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洁
(信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3月28日,由“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的作家周梅森的同名小说《人民的名义》改编的电视剧,在湖南电视台和各大网络视频平台开播,《人民的名义》一经播出,就因其“大尺度”和“写真实”而在收视率、点击率和口碑上频获成功。主流媒体也在极快的时间里作出了评论,《人民日报》在3月31日发表了《反腐,以“人民的名义”》的评论文章,新京报发文《媒体:不是〈人民的名义〉尺度大,而是贪官太出格》(4月5日),湖南日报发文《〈人民的名义〉:人民的心声》(4月14日),新华日报发文《为人民服务重在观其行》(4月24日)等等。海外媒体如英国BBC、美国CNBC、新加坡《联合早报》等也争相报道《人民的名义》。4月22日,由北京新闻广播和交通广播联合制作的《人民的名义》的广播版开播,由曾经播讲《平凡的世界》、《活着》和《白鹿原》等小说的著名演播艺术家李野默倾情演绎。《人民的名义》自开播以来就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成为一个“现象级”的文化事件,这也正说明了优秀的文艺作品的力量。文艺要与时代同行,不仅对时代做真实的全景式的反映,也要积极地反作用于时代,才能成为无愧于时代、人民的优秀文艺。
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文学艺术也要倾力于表现社会生活的面貌,反映问题、思考问题以引起疗救。文艺作品,尤其是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的作品,必须要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必须要有“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这样才能反映出时代的阳光与痛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定的政治勇气和担当精神,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真正深入人心,真正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人民的名义》将现实的社会生活,进行了艺术的再现,表达了人民的心声,拨动了时代的脉博。
作为《人民的名义》的作者兼编剧,周梅森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并将其做为一生不变的文学信仰,“现代法国小说之父”巴尔扎克是周梅森崇拜的作家。文革期间,周梅森从一个收破烂的老头手里拿到了半本《巴尔扎克传》,这本书成为他写作的起点,周梅森甚至追随巴尔扎克的步伐,投身于官场、商场,参与到最热烈的建设队伍中去,这些社会经历成为他艺术创作的独特资料。
文艺要反映真实的全景式的时代的面貌。《人民的名义》在人民大众中如此受欢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小说对社会生活进行了真实的全景式的展现,使文学的认识和生活的真实达到了高度的契合。《人民的名义》中有三条主线。主线一,检察机关办理一起重大贪腐案。主线二,政治博弈,被卷进这个贪腐案件中的不同等级官员之间的明争暗斗。主线三,人民的生存,以大风厂工会主席郑西坡为代表的普通工人家庭,在时代激荡下的种种遭遇。从电视剧的剧评中可以发现,很多人因为郑西坡父子的剧情较为缓慢平和,误以为是他们的出场导致了剧情的拖沓、枯燥,实质上,郑西坡父子恰恰是极为重要的。“人民的名义”,顾名思义,本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人民,检察官查案、逮捕的跌宕起伏,官员们贪赃、出逃的惊险刺激;以及相互倾轧的勾心斗角的剧情固然精彩,然而这些大开大阖的斗争成果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生活在底层的、平凡而又普通的人民处,问题官员们践踏人民的权益,检察官以人民的名义将权益归还给人民。人民在这部剧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没有了人民,这份真实就大打折扣。
