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017-04-13 20:34邱礼兰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钻研课本效率

邱礼兰

【摘 要】 由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研究的方面还有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素质,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立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通过充分了解学生, 深入钻研教材分析,阐述了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认识。

【关 键 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该是充分了解学生,深入钻研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联系生活实际等方面的一个有机整体组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青少年的灵魂上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又像辛勤的园丁,浇灌祖国的花朵,培养祖国的下一代。为此,教师必须自觉地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业务素质,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一、充分了解学生,深入钻研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 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学生, 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尤其重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脱节的现象;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引起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共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充分了解学生目前状态的基础上,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深入钻研教材,因为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涵,可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深入钻研教材并不是让教材的内容再现,而必须经过教师自己重新加工,结合所带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从小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而对小学生(7到12岁)来说, 更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首先,教会学生阅读课本。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它有助于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进行理解和消化。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对逻辑性较强的数学课本更不容易弄懂。尤其是对刚入学的小学生,教师更应该教会他们怎样看课本。其次,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独立检查的习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计算能力的培养。提高计算能力,不仅要速度,更要求质量,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独立检查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会出现诸如抄错数字或符号,弄错运算顺序等错误。这类错误并不是说学生“粗心了一点”,殊不知这“粗心了一点”后果很严重,对学生个人来说,一旦形成习惯就很难改正。因此,教师要在最初学习计算时严格要求学生一定要保证计算质量,而保证计算质量的有效途径就是验算检查。

三、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意味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向教学科学和教学方法要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每一节课的有限时间内,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而课堂教学结构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应把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和改革放在重要位置。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先要改变观念,不能把课堂的结构只看作是课堂的环节或教学的阶段、步骤。在考虑一个合理的课堂结构时,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练习为主”的精神,改革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的课而代之以发展智能为主要任务的课; 改革以教为中心而不考虑学的规律的课而代之以根据学的规律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会的课; 改革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代之以自学、实验、质疑、探索、讲解、应用、发展的教学方式。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 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习。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创设浓郁的趣味情景、民主的情景、激励的情景、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景、探究的情景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主动学习的行为,感受民主、和谐的氛围,感受教师的期望、同伴的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

2. 指导阅读课本鼓励自学。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要根据“学情”,正确指导和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有的教材内容学生能独立看懂,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学生阅读课本后,要组织讨论,谈体会、收获,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3. 讲练结合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知识的问题,就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讲解,而学生未接触过的不能解决的新知识,需要教师讲解,也要抓住关键处,讲在点子上。要精讲少扶,对于教材中的难点,要“引路搭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该是从深入解读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有机的整体组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關键的还是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参考文献】

[1] 唐士奎.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的内容[J]. 快乐阅读,2014(8).

[2] 高美英,谭凯.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J]. 成才之路,2015(23).

[3] 赵雅钗.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3(7).

[4] 康西成,刘明婷.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 小学时代(教师),2015(10).

猜你喜欢
钻研课本效率
“慢”过程 “高”效率
难题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因式分解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汉字新解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