生了具有引导性的暗示行为。引导着人们的游走路线。除了声音,园林中的花香,光线的一明一暗,景致的远近层次等等皆能唤起人丰富的感官体验,形成心理空间的共鸣,使园林产生空灵超凡的空间意境。园林叠山理水更讲究虚实关系,假山要通透。假山“瘦漏生奇”,以太湖石的透漏为美,虚实变化多端,坑洼的孔窍,空灵通达。池山,虚实相间,水为虚境,山为实境,山石景物皆在水中倒影,水像镜子一般,虚化了空间的界限,丰富了空间层次,使园林空间层次更加深远而丰富。虚空间不仅解决空间的功能问题,也承载空间的精神与文化。“虚”才是空间精神的发力点。
三、一抑一扬
文人园林园林设计中另一个小中见大的法则是欲扬先抑。古人很早就已经关注心理学在空间设计上的運用。欲扬先抑利用人在空间中产生的心理反差,形成对空间感知的扩大化。是在心理空间上形成的错觉。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写道:“凡入门处,必小委屈,忌太直” 园林入口设计的特点,总是弯弯曲曲,从来不是开门见山,直通庭院。而是以蜿蜒的羊肠小径弯来绕去,空间有层次的层层递进,徐徐展开,一点一点的剥落外壳,吊足人的胃口。终于到了疑似山穷水尽之处,突然来了个豁然开朗,“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计成在《园冶》中将这一法则总结为“信足疑无别境,举头自有深情。”这是一种古老的设计心理学。
四、一曲一幽
园林中的回廊和游墙最能体现曲折幽深的造园美学,计成把以曲为美的回廊总结为:“廊者,庑出一步也,曲宜长则胜”强调回廊曲折有致,蜿蜒绵长为好,更能营造出步移景异,回环婉转的意境。“曲”是一种自然的美,计成将“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制定为园林最高的造园法则。园林的道路曲折尽致,跌宕起伏,园中景致层层叠叠,给人造成一个丰富的视觉体验,让人在空间中游走步移景异。同时空间和光线时而幽暗,时而豁朗,给人营造了一个丰富的心理空间。在这曲折尽致中,人感受到了园林的情趣与魅力,感受到了园林赏心悦目的静美。
参考文献:
[1]计成(明),刘艳春.园冶[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2]李世葵.园冶园林美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出版社,2010.
[3]童寯.东南园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