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家镇�オオ�
[摘要]在当今白话文盛行的年代,初中生初次接触文言文这样古老的文体难免会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情况,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探析《桃花源记》教学方法,旨在带领学生体会文言魅力,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3901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堪称文言经典,因此也是中考的重点考查内容。此文短短三百余字,以渔人行踪为线索,运用多种写作手法,为读者刻画了一幅栩栩如生的世外桃源的景象,令人心驰神往。那么,如何让刚接触文言不久的学生自然而然地领会到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呢?我探索到了一套以“小口”入,探大境界的教学方法。这里“小”自然是指文言词义,“大”即文章主旨。
一、词义辨析思深义
众所周知,目前对于文言文中许多词语的解释是存在争议的。教师利用好这一教学资源,既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又能增加学生对于文言的学习兴趣,提升文言趣味性,可谓一举三得。在《桃花源记》中,对于“见渔人,乃大惊”的“乃”字的释义一直存在争议。我充分利用这个分歧点设计了以下环节来展开教学。
(一)先阅读,再析句
学生通过大声朗读“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后,准确判断出此句是省略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又陆续分析出其省略的成分为主语。于是,我要求他们以白话文的句式结构为其添加主语。学生很快就给了我答案:(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村中人)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二)悟句义,思原因
参照以往的教学案例,对于村中人“惊”的原因有多种分析:1.突见生人感到“惊”。2.六百余年来才看到个外人感到“惊”。3.担心生人泄露这里,打破他们平静幸福美满的生活感到“惊”……至此,我就顺利地向学生抛出问题:以你的理解,这里的“乃”字该作“于是”讲还是“竟然”讲呢?随后给学生充足的思考讨论时间,让他们展开激烈的小组讨论学习。
(三)小组论,析词义
经过激烈的小组讨论后,学生俨然分为两派。一派将“乃”译为“竟然”,他们的理由是:桃源中人与世隔绝六百余年,期间从未与外人接触,且在下文的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们生活的和平、安宁、幸福。此时,渔人这个“外人”意外进入这样美好的世外桃源,是否会给他们带来灾难,破坏了他们的和平生活?因此,这些村中人怎能不惊?此时,将“乃”译为“竟然”之意更能凸显“大惊”的程度之深。将“乃”译为“于是”的那一派认为:由句中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可看出村中人淳朴老实,热情好客。这样淳朴的村民在一起和平共处了六百多年,心思都很单纯,没有官场上的那种钩心斗角、互相暗算,因此,他们见到渔人时有吃惊之意,但并无夸张之应。
这个环节的辨析过程也是带领学生进行文本深入的过程,是学生以小见大,深入剖析的过程。在学生观点阐述完毕后,我趁热打铁,紧跟學生思路,让他们研读文章最后一段,通过“遂迷,不复得路”这短短六字体会村民的“大惊”究竟属于他们刚才讨论的哪一种情况。最后,我让学生在流畅的朗读声中再细致体味渔人和村中人的心之所想,感悟文章精髓。
二、虚实结合入“桃源”
《桃花源记》的教学难点无非是“桃园”的似真似幻,若有若无,飘忽不定的特点。要想顺利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虚实之间做做文章了。因此,我先让学生阅读文章开头的发现桃园之旅。学生很快就感受到了“忽逢桃花林”中“忽”字的妙用。前面的“忘路”与后面的“逢林”因“忽”字显得神秘莫测,扑朔迷离。再加上作者有意强调“甚异”“舍船”“从口入”等动词,使得桃源更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时,通过实词与虚词的巧妙结合,学生很快意识到桃源的出现非同寻常。此时,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阅读文末的“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等语句。学生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渔人已经做了记号,还找不到路呢?而文中的“遂”字表明,渔人及太守所派之人一定是花了很大工夫寻找的,但却依然找不到这个令人向往的桃花源,更加突出了桃源的神秘与传奇,也暗示了这样美好的世界只存在于作者的想象之中,现实之中是难以寻觅的。
以上是我对于教授《桃花源记》的一些小结。也由此探索到了文言文教学的一些方法,即先从词义这类小知识点着手,以小见大,自然而然地深入文本,进行深入剖析,最后领会主旨。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有很大提高,不仅对于所授知识记忆深刻,而且有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不错。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