有人说《人民的名义》是一部当代的《清明上河图》,周梅森不无赞同地表明这是一部反映目前中国社会生态的小说,而不是简单的反腐小说。认为以郑西坡为代表的普通工人的出场很乏味无趣的观众,大概是简单地将这部剧看成了反腐剧,更多地关注了反腐这一社会热点在文艺作品中的表现,而忽略了这部剧的根基——人民。这部剧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各个阶层的画面。王文革代表了生活在底层的打工者,他们在城市中没有背景、没有知识,更没有法律意识,遇到事情缺乏冷静的分析,容易走极端。护厂事件和劫持人质事件,使小人物的可怜和卑微一览无遗,失去理智的情况下,王文革甚至劫持无私维护工人利益的老法官陈岩石,这是何等的令人唏嘘和心痛啊!周梅森深刻地描写了在走投无路的处境下,底层人民的挣扎求生和心理扭曲的一面。这一面仅在底层人物身上存在吗?省公安厅长祁同伟也同样如此。我们不妨说祁同伟是“于连”式的人物,努力摆脱命运而心思算尽。祖辈出身农民,有知识没背景,攀爬在权钱的台阶上不顾廉耻、心狠手辣,制造车祸伤害情同手足的学弟,结交权贵涎脸上级,失去做人的底线,更毫无党性和原则。国家某部委下属处长赵德汉“小官巨贪”,在巨额的赃款下成了人格扭曲的“双面人”。受贿金额高达2.3亿,却一分钱不敢动,住在破旧的老单元楼,自行车是代步工具,每月只给乡下的老母亲寄300元生活费。他和祁同伟同是从农民走出的官员,最后都自绝于人民,可见人性的欲望是难以经得起考验的。副市长丁义珍出逃海外却过着东躲西藏、朝不保夕和亡命天涯的日子,他的遭遇是某些出逃官员的真实写照。还有许多人物十分具有典型性。为官不作为的“懒政”官员孙连城,徇私枉法的程度,以权谋私的肖钢玉,个人私情凌驾于党性之上的刘新建。周梅森还塑造了许多正面积极的人物形象。经历战争洗礼的老检察长陈岩石,作为老一辈的无产主义者,他刚正不阿,忠贞不渝,与人民血脉相连,为大风厂员工的股权事宜奔走在一线。沙瑞金雷厉风行,与中央的反腐行动保持高度一致,注重党员干部权力监督,为人正派;在个人生活上,喜欢健身,爱好打篮球,工作考察骑自行车,作者对这些日常生活的描写,将一个高高在上的领导干部写得生动可感。李达康专注于经济建设,全部心血都在GDP和人民的小康生活,妻子触法而绝不动用职权包庇,党性和原则极强,但作者也刻画了他“霸道”的一面,表现这一面是为干部中出现霸道、集权等行为防微杜渐。反贪局长侯亮平年轻敢干,利剑出鞘整治腐败;生活中偶吹口哨,幽默风趣,厨艺了得,重情重义,才会给蔡成功可乘之机诬陷自己。陆亦可工作能力强,为人正直善良。《人民的名义》中每个人物都性格丰富、形象丰满,对现实的还原度极高。除了人物群像真实细致,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照也极为真实。比如“光明区信访办窗口”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祁厅长哭坟”、高官包养情妇、“裸官”、“暴力拆迁”、“政府公信力缺失”等诸多社会现象,也都是来源于现实,又真实的再现现实。这样看来,《人民的名义》的确是一幅展现了人生百态、世俗万象的中国社会生态的全景画。
《人民的名义》导演李路认为,文艺创作只有反映时代精神和人民关切,才有恒久生命力,“要与时代脉搏相吻合,与观众心思相匹配,这样的作品才能抵达人性,创造共振。”[1]创造共振就是优秀文艺作品对时代民心的积极反作用。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2]《人民的名义》这部反映社会生态的大剧正符合毛泽东的文艺标准,以反腐这一社会热点为聚焦中心,多维再现现实生活的画面,辐散出各色人等的百态生活,使人民全面了解社会现实,为“改造自己的环境”,必须“走向团结”,真正以自己的名义,通过有力的监督和合法的手段矫正社会政治生态。
“家国情怀”是周梅森创作中一以贯之的精神。在此前的《人间正道》、《中国制造》、《绝对权力》、《我主沉浮》等小说中,对家国情怀的秉持,使他的作品总有一股豪壮宏大的气势,周梅森也坦言自己的笔下写不出轻松。一个具有深重的家国情怀的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必定是反映社会现实又能凝聚民族向心力的。
《人民的名义》中“光明区信访办窗口”的桥段刚一播出,就引起了人民的密切关注,社会影响力不容小觑。网络上立即出现了一些类似的信访窗口或其他公共办公场所有类似窗口的照片,有关部门随后出来澄清解释或者予以整改。国家信访局的网站也第一时间出现了大篇幅的表彰内容,说经过调查,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信访部门都不存在这样的窗口。一部作品能够让相关部门如此的重视,这种情况是少之又少的。这个桥段仅是《人民的名义》中的一个小片段,就能引发如此强烈的社会反响,可见这个画面在不经意间戳到了百姓的痛处,也戳到整个社会的隐疾,才会激起群愤而使某些类似事件得到了快速的处理。文艺凝聚向心力还体现在对共产党人的思想教育上。在《人民的名义》中,老检察长陈岩石起到了重要的凝聚向心力的作用。作为老一辈的共产党人,陈岩石经历过残酷的战争岁月,在革命年代,只有共产党人才有扛炸药包的权利,一位年轻的共产党人在革命中牺牲时党龄才只一天,党员身份是他们至高无上的荣誉,经历过革命的血雨腥风的洗礼,老一辈无产阶级的党性极强。反观现在的许多共产党人,贪婪像祁同伟、丁义珍;以公谋私像刘新建、肖钢玉;懒政像孙连城等等,对此类党性缺失者,都需要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乃至法律的制裁,将这些不良分子清除出党员干部,净化政治生态,才能凝聚起更多有党性、有原则的共产党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陈岩石在人民群众中也有重要的凝聚作用。大风厂工人的股权问题是他一手主持、也一直倾力维护的,八十多岁的高龄还依旧奔走在群众工作的一线,令人感动和肃然起敬。他在人民中有极大的威信,百姓有难题都找他,他的养老院成了人民的“第二法院”,可见陈老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周梅森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凝聚力”、“向心力”以物化的形式由老共产党人陈岩石表现出来,使大家真切地理解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之重要。这种力量聚集起来是能成伟业的,反腐只是朝夕之间,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也是指日可待的。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有凝聚民族向心力的力量。
