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中(215216)
白孝忠●
教学因创新而精彩 学生因思考而智慧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教学片段与反思
江苏省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中(215216)
白孝忠●
教学运用创新的教学理论,可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的设计来完成教学目标,激活课堂使学生思绪飞扬,淋漓尽致地发挥其主体作用,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创新;精彩
如果把苏教版物理新教材比作高楼大厦框架的话,那么框架之外的许多内容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内外共同探索与生成来充实的.这给教师对教材的处理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地设计来完成教学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往往能激活课堂,使学生思绪飞扬,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往往带给教师意想不到的惊喜,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电流表的教学,教材本身是这样安排的:让学生观察电流表,同时在课文的引导下完成文中的填空部分.教师如果按部就班地教学,学生接受起来比较被动,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形式上只是将“人灌”变成了“书灌”,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我决定换一种思路教学,让学生对电流表的认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
师:同学们,请你们观察一下桌面上有没有大家不太熟悉的电学器件?
生:有(几乎是异口同声地)
师:是什么器材?
生:电流表.
师:面对这个陌生的测量工具,你们能提出哪些疑问?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将问题写在草稿纸上.
学生饶有兴趣地观察起来,主动地交流着各自的问题.一段时间后,教师选择几个小组的想法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引导他们对疑问进行归纳、整理.最后总结出学生有代表性的问题,如下:(1)电流表的内部结构.(2)三个接线柱表示的意义.(3)如何读数?(4)怎样使用?至于问题(1),可向学生说明,它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是高中阶段要重点学习的内容,同时教师真诚地感叹:“能提出这么超前的问题,很不简单啊!”可以看到提出问题(1)的同学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反思:当人们面对不熟悉的事物时,脑海里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而且对疑问有迫切需要解决的愿望.此处的处理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怪现象,即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问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觉醒,变的不太爱提问了.究其原因,与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有很大关系.在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创设情景,为学生多开动脑筋,多提问提供机会.“学贵于疑”,积极地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对问题的归纳总结能力,而有意识地渗透该理念,则可以有效地改善我们的教学行为,有助于学生养成积极思考、勇敢提问的良好习惯.
接下来向学生讲解“—”、“0.6”、“3”三个接线柱表示的意义.传统的教学思路是介绍三个接线柱的意义之后,让学生观察分度值和量程,教给学生在哪个量程读哪个示数,最后练习读数,这种顺序安排看上去好象环环相扣,学生学习新知识一帆风顺,但实际上是对学生知识构建过程的包办,是对学生的精神溺爱,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形成.为此,我颠倒了这一教学顺序,具体过程如下: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两种不同的接法.如接“—”、“0.6”时,指针指向某处,问:“同学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读出示数是多少吗?”显然,学生储备的知识还不够,不能马上读出其示数.他们遇到了一点小小的困难,但是他们有克服困难的愿望.于是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正确读数.学生是聪明的,很快,他们通过讨论总结出读数的方法:先看量程,再选择是读上面的示数还是下面的示数,观察它的分度值,最后读出示数.
反思: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主要表现为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更形象地说就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表面上看,这只是教学顺序上的一次改变,但正是这次改变将学生从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解救出来.借助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最好处于学生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互相讨论,积极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加深了对合作学习重要性的理解.
由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储备的不足,然后教师进行适当引导,比教师直接讲解印象深刻的多.关键是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科学,使学生能够“跳一跳就能摘到挑子”.让学生亲身经历一次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无疑也能丰富学生的情感经历,为学生下一次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积累信心.
对问题(4)的教学,如果直接就向学生介绍它的使用方法,则纯粹是为了教而教,不能体现新教材的设计理念,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为此,我插入了一个生活情景,让学生从物理课堂走向学生的生活:
教师事先已准备好一个计算器.
师(手举计算器):这是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计算器.它的功能同学们都会吗?
生:大部分会,有的不会.
师:那遇到不会用的功能怎么办?
生:可以问问其他同学,或者看说明书.
师:同学们很聪明,知道不会用的时候,能想到阅读使用说明书.我们目前还不知道怎样使用电流表,要是也有一份电流表的使用说明书该多好啊!
课前,教师已经把教材上的使用方法重新编辑了一下,做成说明书,分发给学生.然后由学生自己阅读说明书,同组讨论协作测出一个简单电路的电流……
反思:物理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为生活服务,回归生活.通过渗透使用说明书的意识,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不会使用的物品养成阅读说明书的习惯,凸显了物理教学的生活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将把创新精神作为新一代公民的素质核心,而作为新一代公民主体的学生,创新能力的获得必须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来实现,请相信教学因创新而精彩!
G632
B
1008-0333(2017)14-0075-01