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赟雯
思维品质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思维训练的英语课堂必然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课堂。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广大英语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笔者拟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谈谈如何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核心素养”为理念,扎实有效地开展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
悬念,即在原有的认知经验基础上设置悬而未解的认知矛盾,让学生对故事的发展、人物的命运产生好奇、期待的心理,让学生产生紧张、渴望、揣测、担忧等复杂的心理,从而主动积极地展开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疑布阵,避免课堂教学的平铺直叙。
例如,在译林新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8 Happy New Year!”的教学中,教师巧妙通过悬念展开阅读教学:(1)Play a guessing game:老师带来了三个神秘的礼物盒,让学生猜一猜今天老师给同学们都带来了什么礼物。通过游戏不仅创设了轻松自然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自然渗透本课的重要句型“What’s this?It’s a…”有效展开“温故知新”的课堂导入活动。(2)En⁃joy a song:让学生伴着朗朗上口的歌曲,自然融入本课的话题Happy New Year呈现故事的情境,勾起学生相关的生活记忆,让学生融情入境。(3)插图预测:结合话题出示故事插图,告诉学生“It is New Year’s Day”看,Uncle John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礼物!让孩子们猜一猜:“What’s in the box? ”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地展开想象,让学生对Uncle John带来的礼物产生了无限的好奇,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并产生迫切阅读的欲望。
案例中,教师在激活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插图,巧妙设置悬念,不仅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学生产生非读不可的阅读冲动和热情,让学生带着疑问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同时,学生对“盒子里的礼物”千方百计地展开大胆地想象和预测,不受拘束和不限制思维的活动,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改变“讲解式”的阅读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展开观察分析,让学生积极展开思维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让阅读成为学生有效发现知识、提升能力的成长过程。
例如,在译林新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8 Birth⁃days”的教学中,教师有效结合插图展开观察分析启动学生的思维:(1)Mickey’s birthday: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通过Mickey的生日party为课堂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迅速从课下融入课内,进而自然轻松地融入相关的话题中。(2)Talk about Mickey:结合话题让学生展开猜测“When’s Mick⁃ey’s birthday?What does he do/eat on your birthday?”通过动画寻找信息不仅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自然渗透新知,让学生自然聚焦于本课的语言项目。(3)Read and find:出示故事插图让学生展开交流“When’sSu Hai’sbirthday? What does she do/eat on her birth⁃day?/…”引导学生展开观察和思考,展开交流,对阅读过程中的学习难点展开有效的突破,然后让学生展开阅读并检验插图预测,有效降低学生阅读的难度。
案例中,教师充分利用插图进行观察分析,引导学生积极运用目标语展开交流,适时呈现语篇阅读中的难点知识,不仅有效提升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增强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同时也有效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发现和学习知识,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
英语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仅有利于学生发现和掌握语言规律,更有助于语言的创造性运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让学生敢于思考、勤于思考,从而全面细致理解文本内容,有效掌握语言。
例如,在译林新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的教学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展开语言训练:(1)I can find:通过游戏Magic eyes让学生快速大声地说出与图片相对应的单词,如flowers/trees/…自然呈现故事的情境in the forest。(2)I can read:让学生展开阅读活动,让学生梳理文本信息,理解故事,初步学习语言项目There is/are…。(3)I can say:让学生结合情境和插图让学生展开复述“There is a house in the forest./…”并通过游戏“小小侦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想一想为什么用“There is a house in the for⁃est.”而不是“There are a house in the forest.”让学生展开逆向思维,展开对语言现象的剖析,进行语言规律的总结。(4)I can imagine:让学生抽取教师信封中的图片,结合故事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Whereis Goldilocks now?/…”让学生尝试运用语言项目There is/are…展开语言实践。
案例中,教师结合语言项目和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展开“发现、总结、推理、实践”的语言项目学习活动,有效改变了传统英语课堂机械教授的模式,让学生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思维活跃、理解深刻,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结合故事展开想象进行故事的编写,不仅能有效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印象,有效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有效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大有裨益。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想象,进行故事的编写,在优化英语阅读教学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例如,在译林新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动画展开文本内容,让学生迅速找出故事人物,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阅读找出:What is Mike/Helen/Tim/…doing?有效梳理文本信息,学习语言项目What is he/she do⁃ing?He/She is… 接着,教师结合文本内容展开追问“Every⁃one is busy.Tim is sleeping.Why?”学生七嘴八舌地展开讨论“He is too young.He is la⁃zy./…”教师接着抛出问题“If you are Tim,what are you do⁃ing now?”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故事的改编,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故事编写中加深对所学语言项目的理解和认识。
案例中,教师结合文本内容展开追问,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在“用中学、学中用”,从而提升了语言学习的积极性。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没有思维的参与,再“有料”的课堂也难以有效地开展。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潜能,扎实有效地展开思维训练,有效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锐性、批判性和发散性,从而让英语阅读教学走上高效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