文艺凝聚民族向心力还在于对世道人心的正面引导。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真实地全景式地反映现实生活,那么现实的黑暗自然也无法回避,如何反映现实又引人向善对作家来说是巨大的考验,这就要求作者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不论现实多么黑暗,不论黑暗多么沉重,文艺都要给人勇气面对现实,文艺要有照亮世道民心的“灯塔精神”。
在《人民的名义》中,我们发现了官场上拉帮结派的不良现象,所谓“汉大帮”、所谓“赵家帮”,这些都表明了政治生态中某些不正之风。祁同伟因为没有背景,大学毕业只能在偏远的乡村任职,难有出头之日,通过攀援附会、拉拢关系而位高权重,这除了他的个人努力,官场捷径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作者通过祁同伟牵出一系列的官场不正的现象,还原了现实的黑暗画面,但最终黑暗被光明驱散。祁同伟、高小琴这样的出生农村的普通人,很难在社会中展露头角,所以他们就会对捷径更加渴望,一旦有向上攀爬的机会,他们必须用力抓住,才可能改变命运,但是以卑劣的手段获取的成功只会是血腥的和肮脏的,难逃法律的制裁和世道人心的谴责。《人民的名义》中还有像陆亦可、陈海、赵瑞龙等一些人,他们处在社会的中上层,从一出生就与祁同伟、高小琴等身份不同。陆亦可的母亲在法院工作,姨母是大学教授,姨夫是县政法委书记,本人是市检察院反贪局处长;陈海父亲是老检察长陈岩石,本人是市检察院反贪局前局长;而赵瑞龙父亲则是老省委书记,他利用父亲职务在生意场上巧取豪夺、大肆敛财。通过对人物的链条式梳理,可见周梅森向大众抛出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阶层固化。这是一个相当沉重的社会现实,作家没有回避,并且以主角侯亮平化解了问题。《人民的名义》中,主角侯亮平的身份背景一直没有交代,他凭借着正直能干得到提拔重用,作者在他身上倾注了很多正能量的性格,他挑起了反腐的重任,成为利剑行动的中坚力量,最终使反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侯亮平的人物设定有力地消解了阶层固化的问题,这样一个年轻光明、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物保留了大众对社会的希望。文艺引导世道人心向善、向上,这样更有助于凝聚民族向心力。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的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部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大剧获得了人民的一致好评,这是对十八大以来反腐行动的全面呼应,是呼应了中央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反腐决心,反映出了民心所向,这是第一次主旋律的作品和民众的审美接受融为一体。《人民的名义》对社会现实进行了真实的全景式的反映,是一幅反映生活百态和世俗万象的社会生态图,揭露了腐败、黑暗,同时也把社会的明亮度放大了,给了人民希望和信心。正如周梅森所言:“希望可以记录一个伟大国家、一个伟大民族艰难崛起的过程。我想讲述一个大中国的故事,从官场的高层到底层的弱势群体都有涉及,同时借人物、故事把自己对中国十几年来巨大的社会思索量容纳进去。”[3]周梅森无疑是做到了,他以一部《人民的名义》展示了中国社会广阔的画面,回应了文学在场。一个具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文艺工作者,必须要有文艺与时代同步的创作姿态,要敢于直面现实,发挥文艺的写实力量和凝聚民族向心力、引导世道人心的正面意义。
[1]刘长欣. 《人民的名义》导演李璐访谈[EB/OL]. 作家网,(2017-04-06). http://www.zuojiawang.com/yishu/25321.html.
[2]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7:54:—55.
[3]舒晋瑜. 周梅森:以《人民的名义》,我离巴尔扎克更进一步[N]. 中华读书报,2017-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